從未見過此人,然而趙闊一眼就認出了誰是羅孝全!
門外一群人都穿著中國農夫打扮,手里拿著斗笠,但其中有一個卻是金發碧眼的洋人!
豹子般的躍過門檻,趙闊沖進他士兵喬裝打扮的農夫人群,雙腿跪地,一把抱住了羅孝全大腿,兩眼流淚,大叫道︰「上帝垂憐我們這些迷途的羔羊啊!您來了!證明了他沒有拋棄我們這群可憐人!」
一邊用臉蹭羅孝全的大腿,一邊偷眼上望。
趙闊信上帝?那是扯淡!
但黑道老大趙闊的演技可不是蓋的。
事實上任何成功黑道大哥都有影帝的實力,因為講究明爭暗斗、縱橫捭闔的黑道乃是最欺軟怕硬、最講究外交的地方。面對政府等強權可以擺出親熱狀或者戰戰兢兢狀、面對該死的競爭者就又是一副盛氣凌人或者笑眯眯的合作樣子,面對笨蛋和傻逼,則是一副凶神惡煞或者裝傻的模樣,總之,一人千面,最賤的一群人。
後世諾貝爾獎得主,研究博弈論的托馬斯;#8226;謝林在他憑之得獎的巨著《沖突的戰略》中,曾說過這名言︰黑道的博弈最類似于國家間的策略。
(作者注︰該書有中文版,可去訂購研究。)
果然這虔誠的吶喊和真的眼淚,讓這個金發碧眼的洋人也馬上熱淚滾滾,他模著趙闊的頭巾,舉頭上望,用熟練之極的中文大叫道︰「感謝主!讓我找到這些迷途羔羊!」
羅孝全盡管無權無勢,但可謂是十九世紀影響中國的大人物。
因為他差點就給那個天王洪秀全洗禮了!
當落第的傻逼秀才洪秀全在19世紀40年代正在一邊在家里當私塾先生,一邊靠自己那範進一樣情緒以及「婬夢」(見到一個黑胡須的上帝,並他媽的斬殺黑龍。)的驅使下玩命寫書傳他的邪教的時候,廣州城里有人注意到了他。
這就是羅孝全。
廣州城里有些人得知他讀了梁發(滿清人,一個手工業者,識字不多,新教教徒,自己刊發自己的關于基督教的小冊子,為此坐牢一年,所有家產包括房屋全被滿清政府收了。最可怕的是,因為此人學識和理論水平太低,那小冊子謬誤百出。但問題是那小冊子被去花縣趕考的某人收了起來,並在連續落第的打擊下開始研究!)的書並已經信教,還作宣講,並且他的一些朋友(馮雲山)同他一起在做傳教。這件事傳到了廣州漢會成員耳朵里,而漢會成員正在和羅孝全一起共事。
羅孝全來中國的時候還是個美國鄉間小伙子,他是在著名的郭士立(見後注)鼓動和邀請下從美國田納西來中國的。
此人是1839-1842年鴉片戰爭後第一個來到廣州的洋人。
他住在廣州城郊,穿著中國滿清的服裝,自己建造了一座帶鐘的小教堂,還學著講客家話。作為初出茅廬並且橫跨太平洋的西部小伙子,在參加了郭士立的漢會,並感激的接受了郭士立同志付給他的一小筆報酬。
羅孝全是美國新教浸禮會的,他們認為教徒的皈依之心和虔誠之情見于洗禮的過程。
(浸禮會()又稱浸信會,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十七世紀上半葉產生于英國以及在荷蘭的英國流亡者中。當時屬清教徒中的獨立派。反對給兒童行洗禮,主張教徒成年後方可受洗,且受洗者須全身浸入水中(象征重生),稱為「浸禮」,故名。浸禮會抵制抽煙、酗酒、跳舞等行為,並主張獨立自主,反對國教和政府對地方教會的干涉。該教派在美國主要分布于北美地區。後世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即信奉該教派。)
1846年,一個皈依的基督徒從廣州來到花縣,鼓勵洪秀全和他的表弟洪仁玕前往羅孝全的教堂听他講道,那個時候洪秀全正忙著教私塾賺生活費呢,沒吊這個人。
但1847年,又有一個羅孝全的高級助手寫信來邀請洪秀全去听听,這次洪秀全和表弟洪仁玕去了。
羅孝全熱情的接待了他們,其實他們洋人教士會熱情接待任何想主動皈依的滿清人,因為這類人太稀缺了。
在羅孝全的督導下,這洪秀全兩兄弟研讀了郭士立翻譯的《聖經》新舊約全書,洪仁玕沒有呆多久,但洪秀全堅持了下來,並請求羅孝全準備為他做正式的洗禮。
羅孝全同意了他,但那時候入教,規矩很森嚴,還派了兩個漢會成員去洪秀全家里調查他的聲譽。
然後一切發展都超越了這原本發展的路線,如果按這一套發展下去,也許只能多了一個虔誠傳教的標準教士洪秀全,而不會產生一個牛比兮兮的太平天國,但一切都好像注定一般,洗禮沒洗成。
洗禮已經準備好了,洪秀全也給羅孝全寫好了誓言和有關信教目的的聲明以表明其宗教要求的忠誠,這都是受洗者必須要寫的東西。羅孝全很滿意。
而且去洪秀全同志家里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洪秀全是個好同志,沒有什麼不好的名譽。
但這個時候,中國人的精明把偉大的上帝給糊弄了。
洋人有錢,而且當時加入基督教的往往是中國最底層的人群,比如乞丐、無家可歸者等等,他們與其說信上帝,不如說利用外國教士的虔誠騙取生活資費。
在羅孝全身邊工作的就是這麼一群人,他們為羅孝全工作,並領取薪資,並且嫉妒洪秀全的虔誠(人家後來造了個天國,可想而知對信神是什麼驅動力了),所以他們害怕洪秀全加入進來搶了他們的工作。
這可是中國人傳統的辦公室文明。
這群辦公室政治者知道羅孝全脾氣火爆、屬于眼里揉不進沙子的那種人,而且在被「聰明的」中國人多次欺騙和玩弄過程中,對嘴上說受洗實際上想找份差使做或者直接騙取金錢津貼的中國騙子深惡痛絕,于是趁著洪秀全這鄉巴佬什麼也不懂的機會,忽悠了他。
他們忽悠洪秀全應該去找羅孝全要求未來的工資!
傻逼兮兮的落第秀才洪秀全真的這麼做了!
我們想想也知道,上帝不能給你飯吃,一個靠教私塾窮巴巴維生的秀才,在人生地不熟的廣州,一份穩定的薪資對他養活自己和家庭多麼的重要(洪秀全當時有妻子和家庭,不教書他靠什麼養活家里?),不管你多麼的虔誠,听到這意外之財的信息有的只能是驚喜。
所以這倒霉蛋上當了,去找羅孝全要錢。
但這只能讓這位上帝的僕人感到震驚和失望︰你媽的還沒有洗禮就找老子要錢?
對你而言,到底是錢重要還是上帝重要?
結果洗禮推遲了,兩人吵了一架。
也許羅孝全只是問了問,帶點不信任的問了問,但自尊心因為科舉連續受挫的洪秀全連點懷疑也受不了。
這很正常。
心高氣傲的洪秀全受不了被人懷疑是騙財的騙子,憤憤的離開了廣州——想想也知道,這位大哥,因為做了個夢,起來就砸了家里所有孔子像,他可是個秀才哦!然後他還開始造反!何其吊的一人啊!他的血氣有多旺盛?!或者說堅信自己是神這一唯一能讓他得到自尊的渴望成為他一個落第秀才生存下來的唯一支柱,沒有這個,他不是瘋了就是自殺!怎麼會受廣州一個美國小牧師這種莫須有的懷疑!
羅孝全歷史上唯一提及此事的時候,只是說「在我對洪秀全完全滿意之前,洪秀全就決定離開了。」
完全滿意之前——已經說明了當時兩人之間出現的信任裂痕,但問題是洪秀全同志氣咻咻的根本不打算修補!
從洪秀全的反應上,也可以看出,這位和羅孝全一起跳進他那些中國聰明同胞圈套的秀才是何等的氣憤︰他離開廣州後,完全沒有朝家走,而是朝西去找他哥們馮雲山!除了傳播自己在夢里所受的教義外還能干什麼?
他根本是個窮逼,在廣州借了一點錢,所有的家當都背在了背上。
最值錢的就是他最珍愛的一柄斬妖劍,劍鞘上刻著他夢中被黑胡子上帝賜的字「全」。
他甚至都付不起船資,就沿江徒步北上,路上買最簡陋的食物充饑。
而他面對的最大危險不是饑餓,而是匪患。
當時廣東有多亂?曾經有匪徒殺害了縣官和隨從,用搶來的印璽佔據一個縣幾個月之久,這種後世小說中的情節,在廣東完全是他媽的現實。
在廣東廣西交界的梅子汛鎮的時候,未來的「天王」曾經被偽裝緝私巡哨穿著官服的匪徒搶劫一光。
被搶光的洪秀全「上訪」肇慶知府,但人家說梅子汛不是他的管區,但這個曾經的讀書人,也友情援助洪秀全同志價值半兩銀子的銅錢,靠著這點錢,洪秀全終于有錢坐船了。
在這艱苦的旅途中,洪秀全第一次寫了反詩,使用了「朕」。
在路邊一座小廟牆上他題了一首詩︰
朕在高天作天王,爾等在地為妖怪;
迷惑上帝子女心,腆然敢受人崇拜。
上帝差朕降凡間,妖魔詭計今何在;
朕統天軍不容情,爾等妖魔快須走。
看到沒有,從這首詩表現的才華來看,我們不得不說洪秀全同志落榜簡直是天道昭彰啊!
這他媽的是打油詩啊!這作詩水平能考上科舉的話,怕是曾國藩和李鴻章同志要舉兵造反了!科舉黑幕啊!
但正是智商不夠儒家科舉水平,加上又被聰明的中國同胞算計了一把,沒有能歸順上帝,終于把這個可憐人逼瘋了,成了糜爛長江流域的太平天國的至高無上的天王。
歷史上,羅孝全,一個屢屢失敗的虔誠傳教士
「無論你叫他們什麼———匪徒,或逆賊,或愛國者,或基督徒———直到現在,他們的事業是無可比擬的」,1852年9月17日出版的《北華捷報》在談到太平軍起義時這樣評論道。還說︰「上帝的手插入到這個大運動中,這是無可懷疑的。」
在香港傳教士羅孝全手一松懈,正在讀的這份《北華捷報》差點兒滑到地上。「洪秀全」!在他伸手抓住報紙的一瞬間,這個名字一下跳進了他的眼里,讓他感到眼前一亮。
歷史上,不管羅孝全和洪秀全之間發生了什麼,但絕對不是什麼深仇大恨的不可化解的裂痕,羅孝全最後還是去了南京,並且受到禮遇,雖然他被眼前看到的景象嚇瘋了,開始瘋狂的「詆毀」太平天國。
但他曾經是天王的老師,這是人人都知道的。
廣西老哥們都知道天王在舉兵前曾經去找過廣州的一個洋人,羅孝全!
這就夠了!
趙闊需要的就是這樣一條大腿。
當然羅孝全和後世鼎鼎大名的戈登其實都是上司嘴里的「蠢驢」,這種腦子一條筋,只會仗義執言,除了自己的道德觀什麼都不管的家伙,在中西文明其實都他媽的不受歡迎,受的都是打擊或者排擠。
趙闊當然也惡心這種蠢驢到極點,但他不在乎。
這不過是塊跳板而已。
他整軍以及外交的跳板。
所以他淚流滿面的抱緊了羅孝全的大腿,並高喊︰「這是天王的恩師啊!」
========
郭士立
,,(1803∼1851)
德國基督教路德會牧師,漢學家。又譯郭實臘。生于波美拉尼亞。1821年入柏林耶尼克傳教士學校。1823年在鹿特丹加入尼德蘭傳教會。曾在巴塔維亞布道。1828年由新加坡到泰國。不久辭去尼德蘭傳教會職務,成為自立傳教士。1829∼1831年在泰國用暹羅文翻譯《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並出版《交趾支那字典》。1831年到澳門任英國東印度公司翻譯,曾七次航行中國沿海口岸,在上海等地販賣鴉片並在「阿美士德」間諜船上活動,同時散發宗教書刊。1833∼1837年主編《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月刊),該刊除傳教文字外,還刊載政治、科學和商業方面的文章。1834年與裨治文共同組織益智會。1835年繼馬禮遜任英國貿易監督的首席翻譯。鴉片戰爭期間,隨英軍到定海、寧波、上海、鎮江等地進行侵略活動,一度任英軍佔領下的定海「知縣」,1842年8月參與簽訂《南京條約》。1843∼1851年任香港英國當局漢文秘書,同時從事傳教。1844年在香港設立漢會,又名福漢會,意為漢人信道得福。該會又被稱為郭士立差會,專門訓練中國傳教人員到內地布道。他是德國教會傳入華南的開創人。在華曾參與聖經漢譯工作。1851年死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