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故事 第十卷 三十說民俗

作者 ︰ 趙一

如有雷同,實屬抄襲,以下主要是從百度中找來。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

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凶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

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

‘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

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

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

人們由此模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

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

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

據說,把農歷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

由于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春節簡介春節Fv1)中國民間隆重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志農歷舊的一年結束。

在夏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年」。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6年5月2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由來「年」的甲骨文寫法為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

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

小篆的「年」寫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8226;禾部》︰「年,谷熟也。

從禾,從千聲。」

小篆將「人」字訛變為「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為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

(陳初生《金文常用詞典》)「禾」是谷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為「小麥」。

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象征著取得谷物生產的大豐收。

「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頭上頂著沉甸甸的谷的樣。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

「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五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

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

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

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

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女乃女乃」。

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

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

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

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

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

然後將竹篾扎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

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

有的地方,還將糖涂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涂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

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

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醉酒」的記載。

人們用糖涂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

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

院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送灶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送灶習俗在我國南北各地極為普遍,魯迅先生曾寫有《庚送灶即事》詩︰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說︰‘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那麼大小,在我們那里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

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

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

‘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于《後漢書;#8226;陰識傳》︰‘宣帝時,陰方者至孝有仁恩。

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

自是巳後,暴至巨富。

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

‘陰方看見灶神,殺黃羊祭祀,後來交了好運。

從此,殺黃羊祭灶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唐宋時祭灶的供品是相當豐富的。

宋代詩人範成大的《祭灶詞》對當時民間祭灶作了極其生動的描寫︰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斗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

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

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

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

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

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長得像個小白臉,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對于灶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

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

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

據古籍《禮記;#8226;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

‘《莊達生》記載︰‘灶有髻。

‘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

‘《抱樸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

‘這些記載,大概是祭灶神的來源吧。

還有,或說灶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郭;眾說不一。

由于各地風俗不同,民間還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動。

「跳灶王」是民間由古代「驅儺」展而來的一種活動形式,主要是乞丐們的活動,由臘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

進入臘月後,乞丐們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鬧于門庭,乞錢,謂之「跳灶王」,也含有驅邪之意。

這一活動主要在我國的東南方進行。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取意「送行餃迎風面」。

山區多吃糕和蕎面。

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

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晉東南地區民間流傳著兩歌謠,其一是「二十三,打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二十五,蒸團;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

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其二是一童謠︰「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

闢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

五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

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盛行的民俗活動。

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滾繡球,三羊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同春),五蝠捧壽,犀牛望月,蓮年有魚,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進土,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九件衣」的說法,體現了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

有媳婦的人家,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

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

前者莊重,後者花梢。

特別要制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

「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

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臘月二十三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

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多,內容全。

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

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

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米面如山厚,油鹽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

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

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撢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撢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淨淨迎春的氣氛。

「臘月二十四,撢塵掃房」的風俗,由來已久。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春掃塵有「除陳布」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的願望和辭舊迎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稱在人體內作崇的「神」。

據《太上三尸中經》說︰「上尸名彭倨,在人頭中;中尸名彭質,在人月復中;下尸名彭矯,在人足中。」

又說每逢庚申那天,他們便上天去向天帝陳說人的罪惡;但只要人們在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能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

口味微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一兩、二兩、四兩,價格也較貴一些。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買的人很少。

臘月二十五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于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

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

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

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于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

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可見,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于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

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佔卜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

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

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里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

這一節日習俗,在疆維拉特蒙古族中為盛行。

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游藝活動。

臘月二十七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

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

焚香于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過趕年,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也叫「調年會」。

土家族比漢族提前一天或幾天過春節。

臘月三十——除夕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尾相連。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後的一個晚上。

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

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

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

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

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

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

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

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

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

屋門多是貼「麒麟送」像,兩個傅粉涂脂梳太冠的女圭女圭,各乘麒麟。

這種門神,本應貼在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年點綴品了。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

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

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

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

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展為春聯。

春聯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

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

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

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恢復用紅紙。

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于外,紅條瓖于內。

當午夜交正時,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

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

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

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美好的詩句,贊頌年的來臨。

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桃換舊符。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

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展。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里,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

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

這是年畫的一種形式。

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展成掛歷。

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于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

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

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

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

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置天地桌,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

一般無大佛堂之家特別重視天地桌,因為平時對佛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對神佛大酬勞一次,此外,這桌主要是為接神使用。

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掛錢、香燭、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臨時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福祿壽三星畫像等。

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如‘百分‘。

有的則須到破五、甚至到燈節焚燒。

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于院中。

傳說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此接神習俗。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

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的一年大大利。

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

傳說,要想大財者,炮仗要響到後算心誠。

孩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

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   地忙著剁肉、切菜。

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熱鬧愉的時候。

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

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是取舊交替「歲交」的意思。

又因為白面餃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年大財,元寶滾進來」之意。

有的包餃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吃餃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

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制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

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樣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熱。

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

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

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

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壓歲錢是由長輩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多的人家是小孩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女乃女乃、爸爸媽媽年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

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模索,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呼嘯而散。

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有童謠雲︰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輩兒的磕頭,老輩兒的給錢。

要錢沒有,扭臉兒就走。

接神是為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

有的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正‘之後方接。

祭灶後,諸神都回天宮,不理人間俗事,到除夕時後,即一年來臨時,又降臨人間理事。

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長者主持。

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後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

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

按方位叩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

焚燒時同燃松枝、芝麻秸等。

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 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

由于「碎」與「祟」同音,取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古時,祭祖禮俗很盛。

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

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

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面,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

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隻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

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茶。

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舊時,從春節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里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

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

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胡,身上背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

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

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于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

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

制作屠蘇酒的方法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懸于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

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

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年少的飲起。

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

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

說的就是這種風俗。

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

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

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

正月初一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

「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

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丑,以農歷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歷,周歷建成,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歷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歷,又重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

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歷,唐武後和肅宗時改用建的周歷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歷至清朝末年。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

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

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朋好友家和鄰那里祝賀春,舊稱拜年。

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

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

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

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

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

此俗始于宋朝上層社會。

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飛,空車走。」

成為時尚。

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

以圖吉利討口彩。

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

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年賀節,往往使用佣僕持名刺代往」。

當時士大夫交游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

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

明朝杰出畫家、詩人文征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

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

賀年卡用于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于歲,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的內容和形式。

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

僅限于男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能外出走訪。

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

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拜晚年」舊時民間以進入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

其說始于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

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

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

後代由佔歲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

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

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

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

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征著天雞。

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

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闢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

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

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

《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

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年日定為雞日。

聚財,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

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

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正月初二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

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

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

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

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大財。

關于財神是誰說法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趙公明,因張天師曾命其守玄壇,故又名趙玄壇。

此人來源于《封神演義》,姜牙封他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

趙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稱趙公元師。

此說來源于《三教搜神大全》,聖號全稱為︰‘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師‘。

比干︰殷紂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

因其‘無心‘,故不偏倚,後世人奉為財神,此事載于《史記;#8226;殷本記》。

範蠡︰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手下大臣,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後來經商了大財,改名陶朱公。

後人奉為財神。

關羽︰三國中的關羽是個‘全能‘人物,重義氣,後人把‘義‘和‘利‘等同對待,奉為財神。

一般商號供奉關羽者居多,認為他對商號有保護作用。

上述財神中,範蠡、比干等稱為文財神,趙公天師、關羽為武財神。

此外還有供奉太白星者,稱為‘財帛星君‘。

因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會為財神。

還有以齊天大聖、招財童為財神者。

民間所供大多以趙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濃髯,頂盔貫甲,手中執鞭,周圍畫有聚寶盆、大元寶、珊瑚之類的圖案,加以襯托,突出富麗華貴的效果。

正月初三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

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谷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即天慶節。

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

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俗稱破五。

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

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五日,北方叫「煮餑餑」。

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

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

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

嫁女在這一天歸寧。

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

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

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

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

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

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

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

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

正月初四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

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

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

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

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

大家滿懷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的一年里大大富。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

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

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御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

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

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

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

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

路神變為財神,是因商業的展,財貨流通的加劇。

財貨往來于6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早接到的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

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

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于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

北方于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

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年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

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

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

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

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

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正月初七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

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上。

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

唐代之後,重視這個節日。

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

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燻天」。

七寶羹,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

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

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

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于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如此種種。

正月初八谷日,傳說初八是谷的生日。

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又名祭星。

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里進香祀星君,等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

祭星時,要在案頭、灶台、門檻、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

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正月初十石頭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

也稱「石不動」「十不動」。

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

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

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

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伙輪流抬著瓦罐走。

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舊時民間俗信。

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

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

山西平遙縣初十日將面餅置牆根,名曰「賀老鼠嫁女」。

湖南寧遠則以十七日為「老鼠嫁女」這一日忌開啟箱櫃,怕驚動老鼠。

前一天晚上,兒童將糖果、花生等放置陰暗處,並將鍋蓋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為老鼠崔妝,第二天早晨,將鼠穴閉塞,認為從此以後屬可以永遠絕跡。

還有的地區于老鼠娶婦日很早就上床睡覺,也不為驚擾老鼠,俗謂你擾它一天,它擾你一年。

「老鼠嫁女」的民間傳說,在我國很流行。

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時日有所不同。

在江南一帶的民間傳說中,說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舊歷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確保來年平安吉祥。

上海郊區有些地方說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炒芝麻糖,就是為老鼠成親準備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

在這天夜里,家家戶戶不點燈,全家人坐在炕頭上,一聲不響,只是模黑吃著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蠍尾巴」和炒大豆。

不點燈、不出聲的意思是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驚擾了娶親喜事。

吃「老鼠爪爪」表示人們期望老鼠的爪癢,好早些起來行動;吃「蠍尾巴」即是為了老鼠嫁女出洞時不會受到蠍傷害。

吃炒大豆出嘎 的脆響,似乎是給老鼠娶親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資興一帶則在屋角、過道遍插蠟燭,意思是將老鼠娶親途經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的年畫和剪紙在我國民間視為「吉祥物」,過年過節時貼在牆上和窗戶上。

四川綿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畫,表現一伙老鼠掮旗打傘,敲鑼吹喇叭,抬著花轎迎親。

騎在癩蛤蟆背上的是「郎」,頭戴清朝的官帽,手搖折扇,雙目注視著一只大金箱,顯出一副貪婪的樣。

正當這伙丑類大搖大擺,招搖過市之時,等待它們的卻是一頭大黃貓。

前面鳴鑼開道的一對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貓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則咬在貓的嘴上。

此時,坐在花轎里的「娘」,自知末日來臨、淚流滿面。

這幅年畫反映了人民鮮明的愛憎。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年第一個月圓夜。

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于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

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間,高15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

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

南宋時,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

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

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游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模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游戲。

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種叫「面繭」的面食和焦食追,到宋代有鹽豉湯和綠豆粉做的科斗羹,並出現了「圓」,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為習。

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

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復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送孩兒燈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

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迎紫姑,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

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佔卜蠶桑,並佔眾事。

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所以民間多以女做成紫姑之形,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

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于記載。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

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游,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流行于貴州省黃平一帶苗族的偷菜節也是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舉行。

節日這天,姑娘們便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嚴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萊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

所他的菜僅限白菜,數量夠大家吃一頓即可。

偷菜不怕被現,被份的人家並不責怪。

大家把愉來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

據說誰吃得多,誰能早得意中人,同時所養的蠶壯,吐出的絲也好多。

彝族的傳統節日巴烏節在農歷正月十五。

「巴烏」意為「打獵歸來」。

見于雲南鶴慶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區。

時此節原本是歡慶狩獵歸來的習俗話動,無固定節日。

舊時人們狩獵歸來收拾獵物,獸頭給狩獵的指揮,獸皮給獵獲人,肉則燒烤,其間獸頭前、獸皮跟、眾人從,圍火堆重現打獵動作。

肉熟以後,眾人分食。

後來逐漸演變成固定的節日。

節日中的巴烏舞由十二面木鼓、十二面鉈鑼和十二支嗩吶(閏年各用十三件)組成樂隊伴奏,由三十六名年輕女披上虎、豹、熊、鹿、虎、兔、狐等的毛皮或者頭插錦雞和各種鳥雀的羽毛。

裝扮成飛禽走獸,圍繞火推踏歌起舞,表現各種動物的姿態,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

獵手們則手持弓弩或鋼叉,將「獵物」圍住,朝「獵物」們旋轉的相反方向,表演各種獰獵動作。

節日期間,還要進行耍龍燈、獅燈、白鶴燈等活動。u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黑龍故事最新章節 | 黑龍故事全文閱讀 | 黑龍故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