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河 戰太行 第一百二十四章 若策萬全,須舍卻岳雷!

作者 ︰ 老酒里的熊

第一百二十四章若策萬全,須舍卻岳雷!

若能救得家中老小,且不妨岳門忠義,不傷眾位英雄此身!」

岳雷雖不明楊再興所指何意,也不曉得為何自己有如此魔力,但這位大宋神槍,卻如父相所言,絕非莽夫一個,所言必不虛,但計將安出?

楊再興哈哈大笑後,點頭認可,有子如此,岳相可以放心了!

「嫂嫂,楊某有一事為難,須听嫂嫂一言以決。」楊再興至岳李氏車前躬身拱手道。

「叔叔莫多禮,只管說來,只怕女流之輩,出不得什麼主意。」岳李氏這些天來,深知楊再興與俠義社英雄們辛苦,見楊再興還如此多禮,哪里願意。

「好教嫂嫂得知,前方建州地界內,建州將軍率數千兵馬,欲為難某家與俠義社英雄,此去若不隨行,則某家不放心,若是隨行,卻不免與建州兵馬沖撞,且秦檜早在建州安排人手,欲不利于岳家,建州官府雖不好動手,若無人隨行,卻難保平安,此事兩難,還請嫂嫂定奪。」

岳李氏一路上來,已經見過多次襲擊,心知秦檜還不肯放過自家老小,便是到了嶺南,也非平安之所,早已經存了死生由天的想法,此刻听楊再興說道建州凶險,哪里不信!何況適才見俠義社探子如飛報訊,早料到與前方道路有關,秦檜與建州治府官員間有何默契,當不意外。

「此事有何難哉!」岳李氏緩緩道︰「岳家滿門老小,未隨先夫以殉,便有何意外。不過死得晚了些。倒好隨先夫于地下,一家子團聚,叔叔身負殿前司軍兵都統重責。有關國家安危,何必以身涉險,顧忌岳家老小?不如且留有用之身,為國效力,日後多殺幾個金賊,也不枉叔叔建節時。先夫當日嘉嘆,道楊門之後,終為大宋柱石之臣矣!」

楊再興搖頭道︰「嫂嫂忠義不下須眉,此是岳門家風,楊某還有何話說!只是岳家若有不測,恐怕天下英雄不服,大宋江南河山有難。某家有一計,不違大岳遺訓。也不負大哥生前以家小相托之意,不傷眾位英雄,也不傷岳門老小,卻只要岳雷一人。不知嫂嫂可舍得?」

岳李氏一怔,作聲不得。

雖然說起來若是舉家遭難。必要慷慨赴義,何惜一子。可是眼下若真有計,可讓眾人平安,卻須付出岳雷為代價,為人母者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舍得!但如要眾英雄舍命相護,陷楊再興于不義,卻又良非岳李氏所願。

「母親,若如楊叔叔所言,孩兒何惜此身!母親不必猶豫了!」岳雷在一旁听見,怕母親不允,搶上前去跪下。

岳李氏沉吟良久,雙眼垂淚︰「叔叔有何妙策,且讓我母子听听,試看可行否。」

楊再興道︰「嫂嫂以為,秦檜此舉,所為何來?」

岳李氏道︰「還能為何,不過怕我岳府老小不肯伏冤,遲早與他算賬罷了,此謂斬草除根,好不狠毒!」

楊再興道︰「若是斬之不盡,留一根在外不可斬,讓秦老賊略略有些顧忌,是否多一線生機?」

岳李氏思之再三,方沉吟道︰「叔叔的意思,雷兒不須殞命,只是與家小分開,讓秦檜多一分忌諱,不好下手,可是如此?只是江南地面上,除西川之外,所有州縣官員,皆秦檜門生,卻到哪里可以避禍?」

楊再興暗贊岳李氏胸襟,稍明計較,便已經開始算計地頭了,當下也不避諱,道︰「嫂嫂說得正是,若在江南地面上,難免為其所害,只有一個去處,便秦檜也無計可施。」

「俠義社!」岳家母子同時失聲叫道。

「不錯,秦檜令某家殺嫂嫂以報,眼下楊某家小俱已送到太行山上,若佷兒能夠避于太行,則秦檜必不敢輕舉妄動,天下民心向背,非是賊子所能左右,佷兒平安,則滿門平安,若眾老小赴難,也為大哥留一血脈,楊某方可立于世間,若這點都做不到,枉為七尺男兒!」楊再興跪了下去。

「快扶你楊叔叔起來!」岳李氏忙叫道。

岳雷去扶楊再興,卻扶不動,岳雷轉頭看著母親,岳李氏渾身如被抽去主心骨,一下軟倒,倚在車壁上,淚濕雙頰︰「岳家累叔叔不少,如此高義,怎麼報得,只是——只是雷兒——」

楊再興不用多說,起身離開,留岳家母子在那里相倚痛哭,自己卻將那余統領叫到身邊︰「余將軍可會寫書信?」

那統領上次見楊再興寫信,已經吃了一次虧,這一次卻是叫自己寫,不由得一顫。

楊再興一笑,道︰「取紙筆來,我念,你寫!」

那統領持筆在手,微微

卻听楊再興口述,筆下不停,居然寫得一手好瘦金體臨安為官,京師文風鼎盛,連這等武官也濡染不少,揮毫自如,其辭曰︰「末將奉旨,押系岳門家小至嶺表,經信州、建州交界時,忽有賊匪逐殿前司軍楊再興都統制,至于軍前。雄武營將士雖勇,仍不能救得楊都統,情勢急亂中,又失卻岳家次子岳雷,與楊都統俱陷賊手。雖然保得余眾平安,卻未竟全功,賊人離去前,竟稱若岳門老小若有缺損,便擁岳雷清君側雲雲,實是大逆不道,伏望大人傳令以檄之,方可稍減末將之罪責矣。」

高林、莫雨看了,默默點頭。那余統領卻持筆發顫,心知此禍不小,卻出自自己手筆,再也賴不得,若一言不合,惹了楊再興,明年今天,就要家人給自己燒一陌紙了。

當下叫過一名小校,將信函密密封了,仔細叮嚀,再三囑咐,才讓他上馬返信州驛站去了。

余統領在楊再興面前規規矩矩做完上項功課,卻猶豫道︰「楊大人,這賊匪是哪里——」

楊再興呵呵大笑,斥罵高林、莫雨二人道︰「二位大王還不下手,等官兵來抓麼?」

高、莫二人也大笑,隨即招呼眾好漢,將岳雷、楊再興物事帶上,只稍容岳雷與妻溫氏小別,便攜二人離去,楊再興只在那統領耳邊叮嚀︰「此去建州,信上言語可說與建州將軍,保你平安,只是最好莫過于在此多過兩天再上路,等臨安書信將至,更加好些。」

數日後,雄武營都統將所得信函上于中樞,呈至秦檜案前。

秦檜得書,閱讀再四,涔涔汗出。

果然如楊再興所料,秦檜本意在斬草除根,如今根已經折去一枝,卻不在掌握之中,江南平定未久,草莽間多少豪杰,若有人舉岳家大旗登高一呼,也非異事,倘無岳家人參與,也還好辦,可是若有岳雷在其間,便說不定有多少附從者,如此豈非大禍!

可疑者在楊再興之事,哪里如此之巧,剛好被賊所敗,追及岳府車駕,又恰好卷走岳雷?岳門老小中,若有人稍具還手之力,則非岳雷莫屬,眼下居然眾人平安,只少了個岳雷,豈合常理?

還好自己已經按趙構吩咐,下令沿途不得留難,否則此禍難料。

「楊再興!——」秦檜咬得牙響。平日在臨安城中,不過見一個花心武官,有仗打時還可一用,平日里不過當多養活了一條狗,花費銀錢並不多,還道佔了便宜,平日里花天酒地,與柔福暗通款曲,這些都在秦所報之中,為秦檜所熟知,本來是「很有培養前途的青年」,豈知會如此有負本相厚望!若肯取了岳李氏人頭來,怕不有一場大富貴?!

此子實在有失計較矣!卻壞了秦相好事。

「此事不得聲張,只報與殿前司楊相知道即可,其他事就由楊相去做罷。」

雄武營都統唯唯而退。

楊存中得報,思之再三,豁然開朗︰「嘿嘿,這小子倒懂得如此月兌身,只是此去落草,干回了當年隨曹成時地本行,不知是哪座山上地大王,有趣,有趣。」

只是楊存中也忽略了,如此反意昭彰,精明如秦檜者,如何會看不出來?卻至今未有何動作,只讓自家莫多問就是,右軍騎兵暫由蒙沖、蔡晉、凌雪峰三將率領,楊再興職司空缺,由殿帥暫代著,這卻大不尋常。

趙構當晚聞訊,在書房內來回踱了百十個來回,實在不知是禍是福,一邊還忙著安排迎回韋後車駕之事,另一邊卻頗為憂心,深怕江南有不利消息傳播。

但秦、楊、趙三人卻心照不宣的是︰沒有人想到去為楊再興落罪,朝中言官哪里會知道這等密情,自然也無人彈劾,像這等小小武官,御使台還恐費了紙筆!

臨安城中,此事在諸人大忙間,漸漸平息。

七天後,楊再興、岳雷、高林等三人悄悄現身鄂州地界。

看到當年練兵之所,諸人都情難自禁。

「楊叔叔,我們為何要先到鄂州?」岳雷問道。

「你認得王俊麼?」高林反問。

岳雷雙眼圓睜,如要噴出火來。(月票!老熊的讀者,竟沒有手中剩月票地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小商河最新章節 | 小商河全文閱讀 | 小商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