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河 戰太行 第一百三十章 出此計者行此計,酈瓊蒙羞!

作者 ︰ 老酒里的熊

封城內,大宋故皇城御書房中。

「若生事,致傷和好,敢望嚴賜約束,實為幸甚。」

兀術滿臉疲累,持趙構書,念及此句,哭笑不得。自接收大宋所割諸州之後,前去接管的將官確實囂張了些,這也在兀術的預料之中。此次接收頗為倉卒,諸城中百姓基本上都未能逃遁南下,雖然也並不多,總也強過此前辛苦打下的只是一座座空城,趙構求和之意,應該說是足夠誠懇了。

但眼下晉城之報,卻讓兀術難以判斷,與當下戰局是何關聯。

數日前,一隊金兵率漢軍共三百兵馬,為晉城留守拔魯送去補給,行至晉城數百步外,才駭然發現城頭上旗幟已經換成了「俠義社」及「岳」字旗。領隊的金將大驚之下,率隊就逃,兩百漢軍及輜重則無路可逃,落入晉城守軍手中,連收條也沒有打一張。

隨後,「晉城為太行俠義社所佔」的消息就在兩日內飛報到開封,這時,趙構與兀術所致之書也恰恰抵達,兀術面對兩書,頭痛不已。

「你等都來看看,這晉城之事,當如何處置?」兀術抬頭,目光掃過孔彥舟、阿魯補、瓊、韓常、迭等人。

「丞相,太行山賊,宵小之輩,手中連馬也沒有幾匹,如何是我大軍對手?料來拔魯必是輕敵太甚,才讓晉城陷于賊手!某家願提一旅,只要三千兵馬,即取回晉城。盡誅城中山賊。以寬丞相之懷!」阿魯補見眾人不語,率先出頭。

兀術見眾人猶豫,只有阿魯補開口。心中不快,主動問道︰「昭武大將軍,意下如何?」

韓常自去年以來,「常敗將軍」之名已經傳遍河北,一直都畏畏縮縮,若非昔年對兀術有恩。早已經死無葬所,如今竟然還能安坐在此,也是一樁異事,哪里還敢輕易置喙?只是兀術問及,又不敢不答,旁邊阿魯補鼻內輕輕哼了一聲,韓常心中一顫,兀術卻瞪了阿魯補一眼。

「丞相算無遺策。哪里輪得到在下出主意?只是末將有一事不解︰那拔魯手中,有千余騎軍,千余漢軍,200不堪一戰。昔年曾有50不敵我大金5的戰果,如何攻克晉城,令阿魯補連一兵一卒都沒有逃出來?此事卻大有蹊蹺,還請丞相定奪。」韓常見勢不能不答,也不能盡說廢話,最後雖然一個主意也沒有出,卻也指出此事竅要,兀術听罷,深深點頭。

「昭武將軍所言,實是晉城之戰要點,這批山賊能讓拔魯連逃命的機會也無,著實可畏,大金國歷年來對宋軍作戰,大金守城主將不能逃月兌,本相還是首次听說!我等不可輕敵!」兀術說罷,再瞪了一眼面前地阿魯補,後者拱手唯唯而退,卻偷偷覷了韓常一眼,目光不善。

「丞相,末將料那晉城為諸山環繞,邊上山寨眾多,卻無甚人口,只要山賊不出澤州地界,于我等何妨?依末將之見,倒不如遣一文臣為使,前去招撫,或者可以得知虛實詳細。便是招撫不成,也好安排大軍,前去一舉踏平,免致再生事端。」瓊自黃連一敗,早沒了好戰之心,此刻竟然出了個招安地主意,擺明了不想打仗。

「這如何使得!」迭在一旁吼︰「太行烏合之眾,如何敵得過我大金鐵騎,父親,孩兒願提千騎,便去取那賊子人頭,看有何人敢與孩兒相持!」

兀術目光轉柔,看著自己這位頗可繼承家風的長子,心中卻是極為焦慮︰「小子忘了黃連、拓皋之敗否?宋人並非不堪一擊,不過宋人不曉兵事,自家敗了自家罷了,倘若多幾個岳飛、楊再興之輩,大金鐵騎當真天下無敵麼?」

這話說得極輕,卻讓迭為之一沮,不敢多言。

七寶山下一戰,迭才知天外有天,以前常以勇武自負,謂天下無敵手矣,但見過楊再興槍法,自己慣用的飛錐無功而返,心知無法可破鐵槍,後來黃連之戰時,見楊再興率隊沖出,自己竟然連戰地勇氣都沒有,隨父遁走,逃之夭夭,此戰在心理上留下偌大陰影,此刻听父親提及,哪里敢多發一語。

「不教而誅,實非大國之風,山賊雖然殺害我大金將軍,但目下大軍久戰已疲,能不用則盡量不用罷,將軍之言大善,文臣若去,恐怕為山賊驚嚇,失了大金銳氣,某家倒想請將軍一行,未審意下如何?」兀術經過這些年的困苦,再無先前的火氣,這番話說得和緩之至,卻是不怒自威,瓊稍稍猶豫,立即拱手道︰「丞相吩咐,某家敢不從命!」

邊上孔彥舟、阿魯補等人月復中狂笑,卻不動聲色,彼此相顧,皆心照不宣。

晉城之內,楊再興、高林等納悶不已︰按說金人已經得到消息,為何如此之久了

動靜?大軍佔晉城已經過去了二十余日,梁興早早就雄定關。岳雷悶得無聊,隨王蘭等人前去教場,成日練兵,太行山上義民經過楊再興、王蘭、羅彥等再三挑選,只得八千余人堪可入軍中,其余諸人都只合種地修城,實在不堪大用。

眼看三月下旬已到,農時實在誤不得。高林已經安排人手,在太才山下十里之內廣種糧食,只是晉城周邊十里內卻不得耕種,以免為大戰所毀。

三月二十九日,城頭守軍來報︰沁水方向,遠遠地有金人出現,卻是零丁數騎,未見兵甲,只有數面小旗,不知是何來路。

楊再興聞報,與高林略略商議,親率百騎前往,以探虛實。

:|.:伐,在宋人之中口碑極差,若是哪個不開眼的山大王看自己不順眼,非要「斬使毀書」,豈不死得冤枉?安了此心,一路上都安排漢軍小隊騎兵先行,自己隨後趕上,若見情形不對,立即就勒馬掉頭開溜!

可是過了沁水,遠遠看到數個小隊游騎,都沒有人前來與自己招呼,而是如飛往晉城報訊去了,瓊心中大安,知道晉城中山賊還沒有把澤州當作理所當然的勢力範圍,大不了是據城而戰,這就好對付得多了。據此判斷,晉城中山賊人數不會太多。

這個猜測其實也基本上沒有錯,楊再興和高林再三磋商,也就只是在沁水沿岸設了幾個觀察點,大部分的兵力都收縮到晉城中,原意也就是在城下與金兵決戰,若是要行守土保境之事,眼下未經訓練地兵卒是遠遠不夠的,馬匹更是缺得太遠了。

兩下相遇時,離晉城還有四五里地,遠遠地看去,只能隱約看到城牆上的「俠義社」大旗,旁邊的「岳」字旗卻看不真切,瓊連大旗上俠義社三個字都只是隱約猜到的,卻不容他走近,楊再興已經率隊來迎了。只是兀術安排得太過突兀,兩隊走得近了,都是大駭。

楊再興遠遠看見這個小隊為首者竟然身著文官服色,心知是來招安的,便沒有了接戰的準備,哪里曉得近前一看︰呵,竟然是「熟人」!這不是漢軍統帥麼?河北諸將中,名聲猶在韓常、孔彥舟之上,怎麼會換了袍子,來作文官?

::.是才升了大宋殿前司右軍都統制,封了汾州節度使麼?怎麼會在太行山賊軍中?如若太行得了此人,便是丞相也不敢輕敵!看來自己此番來得大意了!

楊再興鐵槍橫過馬鞍,仰天笑道︰「將軍?呵呵,近來少見啊!怎麼棄武從文了?難得啊,難得!早曉得會有今日,當初何不留下呂尚書一命,由他保舉,也不失為大宋良臣,此刻必在臨安享福,遠過于在金營為奴啊!」

|=算明顯。

「楊都統!」瓊拱手,依足規矩︰「某家受丞相之托,前來與俠義社英雄說話,卻不知大宋神槍此刻,算是大宋都統,還是太行山英雄?」

楊再興與背後王蘭等相顧,都是一笑︰「將軍也忒心細了些,楊某本是大宋都統,可惜治家不嚴,家小竟然為太行英雄所劫,眼下俱在山上寨中,不得已,只得為太行英雄出戰,以保家小平安爾。將軍若是上報兀術那廝,還請諒解楊某苦衷!」

此話一出,身後百余騎轟然暴笑。瓊憤然,心知被耍弄,卻不便發作,當下捺著性子,對楊再興道︰「楊神槍固然名動天下,然雙拳難敵四手,一柄槍能殺得多少人?大金方圓五百里內,十余萬兵馬數日可到,小小晉城,豈足防御?縱不為足下考慮,也該免太行宋民屠戳之災。某家不得已而叛宋投金,自知不堪,但憐山上宋人,無端受此難,卻不是被神槍所累矣!若楊都統肯投入丞相帳下,某家自當保舉,其位必不在某之下!」

「住口!」楊再興大喝︰「瓊賊子今日來,原來以此言污某家耳朵?!若要富貴,楊某因功建節,不在臨安城中享福,卻來與你等賊子相持,所為何來?太行義民,非是貪生怕死之輩,賣國求榮之徒!晉城雖小,恐怕不易攻下,回報你家兀術,只管著大軍來,看楊某鐵槍,鈍了些許沒有!只是到時來得去不得,卻休怪命不好!若非不斬來使,便要著人送你狗頭返開封!滾!」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小商河最新章節 | 小商河全文閱讀 | 小商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