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帶了五六千人返回遼陽,已經是下午兩點多鐘。此時全城百姓早已轟動,萬人空巷聚集在城外五里處翹首四顧,遼陽府知府曾蘊率同知、教諭、縣丞、訓導官袍等幾十官員靴帽鮮明,守在路旁。身後是縉紳富豪一干人。
路口請了幾個戲班子唱戲,唱到好處時台下大聲叫好,卻比平時的廟會熱鬧了十分。遠遠的見到剿匪大軍歸來,台上有個戲子就說道︰「看官,先別急看戲,看那邊剿匪將軍得勝回營羅!」
眾人一看正是趙剛等人,頓時爆竹齊鳴,與百姓的叫好聲竟響成一片。百姓都想看看是什麼樣的英雄打敗了土匪,幾萬人擠了上來,衙役們滿頭是汗,卻還是抵不住擁擠過來的人群。趙剛本來騎著高頭大馬,此時見了知府竟然守在路旁,心里激動,一翻身下了馬。行了一個四方揖,不知不覺間,幾萬的人安靜下來,听趙剛講話︰
「各位父老鄉親,末將奉知府大人之令,于昨晚擊退土匪杜立山,今晨又奉命出擊,在弓長嶺全殲杜立山部五千余人,匪首杜立山重傷逃逸,料想旦夕必死。這些都是知府大人神機妙算,末將不敢居功。來人,帶俘虜。」
此時吳俊升率眾騎兵押著兩千俘虜也遠遠出現在地平線上,騎兵們一個個精神抖擻、衣甲鮮明、威風凜凜騎在駿馬上提刀夾行監行,土匪們繩子捆成一串兒,個個衣服破爛,蹣跚而行。越顯得平寇軍將士英武不凡。
人群越發激動,不知誰高聲喊道︰「好——老佛爺萬歲!萬萬歲!平寇軍好樣的!」
頓時響起一片此伏彼起參差不齊的呼應聲……
趙剛趁百姓看俘虜的當口快步走到知府面前,欲行大禮︰
「將軍不可,不可呀!將軍智勇雙全,以後本府還要多多依仗呀。」
知府曾蘊急忙攔住趙剛,趙剛剛才的一番話將一個天大的功勞送給他,他自然是感激不盡。清朝歷來只重軍功,而國家承平已久,平時一個地方剿匪百余人,已是大功一件,官員已經可以官升一級,如今看情況至少斬獲在五千人上下,自己肯定會升任巡撫。
本來土匪攻城的時候,曾蘊認為遼陽多半不保,心里已經下了殉城的念頭。沒想到趙剛竟然大敗土匪,而後又率眾出擊,將土匪全殲。這一悲一喜讓曾蘊在感激中更下定決心要好好報答趙剛。
眾人親熱的返回知府衙門,就大廳內外擺了幾百桌流水筵,文武官員和紳士擠擠捱捱滿堂,有功將士院外排出幾百米,也沒有甚麼異樣的水陸珍肴,只是鼎烹豬羊樽開泥封只情胡吃海喝。
經過一番慶賀,遼陽終于恢復了平時的繁華,趙剛本來想要去吉林一帶剿匪。可沒曾想曾蘊一方面感激趙剛保住了遼陽,不至于讓他丟了頂戴,另一方面今後還想倚重趙剛維護遼陽平安。把查抄通匪副將劉平東的肥缺交給了趙剛。
劉平東擔任遼陽副將二十年,遼陽軍隊是兩千人的編制,他只招不到一千人,就算是這一千人也要接受他的盤剝,餉銀能剩下一半就很好了。吃空額加上買賣軍械的錢,劉平東的家底著實雄厚,趙剛查抄完一看竟然有二十多萬兩之多。看著這麼多的錢,趙剛心跳加速,最後遞給知府的時候清單列了十萬兩上下,趙剛留了十幾萬兩。
查抄完劉家後的趙剛想到了上次借的馬還沒還,就去騎兵營清點馬匹,一同帶了去馬場。
等到了馬場趙剛才知道,知府曾蘊早已付了馬錢,購買一千匹馬還有多余的。趙剛見一匹馬不過一百二十兩銀子,實在便宜,狠下心又買了五百匹。場主巴特爾見趙剛辦事豪爽,就跟趙剛拜了把子,多送了五百匹好馬。在東北剿匪,騎兵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有兩千騎兵,那在平原上可以抵上幾萬軍隊。趙剛買了馬匹,將其交給吳俊升,讓其負責訓練騎兵。而且特別對吳俊升說明,一切必須保密,私自擴充人馬是死罪,讓朝廷知道了絕對腦袋搬家。訓練時要留一半人馬在家,輪流出訓。吳俊升听了,興奮不已,第二天就帶了人馬訓練去了。
趙剛得了曾蘊如此多的好處,只好留在遼陽,听曾蘊的調遣。這是的報捷折子已經送到直隸提督那里。
直隸提督府內,葉志超正在讀趙剛發來的信札。
「現在東北的剿匪形勢很好,自開赴遼西一個多月來,先後作戰1200余次,殲滅、受降遼西的土匪馬幫十萬余人。而在其他地方趙剛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率領500人轉戰萬里,最後在遼河地方擊敗金壽山部七萬多人,如今東北境內土匪已經絕跡了。在大軍壓境下,土匪的行情大跌,大小土匪紛紛轉業。我部擴充為10萬人。」
葉志超喝了口茶繼續念到︰
「十月中旬,東北的剿匪已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曾大人和葉將軍聯合指揮下,全軍一萬主力各部全部參戰,先後作戰萬余次,擊斃、擊傷、俘獲、接受投誠土匪10多萬人,東北的土匪被掀了個底朝天。所余的極少的窮凶極惡的土匪分子被徹底消滅。東北頓時一片清平世界,東北上下一片喜氣洋洋,平寇軍所到之處百姓灑水相迎,軍民魚水之情可見一斑。
另附,小公子作戰驍勇,但不幸為流彈所傷,命在旦夕,屬下冒昧懇請提督大人批準小公子回京養傷。」
讀完信札,葉志超征求其他人的意見。
「提督大人,這里面水分可真大呀,東北總共就幾萬土匪,他一下子擊敗了十萬,收服了伍萬。還有一個月作戰1萬多次,那還睡不睡覺了。這麼假的東西能讓萬歲爺過目嗎?」
一旁的師爺擔心的說道。
葉志超沉吟片刻,提筆將各項數字去了一個零,交給師爺。師爺接過之後,還有些猶豫,葉志超和顏說道︰「黃師爺,不必擔心,一切有我呢。再說遼陽知府也上了折子,向朝廷請功,花花轎子人人抬,出不了錯的。」
黃師爺出門,葉志超也出了大廳,走進書房。書房早已坐了一個人,正是趙剛信札里面「危在旦夕」的葉齡,渾身上下沒有一個地方破了皮,見到葉志超來了。滿不在乎地站起來,行了一個禮︰「爹,我都好幾天沒出門了,能不能讓我出去一會兒。」
葉志超看著自己的寶貝兒子,心里生氣。要不是葉齡懶惰,沒有隨軍前去遼陽,這請功折子怎麼說也不會由趙剛寫。這樣天大的功勞白白便宜了趙剛。想好訓斥一番,但是自己老年得子,對這個獨苗兒子寵愛到了極點,話到了嘴上就變了味︰「孩子,再過幾天就好了,忍耐忍耐就過去了。」
果然,三天之後
「葉公子,上諭到了!」葉齡被一聲高喊驚得抬起頭來,只見府內眾人簇擁著折差歡天喜地走過來。
眾人迎來的折差,端端正正地面北跪在大廳中間。前面大案桌上香煙繚繞,正中供奉著由兵部六百里加緊遞來的內閣所奉的上諭。由折差宣讀。
「葉齡千總。」這一句話提起了眾人的心,上諭的核心到了,「以五百虎賁,不過月余,肅清巨匪。茲幸大功告成,匪首誅鋤,實由該將奮勇殺敵,死戰不退,身被重創猶大呼撼斗乃今日之虎痴。葉齡賞雲騎尉(正五品),並賞戴單眼花翎,留京養傷,剿匪事宜由趙剛暫時代理。」
葉齡听了,知道不用再跑到東北那麼可怕的地方,不禁喜動顏色。葉志超看了,暗中嘆了一口氣,父子倆一並謝恩。
與此同時,去東北頒旨的折差正在星夜兼程,趕往盛京遼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