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帝國 第九卷 第四十五節 赤字搞教育 中

作者 ︰ 大肥羊

國事繁忙,趙剛也沒有時間放松,結果不知不覺就有的愛好,比如說今天的演習就是一個具體的表現。唐悅良不察,見趙剛一幅大義凜然的樣子,也頗為感動,就站起來勸道︰

「陛下其實不必如此,教育的預算早前並沒有這樣多,實屬容閎這個大宰相努力結果,實際上並非政府所為之事。其實,把教育還給百姓就可以解決政府經費緊張的問題了,節約下來的經費可以用來改善公務員的生活。」

靠,一貫不喜歡說髒話的趙剛禁不住在心里暗罵,這話听著怎麼有點耳熟呢?趙剛微微點頭,不動聲色的繼續引導唐悅良

「那你認為要怎樣做才好呢?」

「陛下,吾觀西方國家的教育,都是由市場來引導,公立學校甚少,而我國公立學校眾多,效率不高,如果參照西方國家的辦學,一定能提高效率。」

趙剛在一邊月復誹,提高效率,提高收費效率吧!學費由一年幾十升到一年幾千!

「再說了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受教育者個人,交學費是私人為自己所作的教育投資,所以按照‘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這樣的話就可以讓社會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趙剛繼續月復誹,就是讓有錢的人上學,讓沒錢的人打工,這招夠毒的了!

‘教育有經濟成本的,我國目前的優質教育資源太少,如果不收費大家會都向好學校擠。因此收費成為一種資源調控手段。「

這種論調真是太熟悉了,春節地時候。鐵路部門就漲價,美其名曰「調節人流高峰」。銀行部門要上市的時候,就會縮小營業網點,縮短營業時間,美其名曰「培養人們使用自動取款機地習慣」。趙剛沒想到,自己在二十世紀初也會踫到這種情況,利用權錢讓自己的子女進入優質大學。竟然美其名曰「教學資源調控」,唐悅良這個老頭子在趙剛面前立刻變得有些讓人生厭。

雖然惱怒,不過趙剛還是準備給唐悅良一些面子,就岔開這個話題

「你說的有道理,那我們就這樣做吧,把教育部撤了,讓民間的力量來主導教育。」

唐悅良沒有想到皇帝竟然這樣好說話,疑惑的接口道

「教育交給民間可以,教育部不能撤。還要用它來管理民間的辦學,如果沒強有力的管理,那學校就不受我們控制了,以後難免會出大亂子。」

重重地哼了一聲。趙剛臉色變得冰冷,沒有了剛才的溫和。

「唐悅良,我問你,如果我有一百塊錢。交給你去做一件事情,你去做了。過了幾天,你說這件事情你做不了,然後又不肯把一百塊錢還給我,你覺得這樣的事情對不對!」

看著皇帝冰冷的臉,唐悅良心中一驚,嘴上仍然辨道︰

「教育不過是一件商品而已。賤賣貴賣天經地義,我不認為有什麼錯!」

趙剛本意並非想申飭唐悅良,不過今天唐悅良的話卻深深的刺痛了他的內心。教育,一個特殊的行業而非普通產業。教育,是國家的根本!無論對國家而言還是對家庭而言,都需要投入巨大地財力和精力。

它是一項宏大而長遠的投資項目和事業,根本不同于任何產業。國家投巨資辦教育,目的是培養下一代,以便將來更好的建設、管理和發展自己地國家;家庭投巨資送孩子上學,也是希望他(她)將來能更好的發展、做出更多的成績。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祖宗經過盛衰沉浮得出的結論,豈是一句的。

「教育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尤其是基礎教育!也是無論如何不能按照「投入——產出」之經濟效益的觀點來衡量的「產業」!如果以「教育產業化」來片面追求當前的經濟利益是合理的。

那麼,前清時期明碼標價地「賣官」現象也是合理的。因為「賣官」所得的金錢,可以彌補官方財政的不足;而且官位可以年年換人,財政可以歲歲有入。這不是荒唐至極嗎?「

皇帝的話很刺耳,唐悅良覺得手腳冰涼,這話豈止刺耳,簡直誅心「殘民以自肥」這個意思已經昭然若揭。如果自己再不識趣,那等待自己的將是一場政治災難!

「陛下,我認為應該大力提倡民間辦教育。現在不求回報的慈善家太少了;商人和投機者是多數

|辦學,商人和投機者就願意去做。出的學生質量好、水平高、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就會有生源,也就會有利潤,就可以長期辦下去。否則,就關門大吉。這才是我的想法,當然公立學校也要堅持下去,這樣才能與私立學校相抗衡,並降低他們的收費標準。「

見唐悅良適時的轉變了態度,趙剛也就不為已甚,放過了他,不過適當的敲打還是必要的。

「悅良,剛才你把政府支出的大項列出來,軍事和教育都是佔了大頭的,不過這些東西都是國家命脈,時時刻刻都要把在手里的。你看國防是一個只有巨大投入而沒有當前的利潤回報的行業,國防投入的回報是當國家面臨戰爭威脅和戰爭時,能遏止戰爭的爆發或以勝利回報國家。

你能說國防沒用處嗎?如果沒有他,我們就會向前清一樣,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哪有今天的景象。

國家和政府辦教育,也同樣只有金錢的持續不斷地大量投入,沒有利潤的滾滾回報。所回報的產出是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質的文化、科技、管理人才和建設者,他們只有在以後的工作中才有可能回報國家和政府。

這樣等再過十幾年,我們國家的人口綜合素質超過歐美的時候,我們就會有多強大,即便歐洲國家全部聯合起來,也比不上我們,這個才是真正的富國之捷徑,其它的東西都是表面的,雖好的一時,好不的一世,把國力消耗干淨就是曇花一現,不是治國之道。

所以,不管怎樣,哪怕財政赤字,也要把教育經費湊齊了,千萬不得拖欠!「

唐悅良早已沒有了剛來時的銳氣,趙剛說一句,他就點一下頭,後來他果真按照趙剛所說的,一年的財政赤字一個多億,硬是把教育搞得清清楚楚,大圖書館的建設也迅速的完成了,在其後十幾年內,這些大大小小的圖書館接待了上百億人次的訪問,給那些渴求知識的人帶來了知識,被譽為新中國十大工程之首。

唐悅良走後,趙剛陷入了沉思,教育商品化的風竟然吹進了財政部長的

耳朵里,而且還把財政部長吹得找不到北,看來這股風已經有點氣候了,作為領導人,應該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在趙剛的心中,對教育產業化十分痛恨,因為自己就是教育產業化的受害人。

在國家教育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收取學費是一種最迅速的獲得資金的手段。記得自己上大學的時候,每年都要繳納幾萬元學費,自己家里並不富裕,每年都要緊衣縮食的過日子。

對于政府的大學而言,一年可以收入幾個億,這可是巨大的收獲!但是,對于國家財政支出而言,這每年多出的幾個億元,教育部門和學校是如何花掉的、花得是否合理和規範,民眾無以所知、無從所問。

學校本來是一片淨土,學習與研究的淨土。可是,在教育產業化之後那些鼓起腰包的校長、書記,轉眼之間財大氣粗,變得囂張、猖狂和不可一世。從幼兒園的園長、小學校長、中學校長到大學校長或院長,他們手中有巨大的財務權和人事權,似乎個個是老子天下第一。似乎在他們的眼里,已經不在乎培養出的學生素質的高低和能力的優劣,而只有招收了多少學生、發了多少獎金和補貼;

他們的眼里多半是金錢、地位和權勢。那些校長、書記,已經失去了昔日教書育人、憂國憂民的道德和情操,變得和一心牟利的資本家一模一樣。你看那些本來應該是學術帶頭人、學科帶頭人的校長、主任,已經沒有任何知識分子的謙虛、好學和奮進,變得如同那些官僚們一樣勾心斗角、花天酒地。

這樣的學校,這樣的產業,能培養出新一代接班人嗎!趙剛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在自己的國度內,永遠不允許!

為了搞清楚教育部的態度,趙剛馬上召見了教育部部長周昌雄,這個人早年在哈佛大學畢業,經受過美國的教育,對美國教育系統了解十分熟悉,所以趙剛把他提拔到了部長高位,就是希望他能借鑒美國教育的長處,補中國教育之短。趙剛堅信,周昌雄一定是教育產業化的堅決反對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中華大帝國最新章節 | 中華大帝國全文閱讀 | 中華大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