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清 第一卷 夢回清朝 第四十五章 去辮

作者 ︰ 鬼師之淚

「老謝,回來了」

南昌府內,剛外出巡視的謝逸回到南昌府,來到大元帥朝朱玉山交令道︰「呵呵!!屬下謝逸,回來交令。」謝逸彎腰施禮道。

「哎呀!老謝快快起來,不必多禮了?快和我說說各地義勇隊事情準備的怎麼樣了的」這段時間,謝逸把跑遍了江西全省的經歷,說出給朱玉山听。

談到那些地主富戶,違抗朱玉山的降租令,不肯為佃戶降租的時候,朱玉山臉上寒霜一片。

「哼!這些吃人不吐骨頭東西,得要給他們一點點顏色看看了。」

「是啊!有幾戶鬧得凶的,被我請駐軍給殺了,請恕罪主公見諒。」謝逸人臉上一副請罪的模樣,

「殺得好。這些不殺,留著何用,軍師又有何罪。」朱玉山擺擺手道。

「謝主公。主公其實屬下巡回江西地界,發現了咱們一直忽略的一個問題」謝逸坐下,臉上慎重的說道。

「哦!什麼問題?」朱玉山想了想,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啊!臉上好奇的問道。

「頭發問題。」謝逸指了指,自己的頭發向朱玉山說道。

「頭發?「朱玉山一臉疑惑。

「屬下巡視以來,發現除了咱們復國軍外,許多士紳百姓,還留著韃子的辮子,如果不解決的話,勢必會影響咱們的軍心。而且,留著辮子的人,心里都幻想著韃子有一天打過來,咱們得勢還好說,要是局面稍有一點波動,我相信,這些牆頭草,反而是最先向怎麼發難的人。」謝逸仁冷峻道。

听到他的話,朱玉山心里一陣發冷。

不錯,這些人還留著辮子就表示,他們心里並不是真的擁護復國軍,或者說是並不看好復國軍的前景。這樣首鼠兩端的人,對軍心和民心來,是大大的不妥。

想到這里,朱玉山冷哼道︰「既然,他們想當忠臣,老子就成全他們。來人,」朱玉山朝問外喊道。

「主公,有什麼事?」林嘉山應聲走了進來。「馬上叫文案們寫一條剪胡令上來,凡是不肯去辮,頭上還留著辮子的人,一律當著韃子的奸細處理。還有,讓政宣處得鄭有難前來見我。」朱玉山發號施令道。

「是屬下,這就去辦。」林嘉山領命退了下去。

「軍師,你能猜透我叫政宣的人來,有什麼事嗎?」朱玉山回過朝旁邊的謝逸笑著問道。

「這個…屬下不知」謝逸仁望著朱玉山得意的模樣,心里已經想到了七七八八,可是他嘴里卻不說出來。為人屬下,最主要的是,有時候不能太鋒芒畢露了。不能什麼事情都要搶盡風頭。

「嘿嘿!自古以來,文人豪杰都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我看來,何謂民心?民心就是想大多數人所想,思大多數人所思。現在百姓得其利,他們和韃子就不可能走到一條路上,因為誰也不可能把到手的利益白白奉送出來。

可是這樣還不夠,百姓們對韃子的認識,還不夠明顯,仇恨還不深。讓政宣處的人來,就是讓他們多宣傳韃子凶殘,滿清平日里滿是吹噓,入主中原是順天應命,滿口仁義道德。可行的卻是齷齪下流,置百姓喻水火。所以只有讓百姓明白了,韃子的假仁假義,凶狠殘暴的真面目。才能讓他們真正的站在咱們這一邊。」

「恩!不錯!還有屬下發現各縣長官,空缺,這對我軍治理和掌握地方不妥!」謝逸想了想,連忙說道。

「這簡單!」朱玉山沉吟下,「我早已在全省招募足夠的讀書人,只要進過培訓,他們立馬就可以走馬上任了。」

城略地容易,治理一個地方卻是很難。為了下面這些縣官空缺,朱玉山不得不讓講復國軍校文書部,加緊培訓了幾批學員。

這些人都是思想忠誠,才學兼優得人。差得就是歷練的機會。朱玉山相信,只要給他們幾年時間,他們一定都能做好一方父母。

「大元帥英明!」謝逸臉上,滿是敬佩道。

自從元帥府傳出的剪發令後,江西地界各地駐軍,官府紛紛攔路設卡,檢查沒有剪發的人,第一次警告,如果在不听勸告,不合作的熱門一律當著韃子的奸細處理。

頓時,江西地界上的百姓風氣為之一振,許多百姓不用官府督促,自發的剪掉腦後的辮子,這個讓他們早已厭惡的豬尾巴。

寒冷季節里,百姓們最大的願望,莫過于,一家人圍著屋子里,燒上一灶暖人的爐火。再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姜湯。抵御屋外的風雪。南方,已經差不多十多年沒有下雪了。

初冬剛過,大雪猶如花瓣般,紛紛朝天而落,許多老人都說,瑞雪兆豐年,明年一定會有個好收成。厚厚的雪花,讓大地裹上了一層白色的外衣。房梁上那些凍成冰柱的冰雕,成孩了子們玩耍的玩具。

南昌城內,在這個寒冷日子里,住在平民窟里面的百姓們,並不沒有像往年一樣,攔著孩子們,不讓他們外面嬉戲。因為他們沒有冬衣,容易生病。

生病吃藥,對于吃一頓餓一頓的貧苦百姓們來說,那不過是一種奢侈的享受。可從復國軍打下南昌城後,那些平日里,吃人不吐骨頭的韃子,和狗官都被打跑,殺光後,復國軍給每家每戶送去了一袋白花花的大米,和幾斤棉花。

讓大家高高興興的過完這個冬天。孩子穿著暖和的棉襖,在雪地里,歡快的堆著雪人,打雪仗。而屋里大人們在閑談的時候,臉上都洋溢這興奮神色。

雖然,大家祖祖輩輩都在田里刨食,可是大家種了一輩子的地,到頭來,收獲的糧食卻不是他們的,幸苦勞作一年,大部分的糧食,都成了貪官污吏口中的收入,以及地主家地租。

最後留在他們手中的,只不過是可憐的幾斗粗米。以前那些作惡的地主、和仗著韃子勢力,危害鄉里的漢奸,都被復國軍殺之後,整個江西的百姓忽然獲得的了解月兌似的輕松,家家戶戶都分到了他們祖祖輩輩,夢寐以求的土地。

望著自己祖祖輩輩,夢想中的土地,許多人都捧著那張薄薄地契跪在了縣衙。百姓們是最善良,也最容易滿足的人群,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讓全家一年都能吃飽飯,兒子能上學堂,能光宗耀祖。而現在,復國軍把這一切新的希望,都送給了他們,他們的心里已經站在了復國軍這一邊。

這復國軍的招兵令一開,無數百姓把自家的孩子,紛紛送到縣衙。在短短時間內,復國軍就在整個江西招了十五萬人。當然這些人都還不能算著是士兵,只能算著預備兵而已。朱玉山打算把這新招收入伍的士兵,訓練之後安排老兵統領,駐守各地,那有戰斗力的老兵都騰不出,進行戰爭訓練。

在江西一個普通的農家院子里,由于下雪,村里的老漢們,都無事可做,紛紛聚集在趙家閑聊。

「唉!要是復國軍早一點打來,咱家老爹就不會餓死了。」屋里,一個中年人,想起明年就可以耕種的土地,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中的老人,去年的冬天里,因為家里的糧食不夠吃,孩子的爺爺,就被餓死在了床上。

一想到這里。他的眼角不禁濕潤了起來。要是復國軍早點打來的話,他爹就會餓死了。

「狗剩!你就不要傷心了。這都是命啊!」旁邊閑談的人勸慰到。大家都是一個村子里,誰家有個事情,大家誰不知道啊!想起老漢這麼好的人,卻被餓死在床上。大家想想都覺得心酸。

「都怪那些該死的韃子!不顧咱們老百姓的死活。真他嗎不是東西!」其他人也跟憤恨的罵道。「就是!要不是老這把老骨頭不行了,我也去復國軍參軍去。」

提到這,大家頓時收起了哀傷的情緒,興奮的討論著著征兵的情況來。「我的乖乖。老王家那小伙子,被征兵的縣官大人看上了,立馬發了三兩銀子和兩袋大米的安家費,據說每個月,還能得到一兩銀子和兩斗米的餉銀勒!」那人想起那定白花花的銀子,和兩袋大米,臉上流露出了羨慕的神色。

「哈哈!怎麼你羨慕了?那還不趕快,據說這次征兵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已經讓我家娃前天就已經報名了,而且已經選上了。」旁邊的老者,撫須得意笑道。

「怎麼了,趙老頭,你不是說好男不當兵嗎?怎麼讓你家二娃去當兵呢!」那人面露吃驚的問道。以前這個趙老頭,對當兵的不屑一股,今天怎麼想起。送兒子去當大頭兵。這讓不禁讓他感到吃驚,也讓周圍談論的百姓,感到十分的詫異。

「哼!那是以前。讓我的兒子,給韃子當走狗。老子才不干呢!現在復國軍打過來了,咱們好日子才剛剛開始,如果沒人當兵,等韃子打回來,大家還不又得,受韃子和地主老財的欺壓。」趙老漢冷哼罵道。

在場的眾人一想,還真是這個理,要是韃子真的殺打回來,那分到手上的田地,還不又被韃子搶回去。

想到這里,家里有男丁的老頭,匆匆告辭離開了。他們要送兒子當兵,保護自己到手的土地。

這就是民心所向,何謂民心,就是為大多數百姓謀福利。這樣才能的到大多數百姓的支持,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這也復國軍在短短一年時間內,發展迅速的原因。

PS︰話說,不知不覺就要寫到十七萬字,以前總以為碼字一定很輕松,結果,真正寫下來才發覺真的很累,如果喜歡本書的話,希望多多投票。鬼鬼,在這謝謝大家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噬清最新章節 | 噬清全文閱讀 | 噬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