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3號海運大廈的海運戲院就是這次A計劃首映的電影院,首映選在這里是由于這里不但是香港最繁華的商業區和旅游區,海運戲院也是一間歷史悠久的戲院,全院超過一千張的座位也可以滿足這次首映的需要。時間定在11點開始,不過現在還不到10點就已經有大量買了今晚首映門票的市民來到,他們不但想看看這部嘉禾的最新力作,也想看看來參加這部電影首映的所有明星。
馮逸駿今晚是獨自一人來參加的,翁媽媽的到來讓翁美玲沒有時間陪伴他參加這個首映禮。當他出現的時候早就已經守候著的記者都涌了過來,咪頭都快伸到他的臉上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吵雜的人群中響起。「駿仔你對這部戲的票房有什麼期望沒有?」「省港奇兵的首周票房已經突破了200萬,A計劃可以打破它嗎?」「這部戲是你的處女作,你覺得你的表演可以得到觀眾的肯定和認可嗎?要是這部戲的票房失敗的話你還會演出電影嗎?」
面帶微笑的馮逸駿鎮靜的看著這些記者,平淡的道︰「這部戲今晚才是首映,票房怎麼樣我還真的說不準,不過有成龍大哥和洪金寶大哥演出的戲就是票房的保證。至于你說的省港奇兵這戲和A計劃根本就是兩種題材的電影,我也去看過確實是很不錯。不過我相信A計劃是不會輸給任何的一部戲的。」頓了下接著道︰「至于我的演出怎麼樣還是要留給看過的觀眾去評論,票房要是真的不好這就表明我們做得還不夠好,我只會去做得更加的好來回報喜歡我的影迷。」
馮逸駿一邊回答一邊往里面走去,他可不想花太多的時間去回答這些重復的問題,他已經回答過太多次了,但是這些記者好像就不知道厭倦似的去問。香港電影的首映禮可不像美國的荷里活那樣有演員走紅地毯的儀式,他們只是在電影院的海報前聚在一起讓記者照個大合照就會入場準備開始。和成龍大哥攜手一起走進電影院,現在里面的座位已經差不多坐滿,在最前面的兩排是留給所有演職人員就坐的。作為制片人的鄒文懷和策劃何冠昌都已經坐在哪里等著,成龍大哥拉著馮逸駿走到他們身邊聊了幾句也坐了下來。
負責今晚首映主持的是成家班的太保,他為人搞笑,喜歡用夸張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今晚穿著黑色西裝的他站在台上,看著鄒文懷點了下頭就知道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歡迎來參加今晚A計劃首映禮的所有市民和記者們,嘉禾公司今年的這部大制作動用了所有的精英人才打造出一部和以往不同的諧趣動作片,你們可能會問和以往有什麼不同?不過我先賣個關子,等你們欣賞後就知道有什麼不同了,不然我現在都說了你們也就可以回家睡覺不用看了。」他的話讓那些觀眾都呵呵的笑了起來。
「成龍大哥和洪金寶大哥在這部戲里面不但增加了許多的新穎的題材,還加入了駿仔這個新人,可謂是強強聯手。就算是我這個有幸在戲里演出的人也都很期待,我也相信今晚來到的觀眾也都和我一樣。話我就不多說了,請各位細心觀賞吧。」太保的話剛落,影院的燈光就暗了下來。隨著開始電影銀幕上的報幕字出現,輕快的鼓聲和配音的效果讓觀眾都把手中拿著的可樂和爆米花都放了下來注視著故事的開始。
輕松搞笑的對白,古怪的詼諧的動作武打,馬如龍的盡忠職守,卓一飛的貪財怕死,洪天賜的年少輕狂都讓觀眾印象深刻。雖然是打海盜這種比較具有歷史意義的題材,但是經過他們的演繹卻讓觀眾看的捧月復不已。105分鐘的的片長都是在笑聲和喊好聲中度過的,從觀眾笑出的第一聲開始,馮逸駿就知道這部戲已經是成功了,在首映場得到觀眾的肯定是一部戲的口碑的開始,他們會把看到的和覺得好的都會大肆宣揚,記者也會把觀眾的反應在報紙上作出如實的報道。
當最後演職人員的字幕出現時,影院的燈光再次亮了起來。所有在電影院里的觀眾和記者都站了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鄒文懷激動的笑容出現在他那亙古不變的臉上,所有的演職人員起來轉身向著觀眾們鞠躬答謝。掌聲、叫好聲、歡呼聲、口哨聲沖積著整間海運影院。已經見過不少這種場景的成龍大哥雖然現在表面只是微笑著揮手和影迷們打著招呼,但是馮逸駿可以從他的眼底深處看得出來這位已經明成利就的功夫巨星現在心里是十分興奮。自己首部創新的電影得到這麼多人的欣賞是值得去高興和振奮的。
太保再次出現在台上,拿著咪頭激動的對著還在現場沒有離開的觀眾大聲的道︰「各位覺得A計劃好看嗎?」得到的是讓整間戲院都震動的回音。「好看!」「既然各位覺得好看的話就已經是對我們的最好回報了,不過也請你們可以把這部你們喜歡的戲給我們多加宣傳,讓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你們的這份快樂好嗎?」「好!」觀眾的喊聲還是那麼的一致。
鄒文懷帶領著所有主演都站在台上向著所有的觀眾再次鞠躬道謝,很多熱情的觀眾甚至跑到台前來和他們握手。得到最多贊賞的不但是成龍和洪金寶,就連馮逸駿也給好些喜歡他的影迷拉著手不放。他們都贊揚著馮逸駿首次的演出就帶給他們一個歡樂的夜晚,還要馮逸駿再接再厲多拍些讓觀眾喜愛看的電影。記者們也都給這部電影征服了,他們各自尋找自己想要采訪的人發表對這部戲成功的看法。
A計劃無疑已經成功了,在第二天所有的報紙都發表了對這部戲的影評。很多有份參加這次首映禮的影評人也都拿出自己最誠摯的評語來點評這部題材新穎,動作突出的新戲。「A計劃雖然還是秉承著成龍以前一貫的諧趣動作風格,但是題材卻是比較嚴肅的打海盜,兩種不同的表演混在一塊卻沒有讓人感到別扭,還讓看過的人覺得耳目一新。整部戲還是以成龍為主要的人物線索,但是加入了卓一飛這個喜歡搗亂的損友和洪天賜這個眼高手低的新人進去帶給觀眾的卻是捧月復大笑。在這個暑假的檔期中這部A計劃的確是部不可多得的闔家觀看的好戲。」
「成龍從醉拳和師弟出馬這些片子中都看的出他對于諧趣動作片的鐘愛,洪金寶雖然體形巨大,但是身手敏捷。這次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就算是馮逸駿這個影壇的新人了,他不但達到了成龍動作的要求,好些表情和對白都刻畫的入木三分,表演出讓一個高職的新人听從一位低級老人的命令的那種藐視到認同都恰到好處,雖然他的戲份不是太多,但是已經可以看到他演技的成熟。」
「A計劃是部通俗易懂的電影,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去觀看的。他們用簡單的表演方式去演繹出一部不平凡的電影,所有主演在戲里都是輪廓分明。觀眾第一眼都可以分辨出那個是好人那個是壞人,但是就是這些讓人一眼看懂的人帶給了我們歡樂和歡笑,觀眾不用去考慮戲里的好人會給壞人打死或者打敗,邪永遠是不可勝正。影片並沒有太多的內涵,你要是想看一部劇情豐滿的電影就不要去看,你要是想看一部充滿感情的戲也請不要去買票。但是你想讓全家人得到一個快樂的100分鐘就不妨去看看這部A計劃,你一定會覺得物有所值的。」
雖然還是有些娛樂媒體吹毛求疵,但是大部分的影評都是一致好評。馮逸駿的演技雖然沒有太多的表現出來,但還是讓很多開始就懷疑他的人閉嘴,記者也對他的演技表示贊賞。馮逸駿從酒店到回家的這段路都是一直在傻笑著的,當A計劃的首映成功後鄒文懷就邀請所有的演職人員和記者們來到酒店進行了一個簡短的慶功宴會,他還承諾要是這部戲票房過了千萬後不但還會開一個盛大的慶功宴,還會給所有的演職人員發放獎金。
回到家里的時候馮逸駿卻看到翁美玲還沒有睡覺,她強撐著精神在那等待著馮逸駿的回來。當听到房門打開的聲音就光著腳丫跑過來急切道︰「首映怎麼樣,成功了嗎?觀眾的的表現怎麼樣,他們喜歡這部電影嗎?」一連好幾個問題讓馮逸駿愣在那。看著臉色黑黑的馮逸駿默不出聲的走到沙發前坐下,翁美玲心里有點不祥的預感。來到他的身邊坐下後就問道馮逸駿身上還有一陣的酒氣,她到現在還以為馮逸駿一定看到電影的反應不好,最後自己去喝酒解悶了。
把自己的身體窩進馮逸駿的懷里,翁美玲希望可以用自己的體溫來暖和馮逸駿現在冰冷的心。「阿駿,你還有機會的啊!就算這部戲不成功,你以後還可以接著演電視劇的。等找到一個合適的劇本後再次好好的去演繹就行了,你不是那種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來的。我相信你以後一定會成功的,你是我選上的人,你以後的星光大道還長著,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而頹廢好嗎?」
翁美玲的話剛完就給馮逸駿抱了起來在空中轉了幾圈,馮逸駿現在的臉上哪里還有剛進門時的那種冰冷和頹廢,取而代之的是興奮和激動。「阿翁,我成功了,A計劃成功了。今晚所有的觀眾都用掌聲和歡呼聲表示對這部戲的喜愛。」听到馮逸駿的話讓翁美玲也替他開心,不過接著她就嘟著小嘴用手在馮逸駿的胸口用力的打了幾下。等到馮逸駿把她放下來時還在他的手臂上掐了幾下泄憤,「讓你騙我,讓你騙我。好好的裝什麼失落樣,還害我為你擔心。」
馮逸駿嘿嘿壞笑著在翁美玲還翹著的小嘴上輕舌忝了一下道︰「還是老婆最關心我,不過你就放心好了,我是那種遇到挫折就低頭的人嗎?你可能還不知道吧,今晚整個電影在播放的時候全戲院的觀眾都是笑著度過的,在完場後所有人都給我們報以掌聲和贊賞。那些記者都說了這部戲一定會票房大賣的。」翁美玲感覺到馮逸駿的高興,她自然也替他開心,抱著馮逸駿的腰輕聲道︰「我就知道你一定行,我的老公是最好的。」
還出于興奮狀態的馮逸駿再次一把抱起翁美玲向臥室走去,羞澀的臉龐染成了通紅,翁美玲也在半推半就下和馮逸駿瘋狂索愛。雲收雨散後**著嬌軀在馮逸駿的懷了沉沉的睡過去,而馮逸駿卻還是想著今晚那些觀眾看著他那種從心里表現出來的贊賞和喜愛,他就一直無法入眠。他發現自己是越來越喜歡這種站在台上讓下面的人對著自己的歡呼聲,有種好像是君臨天下的感覺。他從來就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但是卻不代表他沒有自己的雄心壯志。
隨著A計劃的熱映,馮逸駿在電影上的表現也開始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雖然這次馮逸駿只是一個配角,但是正是這樣的配角還能讓觀眾印象深刻就證明了他的表演獨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尤其是在演戲上你不可能一步登天,演技也是要靠磨練才會成長。A計劃只是馮逸駿在電影的表演上的一塊敲門磚,當這扇大門向他打開的時候就是馮逸駿在影壇上開始騰飛的日子。
楚留香之蝙蝠傳奇原本的計劃是要在六月就開始拍攝,但是馮逸駿和翁美玲卻在這個時候找到這部戲的監制蕭笙請假了,雖然這讓蕭笙很是為難,但是最後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給他們放假,不過也要求他們要盡快的趕回來把落下的戲份趕回來。翁媽媽也是在香港逗留了一個星期左右就和馮逸駿他們一起回到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