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張漢則與徐豐卿二人面面相覷,萬萬沒想到皇帝是這種反應,一時大出意料之外,不知如何接口。∣我∣搜小|說網
殿上不少大臣感到意外,原本以為皇帝會龍顏大悅,順勢重新重用趙家的,哪曉得皇帝全無喜色,一時之間,沒人啃聲。
蕭若環顧殿上群臣,緩緩道︰「讓朕來回答你們,趙氏一門多的是紈褲子弟,那些貴族公子哥吃喝嫖賭,溜狗斗雞是一吧好手,沒幾個真正有才能的人!」
殿上文武百官噤若寒蟬,垂手肅立,暗暗慶幸好在自己沒開口。
張漢則與徐豐卿二人滿頭冷汗,腸子都悔青了,沒想到拍馬屁拍到馬蹄上了。
倒是代丞相崔奢在一旁幸災樂禍,他原本還擔心趙氏一門重新崛起,趙牧官復原職,他這代丞相的位子可就保不住了。不料事情出乎意料,聖意難測,趙氏一門想東山再起,想來是沒指望了。
崔奢樂翻了心,極力忍住才不至當場笑出聲來,肚子里暗罵︰「該!趙家人有個屁才能,依我說,他們家就那姐妹倆是真正的本事了得!嘻嘻……」
蕭若瞟了幸災樂禍的崔奢一眼,輕輕哼了聲,大袖一揮道︰「兩位愛卿既是沒想好,那就回去好好想想,明日再奏。其余愛卿也可以踴躍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趙氏一門中若是誰真有才干,朕定會重用。散朝!」
蕭若回到後宮,本想避閑不去中宮,轉念一想,那樣的話豈不反著行跡?便仍然去中宮。
前面朝堂上出了這麼大的事,後宮不可能一無所知。
皇後估計已得知了此事,盈盈下拜道︰「皇上,臣妾感謝您對臣妾姐妹的寵愛。我朝立有祖訓,後宮不得干政,臣妾姐妹一心只為好好伺候皇上,絕不過問其他事。希望皇上處理國事時,不要因我們姐妹而有所偏袒,秉公決斷,我們姐妹永遠支持皇上的決定。」
小趙郡主則在一旁不做聲,只幽幽的望著皇帝。
蕭若听得皇後此言,心中大感欣慰,嘆道︰「皇後能這麼說,朕很高興。[全文字首發]朕寵愛你們倆,對你們的娘家自然會厚待,不過朕的厚待不會牽扯到國事方面,朕不可以因自己一人的好惡,誤了國事。」
賢惠的皇後頷首道︰「謝皇上,臣妾這就派人去宋王府,勸說父王,讓趙氏一族的人都斷了重新為官的念頭,以免皇上為難。」
蕭若微笑道︰「那倒不用,你們父王的才干朕還是清楚的。趙氏一門中真正有才者,朕絕不會埋沒,不過朕也不會因為你們倆,給他們開後門,哈哈……」
皇後嫣然一笑,攜妹妹謝恩。
當天晚上,暢快淋灕的巫山**過後,蕭若一邊一個,摟著這一對天下最美麗最高貴的姐妹花,兀自在回味方才**蝕骨的余韻。
小趙郡主星眸閃動,鮮女敕的櫻唇翕動,欲言又止,似乎想說什麼,終于挨著姐姐,沒有說出口。
蕭若看在眼里,猜也猜得到她想為趙家說好話,吹一吹枕頭風,只不過不好說出口。
他也不說破,故裝不知。暗地里不禁感嘆,皇帝手握天下權柄,一句話就能讓人人頭落地,也能讓人飛黃騰達,不知多少人千方百計想走自己的後門,想絕對不受干擾的秉公執政,真是不容易啊。
翌日,早朝。
主要商討昨日提出的對趙家人授予官職一事,群臣自各發表看法。
張漢則一反昨日態度,猛烈抨擊趙氏一族過往的罪行,並大肆貶低趙氏全族人的才干,認為他們沒一個人可以為官。
徐豐卿更是圓滑,雖昨日踫了釘子,以為皇帝不喜趙家,為迎合聖意而轉變立場,主要看法類似張漢則,不過他巧妙的不把話說絕對,給人一種模稜兩可的感覺。
蕭若簡直啼笑皆非,這兩個家伙見風使舵那叫一個快。讓群臣商議一下趙氏一族人的才能,可以擔當什麼官職。
殿上文武百官見皇帝就事論事,毫不偏袒徇情,站在絕對客觀公正的角度處理此事,頓時也紛紛拋開迎合上意的想法,當下實事求是,各抒己見,討論得十分熱鬧。
蕭若之所以讓群臣廣泛討論,是因為以前官員考核升遷的記錄缺乏可信價值,前幾年官場黑暗,世家大閥一手遮天,四大王族的人升遷飛快,科舉出身的官員則舉步維艱,在這種環境下,關于趙氏門中人的考核記錄自然不足采信。
群臣議論紛紛,對宋王趙牧的才干普遍肯定,其余族人多是些貴族紈褲公子,殊不足道。
趙牧曾在朝中主政二十載,被譽為趙家最杰出的人物,若說全無才能,殿上群臣首先不信。
趙牧對朝政了如指掌,執政經驗極其豐富,早年也有過一些值得稱道的政績,只不過他缺乏魄力及必要的雷霆手腕,如果他在太平年月主政,或許還能平平淡淡的過去,可不幸的是,他踫到了皇帝耽于嬉戲不理國事,朝政日非的歲月,他就沒有撥亂反正的能力了。
面隊世家大族把持朝廷,他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因為他本身就是趙家家主,世家大族的重要一員,只能眼睜睜看著朝廷一步步滑向深淵……平心而論,前幾年江山動蕩亂世將臨的局勢,也有他的一份罪孽在里面。
群臣討論過一番,已得出結論,趙氏一門中,只有趙牧一人堪為大用,其實人物還是讓他們坐家里得了。
對于這個結論,蕭若還是比較贊同的。他當皇帝後,有一段不短的時間還是趙牧當丞相,對其有一定的了解。趙牧這人不是很有個性主張,屬于那種與好人在一起,他就是好人;與壞人在一起,他就變壞人的那種任務,不過還算頗具才干,將政事打理的井井有條,要是換了李岳坐在他位子上,華朝早就玩完了。
要知趙牧還身負宋王爵位——雖說已不在允許世襲,而且趙牧還是堂堂國丈,加上又曾經長期擔任百官之首的丞相,資歷無人能及,讓他當個小官吧,顯然是不合適的,尋常部衙擺不下他這尊大佛。
蕭若正為此犯難之際,忽然瞄到一眼代丞相崔奢老神在在的模樣,暗自有氣,只覺頭好疼。
若說趙牧不適合當丞相,那麼崔奢就更不適合當丞相!崔奢此人出身名門世家,見識學識都是好的,精明也是有的,可是他人品實在不怎麼高明,對自己權勢的興趣,遠遠超過對天下百姓的興趣。所以蕭若讓他干了代丞相一年有余,還遲遲不讓他轉正。
丞相一位雖為百官之首,可職權並不固定,與皇帝之權互為消長。踫上不愛管事當甩手掌櫃的皇帝,丞相邊大權在握,可以說是帝國實際上的統治者;而踫上如本朝太祖般的強勢皇帝,朝政大事一把抓,丞相之權就小得可憐了,甚至還不如六部的尚書有實權。
而今蕭若的強勢,比之太祖皇帝也不遑多讓,國家大事盡出于己手,崔奢這麼個丞相幾乎淪為了自己的高級秘書,打打下手而已,這也是蕭若能容忍崔奢這家伙干到今日的主要原因。
蕭若其實一萬個想換掉崔奢,可換下他容易,然後又換上誰呢?放眼朝堂,還真沒有一個眾望所歸的丞相人選,蕭若去年科舉雖提拔了一些不錯的少年英杰,可是他們還年青,而且沒有資歷,當丞相是不可能的,還得在地方上磨練個十幾二十年,等積累到足夠的經驗,政績以及資歷後,才能重用。
蕭若腦子靈光一閃,忽然有了個主意,宣布將丞相一職一分為二,改為設立左右丞相,左右丞相互不隸屬,都直接向皇帝負責。
任命原代理丞相崔奢,為左丞相,宋王趙牧為右丞相,共同輔政。
殿上文武百官嗡嗡議論一番,一齊稱善,大呼吾皇聖明,此法最為妥當,
只有崔奢泱泱不樂,原本的權勢一分為二,自然不大樂意,不過他也自知聲望與才能都不足以問鼎丞相寶座,能由一個隨時被取消的代丞相,變為正式的左丞相,也算不錯了。他想通這些利害,也歡歡喜喜的叩首謝恩。
蕭若暗叫得計,如此一來,兩個難題同時獲得解決,自己以後就有兩個高級秘書了,大可以讓趙牧幫自己處理一些不大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