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派往許昌為我和二哥表奏官職的使者傳回消息——曹操讓大哥將「叛君逆賊」馬岱兄弟解往許昌,而後才可授予二哥和我的前將軍、右將軍之職。
大哥得知這一消息後,立時命人將馬岱請到府中,將使者的回信示之與他。馬岱見信後面色一片灰暗,只言听憑大哥處置。
大哥只是笑了笑,立即口敘表章一封,命別駕孫乾代筆書寫。表章中,大哥道馬岱兄弟乃忠良之後,自馬家先祖馬援至馬騰一代,世代為大漢鎮守西涼邊陲,並屢有勤王平叛之勞,功勛卓著。馬岱兄弟或有違逆聖意之舉,但念其年少輕狂和馬家先祖的殊功,懇請天子加以赦免。若天子仍覺難以平憤,大哥願自請降爵,為馬岱兄弟贖罪。
孫乾完成表章後,大哥先讓馬岱親覽了一遍,而後當即命快馬送往許昌。
未過幾日,形形色色的流言自壽春興起,並迅速傳至廬江。有流言道「大哥意欲誅殺馬岱兄弟,以換取天子對我和二哥的封賞」,有道「馬岱兄弟意欲對大哥反戈一擊,起事謀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皆是在挑撥大哥與馬岱兄弟的關系。
大哥一面安慰馬岱等人,一面讓徐庶徹查進入壽春、廬江散步謠言的曹操細作。
七月中,包括陸績、張溫、駱統在內的5名揚州少年士子在軍士的護衛下,由廬江動身前往鹿門書院。
按照先前龐德公的允諾,大哥可以每年從揚州挑選5名天資聰穎的少年士子前往鹿門求學。當然,若求學的少年士子在才、德方面達不到龐德公地要求,也可能被退回。
第一批學子的挑選,是由徐庶親自負責的。徐庶先通過麾下的情報網。大致了解揚州諸郡有哪些名聞鄉里的「神童」和少年才俊,而後再命人與其父母宗族商議赴鹿門求學之事。
有徐庶、諸葛亮、龐統、崔宏這些俊杰作為現成的典範,龐德公與鹿門書院的「教學質量」自然毋庸懷疑,被尋到的少年才俊過半都願意前往鹿門求學。當然,也不乏一些揚州本地士族對赴荊州求學之事仍持觀望乃至排斥的態度。
事實上,派遣揚州士子求學于鹿門,並不僅僅是為培養杰出人才,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加強荊、揚士族之間的聯系。自古以來,荊、揚士族都有重土排外的傾向,其中又以揚州士族為最。這些士族憑借強大的人財物力、及廣博地人際關系。往往能左右一郡、乃至一州的軍政事務。
為削弱士族對地方的控制影響力,日後官吏的異地任職絕對是有必要的。但若不能處理好各地士族之間關系,矛盾將不可避免地產生,重則動搖統治根基。輕則會引發消極對立。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中,蜀漢政權所以不斷走向衰弱,國力地約束是其一,人才的匱乏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而造成這一狀況的重要原因,就是荊州系人才與益州本土人才之間矛盾未能妥善解決。蜀漢中後期地掌權者采取重荊抑益的策略,極大地壓制了益州本土人才地積極性。當原先的荊州系(諸葛亮、馬良、蔣蜿、費、董允等)死盡之後,人才的斷檔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通過遣揚州士子前往鹿門求學這種跨州的「人才交流」,就可以讓兩州的少年俊杰們在共同的學習生活中加深了解,消除隔閡。這批少年士子將來肯定會成為大哥麾下的棟梁。這也算是為日後異地任用奠定基礎……
七月下,太中大夫劉曄趕至廬江。帶來了天子拜二哥和我為前將軍和右將軍的聖旨。更為出人意料的是,天子居然還賜我和二哥假節(假節︰戰時可斬殺二千石以下犯軍令的人)之權。
與此同時,劉曄還出示了另一封聖旨,以天子命改大哥原本的豫州牧為揚州牧,在名義上(事實上大哥早已佔領揚州全境)正式承認了大哥對揚州的所有權。
有諸葛亮、魯肅這二位超卓的大才統籌謀劃、組織協調,越郡的增設之事進行得異常順利。
至八月初,地域的劃定、人事的協調等等一系列事務都已籌備妥當。
八月初七,護越中郎將、會稽山越族長毛會攜三個兒子和百多名親信趕到廬江。
廬江,州牧府內賓主盡歡。大哥以征南將軍、揚州牧的身份。封毛會為越郡太守,準世襲,並仍舊擔任護越中郎將一職,又冊封毛會三子和幾名親信為越郡治下諸縣令長,賜予印綬。
原本身為毛會長子、擁有山越族長第一繼承權的毛榮,因習慣了在外當飛軍的征戰生活,主動向自己的父親提出放棄繼承權。毛會看了看神采飛揚、已升任破賊校尉的愛子,嘆了口氣,最終還是應允了。
八月初十,大哥上表天子,並布告揚州全境,宣布揚州治下第九郡——越郡正式設郡,護越中郎將毛會任越郡太守,原會稽郡丞鄧芝改任越郡郡丞,兼領典學從事。
鄧芝在擔任會稽郡丞(實際相當于太守,因會稽太守魏延常年征戰在外)期間,非但治政成績出色,而且能秉公處理漢越兩族之間的矛盾。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鄧芝這個年輕的郡丞已經贏得大部分山越子民的信任和尊崇。讓鄧芝擔任越郡郡丞,也是由新任越郡太守毛會親自提出的。
新設的越郡,治下包括建平、侯官、南平、將樂、東安、上杭、古田、漳平8縣。轄下人口約在22萬,含19萬山越族和3萬漢人。
成立後越郡,三年之內免除賦稅,再三年賦稅減半。同時。將設郡學、縣學、鄉學,由州牧府統一委派士人前去任教傳學。凡山越子民入學者,皆可免除一切費用。
由于魏延暫時無法返回會稽、鄧芝又調任,大哥重新任命簡雍為會稽太守,虞翻為郡丞。
八月中,壽春、廬江兩郡的新糧收獲。由于今年荊揚兩州出奇地風調雨順、郡縣地方官吏治政又有方,糧食的收成普通高于往年。
而江東七郡(包括新增的越郡)在七月就已完成第一季早稻的收獲,再過兩個月,甚至可以收獲二季稻了。
今年的豐收,加上荊州歸還的糧食(大哥賑濟章陵郡時耗費的)。各郡囤積的糧食之多真是我們兄弟平生所僅見的。這些糧食,足可保證未來5年內我軍征戰之用。
就在這糧食收獲季節中,細作報回了徐州刺史呂虔在洪澤湖建玄武池,以及青、徐兩州開始督建大型戰船的消息。盡管呂虔力圖秘密進行這些事。但徐庶地細作網卻也不是吃素的,雖然費了些力氣,但還是探了出來。
「曹孟德倒真是高瞻遠矚,河北還未平定,他就尋思著日後南征的事了……」龐統輕拈頷下短須,呵呵笑了起來。「這分明是想在洪澤操練水軍嘛!」
听了這一消息,龐統想也不想,就猜出了曹操的意圖所在。
「前幾月水師蔣將軍對兗、豫、徐三州地襲擾,恐怕也讓曹操大為光火!」徐庶笑笑說道。
「曹操地廣人眾。若真被他練起了水軍,對錦帆營也會有莫大威脅。恐怕不能等閑小視!」大哥眉頭微皺,沉聲說道。
「主公勿憂!」諸葛亮輕搖羽扇,溫和地笑道,「以亮之見,曹操這水軍建得越大,反而越好!」
「恩∼∼?」大哥頗為詫異地看向諸葛亮,不解地問道,「孔明何出此言?」
「主公,這水軍的操練作戰。與騎、步軍大不相同,靠的並非只是船只、士卒多寡,以及戰船的大小等等!」諸葛亮淡然自若地說道,「最為重要的,應是天時、地利、人和。凡擅水戰者,首先必須精通天氣、風向變化,知曉各地水文河流狀況。要掌握這天時,地利,非常年操船行江者不能為也。曹操麾下將領,無人精通水戰,更休說知曉這天時、地利。便說這徐州刺史呂虔,他就是青州任城人,平生上船的機會恐怕都無幾次。曹操以他來組建水軍,可說是問道于盲。只從呂虔所督建戰船盡是斗艦大船,便可見一斑!
再說到人,曹軍將士皆生于中原、河北少河缺湖之地,不比荊揚,識得水性之人寥寥無幾。反之再看我錦帆水軍,甘橫江、蔣公奕皆是縱橫江淮十數年地人物,善識風向天氣變化,對荊揚水道更熟悉如同家中庭院,錦帆營將士身經大小水戰數十次,屢挫強敵。」
「故而,無論是天、地、人中哪一項,我水軍皆遠勝曹軍。」諸葛亮微微一笑,肯定地說道,「想曹操為求日後能擊破我水軍阻攔,一舉橫掃荊揚兩州,定會命呂虔盡力將水軍擴充至最大。如此一來,為這支水軍,曹操必然會大費人、財、物力,損耗其諸州實力……」
「但曹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費盡心力建起的水軍根本就是徒勞無用……」龐統擊掌大笑,接著諸葛亮的話說道。
「曹操與其麾下文武無人通曉水戰,這便注定他那支水軍的敗亡命運!」諸葛亮睿智地雙眼中閃過一絲精芒,「主公,以亮之見,不妨‘催促,曹操將他的水軍盡量建得大些……」
「好……」大哥一拍桌案,大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