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漢人的古制,只有黃帝有熊氏的後裔才有資格稱「天子」,夏商周三朝的君王可以,秦王也可以,但漢以後的皇帝從血統上來說已經沒有了自稱「天子」的資格。當然,要是臉皮夠厚的話,「血統」這玩意兒怎麼著都是能找到的,劉邦這個地痞流氓出身的貨不都找到了麼。
這種制度一直傳承到了三國魏晉時期。之後五胡亂華,那些胡人沖進中原之後,一部分人拼命地自稱炎黃之後、夏人苗裔之類的,以尋求稱王稱帝的合理性。但大多數的胡人怎麼扯也不可能跟有熊氏沾上邊,于是,為了巴結自己的主子,那些賣國比吃飯更簡單的儒生就創造了另外一套「天子」說︰感生帝說。這種學說認為皇帝的祖先是感受了天上五帝的精氣而降生的,也就是說,皇帝是五帝之一托生,于是,皇帝又可以自稱「天子」了。
現在是宋朝,又誕生了另一套「天子」說,當然,這種新的學說直到兩百年之後的明朝才真正應用起來,現在嘛,使用的仍然是感生帝說。
當陸青城偷偷地跑來找林靖文的時候,林大官人還真是納悶,這廝咋這麼偷偷模模的,想干嘛?
卻不想,陸青城一臉鬼祟卻又正經非常地勸他找個感生帝,也就是說,大王啊,你快選一個,看看五方大帝之中哪個看著比較順眼。你就自稱是他地托世。
我倒!
林靖文將這廝一腳踹飛,他推廣教育都十多年了,民智已開,或者大唐的百姓的學識還不夠,但已經擺月兌了「愚民」的範疇。需要用迷信這一套嗎?
大唐推崇的是秩序。新教也是以秩序為尊。對于大唐地國民來說,他們不需要什麼天神托世來做他們地皇帝,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強勢而且英明的君王來帶領他們去實現漢人的輝煌,只要君王賢德。再加上點強勢,大唐國民就願意臣服于他。
秦元1347年地遼陽城東郊。這里的封禪台再次人山人海。大唐地臣民、各屬國地代表、盟國的使節將這方圓幾里之地圍了個水泄不通。
林靖文身著繡著日月星辰的黑色龍袍,在新教大主教——也就是吳煦——的見證下加冕為天子,不稱皇帝,仍以「王」為號,並改國號為「明」。
黑龍旗更改為王旗,而以太陽月亮旗為國旗和軍旗。以韓玉容為大妃,韓月容、沖懿帝姬、耶律余里衍等為側妃。同時,林靖文還當著一眾臣民的面下了兩個命令。
一是建立新都。在沈州城東南二十里。遼東大運河的樞紐處建立新城。曰奉天,按禮又叫成明。待建成之後即遷都。
二是征兵令。當然,大明朝兵馬已經齊備,宿衛、羽林、折沖府兵馬都是滿員狀態,不需要重新征兵,這個征兵令實際上就是戰爭的號角。對于這個征兵令,明白的人是听明白了,各個一臉地興奮,而不明白地人則以為只是備戰而已,卻不知戰爭于旦夕之間就要開始了。
是的,戰爭就要開始了,林靖文接下來地話正應了這一點。
「今天,是寡人第二次站到了這里。十年前,寡人帶著九萬兵馬從安東攻入遼東,當時寡人麾下的將士多是南人,一場大雪讓寡人的士卒大多凍傷,幾乎都無法握住刀槍,寡人差點輸掉了那場戰爭。」
「不過還好,將士們挺過來了,寡人也挺過來了——寡人攻下了遼東,然後,寡人就在這里宣布建國。」
「十年的戰爭不息,十年生聚,今天,寡人重新站到了這里,寡人是來更改國號的。」
「明,這就是我們新的國號。臣民們,你們知道什麼叫明嗎?」
「明字,是由一個日字和一個月字組成,合起來就是明。明的意思你們明白嗎?讓寡人來告訴你們。」
「日,月!只要太陽照耀到的地方就是我們漢人的土地,只要生活在月亮之下的人就是我們漢人的臣民。日月不滅,永照大明!」
「三百年前,北起小海,南到安南,至西乃至天山,這萬里疆土都是我們漢人的土地,而今天我們的土地有多大?一個遼東,加上一個中原,我們漢人的土地還不到三百年前的四之一,我們丟掉了四之三的土地。」
「我們丟掉的不僅僅是土地,我們丟掉了盛唐,丟掉了我們的尊嚴,還有漢家的輝煌。這三百年漢人是怎麼過來的?是奴隸,漢人做了三百年的奴隸,爺為奴,子為奴,孫為奴,再為奴,三百年,足足有十五代人做了異族的奴隸,或者仰人鼻息。」
「十年前,寡人站在這里對你們說,你們不再是奴隸,你們是堂堂正正的漢人。而今天,寡人同樣站在這里,今天寡人要對你們說,你們是征服者。我們漢人從來就應該是征服者,寡人將帶著你們去收復三百年前我們失去的土地,然後,我們要跨過天山,越過夷播海,攻入兩河,我們要讓那些異族人知道什麼叫漢家天威,什麼叫大明朝。」
民眾山呼而起︰「日月不滅,永照大明!日月不滅,永照大明!」
即使是相比于後世中國的漢人,現在的明人也是幸福的,生活美好,官府愛護百姓,君王英明賢德,普通百姓追求的一切他們都已經擁有了。他們有信仰,現在他們又有了追求,不朽的功勛,無盡的榮耀,或者千百年後,史書上將為他們記上一筆︰征服者!
隨後。林靖文以天子地名義分封諸侯,立九州大名為日本國王,以「朝日鮮明之國」為名立李資謙為朝鮮國王,皆為藩屬。又令︰拓土千里者,滅十國者。破萬乘者。王!
這就開創了一個先例。
自秦以後中原各王朝就沒有分封諸侯的,所謂的宗室封王並不是茅土裂疆,而是借了采邑的名頭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諸侯。而林靖文此舉卻是恢復了封建舊制。
不過封建地危害林靖文比誰都清楚,他可不會將大明朝地統治中心分封出去。封王麼?好啊。你帶一批軍隊和一些流民到新征服的土地上去。作為殖民地,你就在那片土地上立國,這樣一來,那些諸侯國就不可能反叛,反而是要多多倚仗宗主國,而且,為了維護自己的權位,諸侯王們必然會大力推廣漢化。更多地仰仗同族的漢人……如此。即使幾百年後那些諸侯國都亡了,即使大明朝也不存在了。那片土地依然是漢人地土地,那里的文明依然是漢文明。
這實際上就是大航海時代歐洲各國施行地殖民政策,歐洲人分封地那些總督的權力比諸侯王也不逞多讓,不過是換個名稱而已,將總督改為諸侯
哼,黃禍!蒙古人那些土著沖進歐洲砍殺一番就叫黃禍了?寡人告訴你什麼叫黃禍。黃禍就是,有朝一日白種人走出歐洲一看,哇,外面的世界全是黃種人,具體的說,外面的天下是漢人的天下,黃色的海洋足以淹沒歐洲——這才叫黃禍,到時候寡人定要讓你們嘗嘗種族歧視的滋味,一定要教你們知道什麼叫黃種人至上。哼哼!外面地世界是文明地世界,不適合你們這些白種土著生存,你們還是滾回歐洲去吧!
扯遠了。
說到分封諸侯,本來下南洋的陸青羽和爾東林是最有資格封王地,不過下南洋又不是征服南洋,只是探個路而已,目的是為了測量南洋航線並且搜集南洋的情報,征服南洋的事還是留到第二第三次下南洋吧。所以,陸、爾二人沒有撈到封王的功勛。
不過,封王的旨意的確激起了大明國民的雄心壯志,哪個男人不希望建功立業,哪個男兒不渴望裂土茅疆,現在機會來了,努力吧,大明朝的男兒!
更改國號之後,林靖文的立國才算最終完成,以前的所謂大唐第二王朝不過是臨時過渡性質而已,現在的大明朝才真正是他想要的。
政府體制方面不需要更改了,依然由三台四院組成。蘭台相當于內閣,御史台是監察機構,殿台則作為立法機構,相當于國民議會,不過這個議會只有立法的職權而已,不能參政。四院依舊是總理、樞密、律政、將作四院,分別主持內政、軍事、司法和科技。
以前,秦朝的體制是三公九卿,漢承秦制;到隋朝,隋文帝將創建于南北朝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加以完善,唐承隋制,宋朝除了大幅度改革軍制之外,其余方面大多沿用唐制。而大明朝的體制是林靖文親手建立的,采用全新的三權分立制度,政、軍、法三權分離,互不干涉。
這種制度在後世並不算什麼,稍微有點學識的人都知道,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一種全新的制度,接觸到這個制度的人第一個想法就是︰林靖文創建了一種全新的體制。于是乎,林靖文不期然就有了「一代明君」之名;加上他又大肆推廣前所未有的福利和社會保障政策,這可是亙古未有的德政啊,于是林大官人又得了個「賢德」的名聲。明且賢,現在,林大官人往往被人冠以「聖君」的稱呼,而這一點,即使是林大官人的敵人,如耶律延禧和趙佶之流也是不得不承認並且甘拜下風的。
三權分立,這種制度保證了政府的高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證官員的廉潔。更重要的是,對官員來說權力是分散了,但對君主來說,臣子的權力被削弱就意味著君主的權力更為集中——說到底就是皇權更加穩固。有諸般好處,林靖文是壓根就沒想過還更改體制。
其實所謂的帝王權術不過就是均衡之道,這種東西林靖文十年接觸下來已是頗有心得,雖然他很反感這些,但是沒辦法,混飯吃不容易啊!做個國君也不是那麼輕松的事。
不過麼,改變還是有的。
後世的美國知道咋回事吧,純粹的移民國家,美國就是靠繁榮的經濟加上高福利來吸引四方流民,哦,錯了,是吸引移民,但美國也不是什麼人都要的,一個乞丐不可能跑去美國享受那些高福利,美國政府對移民的門檻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
現在大明朝也踫到了同樣的難題。大明經濟繁榮民生富庶,而且還有前所未有的福利和社會保障制度,可以說,只要你身在大明,即使你是一個乞丐你也不會有凍餓之憂。首先官府對你有救濟,衣食是免費提供的,還會給你無償的分配土地——一句話,只要你是一個人,在大明你就不可能餓死凍死,當然,前提是你不是懶得不可救藥。
這樣的情況對周邊國家的人怎一個吸引了得。扶桑、高麗、遼國、金國乃至宋國的人找著機會就往大明跑,對了,這叫移民,這些國家的人削尖了腦袋都想到大明去。若是富人、學者之類的有財或者有才的人還好說,大明朝十分歡迎,但大多數的人卻是些一沒錢而沒技能的家伙,這些人往大明跑可不是好事,讓他們來吸食明人的鮮血嗎?明人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可不是給這些人來浪費的。
因此,林靖文就有必要提高移民的門檻了。借著這次改制的機會,總理院新設立了一個部門︰移民曹,專門處理移民事宜。殿台剛剛討論通過並且頒布的《移民法》規定︰要移民大明有兩種途徑,一是你得有財,只要你有兩萬金幣的財富就可以,相當于投資移民;如果你沒財的話有才也行,只要你的能力被大明看上,哪怕你是個窮光蛋你也可以到大明來,這就是學術移民。
《移民法》可以杜絕大批量的無序的移民亂潮,不過有一點,大明朝現在國小民寡,正需要多多的吸納人口,制止移民也不應該。總理院又提出了第三種方案。沒財且沒才也可以,你可以作為庶民獲得大明的暫時居住權,但是,你的家中必須至少出一個壯丁參軍。律法規定是一個壯丁參軍可以獲得四個人的暫時居住權,只要該壯丁取得足夠的戰功或者是為大明戰死,壯丁的家人就可以成為大明的平民,這也算移民成功。
如此一來,可以想象,大明朝不知道又會因此而增加多少兵甲,而且為國征戰也可以培養國民對國家的歸屬感,使新移民可以更快的融入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