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車子室韋的游牧地在今日的東烏珠穆沁旗一帶,靠近大興安嶺南端,這個室韋分支部族的實力還算不錯,根據東廠的情報,黑車子室韋大概有四萬帳到七萬帳,控弦之士五到十萬,不過現在這個部落有三萬騎在大定府城里,其本部的兵馬也沒有多少。
這個部落算得上是遼國的死忠,看地圖就知道了,其駐地在烏古敵烈和遼國中樞之間,往西就是滾滾黃沙,如果黑車子室韋不想去大沙漠里放牧的話,效忠于遼國是它唯一的選擇。
蕭里得顯所部從松山州出發,一日之間急襲近五百里,當天就抵達大鹽濼(廣濟湖),這里是黑車子室韋的首領駐地所在,也就是所謂的王庭。
黑車子室韋自然是有防備的,明、遼大戰,雙方在中京道那麼狹小的地方集結了超過百萬大軍,這麼大的事別說近在咫尺的黑車子室韋,就是北方大漠上的達達人也多有知曉,大定府離大鹽濼快馬不過半日路程,這要是沒防備那還得了。因此呢,除了支援大定府的三萬騎,黑車子室韋盡起丁壯,在大鹽濼集結了全部的兵馬,大概也有三萬人左右。
明軍北向而來。
室韋人在明軍遠在百里外的時候就收到了消息,室韋首領大驚,一時間沒料到明軍來得這麼快,不過室韋人也是準備多時了的,當下,室韋首領自然是號令室韋各部牧民集結備戰。
大概申時末,明軍抵達了大鹽濼。
六萬騎,十幾萬匹馬,馬蹄滾滾啊,黑衣黑甲的大明羽林如潮水般蜂擁而來,室韋人只覺得黑色的海洋撲面而至。明軍勢大,兵力更是室韋人的兩倍有余,兼且明軍善戰之名早已響徹草原,因此。雖然明軍是急襲而來,但室韋人倒是不敢趁著明軍遠來疲憊而偷襲,而只是布好陣勢嚴加戒備。
明軍是奔襲了五百里路程,是有些疲憊,但大明羽林受到的主要訓練就是長途奔襲之後還能即刻投入戰斗。林靖文是以將近一百年後的蒙古騎兵為標準來要求大明羽林。
蕭里得顯一聲令下,明軍一邊縱馬奔馳,一邊排兵布陣,在鼓號的指揮下,明軍將士一邊奔馳一邊策轉馬頭,逐漸在奔馳中匯集成一個個隊列,等到明軍奔馳到室韋人地軍隊近前的時候,已經布好一個方形陣。
左右兩軍皆為羽林弓騎。左軍多些。有三萬人,右軍則是兩萬人,中軍比較薄弱。只有一萬羽林和那三百甲騎。
這種陣型自然是比較看重甲騎的威力的,雖然沒有經過實戰,但經過多次演練,甲騎地沖擊力已經被樞密院意識到了,樞密院的那些將領和參謀一致認為,甲騎的攻擊力雖不說是無堅不摧,但兩軍面對面沖鋒的話,其沖擊力絕對可以依靠。
春風冷冽。兩軍就這麼面對面地看著。
蕭里得顯一示意。其副將縱馬而出,沖室韋人喝道︰「今大明盡起百萬大軍伐遼。遼國滅亡在即,兼且平威將軍蕭兵臨大鹽濼,爾等室韋人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要說蕭里得顯和黑車子室韋還真有點香火情,他是蕭姓,屬于遼國所謂的後族,也就是契丹乙室部,而乙室部地駐地比較靠近黑車子室韋,兩族之間多有往來,又都受到契丹皇族的壓制,相互扶持之下,因此兩族的關系比較好,蕭里得顯還真不想對黑車子室韋大開殺戒,趙命他領兵討伐黑車子室韋也是考慮了這個因素,招降才是上上之策啊!
听了副將的話,室韋人一陣騷動,不戰而降不是草原人的風格,或者室韋會戰敗,但即使是戰敗那也得「戰」上一場不是,一見面就投降的懦夫在草原上是不受重視的,即使最終的結果只會是投降于大明,室韋人也希望能受到大明地看重,這樣地話,大明只會從黑車子室韋中征召勇士,而不會將黑車子室韋全族貶為奴隸——這是草原上約定成俗的規矩。
雖未大聲喝罵,但那些室韋牧民多有怒色。
不過,對那些首領貴族來說,副將的話就不一樣了。
室韋人中軍一人大聲回話︰「平威將軍蕭?你家將軍是蕭姓?可是大明羽林萬戶蕭里得顯?」
有門!
蕭里得顯打馬上前,沖著對面喊道︰「正是蕭某,大首領既然知道蕭某,室韋和乙室累世交好,蕭某也不想與大首領刀兵相向,大首領何不就此降順大明?你我兩軍罷手言和才是正道。」
「原來真是蕭將軍,將軍勇武善戰名聲遠播,又是大明重臣,在下雖然偏居大漠卻也知道將軍地名聲。」客套了一番,室韋首領卻話鋒一轉,道︰「室韋與乙室相善,你我本無相互征戰之理,不過蕭將軍也是草原兒郎,草原上的規矩蕭將軍也是知道的,草原上的狼群可從未有不戰而降之理,你我之間還是得做過一場。」
白費唇舌。
蕭里得顯無奈地退入大軍之中,那位首領也是如此。
此時,阿爾德克那三百甲騎早已披掛整齊,無論人馬皆披重甲,甲冑是明軍傳統的黑色,全鋼制戰甲,這套重騎兵戰甲比阿爾德克在歐洲穿戴的戰甲要輕便許多,但防御力卻更甚一籌。戰甲連人帶馬全身都包裹起來,對戰馬來說,只有眼楮和馬蹄部位沒有被戰甲覆蓋,對騎士來說,其全身都沒有沒被戰甲覆蓋的地方,連眼楮都有面罩保護。這哪里是騎兵,完全就是一整個鐵疙瘩,整一個怪物,饒是已經見過多次,但甲騎周圍的明軍將士再次看到披掛整齊地甲騎地時候還是內心震撼不已,這樣的怪物該怎麼殺?怕是只能靠火炮或者是強弩吧?
這批明軍里面沒有回跋人,若是有地話——明軍早期的弓騎全是從回跋部征召而來,那些回跋弓騎與金國地甲騎交手可不止一次兩次。金國的那些不專業的甲騎在回跋弓騎手上可沒少吃虧,若是那批回跋弓騎還在,他們是知道該如何對付這些鐵疙瘩的。
不過,室韋人顯然是不會知道地。
雄壯的號角聲響起。兩軍將士開始策馬奔跑起來。
首先發起進攻的是明軍左右兩軍。
不象步兵弓箭手的攢射,攢射講究的是面覆蓋,也就是說,步兵弓手一般來說不需要瞄準,只需要按照坐標。一隊步兵弓手覆蓋射擊一片區域就可以——這種攢射消耗地箭支非常恐怖,生產力落後的國家根本無力負擔,更別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了——而騎兵的騎射一般是直射,也就是精準射擊,大明朝雖然生產力發達,但一個弓騎能隨身攜帶的箭支畢竟有限,大明弓騎一般也只能用直射。
不過還好,明軍走的是精兵路線。大明羽林的軍士是從明人、回跋人、女直人、渤海人等各個部族中嚴格挑選的精英。集各個部族精華于一身,大明羽林地單兵作戰能力是非常恐怖地,比起一百年後的蒙古騎兵只強不弱。比之眼前的室韋人更是強上許多。
兩軍對面沖鋒,互相張弓騎射,顯然,明軍地騎射能力強上許多,不光是弓好箭好馬匹好,就準頭、力度和射擊頻率等單兵素質來說,明軍將士也強過室韋人,兩相比較。室韋人的傷亡遠比明軍為大。
廝殺不多時。室韋人的兩翼不敵,逐漸退後。而明軍左右兩軍自然是緊追不舍,眼看逐漸將室韋人的大軍左右包圍起來。
室韋人可沒想過會是這個局面,室韋人的戰斗力在整個東部草原那也是數得著的,不提早就腐化墮落的契丹騎兵,就是比北方的烏古人和敵烈人也不差,可沒想到對上明軍卻是這麼個結果。
眼見兩翼不支,室韋人地中軍也發起了進攻,意圖一舉沖破明軍中軍以挽回局面。
甲騎出場。
連人帶馬全身重甲地三百甲騎在鼓號聲中前出中軍隊列,因為明軍以前從未有過甲騎,樞密院也不知道該給甲騎配備什麼兵器為好,因此接受阿爾德克等人的建議,給他們配備了歐式長槍。
密不透風地鐵疙瘩,加上五米有余的長槍(中世紀歐洲重騎兵的長槍不止五米,聖殿騎士團的長槍可是長達6.72米,嘉德騎士團更恐怖,將近十米長槍),雖然只三百騎,但這區區三百騎奔跑起來大地的震動甚至達到了萬騎同時奔跑的規模,恐怖!
還沒開始正式交手,室韋人已經感到恐怖了,這麼個全身密不透風的鐵疙瘩該怎麼殺?砍哪里啊?
大明甲騎可不會給室韋人思考的時間。
隨著阿爾德克一聲大喝,三百騎士同時呼嘯一聲,身子伏低貼近馬背,再端平長槍,三百騎沖進室韋人之中。
甲騎的沖擊力立馬體現出來,在馬匹急速奔跑加上全身重甲帶來的勢能的作用下,三百支長槍所向披靡,一支支長槍穿透一個室韋人的身體後緊接著就找上了下一個,直到長槍上串上一整串的室韋人,三百披掛重甲的戰馬橫沖直撞,室韋人的戰馬踫上了直接被撞飛,當真是擦著就傷踫著就亡,這還沒完,軍械司的那些人也惡毒,在馬甲的馬腿關節部位加上了棘剌,也就是尖刺,重騎一沖起來,這些尖刺的殺傷力也體現了出來,往往明軍甲騎一掠而過,即使隔得遠點,那些尖刺也能傷到室韋人,而被尖刺傷到的人更是淒慘,不被一劃兩段也能被刺個窟窿。
穿透室韋人的陣型,阿爾德克等人的長槍上已經串起了一串的室韋人,以致他們已經提不起長槍了,三百人拋掉手上的長槍,提起馬背上另一支備用的,遠遠劃了個圓弧,勒轉馬頭,重新沖入室韋人的陣營。
剛才的一切再度重復了一遍。
甲騎可以沖散密集的陣型,敵人的陣型密集的話,用甲騎一沖就散,而敵人被沖散了,這個時候就得看弓騎的了。
阿爾德克等人沖透室韋人陣型的時候,明軍中軍的弓騎也開始沖鋒,他們用弓箭驅逐那些被沖散的室韋人,以弓箭壓制,讓他們不得不重新聚集在一起以對抗明軍的弓箭,這個時候阿爾德克等人轉環完畢,再度沖了回來……室韋人再次遭到踐踏,不得不再次四散開來,而明軍弓騎又跟上來……
這就是樞密院根據兵法推演和多次演練而擬定的跳蕩戰術,以甲騎和弓騎配合作戰,這種戰術被報到林靖文手上的時候他是目瞪口呆,誰說古人是蠢蛋來著?誰要是這麼寫,這麼寫的人才是蠢蛋,人的智慧是無窮盡的,在這一點上可沒有什麼古人後世之分——如果歷史沒被改變,跳蕩戰術是唐朝的蘇定方征討安西的時候首次運用,不過甲騎的訓練成本太高,而且運用也不大,這種戰術在唐朝不被重視,經過宋、元兩朝的發展,到明朝的時候才由戚繼光總結出來並寫入兵書,戚繼光還根據這種戰術訓練出了跳蕩鐵騎,在明朝,跳蕩鐵騎可是與關寧鐵騎齊名,蒙古人和女直人不知道吃了跳蕩鐵騎多少虧。也知道,室韋敗了。
而室韋首領也是光棍,又有蕭里得顯這一層關系在,見事不可為,這廝立馬下令投降。
(多謝各位熱心的大大,偶的Q回來了,以後偶再也不把賬號密碼存到手機里了,不知道哪個該死的家伙偷了我的手機,我咒他老婆終生是處女。哎,銀行卡賬號也丟了,不過還好,我是實名辦理的,賬號丟了錢也丟不了,真是不幸中的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