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安居樂業 第六卷 二十載征戰四方 第六卷第五十七章 秦元1349年的天災

作者 ︰ 黑刀

就在林靖文責令樞密院擬定計劃經略南洋的時候,六月,天官上書天子,再次言及旱災一事,這次天官所用的語氣已經是肯定加確定,也就是說,旱災就要來臨,而且是在今年。

林靖文將信將疑,總理院卻是早在秦元1348年就已經信了天官的話,總理院各部司都已經為此準備了大半年。

七月下,泰山移,趙佶忙不迭地跑去祭祀泰皇,甚至下了罪己詔。

不過貌似上天並不給趙佶面子,自去年,整個河北就沒下過幾場雨,更沒下過雪,河北,特別是關中一帶,缺水情況已經相當嚴重,可偏偏整個大宋朝廷整年都忙于北伐一事,對民生方面則是漠不關心呢。

八月,河北大旱。

這還沒完,北方大旱,而在南方,具體的說是河東地區,特別是兩浙路,因為朱勉盤剝多年,官吏只知搜刮而不知理政,結果河道年久失修,是年,大江泛濫。在金、婁、揚、洪、贛諸州尤為嚴重,田地里的作物被洪水一沖而空,房屋崩塌,繁華的市集被淹沒于滔天大水之中,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

大宋這幾年天災連連,也不是一年兩年了,不過今年的災情特別嚴重,波及數路之地不說,光河北就有百萬災民嗷嗷待哺。而河東地區前幾年還經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叛亂,叛亂平定之後。===一如歷史,宋朝廷不僅沒有安撫百姓,反而是重開織造局和花石綱,百姓們對朝廷地容忍已經到了極限,水災一起,朝廷不但不賑災,該收的賦稅一分都不少收,兩浙再反。

河北也沒好到哪里去,去年的北伐掏空了大宋朝廷那本就不怎麼厚實的家底,這個時侯趙佶想的只是怎麼搜刮以填補國庫。又哪有余力賑災。在關中之地,百姓們日夜期盼朝廷的賑濟而不可得,樹皮、草根、觀音土,能吃的都被一掃而空,而到了九月,百姓們不得不易子而食,饑民紛紛往東往南遷徙,出潼關往東的道路上。弱者橫尸于路,荒野之上尸首枕籍。

大宋的人口實在是太多了,一鬧起饑荒來也就更嚴重,隨之而來的,到了秦元1349年秋。又爆發了瘟疫。

這是必然地,在古代,一有饑荒則瘟疫必然隨之而來,這是跑不掉的。

天下大荒,饑民數以百萬,而大宋朝廷卻是默然以對。他們是想賑災。可惜,大宋的國庫已經空了,他們能拿什麼去賑災?

相比之下,雖然關內、雲中二郡也受到波及,可以說也是顆粒無收,可這兩個郡的百姓運氣好,他們是在大明治下,而不是大宋。

早在六月份的時候,天官上書之後,總理院馬上就行動起來。===他們派人往關內、雲中二郡查看,確實有天災的跡象,于是,整個大明朝的國家機器開動起來,通過盧龍古道,或由海運,來自遼東、朝鮮、日本和夷州的糧食源源不絕地運入關內。

與此同時。為緩解賑災地壓力。林靖文下令強制將關內、雲中二郡百姓按三之一的比例往關外遷徙,也就是說每三戶人家就有一戶被強制遷去關外。這可由不得什麼民意不民意的了。朝廷已經在賑災,但兩千萬人也不能龜縮在關內那巴掌大的地方干等著朝廷的救濟吧?

都說故土難離,中國人只要不是留下來必死,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人願意離開故鄉的。但是現在麼,由不得你們說故土難離了,兩千萬饑民龜縮在一個巴掌大的地方,朝廷要為此承受多大的壓力?總不可能整個大明二十一個郡全部都得圍繞著這兩個郡轉吧。

趙在去年統計戶口並給這兩個郡的百姓分配土地,那些原本就願意去關外的好說,這些人原本就是正在往關外遷徙,這個時候加快遷徙地速度就行,但是,這些願意遷徙地人口尚不足兩千萬人中的十之一,剩下的人全都是寧願死都要縮在關內這旮旯。

林靖文知道這種情況後頓時火了,關內才多大的土地,那麼大點土地養活兩千萬人是沒問題,可這兩千萬人必須得象狗一樣地活著才行,土地就這麼大,資源有限,被兩千萬人一分,攤到每個人頭上的能有多少?就象後世中國那樣,十幾億人龜縮在區區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存空間這麼小,可不是活得象狗一樣——難道兩千萬人全部都看不出來?所謂的故土難離難道還比活命更重要?歷史上,朱元璋一建立明朝就下令遷秦晉之民實邊,那是將百姓從安寧富庶的生活遷到危險而貧苦的環境之中,可是現在,大明是想讓你們活得更好,可你們反而還不樂意了。^^^^

本來麼,你們願意怎麼活那是你們的自由,這並不關朝廷地事,可是現在是天災,兩千萬災民龜縮在巴掌大的地方,朝廷賑災的壓力大不說,這麼多人龜縮到一起還容易引起叛亂。

七月,總理院向蘭台陳述,關內人口密度過大,賑災物資是充足,但運輸能力有限,人力也不足,無法同時賑濟兩千萬災民,而關內那落後的交通和通信環境更加重了賑災的困難,許多災民得不到及時的救濟,時間長了恐有民變之憂。

蘭台將此事上告給天子。

天子令︰強制遷徙,不從者貶為賤民,三世不赦。

因滅遼而召集起來的百萬明軍此事已遣散大半,或解甲,或調往新建立地各個軍事基地駐守,但從大漠上征召地那三十萬游牧騎兵尚在,三十萬大明羽林也一個沒少。^^^^得了天子詔令。樞密院緊急調遣十萬羽林會同駐守長興、雲中二郡地三十萬游牧騎兵入關,同時從烏古、敵烈、蒙古、室韋四部臨時征召二十萬騎,六十萬鐵騎越過長城,配合總理院派出地官吏遷徙關內百姓。

一時間,拒馬河北馬蹄聲滾滾,漢語、突厥語、室韋語、契丹語,各種各樣的口音充斥關內之地。

宋朝此時正為天災一事忙得焦頭爛額,國庫是空了,但就是湊也要湊些物資出來賑災啊,物資少點不要緊。可一定要有,如此大災朝廷都不加以賑濟的話,民心何存?

可這時候明軍數十萬騎再次雲集河北,其目的何在?

趙佶緊急派出使者溝通河北,卻得知明軍此次入關只是來遷徙百姓的,關內郡的那些賤民原本死都不願意挪窩,現在大明朝廷一怒之下揮軍六十萬,這些賤民還不是乖乖地跟著官吏往關外遷徙。海路好說,大明海運發達,只要在運輸能力之內,遷徙多少人都沒事,而在陸地上,在北平、雲中以及沿路的州縣,總理院已經設置了許多臨時的物資儲存地,而且大量的官吏就等在那里,從關內出發地百姓,一路往北。===沿途在臨時物資儲存地被分發糧食和生活物資還有牛羊。等在那里的官吏則給百姓們劃分好新的戶籍和土地,隨後由軍隊押送這些百姓去往他們的新戶籍所在地。

原來明軍只是來遷徙百姓的。

趙佶大松了口氣,同時,卻又起了一個新的念頭。

要說天災,大宋的災情可比大明嚴重多了,大明尚只有兩個郡受到波及,而大宋,南北連旱帶澇外加瘟疫,足足有七個路受災,受災的百姓幾近千萬之眾。僅僅因饑荒而四處遷徙地百姓就數以百萬計,現在大宋朝廷又無力賑濟,趙佶有心向大明求救吧,實在是丟不起那個人——若他真的向大明求救,這可是要寫入史書的,畢竟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向外國請求幫忙賑災的皇帝,只要是個皇帝恐怕都丟不起這個人——而且大明自己也遭災了。能提供多少幫助也還難說。

不過。看著拒馬河北岸的那六十萬大明鐵騎,趙佶卻動起了另一個念頭。賑災一事他是不好向大明開口。但請求援軍幫忙平叛沒問題吧?兩浙已經反了,河北災民遍地,指不定什麼時候也反了,而去歲大宋發起多次北伐,軍力損耗太重,現在可湊不出多少兵馬來平叛,若得明軍之助……?

九月,宋使抵達北平,趙佶以大宋皇帝的名義請求大明北平君幫忙平定江南的叛亂,若能另派數萬騎駐扎河北則更好。別的明軍趙佶還不敢請入中原,但趙可是他的親子,總是不會反他這個父親的,請趙麾下地明軍進入中原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

面對趙佶地請求,趙不想拒絕,也不敢拒絕,那可是他的親生父親,父親都已經用到「請求」的字眼了,做兒子的能拒絕麼?

同月,北平君趙上書天子,請求遣軍助南宋平叛,天子許之,不過只允許趙動用本部兵馬,但可以從北平君的領民之中征兵,別的明軍不能動用,尤其是關內郡駐軍不能動。

在大明朝,君相當于親王,其權力地位與諸侯王大致相若,但又有很大的不同。

就拿北平君和代王來說,韓衛這個代王屬于諸侯王,他的封地是南方、雲中、赦勒川三郡,土地千里,戶口百萬。作為諸侯王,韓衛的領地依然屬于大明的領土,但可以稱「國」,朝廷對代國地內政不會直接插手,而是由韓衛自己選派官吏自己治理,他可以分封比「王」低的爵位,代國所封的貴族在大明也被承認,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軍隊,可以自主對外發起戰爭,更可以征服新的土地。不過作為大明朝的第一個諸侯王,韓衛被封在大明本土左近,雖然權力上允許如此,但韓衛可不敢真的做什麼自主發起戰爭、自主征服土地之類地事,沒有朝廷地允許他是不敢這麼做的。

而趙則是北平君,跟韓衛不同,名義上整個北平城以及周邊三百里都是他地封地,但對于封地,趙不能自己選派官吏治理,而是由朝廷施政,趙也不能分封貴族,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但規模上有限制。在這方面,君遠不如諸侯王,諸侯王是只要國力允許,想征多少軍隊就征多少,但君最多只能保留一個萬人隊的衛隊。也就是說,趙現在只不過擁有一萬人的私兵而已,雖然秉承大明的傳統,這一萬人都是弓騎,但區區一萬人能頂什麼用?

不過還好,天子允許他從領民中征兵,君可領三十個萬戶,就拿現在來說,若是趙有足夠的錢糧的話,他可以征召三十萬的軍隊。

得到趙的答復,趙佶既喜且憂。喜的是趙果然能出兵,可讓他犯愁的是,趙手上沒多少錢糧,也就是說他征不到多少兵,若是以前趙還可以從相熟的貴族那里借到兵馬,可耶律昊事件之後,朝廷對貴族加重了限制,私借兵馬已經不被允許,尤其是不能向諸侯借兵。

而且關鍵是,雖然明人勇武善戰是出了名的,大明男丁個個自幼習武,成長成人的男丁一被征召再稍加訓練就是精兵,可關內郡的那些人,他們成為明人才幾個月的時間,說這些人善戰?這些人還不是真正的明人吶!從這些人之中征召的軍隊可靠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之安居樂業最新章節 | 大宋之安居樂業全文閱讀 | 大宋之安居樂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