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南沙帝國 正文 十六章 滇王大軍入老撾,漢軍威武攻泰國

作者 ︰ 他鄉隨人

()[我搜小說網][[[::::://./20129/27/]]]十六章滇王大軍入老撾,漢軍威武攻泰國

滇王劉剛大軍殺奔老撾北部最大邦國---瑯勃拉邦而去.瑯勃拉城中只有昨日戰敗之七萬守軍據守,攝于漢軍之威武,膽戰心驚,龜縮城中,不敢交戰.劉剛派人于城下喊話,宣傳名族政策,限三日內投降.瑯勃拉處于老撾北部,距離老撾南部城池太遠,遠水解不了近渴.于是瑯勃拉蠻王遣使往東求救于其附屬城池桑怒.

桑怒乃老撾東北部縣城,與東吳帝國南越國接壤.為防止東吳進攻,城中原有六萬大軍.後來老撾軍與泰國聯軍援救緬甸,抽調了三萬將士,于湄佔之戰,投降漢軍.前夕瑯勃拉王率軍往援磨縣,又抽調城中數萬精銳,僅留一萬將士守城.如今瑯勃拉王又被圍,遣使再來求援.桑怒縣尉不得已,留五千士卒守城,以防東吳乘虛而入.自率五千軍馬往救瑯勃拉城,至于瑯勃拉城東郊,看見漢軍十萬大軍將瑯勃拉圍得水泄不通,漢軍軍容整齊,喊殺聲驚天動地,揚沙遮蔽天日.桑怒縣尉攝于漢軍軍威,率軍投降.

城上瑯勃拉蠻王好不容易盼見援軍,卻只有區區五千,正在傷心之際,那五千士卒又投降了漢軍.現在又見漢軍攻城勢猛,听清了漢軍的名族政策,于是,蠻王率軍投降.劉剛一面入城受降,收編蠻軍;一面分兵一萬往取桑怒,順勢守之.

劉剛等到滇國及御林軍後續部隊接受所攻佔各地之後,率軍往攻老撾首都萬象.

那邊泰國北部戰場,裴作文安頓完所佔城池,率軍南下,與臨滄王馮超、麗江王潘陽所部會師.三軍共二十六萬大軍圍湄索城.

本來湄索被臨滄王、麗江王十五萬大軍包圍一月,日夜攻城,已是疲憊困窘不堪,又不見各地援軍來救.今日忽然看見漢軍十萬援軍殺到.湄索守軍如同晴天霹靂,心理最後防線被攻破,投降.漢軍多少百戰之師,士卒勞頓.漢軍于城中整頓三日,士卒飽食,分兵兩路:臨滄王馮超並裴作文二十萬大軍為漢軍主力,往東攻擊隆塞,麗江王潘陽率六萬軍馬南下,會師遵義王大軍于曼谷.

遵義王徐小虎正愁各路勤王部隊之到達,見潘陽大軍來到,分外高興,于是令潘陽率軍五萬攻巴沖城,阻擊各路援軍,巴沖城守五日,城破,居民皆戰死,于是潘陽據守巴沖,阻擊各路兵馬;分兩萬士兵于潘晉川率領,攻擊挽臘茫郡城.

再說泰國最南邊,為一狹長半島.劉強並蔡久琳八萬蠻軍分頭往南進擊,並無後顧之憂.八萬大軍圍邦沙潘城,邦沙潘守軍只有一萬五千老弱殘兵,棄城而逃.于是漢軍繼續往南挺近.沿途塔色、班沙威、塔柴納等小城皆不戰而降.差不多追擊泰軍半月,來到班巴珀南城,泰國軍士終于得以大膽與漢軍交戰,戰不數合,泰國軍隊戰敗,又繼續南竄.漢軍包圍逃軍于童頌城.童頌守軍並各地潰軍共十萬,與漢軍對峙.漢軍自從丹老戰勝泰國軍隊以來,沿途各城望風皆降,劉強所部漢軍一月下三十七座城池,至于童頌,漢軍鐵騎才算暫時停了下來.漢軍與泰軍連日交戰,互有勝負.

再說泰國首都曼谷、老撾首都白象兩地,我方攻城與敵方防御戰仍在繼續.

泰國中部,隆塞城下,十數萬漢軍圍城,隆塞守軍急忙向班旺沙蓬、春配、威遷五里等城求援.三城空城來援.援軍陸續出發.裴作文言于臨滄王馮超:"大王,如今隆塞城中有六萬精兵,隆塞城高池深,不宜強攻,應該誘其投降,城中守軍之所以不投降,是因為寄希望于春配等三路援軍.如若等此三路十萬大軍來到,則我軍里外受圍,漢軍危矣!不如乘此三軍還未匯合,我率三路人馬,埋伏其必經之險路,各個擊破,順勢其了這三座空城,斷了隆塞城中的念想,隆塞必降!"

臨滄王馮超準之,又令裴作文大軍在得勝之後,率所部兵馬往白象助滇王大軍.于是臨滄王以裴作文率蠻軍五萬北攻班旺沙蓬援軍,臨滄王部將林志率軍三萬南下阻擊威遷五里援軍,部將林寬率軍四萬東出阻擊春配援軍.三路大軍均據險以守,早早在要道埋伏起來.班旺沙蓬、春配、威遷五里三城援軍只是趕路,以解隆塞之圍,哪里還顧得什麼險路不險路.于是三路大軍毫無疑問的被漢軍包圍,或戰或降,戰敗再降.之後,三路人馬順勢取了此三城.

裴作文以一萬士卒回隆塞城下,配合大軍包圍隆塞,自率四萬人馬前去白象幫助滇王圍城.

隆塞守軍從被包圍到現在,已經苦守一個月,還是不見援軍,于是投降.這時,滇王劉剛自白象、皇室劉強自童頌、遵義王徐小虎自曼谷皆攻城不下,遣使往臨滄王馮超處求援軍.于是馮超以林志率大軍六萬南下援助曼谷,林寬率大軍六萬援助北上白象,自己親率大軍四萬南下援助劉強.

在各地攻城皆受挫、而臨滄王馮超數路援軍未到之際,泰國南部潘晉川這兩萬不起眼的偏師和麗江王潘陽所帥六萬阻擊部隊卻最先扭轉了泰國曼谷地區以致整個泰國老撾的戰局.

自大業五年五月以來,遵義王徐小虎以御林軍涼州指揮使潘晉川將軍率兩萬精銳,前往阻擊挽臘茫郡城之援軍.挽臘茫郡蠻王抽調挽臘茫郡城三萬守軍、格靈兩萬守軍、梭挑邑兩萬守軍共七萬大軍援救曼谷,曼谷危急.而此三城剩余守軍均不過萬,並且多為老弱殘兵.

潘晉川從當地土人口中得知:挽臘茫郡城北有挽臘茫山,山上有挽臘茫關隘,此關為曼谷與挽臘茫之間唯一必經道路.

于是潘晉川急忙以部將潘蓉率五千士卒前往挽臘茫山隘據險以守.

自率一萬五千大軍繞過挽臘茫郡蠻王大軍,往攻三城.

挽臘茫郡蠻王率領七萬大軍急救曼谷,卻被阻于挽臘茫關,不得前進一步.又有探馬來報:"漢軍潘晉川部襲擾挽臘茫郡城、格靈、梭挑邑三城,望主公速速回援."

蠻王問:"潘晉川所部?據孤所知,他只有兩萬人馬,如果說襲擾我三城的是他,那麼"蠻王指了指挽臘茫關口上的"大漢御林軍"和"潘"字大旗,"這位阻礙我軍數日的部隊又是誰在率領?你敢說不是潘晉川那廝嗎?你說的潘晉川率多少軍馬?"

探子:"臣不知有多少兵馬,總之是三城告急,望主公速速回援!"

蠻王:"孤一直在說,救大王于曼谷之圍要緊!潘晉川是大漢名將,頗知兵法,漢人又多詐!其必是誘我大軍回援,而不使我前去救大王,並且在途中肯定會設有埋伏!不可上他的當啊!再說了,漢軍大軍都集中在曼谷和這里,哪里還有力量攻我三城呢?攻我三城者必為漢軍小股部隊,不走為慮!回去告訴那三城守將,好好給孤守城,孤回來了重重有賞!現在孤王率大軍救大王要緊!"于是只是催促士兵攻擊挽臘茫關,不管三城之告急.

三城告急文書,一日數筐,蠻王皆不理會.于是三城將士心傷.挽臘茫郡城守軍與潘晉川交戰,戰又不勝,于是守城,漢軍圍城三日,挽臘茫郡城降.挽臘茫郡城已降,其附屬之格靈、梭挑邑兩城本就對蠻王心死,于是皆降.潘晉川于城中整頓兵馬.降卒及三城之泰國人見漢軍人少,皆不服,反叛之心,寫于臉上.

于是,潘晉川召集漢軍並泰國降卒與居民:"本將軍不欺瞞你們,本將所帥漢軍就只有這一萬五千兵馬!而你們的蠻王,擁有七萬大軍!但是他們拋棄了你們,你們一日告急十次,他也沒有派回援軍回救!為什麼?因為他心中只有他的大王,完全不顧及你們這些士卒和老百姓的死活!他可以一日抽調你們三城之七萬精銳士卒,僅以不足一萬之老弱殘兵守城你們的存在,只是為了滿足他的征戰和他的那位大王的無盡的"

挽臘茫郡城之求援信使最先站了出來:"潘將軍所言甚是,確實是主公拋棄了我們,我親自求援,可以作證"

其他兩城信使也站了出來:"是的,我可以作證"

三城守將也站了出來:"是啊,主公拋棄了我們,只給末將這麼些老弱殘兵"

士卒站了出來:"是啊,我們本來都是到了退伍的年紀,主公一直不許我們退伍"

于是民聲沸騰,言:"潘將軍果然誠信,不欺瞞我們!"

百姓皆數蠻王之罪過,真心歸附大漢.三城居民紛紛要求參軍,前往討伐對他們不仁的蠻王.

潘晉川裁撤老弱者,得蠻人士兵十萬.蠻人多剽悍者,城中居民又以打獵為生,武藝高強,于是訓練數日,即成精銳之師.

潘晉川各城留一萬守城,其余並漢軍大約九萬,浩浩蕩蕩殺奔挽臘茫關而來.

十幾日過去了,挽臘茫郡城蠻王還是在挽臘茫關前進不得一步.這日,他又像往日一樣,強迫士卒攻關口,不听者斬.于是士卒懶懶散散的又上山去了,一會即成尸首.士卒恐懼,不願再戰.這時,挽臘茫郡城方向大批人馬殺來,喊殺聲震動山野.挽臘茫郡城蠻王還以為是自家援軍,高興的前往迎接,忽然發現大旗上寫著大大的"潘"字,方知是漢軍.急忙回逃,只是此時已經來不及.多受蠻王欺辱的三城將士將蠻王圍了起來,殺之.

此三城將士與蠻王所帥士卒多父子兄弟之情,三城將士以潘晉川之誠信和蠻王之不仁告于大家知之.蠻兵皆降,真心歸附大漢.

潘晉川于是率此十六萬大軍回援曼谷.

遵義王徐小虎親自迎接潘晉川于帳外.拉著潘將軍的手說:"將軍威武,出兵時僅僅兩萬偏師,卻給孤王帶回十六萬精銳,將軍之德智,孤王不及者遠也!"潘晉川拱手客氣的說:"一切全仰仗皇上陛下並諸位殿下之威德,我漢軍威名才得以傳于海外,是以蠻人降服"

當夜,遵義王徐小虎留潘晉川于帳中,徹夜暢飲.

第二日,潘晉川留十萬蠻兵助遵義王圍曼谷,自率剩余六萬大軍往巴沖城進發,援助阻擊泰國援軍之麗江王潘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南沙帝國最新章節 | 大漢南沙帝國全文閱讀 | 大漢南沙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