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九章晉明帝睿智月兌險,起兵平王敦之亂
自從王敦兵變把持政權後,晉元帝司馬睿的幾個心月復忠臣死的死、逃的逃,司馬睿的心情非常壓抑.東晉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十一月,被軟禁的晉元帝司馬睿由于極度痛苦,心力交瘁,病死在宮中,時年四十七歲.晉元帝司馬睿還留下遺囑,讓王導輔助太子執政。[全文字首發]
晉元帝馬司睿駕崩後,其太子司馬紹繼位為帝,是為晉明帝,改元太寧,大赦天下。
晉明帝自小聰慧,不但工于書法、禮賢下士而且孝順,並且司馬紹也相當勇猛,王敦以「鮮卑兒」稱之。有一次,晉元帝司馬睿考他︰「你說長安和日相比,哪個更遠些?」司馬紹回答說︰「長安近些。」父親部︰「為什麼?」司馬紹答︰「只听人說從長安來,沒听人說從日邊來!」司馬睿認為兒子很聰明,想讓兒子表現一下,便在許多大臣面前再次問他同樣的問題,認為他肯定還像昨天一樣回答,哪知道司馬紹卻說︰「日近!」司馬睿很驚訝,問︰「為什麼?」司馬紹回答說︰「抬頭就能看到太陽,卻看不到長安,所以知道太陽近。」司馬睿非常滿意,大臣們也都非常贊賞。
晉明帝即位後,不滿王敦的專橫,起用郗鑒為尚書令,作為心月復依靠力量,和郗鑒秘密策劃怎樣滅掉王敦。
早在晉元帝時代,王敦專權,舉兵入朝排除異己,司馬紹看不慣王敦作風,就準備親自迎戰王敦,溫嶠勸阻。
這邊王敦也是早就對司馬紹不滿意,當年晉元帝司馬睿立司馬紹為太子時,他就堅決反對,還想找個借口殺掉太子司馬紹,一次召集百官,王敦說皇太子有何德行?想誣陷太子不孝的罪名廢黜。但是司馬紹英勇神武,受到朝野的欽信。溫嶠也稱頌他忠孝,群臣都附和贊同溫嶠,所以王敦只能作罷。
晉元帝去世後,晉明帝司馬紹即位,立即著手加強東晉的軍事力量,太寧元年(公元323年)任命親信華恆為驃騎將軍,都督石頭城的水陸軍事,加強都城防御。
三月,王敦為了試探他,奉獻玉璽一枚,表示討好,隨後上書表示要入朝為官,實際上是看晉明帝是否敢解除他的實權,司馬紹立即下詔讓他入朝。∣我∣搜小|說網王敦見要解除自己的實權,便有謀逆的企圖,他一面假裝接受,四月起程,王敦從武昌移到姑熟鎮守,實際上也是為將來再次發動兵變打下基礎,因為姑熟到建康很近,王敦秘密準備舉兵。
晉明帝看出王敦是陰謀,趕緊部屬對王敦的防御.回朝之後,司馬紹立即宣布提升司空王導為司徒,拉攏王導,而讓王敦接替了王導的揚州牧職務,二人產生矛盾。
那邊王敦也在積極部署,他謀害了巴東監軍柳純,開始清除後方的異己。
六月晉明帝立皇後庾氏,加封江州刺史陶侃為征南大將軍,征郗鑒入朝為尚書令。王敦不應詔,開始拖延入朝。十一月,王敦矯詔以哥哥王含為征東大將軍,代替自己都督揚州軍事。
第二年,王敦病重,他的親信錢鳳問後事,王敦便說出了三種選擇︰「第一︰如果我病死的話,你們大家將軍隊解散,歸降朝廷,保全性命,這是上計;第二;是退駐武昌,按時向朝廷進貢,擁兵自保,這是中計;第三︰是乘我還活著,發兵順江而下,說不定能取勝,但假如兵敗而死,那這就是下計了。」
但是其親信大將錢鳳卻認為王敦的三計中,第三個計才是上計,應該立即發兵東下,憑自己的龐大的軍事實力,一定能勝,大家都同意錢鳳的意見.于是王敦便發信給沈充,約定同時起兵。
太寧二年五月,王敦害思晉元帝親信公乘雄、冉曾,準備起兵。司馬紹一面派親信沈楨秘密游說王敦的親信沈充,許以司空的職務,一面加封王含為驃騎大將軍,表示安撫。並準備立即發兵討伐王敦,但是對王敦兵營情形不清楚,便不動聲色,穿上便衣只帶幾個隨從,偷偷地到王敦大營中來偵察王敦軍事部署情況,王敦正在營中午睡,夢見日環其城,驚醒過來。王敦從夢的預示推想晉明帝司馬紹可能來了,繼而侍衛報告說︰「有幾個人騎著馬在營壘中走來走去。」並描述了其中一個領頭的相貌,王敦大驚說︰「這一定是司馬紹,快追!」于是派了五名心月復軍士騎馬前去搜捕。晉明帝看到有人追來,急忙飛馳而去。
司馬紹的馬在路上拉了一堆糞,晉明帝為了迷惑追兵,就用冷水澆涼了馬糞。這時又看到旁邊有一個賣食品的婦人,晉明帝急中生智,走上前去把自己的那根七寶馬鞭交給婦人,對她說︰「後面有騎兵追來,就把這馬鞭給他們看。」晉明帝說完之後,取出金錢數枚給予婦人,以為酬謝。然後拜謝而去。
不一會兒,五個追兵趕到,問這婦人看沒看到有人騎馬逃去,那婦人倒也機智,說有個人騎馬路過這里,還留下了一根馬鞭,人已去了許久了。婦人說完就把馬鞭交給那五名士兵。看到這寶鞭璀璨耀眼,五名軍士爭相傳看,愛不釋手,耽誤了追趕的時間。其中有名士兵又發現了路旁的馬糞冰涼冰涼,認為晉明帝已經走得很遠很遠了,便不再追趕,回王敦帳下去復命去了。晉明帝得以月兌身.
回宮之後,晉明帝司馬紹晉明帝司馬紹趕緊部署準備工作,加封王導為大都督,丹陽尹溫嶠為中壘將軍,與右將軍下敦共守石頭城,以光祿勛應詹為護軍將軍,總督朱雀橋南諸軍事,以郗鑒行衛將軍督從駕諸軍事,以庚亮領左衛將軍,並且征調淮北等地的北方晉軍如臨淮太守蘇峻、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約等進京護衛,下詔討伐王敦。
這邊王敦還傻傻的一面給朝廷上表,要求除掉溫嶠,想再重演過去討伐劉隗的故事,一面命堂兄王含為主帥,與錢鳳、鄧岳、周撫等人率領水陸大兵五萬,向秦淮河南岸進攻.
東晉太寧二年(公元324年)七月,王敦派遣王含、錢鳳等指揮五萬大軍向建康進攻。王含問如何處置天子,王敦說他還沒有舉行南郊大典,不能算天子,你只要保護好東海王和王妃就可以了。王敦打算殺害司馬紹,立東海王為皇帝,以討伐奸臣溫嶠為名舉兵。
王含指揮大軍到達江寧,晉明帝親征,並且散布王敦死了的消息,發布詔書招撫王敦部下,討伐王敦。王導因為與王敦產生過矛盾,也勸說王含歸順,王含不從,所以王導公開為王敦發喪,以擾亂王敦軍心。
王含大軍與晉明帝指揮的部隊在建康附近決戰,溫嶠挫其鋒銳,司馬紹指揮段秀、曹渾、陳嵩等夜襲打敗了王含。王敦在重病中听說王含兵敗,還大罵這個堂兄不中用,準備自已帶病出任主帥,還沒起床,便倒下去死了。
王敦一死,晉軍大振,于是晉明帝率軍追擊王敦殘余勢力,司馬紹親自迎擊錢鳳,連戰連勝。沈充帥軍萬人來與王含大軍會合,築壘堅守。劉遐、蘇峻也帥萬人趕到,晉明帝親往慰勞兩人,犒賞三軍。叛軍連戰皆敗欲北上渡淮,被蘇峻擊潰。
王含、王應父子二人逃到荊州投奔荊州刺史王舒,王舒雖然也是王氏家族人,但他不支持王敦,于是王舒將王含、王應沉在江中淹死。到這時,王敦的叛亂終于被徹底掃平。
晉明帝是一位寬宏大度的君主平定王敦的叛亂之後,停止對于王敦黨羽的追究,為安定皇帝的權威全力重用王導,並且與江東大族保持和諧的態度,成功對「王敦之亂」作出善後。
他首先赦免了叛軍士兵,隨後又赦免了王敦的舊部將領,周撫和鄧岳參與叛亂,司馬紹發布詔書招撫兩人,也沒有歸順,兵敗後逃到西陽項氏蠻中,被司馬紹赦免後,入朝請罪。當時朝議對王敦的部下禁錮,溫嶠上書替王敦的部下求情,司馬紹贊同溫嶠的意見,解除了對周撫、鄧岳、陸玩等人的禁錮。晉明帝任命王導為太保、領司徒,陶侃代替王敦擔任征西大將軍,守衛荊州,郗鑒為車騎將軍、卞壺為尚書令、鄧攸為尚書左僕射
晉明帝選賢任能,振興晉室.自此,王敦之亂的善後工作完成,東晉朝廷開始中興,不過它的中興只是曇花一現,馬上又會迎來更大的禍亂.
東晉太寧三年(公元325年)閏八月,東晉中興之主---晉明帝司馬紹就因病去世,年僅二十七歲。遺詔讓司馬?、王導、庾亮、溫嶠、郗鑒、卞壺、陸曄等人輔佐太子(後來的晉成帝)司馬衍。
司馬衍于同月己丑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