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們認為,基于新物理學原理的裝備體系中所產生的質的飛躍的意義可與冷兵器向火器或從常規武器向核武器的跨越相提並論。新的物理學原理通常在教科書中都有描述並為人們所知曉,但它的「新」是因為其「效應」、「性能」或「規律性」在新式技術裝備或軍用材料(生物武器、化學武器、心理殺傷武器、信息武器、地球物理武器及其它武器)中首次使用。
無線電物理學家是研制現代地球物理武器的鼻祖。美國的系統(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就屬于地球物理武器。這一新型地球物理武器的突出特點是將近地環境作為對敵破壞效果的組成部分和目標加以利用。
美國根據計劃對新型無線電物理和地球物理武器進行的最初試驗表明,這種武器具有強大的能力。該系統具有更大的功率,能夠屏蔽無線電通信,使導彈、飛機和衛星上的電子設備失靈,在電力網絡、石油和天然氣管道中引發大規模事故,對人的心理狀態和身體自我感覺產生不良影響。該武器主要的不足是它不屬于高精度武器。但與此同時,軍隊和特工部門利用地球構造及其電磁場復雜的行星特點可以使這種武器成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有意思的是,美國第一批用于對大氣層上層產生作用、對大氣層進行加熱、將「死光」聚焦于特定地理區域的第一批大功率無線電物理裝置正在這樣建造,即第一批3台裝置將構成覆蓋俄羅斯的閉合回路。其中一個工作站位于阿拉斯加,另外兩個則分別位于格陵蘭島和挪威。
天才的物理學家尼科拉?特斯拉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對無線電物理武器的物理原理進行了論證。這位科學家研究出了通過自然介質將電能傳送到任意距離的方法。之後對該理論的完善和進行的試驗證實,產生能夠通過大氣層或地球表面傳播並在地球上所需區域聚集的「死光」是可能的。
該項目上世紀60年紀在美國被稱為。為了不暴露曾被稱為「星球大戰」、「戰略防御倡議」等秘密研究計劃的起源,尼科拉?特斯拉所做的基礎性工作多年來一直對學術界和社會保密。以下引用的內容來自《紐約時報》1940年9月22日一篇文章,文章中說︰「尼科拉?特斯拉,這位真正偉大的發明家7月1日在慶祝自己85歲生日時對作者說,他準備讓美國政府知曉「遠距離作用」的秘密。據他稱,借助于這種作用,能夠在400公里的距離內熔化飛機和汽車,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美國周圍建起一道看不見的‘長城’。」
上世紀60年代初,根據美國政府軍事專家的提議,對物理學家U?利奇蒙德關于大氣電應用的新原理進行保密。初步的試驗表明,利用大氣電可以在地球上引發許多自然災害。1998年,美國第一台名為「阿爾法」的裝置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市附近)投入使用。專家們認為,這種武器的威力超過原子彈許多倍。
從泛哲學的觀點看,文明的歷史進程無可選擇地在世界政府的管理之下向新的世界秩序運行。在軍隊和特工部門的參與下,通過使用暴力手段,科技(工程學、無線電物理學、遺傳工程學等)進步的最新成果(其中一部分是高度保密的)完全可以達到政治和經濟全球化的目標。美國在這一地緣政治進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尼科拉?特斯拉在美國工作多年,他的創造具有軍事傾向性並在業務上保密。
早在1900年,特斯拉就為「在自然介質中傳遞電能」的裝置提交了專利申請書(美國于1905年為其頒發了編號為787.412的專利證書)。1940年,特斯拉宣布了「死光」制造成功。1958年發現了用地球磁場捕捉到的布滿帶電粒子的地球輻射帶。
1961年,產生了制造人造離子雲進而用天線發射電磁射線在太空等離子區產生共振的設想。
1966年,戈登?麥克唐納公布了氣象工程學的軍事應用構想。
1974年,根據美國新的計劃,在普萊特維利(科羅拉多州)、阿萊西波(波多黎各)、阿米代爾(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進行了電磁傳輸專項試驗。
1975年,開始積極推進超高頻裝置的研究以及心理殺傷武器的研制工作。
1980年,進行高頻主動極光研究的專家伯納德?伊斯特倫德獲得了「使地球大氣層、電離層和/或磁大氣層發生改變的方法及設備」的專利權,之後其一系列發現和發明又獲得了專利。
1980年,美國國防部開始建設網絡(應急地波生成網絡),該網絡可為國防目的傳輸極低頻波。
1985年,杰出的美國物理學家伯納德?伊特斯倫德為自己的發明——「作用于地球大氣層、電離層和磁圈部分區域的方法和設備」遞交了專利申請書(這是他的三個基本專利權中的第一個)。
1994年,大型軍事承包商——「E系統」公司購買了伊斯特倫德專利的使用權,根據軍事承包合同,該公司在阿拉斯加開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阿爾法」電離層加熱試驗台。1995年,合同被轉讓給美國雷聲公司。
1995年,美國國會批準了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預算,由此也開始了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的大規模試驗,試驗內容是將聚集的能量束對準地球的不同區域。
1998年,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投入使用(關于該項目試驗活動的信息是保密的)。
美國人研發的軍事技術的實質如下。臭氧層之上是脆弱的電離層——一個充滿了帶電微粒——離子的氣體層。系統的大功率天線可以對電離層加熱。接下來還可以制造在形式上接近于光學透鏡的人造離子雲。這些形似光學透鏡的離子雲可以用來反射低頻波,形成能聚焦于預定地理位置、能量強大的「死光」。據一些信息來源證實,在沒有美國環境保護署參與的情況下,美國空軍和海軍對作用的軍事、醫學、生態及其它方面的後果進行了研究。然而,這是一個令人置疑的信息,因為在《國家秘密法》的掩護下,聯邦所有的部和機構都參與美國國防和保障美國國家安全方面的各種活動。
封鎖上述消息的目的是減少國際社會和各類生態保護運動的抗議。
眾所周知,1961年,在進行試驗的過程中,有35萬枚長度為1-2厘米的銅針于被拋撒到電離層,阿拉斯加發生了里氏8.5級地震,與此同時,在智利一大部分沿海地帶沉入了海中。
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在阿拉斯加北部建造了360個高度為24米的天線塔,在這些裝置的幫助下,美國軍方將把不同頻率的大功率能量束射向電離層,還計劃建立系統地區中心網絡。
所有這一切都使制造用于軍事目的的等離子粒團(高電離氣體的局部區域)成為可能。借助于相干激光束移動天線的焦點,能夠控制與球形閃電相似的等離子團。
與該項目有關的一系列專利證書有︰
?5.068.669《借助輻射傳遞能量的系統》;
?5.041.834《用等離子層形成人造電離屏》;
?4.999.637《在地表上空制造人造電離區域》;
?4.973.928《具有核爆炸規模但並不釋放放射性物質的爆炸》;
美國在試驗過程中發現,自由能量或是物理真空能量參與了等離子粒團形成的過程。這些人工形成的等離子粒團可以被用來反射低頻波並形成能量巨大的、可聚焦于指定地點的「死光」。由此,高頻主動極光系統也就成為了一種功率強大的新型地球物理學武器。
大氣地球物理學武器主要分為三種︰氣象武器(雨、颶風及其它)、臭氧武器(通過太陽紫外線輻射直接殺傷有機體)及氣候武器(降低軍事敵對方或地緣政治敵對方的農業產量)。
學術界尤其是地球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就軍事目的科學試驗發起了討論。歐洲科學家注意到了對歐盟國家秘密實施無線電物理破壞(旱災、暴雨、颶風)活動的可能性。歐盟安全及裁軍問題委員會于1998年2月5日就「阿爾法」項目舉行了專門的听證會。參與听證會的有國家杜馬的一些代表,還有來自美國的「阿爾法」項目的主要反對者之一——阿拉斯加州學者和政治家喬治?別基奇,這位學者與加拿大女記者喬治?門寧合著的《計劃——決戰武器》一書在俄羅斯被翻譯出版。該俄譯本雖然與其英文原著第二版的時間相差5年,然而,作者列舉出的資料能使我們非常全面和科學地評估美國用于軍事目的的地球物理武器和心理殺傷武器系統的前景。
目前全世界及俄羅斯國內對生物學和環境保護領域的保密信息產生新的興趣是完全有理由的。在制訂「防護」或是「進攻」措施時也存在多種選擇方案。新翻譯出版的由別基奇和門寧合著的《計劃——決戰武器》一書將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這一問題。
兩位作者在討論武器和軍事裝備進步的同時,強調研制這樣的武器系統存在相當大困難。首批可以發射定向無線電波的3台裝置功率約10億瓦,它們分別部署在阿拉斯加、格陵蘭島及挪威,形成了一個可以向近地環境施加大規模作用的閉合回路,它們首先針對的是俄羅斯、中國及歐盟。
使用第一期「三點式」軍事系統能夠破壞飛機和導彈的海上及空中導航;中斷無線電通信和無線電定位;使衛星上的電子設備失靈;使電力網絡中發生大規模事故;引發台風、暴風雨、旱災、龍卷風及洪水並最終對人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接下來五角大樓將用這樣的裝置覆蓋地球大部分地區,以此來展示美國軍事思維的力量。
內行的俄羅斯軍事讀者自然不能夠接受美國和平主義者的全部論據。但美國軍方也指出該系統具有「雙重」用途。在大氣的高層空間(高度達50公里)演練地球物理作用系統可能會使「持續數月干旱」的概念消失,最終有可能在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形成定期降雨。
美國人開始的秘密科學試驗無疑具有危險性。有鑒于此,歐盟、俄羅斯、中國有權就限制「科研」無線電輻射功率堅持進行專門的國際談判。就連系統的建造者也承認,該系統能夠對地球大氣層和電離層產生熱效應和電磁效應,從而達到控制天氣或者引發毀滅性自然災變的目的。此外,它還能夠對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產生作用,從而改變人的心理和行為。
目標明確的心理物理學作用可以使人反應減緩,引發不自信、恐懼、仇恨,使人喪失自衛本能,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無法對復雜的情況進行評估和分析,不能夠判定時間和方位等等。這些效應都可以在局部和大規模行動中使用。
心理殺傷武器屬于非致命武器,這種武器無論在軍事行動中,還是在影響對大、小居民群體的行為的特種行動中都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有一句格言說的非常好︰「軍事天才和惡魔不僅是並存的,而且相互依存」。俄羅斯核工業專家非常認真地對待心理殺傷武器不斷增大的威脅。
科學的歷史證明,許多秘密的研究和設計工作(其中包括美國的)一方面對地球的自然環境極其危險,另一方面,又是解決走向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社會文明問題的基本軍事手段或特別手段。
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不容阻擋,但在全球範圍內需要對其進行國際、議會以及社會監督。
作者︰尤里?尼古拉耶維奇?博貝羅夫
編譯︰知遠/劍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