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新君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一章 存亡之戰(二十)

作者 ︰ 邪情小生

松散的衣衫還未穿戴整齊,德妃便不得不躲進了後殿,臉色嬌紅更帶著濃濃的憤慨,等待臨幸的她如同玩物般被打發,甚至還被重重的踢倒在地,一塊大大的淤青出現在他柔女敕的嬌臀上,這讓人情何以堪!

可隨著響徹整個大殿的咆哮傳入耳中,德妃神色中的氣憤瞬間被驚駭所取代,整理衣衫的雙手愣愣的停了下來,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一切。

「百萬雄師,百萬雄師啊,朕舉全國之力,集結起來的百萬雄師啊,難道就這麼葬送在潛山之下了麼?世民你真是辜負朕的一片信任啊!」陣陣哀嘆從李淵的嘴里發出,大殿上的眾文武俯首躬腰,噤茗寒蟬,無人敢言。

李淵見殿上大臣皆沉默無語,心中怒火更甚,伸手重重一拍御案,厲聲喝道︰「秦王隱瞞西南戰事,該當何罪!」

李世民連遭挫折,無論是後方糧草被劫還是全軍潰退,皆未將軍情傳達到長安,李淵收到的全是進展順利的捷報,根本未曾想到前方戰事已經快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直到王伏寶棄守靈關,陸續有唐軍從這里潰逃,長安才從潰兵的嘴里了解到前方真實的戰況,大相徑庭的戰報怎能不讓李淵怒火中燒。

在李淵血紅的虎目瞪視之下,只見杜如晦捧笏出班,他是秦王府的屬官,乃從事郎中,與李世民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此緊要時刻,即使是冒犯聖顏,也必須要為李世民開月兌,不然一條隱瞞軍情不報的罪責就夠李世民受的了,還不算南征之戰大敗所要擔負的罪責!

杜如晦出身于世宦之家,少年好學。隋煬帝大業年間,吏部侍郎高孝基器重他機敏善應變,遂將他補為滏陽縣尉。他見隋朝政治**,又認為縣尉之職卑微,因而棄官歸家。

秦王李世民聞知杜如晦足智多謀,便召進府中任兵曹參軍。唐政權初建,需要向各地選派官員。時秦王府聚集了許多有才能的幕僚,一部分已被調出去任職。房玄齡對李世民說︰「杜如晦聰明有膽識,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你以後要建立帝業,必須得此人輔佐。別的人全調走不足惜,唯杜如晦不可舍。」李世民听到此說,立即上奏李淵,要求將社如晦留任秦王府。

從此後,杜如晦跟隨李世民左右,參贊機戎,成為李世民智囊集團中的核心人物。對于李世民的信任杜如晦也十分感激,因此忠心異常。

而此次李世民竟然隱瞞軍情不報,對李世民相對了解的杜如晦猜測對方自統兵以來,從未遇到過挫折,連戰連捷,戰績彪炳,心高氣傲的他難以接受失敗,而同時因為王伏寶叛變的太過突然,導致戰事迅速糜爛,李世民忙于應付,根本沒有心思把戰況傳達到長安。

不過不管是何原因,現在必須要平息李淵的怒火,不然李世民即使能歸來,也注定難逃罪責,即使罪不該死,也定將被李淵奚落,甚至是打入冷宮!

深吸一口氣,杜如晦在無數雙目光的注視下,沉聲說道︰「陛下,秦王隱瞞戰況的說法並不符實,臣手中的便是前方的奏陳軍報,從軍報上標注的日期上看,在半月前就已經下放,只因報信的驛兵耽誤,才沒能及時達到陛下的手中!」

接過侍從遞過來的軍報,李淵粗看一眼後,忿忿的將其砸向地面,怒聲吼道︰「將那驛兵立刻斬首示眾,不……給朕誅滅九族!」

望著殿外快步去執行李淵命令的侍衛,杜如晦心中安定不少,他上交的軍報並非完全作偽,只不過在日期上動了點手腳,心思縝密的他在得知前線的戰報後,便立刻意識到了各種可能降臨到李世民頭上的罪責。

而李世民也知道自己的隱瞞軍情的罪責,所以讓護送軍報的人沒有把軍報直接送到李淵的手里,而是送到了秦王府,找杜如晦為他解這一困局,後者當機立斷,找了個能人篡改了軍報發出的日期,並把罪責全部推到護送軍報的驛兵頭上。

可是李淵並未因此而平息怒火,百萬雄師出征未果,且還面臨覆滅的危機,作為全軍統帥的李世明難逃責任。

「隱瞞軍情的過錯就且揭過,可世民統軍不利,指揮失當,導致我唐軍將士陷入危局,此又該當何罪?」李淵目光陰狠的投向杜如晦,身軀微微前傾,像是要把對方生吞一般。

「下臣仔細看過秦王的軍報,之所以會陷入糧草不繼的困境,實因我軍戰線太長,前期進軍太過順利,導致從安陸郡到潛山,再到豫章郡,一路漫長的土地上無我軍一處堡壘要塞,龍旗軍縱橫往返,熟知地形,來去自如,斷我糧道,劫我輜重,此乃無解之詭計也!」

杜如晦只說了一半,李淵的臉色似乎已有好轉,正如杜如晦所言,面對龍旗軍小股部隊的後方騷擾,人生地不熟且毫無根基的唐軍注定被動挨打,李世民不與對方糾纏,想要一勞永逸,直取豫章都城的做法無可厚非,從大局來看,他的做法無疑是最正確的。

可是前線敗局必須有人承擔責任,李淵如不追究李世民,恐怕在外人眼中存在偏袒的嫌疑,畢竟二人乃是父子,對于軍心民心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想到這,李淵怒容再現,哼聲道︰「狡辯,純屬狡辯,朕只問你,李世民損兵折將,被困于潛山之下,該當何罪!」

剛緩了口氣的杜如晦,身形猛的一震,鼻翼上沁出細密的汗珠,彎了彎身子,恭聲道︰「治軍當嚴,賞罰分明,秦王打了敗仗,理應予以嚴懲。」

見李淵微微皺眉,知道對方還是念及親情,杜如晦隨即趁此機會話風一轉道︰「但臣以為,賞罰分明,亦須有度。賞無尺度,便會滋生驕逸,放任乖戾;罰若無理,也必流于粗暴,失于偏頗,有失賞罰之初衷,誠不可取,總要賞罰明辨,賞罰合理,才能令人心服口服,亦可警尤他人。」

李淵臉色一冷,森然道︰「杜如晦,你這是在教訓朕麼?朕只問你秦王該當何罪,你說這些話難不成想要袒護他麼?」

「臣不敢!」杜如晦直了直身子,聲音語氣更加恭敬,但卻透著分堅定,這個時候萬不可退縮,不然李世民罪責一定,恐怕此生再無翻身之日,只見他朗聲辯解道︰「我軍之所以會遭逢大難,實則王伏寶背信棄義,真是要說錯,秦王僅是識人不明,在整個軍事調度上沒有犯下絲毫錯誤!」

杜如晦已經給了李淵很好的台階下,這個台階是為李世民開月兌罪責的台階,識人不明不過是小錯,就算追究也不過罰銀扣俸而已,並不危機李世民的地位。

沉默片刻,李淵神色中帶著絲絲無奈的擺了擺手,輕嘆一聲後,沖著大殿的眾臣道︰「秦王之罪過暫且放下,如今我大軍遭逢大難,還請眾位愛卿商量個對策,救我幾十萬被困大軍方為當務之急!」

話音剛路,杜如晦徹底的放下心來,李淵既然已經不提李世民的罪過,那麼只要潛山下的唐軍可以突圍而出,那麼李世民最終定能度過此次的大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隋末新君最新章節 | 隋末新君全文閱讀 | 隋末新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