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隨著以楚思南為核心的蘇軍最高統帥部通過了朱可夫的「白俄羅斯戰役」計劃,在東線的正面戰場上,數百萬蘇軍開始悄無聲息的運作起來……
在戰役準備階段,蘇軍在南線的烏克蘭第一、第二、第三方面軍,采取了廣泛的戰役偽裝措施,並在其各自作戰範圍內,實施了進攻前大規模集中軍隊的模擬。不過這些只不過是迷惑德軍的手段,蘇軍的進攻目標並不在這里,就在南線各方面軍聲勢浩大的集結「部隊」的同時,更大規模的兵力集結正在北方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展開。
楚思南的猜測沒有絲毫的錯誤,在朱可夫制定的全盤戰役計劃中,最主要的突破點,就是德軍重兵集結的北線地區。在朱可夫看來,盡管北線地區德軍兵力較為集中,但是那里卻沒有構築較為牢固的防御工事。而且如果能夠配以一系列的迷惑行動,德軍在北線的兵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下去。
為了實現削弱北線德軍兵力部署的目的,朱可夫從兩個方面做出了準備︰第一,就是在德軍防備空虛的南線地區做出大兵團的佯動,從而給德國人造成該線蘇軍將會在近期進攻其側翼的假象。第二,以中央集團軍主要兵力為基礎,實施對德軍戰線防御地帶的進攻,從而對德軍中央集群正面施加持續性的壓力,迫使他們沒有能力抽調兵力去協助南線。通過這雙管齊下的一手戰術,朱可夫堅信,德軍即便不從北線抽調兵力馳援南線。他們也會早一步動用手中的預備隊,以加固南線地防御。如此一來,他的計劃也就算是基本達到了。
就在南線兵力進行大規模偽裝佯動的同時,一支空前規模的龐大軍隊,正在北線以明斯克為主要進攻方向的戰役地區內快速集結。
毫無疑問,對朱可夫的這一戰役計劃,楚思南給與了絕對的支持,為了保持在北線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最高統帥部與八月初下達命令,在原波羅的海沿岸各方面軍的基礎上。組建波羅地海第一方面軍,與此同時。蘇軍從各個戰線以及大本營預備隊調動兵力,補充恢復並增強白俄羅斯第一、第二、第三方面軍的戰斗力。
就這樣。在近半個月地秘密調動中,蘇軍在北線地區集結起了四個方面軍、共十九個諸兵種合成的集團軍以及兩個獨立地坦克集團軍。這些集團軍共轄一百六十六個師,十二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另外還有二十一個獨立步兵、坦克以及機械化旅,總兵力超過一百四十萬。全戰區配屬各式火炮、迫擊炮三萬一千余門,坦克、自行火炮五千二百余輛。同時,為了加大該戰役中蘇軍在空中的絕對優勢。楚思南急調空軍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十六集團軍以及遠程航空兵、國土防空軍航空兵的一部分,投入到北線的戰場上。這樣一來,在即將開幕的這場戰役中,蘇軍可供投入的作戰飛機,就達到了五千余架。
隨著一步步戰前準備工作的就緒,戰役最後地發起時間終于到來了。
八月二十四日。就在德軍還在擔心蘇軍從南線發起進攻的時候,震天動地的炮聲,從西德維納河上傳來。蘇軍對德軍北線發起的大規模突然襲擊開始了。
為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撕裂德軍設在西德維納河一線地區的防線,數十萬蘇軍以六個進攻地段為重心,從一開始就發起了令人不寒而栗地大規模的沖鋒。
為配合步兵隊伍的推進,減少他們所遭受地敵方阻擊,擔任此次戰役炮兵總指揮的沃羅諾夫將軍,在戰前將炮兵的主要力量做了一些有效的調整。他要求炮兵的助攻力量,必須得到集中而且是最大程度上發揮,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他在每個蘇軍進攻地段上,以每公里正面一百五到二百門的數量,密集構建炮兵火力陣地。在戰役過程中,炮兵的射擊也不再是以往那種漫無目的的狂轟濫炸,而是代之以掩護步兵推進的新戰術▔▔雙層徐進彈幕射擊。
什麼叫雙層徐進彈幕射擊?要想搞清這個戰術名詞,那就要把它一點點拆開來看。彈幕射擊很容易理解,那就是以強大的炮兵為依托,以密度極高的炮火,在一定區域內形成類似于幕帳的覆蓋式打擊。而徐進彈幕襲擊,顧名思義,那就說這種覆蓋性的炮火打擊是移動的,它的打擊區域是以步兵的進攻方向為指導,逐漸向敵人防御的縱深地帶徐徐推進的。做一個較為形象的比喻,在徐進彈幕射擊的過程中,執行進攻任務的步兵,與炮兵所構築起來的火力覆蓋區域,就像是一輛壓路機的前後輪。無論步兵這個「後輪」如何的推進,他們始終是處在己方炮兵的提前掩護之下,他們所進攻的敵方陣地,都是已經被己方炮兵所耕犁過的了。
徐進彈幕射擊分為兩種,一種是單層徐進彈幕射擊,這種炮兵戰術在一戰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它一般要求炮兵七分鐘一次齊射,從而為己方步兵的推進掃清障礙。而今,蘇軍采用的是雙層徐進彈幕射擊,其平均射擊頻率也是七分鐘一次齊射,只不過這炮擊卻分為兩層。其第一層是犁過敵方的陣地,為己方步兵的沖鋒提供炮火掩護,而第二層炮擊,則是針對那些躲進防御陣地內,從而逃過第一層炮火洗禮的敵方步兵,這突如其來的又一次覆蓋式炮火襲擊,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殺傷這些幸存的敵人。
毫無疑問,這種滾筒一般,將炮火以覆蓋型打擊的威力持續前移的炮兵戰術,首先需要地就是數量驚人的炮兵集團,其次。便是數量更加驚人的彈藥補充。毫不客氣地說,在如今這個年代,除了蘇聯人能夠有效的運用這種戰術,別的任何一個軍事集團,都玩不起這個游戲。
蘇軍猛烈而有效的炮火攻勢,很快撕開了他們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面對蘇軍如此大規模的進攻,從未想過戰役會從北線打響的德軍措手不及,他們的甚至來不及做出具體地戰役部署,蘇軍的進攻就已經突破了他們地防線。
八月二十六日。蘇軍從六個方向全面突破德軍的西德維納河防線。隨後兩天,以波羅地海沿岸方面軍、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為主力的蘇軍部隊。在保持對德軍維杰布斯克集團正面猛攻的基礎上,從側翼迂回穿插。並最終在二十八日完成對該部總計五個師的德軍的合圍。
就在維杰布斯克德軍集團陷入重圍的同時,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一部,成功突入德軍坦克第三集團軍與第四集團軍之間的防御縫隙,並先後佔領羅佩力、鮑里索夫兩市,從而徹底截斷了這兩支德軍裝甲部隊之間地聯系。
同樣是在這一時間,白俄羅斯第一、第二方面軍在突破了德軍的沿河防線之後,迅速發起了向其防御縱深快速突進的戰斗。面對蘇軍突然而迅猛的打擊。該線德軍抵抗微弱,致使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很快攻佔了莫吉廖夫。
莫吉廖夫的失守,對于德軍的整個北方防線來說,是一個致命地打擊。在德軍的北方防線上,以明斯克為中心的防御體系,就如同是一個「旦」字形地結構。奧爾沙、莫吉廖夫、博布魯伊斯克。這三個主要防御點所鏈接而成的防線,就成為「旦」字的下橫,他們是防御蘇軍進攻的主要防線。而作為「日」字存在的明斯克。它本身沒有牢固可靠的防御工事,其存在的主要作用,是為前方的防線提供後備支持。
而今,莫吉廖夫失守,也就等于是德軍佔據的明斯克向蘇軍敞開了懷抱,蘇軍隨時可以出動兵力,直插德軍的這個防御心髒所在地。
莫吉廖夫失守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很快顯現出來,九月一日,在鮑里索夫實現突破的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主力迅捷南下,兵鋒直插德軍奧爾沙集團後腰。與此同時,在莫吉廖夫實現突破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右翼部隊揮軍北上,雙方的對攻鋒芒,在奧爾沙以西地區匯集,從而與九月四日,將仍舊滯留在奧爾沙區域的德軍集團裝進了口袋。
就在同一天,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左翼部隊,協同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主力,在博布魯伊斯克地域,成功的合圍了六個德軍師。
什麼叫「兵敗如山倒」,此時的德軍指揮官大概對這一句話有了最為深刻的體會。
從戰役發起的八月二十四日開始,直到明斯克戰役打響的九月五日,蘇軍進攻的節奏是平均每天前進二十到二十五公里,十二天的時間,他們將戰線向西推進了差不多二百八十公里。曾經縱橫西歐的德意志大軍,面對蘇聯人突然發起的這場攻勢,竟然絲毫無力阻擋,眼睜睜的看著他們瘋狂的捋取勝利果實。
截止到九月五日,蘇軍在北線的進攻可謂是勢如破竹,德軍的北方集群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創,其主力部隊先後被蘇軍合圍、殲滅。
如果說蘇軍在北線發起的一系列突然襲擊對于德軍來說是一場災難的話,那麼這場災難在九月五日的時候,才剛剛開始。朱可夫發起這場戰役的目的,並不在于殲滅德軍的北方集群,他有著更大的野心,那就是擊潰德軍中央集群在中路位置上的防線,最好是能夠殲滅掉這股德軍的主力部隊。
那麼九月五日之後,德軍中央集群所面臨的局面是什麼樣的呢?毫無疑問,那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破滅在即」。
由于北方集團群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里被擊潰,致使蘇軍在北線上迅速向西挺進了將近二百八十公里,這樣的戰況說明了什麼?毫無疑問,那就說明中央集團軍群的左側翼防線,已經赫然出現了一個長達二百八十公里的巨大缺口。
這個缺口是致命地。對于中央集團軍群來說,這個缺口的出現絕對是致命的。它不僅標志著那曾經被視為堅固依托的、縱深為二百七十余公里的梯次防御系統失去了它所應該具有的效能,反過來,如果中路德軍不能極速後撤並搶在蘇軍部隊南下之前,月兌離開這片梯次防御陣地,那麼,如潮水般涌入這片陣地的蘇軍部隊,就完全可以利用德軍自己修建的牢固工事,將德軍自己活活的困死。
從這方面看來,如今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最應該選擇的一條路。似乎就是撤退了,而且必須是及時地、迅速的撤退。但是殘酷地顯示擺在眼前。朱可夫的戰略安排中,根本就不給自己地敵人一個有效的撤退時間。蘇軍在德中央集團軍群正面發起的猛烈攻勢。在最大限度上牽制了他們的運動節奏,很顯然,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德軍還敢于毫無顧忌的全面撤退,那麼他們所要直接面臨的,就是正條戰線的全面潰敗。
朱可夫軍事指揮上地狠辣之處,在這場徹底決定東線戰場全局的戰役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以正面進攻、追擊戰場為輔,以側翼對敵人縱身地帶的快速突進、平行追擊為主,從整個東部戰線的全局為考慮角度,將德軍逼進了一個舉步維艱的死胡同里。
如果說之前地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科戰役,是以小範圍內的作戰為考慮角度的話。那麼這一場「白俄羅斯戰役」,則算得上是一場全局角度地大範圍合圍戰了。這種合圍戰術,已經月兌離開了對敵人單個兵團或單個進攻方向上的合圍了。它是對整個德軍東線部隊的大範圍合圍。
在九月五日之前,也就是「白俄羅斯戰役」的第一階段內,蘇軍就在奧爾沙、博布魯伊斯克、維杰布斯克等多個地域,對數個德軍集團實施和戰役中的推進式合圍,即隨著兵團進攻的延續,在戰場推進的過程中合圍並快速消滅敵軍。
而在九月五日之後,隨著北線蘇軍的快速穿插南下,以及南線蘇軍烏克蘭各方面軍的猛烈北突,一直糾纏于蘇軍正面進攻而導致無法快速後撤的德軍中央集群,再次遭到了沉重打擊。經過希奧利埃、維爾紐斯、考納斯、比亞維斯托克、布列斯特接近地等五次戰役,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主力損失大半,十七個師又三個旅被蘇軍全殲,五十個師損失過半,無法形成有效的戰斗力。
蘇軍的這場空前規模的全面進攻,一直持續到十月中旬,戰線從波羅的海沿岸、白俄羅斯、烏克蘭境內,一直向西推進到東普魯士邊境、波蘭中部地區、喀爾巴阡山一線,逐次殲滅了德軍北方集團軍群主力、中央集團軍群主力,重創德軍大本營從意大利、荷蘭、原烏克蘭方面調來的援兵主力,以及從德國後方緊急調派的中央集團軍群新建兵團。
蘇軍最高統帥部眾多參謀們曾經斷言過,如果這場戰役真的能夠取勝,那將是一場戰果空前輝煌的勝利,而最後的事實,也無可辯駁的證明了這一點。在持續了將近兩個月的大規模戰役中,蘇軍先後殲滅德軍兵力五十四萬,在將戰線向西推進將近六百公里的同時,解放了白俄羅斯全境以及立陶宛、拉月兌維亞的大部分地區,還一舉拿下了波蘭東部的大部分地區。
十月二十日,由于戰役推進速度太快,後勤補給無法確保有效供應,同時,也由于德軍在波蘭、東普魯士地區重新構建起了新的牢固防線,繼續擴大戰役戰果的希望不大的原因,蘇軍最高統帥部下達命令,整場戰役正式宣告終結,所有蘇軍進攻部隊停止前進,並就地休整並組織防御陣地。
同樣也是在十月二十日這一天,楚思南以蘇共中央、蘇軍最高統帥部的名義,向所有在前線作戰的部隊官兵發出慰問電,與此同時,大量的勛章、榮譽稱號在這一天下發,據記載,就在這一天里,蘇軍最高統帥部僅僅是表授的「蘇聯英雄」稱號,就有數千個之多。
還是這一天,朱可夫、梅列茨科夫、羅科索夫斯基等五名蘇軍一線主要指揮官,被緊急召回莫斯科,在他們的專車抵達莫斯科紅場的時候,迎接他們的除了親自步出克里姆林宮的楚思南之外,還有紅場上莊嚴而榮耀的三十六響禮炮。隨後,就在克里姆林宮的大禮堂里,楚思南親自宣布,擢授朱可夫等六位功勛卓著的蘇軍優秀指揮官「蘇聯元帥」軍餃。
「那是令我畢生難忘的日子,」幾十年之後,已經垂垂暮年的梅列茨科夫元帥,似乎仍舊對當初那段經歷念念不忘,「當我看到統帥的身影從克里姆林宮的階梯上走下來;當我看到他迎著紅場上數十萬道目光,搶先向我走來,並伸出那只有力的臂膀的時候;當我听到震耳欲聾的禮炮聲、數萬民眾的歡呼聲在耳邊響起的時候。我猛然意識到,作為一名軍人,我畢生所追求的是什麼,而對于一名像我這樣的軍人來說,最大的肯定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