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思南對于羅斯福病逝後美國政局的走向,判斷的極為正確……作為一名在意外情況下接過大權的總統,杜魯門的日子的確非常不好過。
在羅斯福當政時期,美國國內大軍火商以及那些依靠戰爭可以獲得巨大利益的財閥們,可謂是撈足了好處,軍方那不間斷的國家訂貨,讓這些大鱷們賺足了油水。而按照羅斯福同各方之間達成的暗箱協議呢,一旦二戰結束,這些靠戰爭財裝填自己腰包的家伙們,就必須要收斂起來,將那眾多的軍事化產業迅速轉型,將國家的主要精力以及政府訂貨轉向戰後恢復重建方面。
有人說美國是世界上頭號的軍事強國,它的軍事科技一直以來都在全球遙遙領先,而在這同時呢,美國人的軍工卻又主要掌握在私人企業的手中。毫不客氣地說,美國人的軍事力量之所以可以達到如此鼎盛的程度,是完全同其政府的對外政策分不開的。美國的情況同蘇聯不同,蘇聯的軍事工業完全掌握在國家的手里,國家財政撥款,直接到達各個兵工廠、軍事科學研究機構。平時呢,這些兵工廠的生產量並不是很大,他們最繁重的運轉期是在戰時。而美國呢?美國則相反,美**方本身並不負責軍工生產,他們需要的武器裝備都是實行競標訂貨制度,換句話說,那就是美**方所需要使用的武器,必須要由國家出錢,從私人的手中購買。
很顯然。在這種制度的支配下,美國地對外政策、軍事動向,就完全同某些私人的利益直接掛鉤了,美國對外的軍事行動越頻繁,戰爭打的越多,軍隊里需要補充的武器裝備就越多,而同時呢,那些掌握在私人手中的軍工廠就越有生意可作、越有錢可賺。與此同時呢,為了能夠在競標采購中獲得出現,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被對手淘汰。這些私人的軍事企業便異常重視軍事科技的研發,從而使得如飛機、艦艇、裝甲戰車之類的裝配技術日新月異。更新換代速度相當地快。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很顯然。將會有一大批地中小型企業會相繼破產倒閉,或者被更大的公司吞並,長此以往,在一段時間內,美國國內真正能夠存活下來,並且繼續為軍方服務地軍事工業集團就會越來越少,而規模卻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集中。當這種優勝劣汰的競爭進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超級的軍工壟斷就出現了,那些在競爭中存活下來的少部分企業集團,將主導全美國大部分軍事供貨的生意。
舉一個很簡單很現實的例子,美國著名地摩根財團,有人曾經頗為諷刺的說過︰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堪稱天下無敵,但是他們卻經受不住摩根財團的一場「感冒」。一旦摩根放棄了對太平洋艦隊的投入,那麼這個艦隊將有百分之四十的艦艇無法再次駛離港口。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地存在就是為經濟基礎服務。這是一個很淺顯得道理。也是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在美國,當各個私人的軍工財團以壟斷地方式最終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這些把握了美國國家機器中至關重要一環的人們,就開始要直接跳出來引導國家政策的走向了。毫無疑問,對于軍火商來說,世界和平是個絕對災難,在供求關系的環節上,他們的商品能不能夠找到市場直接取決于戰爭的存在與否。
在二戰前期,由羅斯福主導的美國政府一直不直接參加戰爭,但是卻以貸款乃至于援助的形式,向各個反法西斯國家提供大量的軍火物資。這是為什麼?就因為這個處在北美洲的國家愛好和平,為了和平的重現他們甚至不惜慷慨解囊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美國人的對外軍事援助,直至後來的直接參戰,都是由其外部利益以及內部勢力趨勢所決定的。以貸款形勢對其他國家的軍援,那自然是就等于是將國內大軍火商們的商品出售出去了,而無償援助的那一部分,則是讓全美國所有的納稅人一起來為這些軍火商的服務埋單。
正因為如此,在美國國內,尤其是在政治里,有錢的人就有勢,僅從這一點上說,它從蘇聯國內的情況也是極為不同的▔▔在蘇聯,要是出來一個類似于摩根的家族,那麼這個家族的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被徹底打倒。
杜魯門接過了羅斯福的總統權杖,但是他卻無法在短期內統合身邊的全部執政要素,而他的上台,也使得羅斯福當初同那些鷹派勢力之間的暗箱協議變成了一堆廢紙。杜魯門作為原來的副總統,自然不可能不知道羅斯福在戰後初期的一個階段內的主要政策側重點,按照當初的協議內容,在戰爭結束之後,白宮方面將會把主要的精力轉換到國內建設上來,最重要的,是提高國家福利、緩解國內矛盾。基于此,美國的對外政策將會趨向溫和,盡量避免同以蘇聯為中心的各個新興蘇維埃國家相敵對。但是如今呢,他卻不能繼續沿著這條正確的道路走下去了。擺在他面前的現實很清晰,他這個半路出家的總統,要想在這個位子上坐下去,就必須迎合那些鷹派勢力的喜好,從而得到他們的支持。
此時的杜魯門或許還無法知道,他這旨在緩兵的一時之計,將會對美國的後世造成多麼大的影響。正是由于他為了立足而對鷹派的妥協,造成了這一股不安因素的進一步壯大,從而使得其後續幾任美國總統,都無法在其任內實行較為緩和的對外政策。同蘇聯之間的軍事爭霸、在世界各地彰顯其存在、在越南直接挑起地區性戰爭等等等等,這一系列的舉措,直接造成了美國在戰後經濟發展的遲緩。
在六十年代初,也就是蘇聯楚思南當政的末期,一直同蘇聯開展著軍備競賽的美國,終于在經濟發展上出現了問題,國內經濟的萎縮,迫使這個國家在對外政策上由咄咄逼人的進攻姿態,轉變為大範圍內的戰略收縮。而這一點轉變,也就意味著從二戰結束後便開始的美蘇爭霸告一段落,在楚思南「新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政策引導下,快速成長起來的蘇聯,在經濟、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迎頭趕上、甚至是超過了美國。
當然,在一九四五年五月的這個時候,剛剛接獲羅斯福病逝、杜魯門繼任美國總統這個消息的楚思南,還想不到二十年後的國際環境會是怎麼樣的,他在這個時候,僅僅是預測到了杜魯門上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將會發生巨大的轉變。而為了應對這一轉變,他也開始加快了自己的動作。
就在五月二十一日,由蘇共中央出面召集的新一屆共產國際會議,在波蘭首都華沙正式開幕,其時,全世界五十余個國家的左翼政黨派出代表,參加了這次規模空前的國際共運會議。
正是在這次會議上,世界上第一個全部由社會主義國家加盟的、基于平等互利友好合作基礎上的準軍事同盟組織「華沙條約組織」正式成立。由于各國國內情況的不同,尤其是很多與會政黨仍舊未能完全掌握本國的政權,因此,首批加入華約組織的成員國只有九個東歐國家,而中國、越南等國家,則是以觀察國的身份加入組織的。
而隨著華約組織的成立,華約部隊也開始著手組建。按照當初的組織原則,華約部隊的組成士兵是從各個成員國的精銳部隊中抽調的,而維持這支部隊的經費,則按照各國的不同情況共同承擔。部隊的最高指揮官,由華約組織各成員國提名投票產生,最高指揮官的任期為兩年,連續任職不能超過兩屆。毫無疑問,這第一人華約部隊最高指揮官的人選就是楚思南,畢竟他在共產國際中的威望、在整個東歐地區的威望無人能及。
華約組織的成立可以說是一個象征,一個全世界範圍內左翼國家興起的象征。這個組織從一九四五成立開始,就一直處在不停的發展壯大之中。
一九四七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加入,以及其後越南民主主義共和國、日本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國等等國家的加入,標注著華約組織影響力正式蔓延到了亞洲。
一九五五年,也民民主人民共和國以及大阿拉伯利比亞社會主義民眾國的加入,標志著華約組織的影響力蔓延到了中東地區,並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一九六一年,古巴共和國的加入,標志著華約組織的影響力擴展到了南美地區,從而直接在美國的後腰上戳了狠狠的一刀。
……
不過稍稍令人遺憾的是,隨著組織的不斷擴大,以及蘇聯領導層的陸續更迭,尤其是在楚思南因病與六十年代中期退出蘇聯政壇之後,華約這個當初純正的社會主義國家聯盟開始逐漸變質,一大堆形形色色的偽社會主義︰諸如什麼「復興黨社會主義」、「伊斯蘭社會主義」、「烏賈馬社會主義」等等,相繼混了進來,從而使得華約在二十一初的時候,被迫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