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務部發電給德國首相俾斯麥。就說帝國因籌辦新政,需要大量借款,因此希望德國政府提供……2000萬德國馬克,恩最好不少于1500萬馬克。分20年還清,至于利息方面希望德國政府優惠一些。告訴他們,朕會以別的方面補償。」
「2000……萬??」閻敬銘、李鴻章等人越發疑惑的看著一絲詭秘微笑的唐漢明。
「現在我國並不缺錢,如此巨款我們借來何用?只還錢的利息頗為巨大,一般是二五折扣,盤剝非常。再說向德國人借錢不如向英國人借,請皇上明示。臣實在不明白皇上此計。」閻敬銘想了半天還是感到沒有借錢的必要。
「呵呵呵,丹翁,你主管戶部,朕打得這是財政牌。你說借得多了?朕還嫌少呢!李中堂,你說說。」
早已會意的李鴻章顯出了洋務派首腦的「**腔」風度︰「皇上所言極是!借得少了,大清是人家的孫子,借得多了,他們是咱們的孫子!這件事老臣親自去談。」
彭玉麟剛喝了一口茶忍不住噗的一口吐了出來。唐漢明也笑得厲害︰「李中堂,這就是曾國藩當日批評你與洋人打交道時用的**腔?呵呵呵。」
饒是李鴻章年老,也不好意思︰「臣這是御前失儀了!皇上的意思臣已略知一二。只是這些錢怎麼用?」
唐漢明大為興奮的打趣道︰「李中堂,你不是一直要打造一支亞洲最強大之艦隊嗎?你和崇厚的造船廠計劃很好,朕都快等不及了!這2000萬馬克撥給海軍1000萬,用于購買艦船和修造炮台、船塢。剩下1000萬購置工業所用的基建設備,告訴德國人。所有裝備我國都在德國購置!」
「啊?!如此我中華之海軍不僅稱雄亞洲綽綽有余,足可與世界列強比拼矣!」李鴻章有些激動,海軍是他的夢想。原來遙不可及,現在終于有了希望!
「告訴崇厚,海防炮台修造先從福建馬尾、台灣基隆、台北開始,然後是吳淞口。李中堂近幾年把大沽口、大連灣、旅順、威海衛軍港修繕的不錯,已經有基礎。所以,南方軍港加速竣工後再完善京津和旅大地區。所有軍港可多購置克虜伯重型岸防炮!德國裝備來華後,先緊著駐扎台灣的陸軍第三師和台灣民軍使用。」
「臣等遵旨!」
「軍機處給台灣巡撫鎮海將軍劉銘傳發一道密諭,讓他一定帶領新軍加固台灣防務,台北再建個先進的電報局,設備立即去買。尤其是基隆、台北、淡水、琉球等地。朝廷每年給台灣的建省費用戶部再追加200萬元,丹初,戶部的銀子該用就用,別藏著掖著。不夠朕來想辦法!」
「皇上說的對。老臣本就是為皇上與國家掌管財政,臣已經大體明白皇上洞見萬里的深意。臣一定努力為之,保證在三年內給皇上攢下2億兩以上的軍餉!反正這次‘挖金礦’讓戶部一下子有了1億5千萬!」
「朕可沒說過要打仗!榮祿,禁衛軍也要抓緊訓練,朕等著用呢!這幾天都忙起來,有什麼事立即稟奏!有諸位愛卿在,什麼驚濤駭浪也嚇不倒朕!趙先生,朕下午還有功課呢。咱麼走吧。」唐漢明一臉狡黠的笑容。
緊張的亞太地區局勢並沒有像日本、法國想象的那樣嚇得中國驚慌失措,唐漢明在19世紀末聚集起的當時中國最精干的人才立即行動起來,外交、軍事、經濟活動讓所有的歐洲政治觀察家看起了好戲。
《帝國日報》詳細的報道了帝國朝廷對阿拉斯加各種情況的了解,熟悉這種東方式的傳達意願方法的美國駐華大使馬丁欣喜若狂,趕忙向總統切斯特•艾倫•阿瑟報告並熱情的邀請外務部尚書曾紀澤參加美國大使館的宴會,外交能力頗強的曾紀澤口頭上謹慎的王顧左右而言他不作出任何實質性的答復。惹得被國會炮轟頭疼不已的總統先生親自給唐漢明連連發電,熱情洋溢的讓人很倒胃口。在美國政府強力優惠下,唐漢明做出最後要求,價格壓低到450萬美元!因為清國得賠付給俄羅斯50萬白銀作為1867年美國政府付款不足的補貼,美國忍痛割愛式的最後答應了跳樓價,而且將十幾年來在那里的所有設施和不願意走的民眾一起免費送給了中國!這一事件在外務部和唐漢明指導下中國左右逢源、湯水不露的就把超過152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以每平方公里不到3美元的價格拿到手。使13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也有了一塊海外省。為防止以後美國人反悔(發現金礦後非常有可能),曾紀澤奉旨邀請德國、俄國政府作為證人一同在購買協議上簽字畫押。
為此,皇帝特別下詔全國慶祝並派遣曾紀澤前去接受,改阿拉斯加為中國的新北省,永遠劃入中國版圖。因其地廣人稀,朝廷發布公令︰所有中國國民只要向戶部交納50銀元就可得到新北省50畝土地,朝廷統一提供農具等物品,耕種五年內不繳納任何稅務,五年後永遠成為個人財產。所有去新北省的國民由帝國輪船招商局免費運送。
好家伙,50畝!才50元錢!這價格也太低了,從沒有移民意識的中國國民第一次掀起了移民浪潮,趁著朝廷的新政都趕著去新北省安家發財。一撥撥偕老帶幼的中國人成了新北省最初的移民。留在新北省的13萬原住民既有美國人又有俄國人的後裔,他們了解到阿拉斯加被中國購買並大批移民來到後,欣然做了中國國民十分熱情的幫助了來自東方的同胞,在中國駐美大使、著名外交活動家黃遵憲主持下,全體原住民向大清皇帝唐漢明的畫像宣誓永遠效忠。
唐漢明知道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和復雜性,下旨特派維新改革派中堅,跟隨沈家本去各國考察過的司法部三品郎中戴鴻慈升任新北省巡撫,書香門第出身,一身正氣在帝國國立大學培訓有年卻又深通中華教育理論的翰林院編修、四庫全書協辦李盛鐸為新北省布政使兼學政監督。先由戶部撥發150萬元建省費用以大興教育和民生、港口設施。
為防止美國覬覦,唐漢明並沒有將新北省富有黃金、石油的消息泄露。因地廣人稀,兵部奉旨只派遣了600名步軍統領衙門的親兵駐防。
讓人驚訝的是許多商人也看上這塊不毛之地,中國境內新成立的商業集團紛紛派員考察中國的新領土,不到半年,新北省內的商業即繁榮起來,加之俄、美留下的小規模的工業基礎,新本省成了中國新興的外貿基地,居民也由13萬多猛增至近30萬。
待俄國人退場後,曾紀澤神秘的通知馬丁和德國大使馮、威爾德伯爵中國政府很可能給德美兩國以補償,因為在購置阿拉斯加的同時,中德簽訂《清德友好通商條約》,德國人除平等的以最低利息借給中國2000萬帝國馬克外,還答應給以中國最惠國待遇。
到底是什麼補償讓德美兩國對中國如此優厚呢?
中德合約與中美關于阿拉斯加的協議都附加了一條不公開的秘密協定,那就是中國願意五年後將藩屬國越南的金蘭灣租借給德美兩國各二十年!
自此,德國與美國的遠東艦隊都可以在馬六甲海峽游弋,從客觀上抑制了英法在東南亞、南亞的勢力,不過唐漢明指示曾紀澤以純粹的外交口吻告訴兩國大使,現在法國對越南進行的侵略戰爭並不符合清國的政策而且是對清國的一種挑釁,也會影響到中、美、德三國在越南的權益。
美國人賣了不毛之地還得到了亞洲東南部的優良港灣自是欣喜若狂,以為得了天大的便宜。德國皇帝威廉一世也一改往日的矜持,親自給唐漢明發電問候並竭誠保證中德兩國今後的友好關系。
中美德三國結成了隱秘的同盟,美德政府答應在外交、經濟、金融、工農業等方面全力支持清國正在進行的新政,對于法國人在越南「使清國難堪的侵略行動,在必要時(清國提出)對其進行譴責和勸告」。而美國大使馬丁與德國大使見清國如此大方的表示友好,還提議願意給日本政府實施壓力,迫使其從朝鮮撤兵,作為對清國的回報。曾紀澤奉旨說時機不到,等機會來臨一定請兩國主持正義。
唐漢明以一個金蘭灣便布好了第一個陣勢。中國邀請克虜伯兵工廠董事長等多人訪華,伏爾鏘造船廠接過中國政府有史以來最大的訂單,但因為時間過于倉促,六艘萬噸級鐵甲艦不可能全部完工。在唐漢明的指示和廠方的熱情建議下,廠方先以最低價格賣給中國16艘新出產的大型雙管魚雷艇,保證在1884年12月31號前完成五艘軍艦。
民眾們自然不清楚朝廷的真實動向,只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早就對朝廷卑躬屈膝的割地賠款大為不滿國民見朝廷購買了一塊巨大的領土加上輿論界高調的大談阿拉斯加對中國的有利方面,所有的中國人沸騰了!唐漢明精明的挑動了中國人大一統傳統里那根最敏感的神經,即中國作為天朝上國,悠久文明歷史讓外人贊頌學習仿效之外,就是必須有廣大的領土作為藻飾富強的心理。無論是戰爭或是買賣,只要國家多了一塊土地,自然符合農耕文明影響了2000年之久的大多數國民的心情,這是與發展新政使國家富強互為表里的。例如宋代雖然在中國歷史上最為富有,但因領土過小,仍然被後世視為「弱宋」。
有國才有家的思想讓大多數國民對革新朝廷的贊同支持程度一下飆升。興高采烈街談巷議熱烈的席卷了神州大地,所有國民都高興的了解中國又擴大的版圖,雖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並不曉得什麼阿拉斯加具體在哪。因擔心朝廷舉辦新政和購買阿拉斯加款項不足,人們破天荒的自發組織起來給朝廷捐款,上自王宮親貴、下自黎民百姓富商大賈,一個多月時間內就捐助朝廷300萬銀元!這可是清代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帝國日報》連篇累牘的把捐款的人員作為光榮事跡發表宣傳,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愛國浪潮。
唐漢明知道,時機到了
正向老子說的︰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那樣。九月下旬,《帝國日報》一改興高采烈奉旨登載了朝鮮和越南國王分別發來的求救文書,正在熱烈支持阿拉斯加建省的中國民眾被澆了一頭涼水,剛剛涌起的熱情不僅沒有被澆滅,反而化成仇恨。
而實際收到的效果就是輿論大嘩、群情激奮!善良、溫厚的中國民眾再一次爆發了對外國列強的不滿,大多數人雖不知道朝鮮和越南在哪,人口幾何,但人們都知道兩國自漢唐宋明以來就是中國的屬國,每年越南、朝鮮的貢使去北京朝拜的景象自然給民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文同種而且作為屬國給愛面子的「天朝」國民以補償割地賠款後空虛的虛榮心起到了巨大作用的兩國竟然要被蕞爾小邦日本和法國大鼻子洋人奪走了?!
中國人一向以大哥的情懷關注與支持的四鄰藩國,所以一是欽佩中國文明,二是恐懼中國的相對于強大,中國四周的小國大多數都以中國為宗主,念念納貢歲歲來朝,然後由中國賞賜給正式的國號和認證國王的正統合法性,卻絕不干涉其內政,如琉球、朝鮮、越南、暹羅、緬甸,千百年來形成的慣例讓這些小國家和中國人習以為常的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與殖民主義絕不相同,中國從未主動侵略或是侵佔收取各國領土、利權,反而在各國有限的貢品上達之後惠賜給優厚的禮物,各國凡是有天災**、國家動亂糾紛就會請中國出面調停解決,這就是中國歷代王朝的統治者們遵循的「厚往而薄來,天子所以懷諸侯也」的真實國家意識。這種文化的認同、和平交往被歐洲人稱之為「中華朝貢體系」,從未停止過。然而,自緬甸被英國人佔領絕貢,中國自身割地賠款的民族慘痛越加深厚,但中國人一直沒有忘記這些不是兄弟的兄弟,仍然認為朝廷不應放棄各屬國。這類民族意識與民族情感是善于掠奪的歐洲人難以理解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輿論掀起的巨浪讓各省士農工商各界一致向朝廷上書,請求「大震天威!請朝廷素發大軍救援鄰國驅除日、法,示我煌煌天朝不忘番邦之情義!」,來勢洶洶的吶喊表現了中國人不畏強權永不屈服的決心和厚道仗義的性格。
各地學校和教育機構正好借此就會給所有年齡段的學生上了生動的一課。十文錢一張的《帝國日報》全文登載的求救文書和日本、法國蠻橫無理的照會觸痛了每個中國人。
「臣李熙稽首頓首泣血叩陳于我大皇帝陛下︰欽惟我大皇帝陛下湯德昭懋、光被四海。小邦久視天朝為父母之國,無代不恪盡職守永為藩臣,不敢有一絲懈怠,而我國民精誠自稱為天朝藩民,小邦一切制度、禮俗盡得中華之教授。伏以天朝皇統久遠,庶小邦之宗主,使役千年,下國孝敬之忠順,念臣遠守東海,世承藩服。今日人驕橫侵土,小邦難支,父母之國咫尺在旁乃何忍視之!我臣民死傷無數,畏懼于強暴。小邦乃天朝之孝子也,日本逼迫太甚,若天朝發兵相救,下國所有臣民無不焚香叩拜我大皇帝陛下如天之恩,如地之仁!結草餃環生生世世願為天朝守護東方海虞。恭請皇帝陛下以蒼生為念救我小邦于斯時。威武巍巍,臣鞠念聖駕仁孝之心天日可表。謹派密使奉表于我皇駕前。朝鮮臣李熙叩陳」
字字血、句句淚,看得民眾著實惱怒,不過帝國日報上並沒有登載大清給朝鮮、越南的回文和對日本、法國的回電。只是含含糊糊的說朝廷自會秉公處理,盡量和平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