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帝國時代 第二卷劍指天南 第四十九章 最後的朝貢國與海外蘭芳4

作者 ︰ 哼哼大寶貝646

左宗棠、曾國荃對視一眼,思索許久說︰「丁寶楨倒是合適,但朝鮮又離不開他,再就是劉坤一、劉銘傳、吳長慶也不錯,東南兩地又少不得他們,臣有個人,是原先淮軍將領、原江西巡撫劉秉璋,此人文武兼備,太平軍之亂也是由翰林院編修棄筆從戎參加淮軍,屢立戰功。後因與朝廷政見不合,辭職在家。用此人為四川總督比較合適。」

光緒沉吟見榮祿呆著臉,問︰「仲華,你舉薦一個。」

「奴才想到一人,山西太原知府錫良。本是世襲輕車都尉,武藝高強,勇武不俗,上回奴才回京時與其攀談過,是個可用之人,但年紀太輕,今年才29歲。」

「哦?錫良!朕也听說過,不就是那個親自帶兵剿滅土匪的知府嗎?年輕怕什麼?你不也是26歲任左翼總兵官的?」

榮祿訕訕笑了︰「是奴才想左了,奴才覺得可以派他前去西藏任幫辦大臣協助哈里達訓練軍兵。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恩,湯生,擬旨,用廷寄上諭著劉秉璋任四川總督兼四川警備軍司令官,錫良升任駐藏幫辦大臣,加正三品餃,領駐藏軍訓練大臣。二人來京陛見後即刻上任。

著國防部、總參謀部以朕的名義即刻下令,調四川警備軍5000人、大小金川兵3000人先期趕赴後藏,兵馬糧餉裝備均由國防部籌辦。由內帑先撥發300萬銀元充作軍餉,兩年內戶部再行撥發。

再發一道廷寄敕諭給西藏兩大喇嘛,1,重申前後藏重大事務必須由駐藏大臣親自請旨管理,日常事務由駐藏大臣與兩大喇嘛共同合議決定。所有噶廈、噶布倫大小貴族頭人必須遵從駐藏大臣命令。違者以違詔罪就地正法!

2朕因邊境不靖,所以先期派遣大軍進駐後藏,望卿等努力協助王師,嚴守機密,襄助糧餉並維護藏地安寧。辦好了朕必嘉獎。

雪帥,立即派40名鑾儀衛情報官趕赴尼泊爾潛伏,多帶些銀子,探听虛實速速報來。趙先生,這麼著可好?」

趙烈文想了想說︰「臣以為很是恰當,臣想廓爾喀特使入京必定不敢走原來路線,應該從大小金川過來,是否派人去秘密迎接一下,要是出了事就不好了。」

光緒陡然明白過來︰「叫瑞恩派30名侍衛去迎特使,通諭四川、雲貴、廣西等省,嚴密點查自尼泊爾來京人員,一經發現特使,著各地督撫妥善扈從來京!」

辜鴻銘聞言早就打著月復稿,等皇帝話音一落早就持筆在手頃刻而成,這些日子以來,連慈禧太後曾經欽點的探花以學問著稱的張之洞也不由得稱贊其才思敏捷過目不忘博學多才的本事,書生本色的張之洞對其惺惺相惜,更為重要的是皇帝對辜鴻銘這個貌不驚人的混血兒寵信有加。自己這個軍機大臣禮部尚書實際的重要性遠遠落在其後,假如不是自己積極參與新政還略通外務是南北清流黨的重要首腦,早就被皇帝明升暗降罷了政事跟翁同和、李鴻藻一起去修書處「效力」了。從起居八座大權在握的封疆大吏中樞大臣真的去了修書處修訂什麼勞什子的《四庫全書》、《永樂大典》,那麼大的工程還不得一直修訂個二三十年,等書修成了,自己恐怕早就成了骨頭渣子,連那些個被皇帝下詔趕去一起修書的大臣們再也不用裁撤,隨著典籍的完善會一批批樂呵呵的走進墳墓。

小皇帝雖名義上沒有廢除一個朝廷衙門,但卻巧妙的讓所有妨礙維新改革的朝廷部門都成了空殼子,行政事務再也沒人掣肘。可細想想,畢竟皇帝這種釜底抽薪的手段沒有像歷代王朝君主一般對朝廷動大手術,廣開殺戒,也算是佛心一片。本來張大探花認為才10來歲的小皇帝絕沒有這種心計,不是朝中有重臣輔助就是**的慈安皇太後點播,來京供職後才體會頗深,更是兵變前京師里傳播甚廣的流言蜚語提醒了他——比如慈禧太後真正的死因。作為臣子,他永遠不會也不敢讓自己相信那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他也不得不選擇性遺忘。

不過,自那以後他更加小心,不該說的絕對不說。竭力保證自己後半生的尊榮富貴或者說意識深處還保留的治國平天下的使命。

「著瑞恩將劉鎮洋等人即刻請過來,朕見一見。張中堂,想什麼呢?」

光緒的問話讓一直在沉思的張之洞猛然驚醒,忙欠身道︰「皇上恕罪,臣方才想著帝國萬一大舉出兵尼泊爾、哲孟雄、不丹,後援糧草困難重重,俗語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進藏之路更是煩難,可否在京津鐵路和南方幾條鐵路完工後考慮在四川修一條進藏的鐵路,東三省、西藏、新疆、安北省臨近外國,當地人又叛服不定,若在這幾省大修鐵路,形成完備的交通系統,則帝國不必在其留滯大量無用之兵,只在險要地方駐扎一只精兵,如真有外敵入侵或叛亂,大軍利用交通線便可朝發夕至旬日可到,能省卻朝廷多少工夫!不過臣這番建議現在來說有些不合時宜所以不敢妄奏。」

「妄奏?不,張中堂,你這才是高屋建瓴的長久之計!要是當年咱們像英法德美等國大修鐵路,還用進軍廓爾喀要準備兩年之久?!現而今只得跟時間賽跑了,你這個建議好,湯生回去記下來你們幾個先議議,在軍機處備案。」凝重的光緒接過辜鴻銘遞過來的上諭仔細閱覽,又故意提筆改了幾個字才一一蓋用御寶。

「發下去!對了,軍機處再調查一下西藏的地勢能否建個電報局,趕緊上奏。容先生,蘭芳的事您先說著,朕邊吃邊听。」

容閎見皇帝如此和藹,眾大臣又言無不盡,很是欣慰,思索片刻道︰「這件事負責,臣不一定說得清呢,請眾位大臣補充。

臣早年在美國就見過蘭芳人。所謂蘭芳在世界各國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有的承認有的不承認,我國是一直不清楚此事,連蘭芳的地理或國名、是不是一個國家都弄不清也是人之常情。美國也不承認蘭芳,所以國內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東南亞還有我華夏領土。」

「華夏領土?先生此話從何說起呢?」光緒忽的睜大眼,門外李鴻章躬身進來,听了這番話也是一驚便立即被皇帝的眼神制止。

「李中堂,外面如何?有沒有人鬧事啊?」皇帝語氣淡淡的。

李鴻章何等精明,在大殿里勸著酒發覺殿外侍衛森嚴、盔甲林立心知有變故,但在文武百官面前他這個領班軍機大臣、首席大學士又不好問,听出來的左宗棠簡單介紹情況才急忙入閣。

「眾王公大臣都還安靜,東西蒙古的王爺們也吃得好。恭親王說身體不適提前告假了。醇王爺和惇親王很是忙里忙外的招呼著,不然老臣四腳朝天也忙不過來。臣方才听季高也說了幾句。趕著進來了。」

光緒幽幽一笑︰「六叔這是情思不震嘛,王商,送幾丸御藥房的至寶丹和六合順氣丸去恭王府。中堂坐吧。外頭有左中堂的虎氣一震,今兒總不至于跳出的活曹操!」

東暖閣里所有人被皇帝一席話說得渾身一震,光緒毫不在意沖容閎點頭。

「皇上聖鑒,臣繼續,實際上蘭芳就是三寶太監下西洋時路過的婆羅洲,在大明會典里早就有記載,西洋人稱之為加里曼丹島,是荷屬東印度最大的島嶼,總面積有70多萬平方公里。西為蘇門答臘島,東為蘇拉威西島,南為爪哇海、爪哇島,北為南海,您看,這就是。」容閎片刻畫出地圖給眾人上課似的講道︰「這島嶼地理位置之重要,在西南太平洋上首屈一指!皇上,諸位請看,這里北托南海,東北是西班牙屬菲律賓,正西遏馬六甲海峽,西鄰荷屬東印度群島,四戰之要地。

蘭芳正位于婆羅洲西北部臨海,其國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即西元1777年,早在1770年梅縣客家人羅伯芳建立蘭芳公司從事商務貿易、海外運輸,其後公司規模擴大,是時不少廣東人前往南洋謀生。由于廣東人擅長經商,因此,不少從事貿易的人都很受當地土人酋長的敬重。當時由于不少歐洲人前往當地騷擾,所以當地有華人社團從廣東省、福建招請團練,來到南洋擔當類似保鏢的角色,當中勢力最大的就是蘭芳公司。後來不少酋長都要求公司保護他們,所以公司當時的老板羅芳伯就在當地成立共……國家,並擔任國家的大總——相當于國家元首,總攬國家的保安及各部族之間的協調工作。而各部族的內部事務,仍然由酋長負責。此外,當時由于羅芳伯得知洋人對大清仍然非常顧忌,所以在立國之初就立即向清朝稱臣,並派員前往北京朝貢。此舉果然使洋人大為顧忌,從而停止對當地的騷擾。而另一方面,早期未有加入的部族,看到蘭芳國的成功,亦紛紛表示願意加入成為成員部族。可惜啊,大清怎麼能容忍南方的漢人在海外建個國家呢?當年的朝廷不僅不為海外華人撐腰,乾隆爺還嚴令沿海督撫不得接濟泛海歸來的華人並痛斥東南亞等地討生活的華人華僑毫無人臣之禮、滅祖欺宗、違背天朝禮法擅自逃離王化,自此後所有海外華人華僑一概不得自稱是天朝之人,所有化外之民生死與中國無關,任由當地侵略者欺辱。所以朝廷一直沒有承認蘭芳更沒有在禮部或是理藩院備案。這是記載于《高宗實錄》上的,所以荷蘭人在荷屬東印度對華人進行肆無忌憚的大屠殺而毫無顧忌!實為吾國痛心之歷史!」

眼見皇帝又沉了臉,一旁曾紀澤忙接過話解釋︰容先生所言確是實言……誰叫當時就那麼個情況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復興之帝國時代最新章節 | 復興之帝國時代全文閱讀 | 復興之帝國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