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帝國時代 第二卷劍指天南 第九十二章 細微之處1

作者 ︰ 哼哼大寶貝646

啊?!」連辜鴻銘都嚇了一大跳,這不是完全不給李鴻章面子嗎。再說怎麼連他的家屬都怪罪上了。

辜鴻銘是在外洋流血多年,對傳統的中華帝王文化也頗知道些,但畢竟比起岑春 還差著不少,都是軍機大臣,但在皇帝心中他們今後對于國家的歷史價值截然不同。

岑春 乍聞此事雖有異議卻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驚訝,少年天子做事不拘常理在京他就領教的多了。思索著朝局及軍機處等人的安排,他隱隱約約揣摩到了皇帝的意思,雖然給了軍機處不小權力和地位,連著打破禁令給予李鴻章等人賞罰懲治職權,但從勤王事變之後先殺葉志超,再殺方伯謙,又提拔左宗棠的屬下外放新疆巡撫、直隸警備軍代司令,連出宮南巡都是宋慶和董福祥兩個湘淮舊部一起跟隨,若按照懲治結黨的心思去處理人事,斷然不會再把李鴻章、左宗棠二人留在朝廷中樞只安撫收買黨羽不收拾黨魁,他們幾十年大辦洋務、馳騁沙場手下戰將謀士何止上千?但若不是這思路,怎麼一面重用李鴻章等人又不斷打壓他們的勢力,譚鐘麟不是湘軍也不是淮軍勢力,但又與兩股勢力關系十分密切,這樣處置一員地方大員已經震動朝廷,方伯謙不過是個中級將佐,皇帝對他的懲罰連帶著御批里「卑鄙無恥」的話頭豈不是更打了幾位軍機的老臉?自己和辜鴻銘剛剛20出頭便被委任了軍機職權,難道皇帝沒有其他的深意?

隨著辜鴻銘尷尬的奮筆疾書,岑春 眼神霍的一跳已是大體清楚︰李鴻章、左宗棠等元老重臣的富貴榮華是少不了的,但滿洲消亡之後,皇帝絕不允許有任何一支力量向以往那樣阻礙皇權和帝國的進步,打壓軍機處領班大臣就是讓各地督撫不得再重現革新之前那種只認幾個洋務派大臣不尊聖諭的局面,同時瓦解原先樹大根深的湘淮勢力為皇帝所用,警告其不得再染指其他權勢以及怙恃弄權、結黨營私,總參謀部和剛直正派的彭玉麟正是基于此才被提高到了如此地位。而自己和辜鴻銘兩個小年輕人的進入還是為了不讓李鴻章等元老把在北洋那一套帶進朝廷中樞而牽制他們,從權力上做到一定的制衡,當然,這種制衡必須是以眾人的和衷共濟為基礎。不然下面辦事的官員一旦時日長久,就會想這件事李中堂如何處理,那件事左中堂如何處理,從這個意思上說,李左等人照樣依原先沉厚的政治經驗、威望及閱歷有限制的綜理國政,但絕不能干擾皇帝任何的乾綱獨斷,在皇帝允許的範圍內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一旦超越皇帝劃定的權力圈,必然會遭到重處,而自己及辜鴻銘的作用是皇帝培養心月復、集中權力又能在年級持續老邁的元老們一個個淡離國政後順利接班繼續革新大業的保證。所以才在此等小事上敲山震虎小題大做。

真是一箭四雕!至此,20歲的岑春 才稍稍窺得了只有13歲皇帝萬丈深邃的帝王心術的邊緣,只是這心術永遠不能開誠布公的布告眾人,只要人去猜,就是猜到了也只能永遠爛到肚子里。

「岑春 ,想什麼呢?」光緒微笑的眼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般盯著自己一手提拔的軍國大臣,岑春 此時才覺得腦門上出了一頭汗,阮宇在旁笑著提醒。

「臣……是想著皇上對李中堂還是稍留體面,卑鄙無恥這四個字容易讓人產生誤解,所以臣走了神。」

光緒思索著又要回那份折子,親自提筆在前面添上了方伯謙三個字道︰「你聰明的很吶,要是李中堂看了不定多麼懊惱呢。」

岑春 訕訕笑著沒答話,又幫著辜鴻銘批了幾份,見有一份朝鮮丁寶楨的密奏夾著袁世凱的折片(非正式上奏)便挑出來呈給皇帝。

光緒瀏覽一遍似笑非笑說︰「丁寶楨還是能干!瞧瞧,不到一年,朝鮮朝廷里咱們的官員全部運轉起來了,親日派、親俄派、宮中閔妃集團全部肅清,教師們的教育也很受朝鮮國民歡迎呢!如此以來,不用十年,這個箕子朝鮮又能……」見阮宇在旁,光緒便笑不做聲。

辜鴻銘剛才方才的詫異里清醒過來,接過折子看看︰「這是漢城電報局發給軍機處的密電,是李中堂又抄來的。陛下,丁大人說帝國官員在朝鮮政府里已經達到1600多人,教師1000余人,看來近期不必再派人去了。祈請皇上下詔將朝鮮成均館(朝鮮國子監)改為帝國大學朝鮮分院,並任命學務監督唐紹儀總領其事。還請求撥款重修並御賜匾額。臣以為準奏便是。不過,臣擔憂派過去官員都是帝國的中下級官員,只通過新政輪訓,教師大部分是些各省的候補官員和老儒生,其能力似乎值得斟酌。」

「當然值得斟酌!」光緒頗以為然的掃視眾人︰「朝鮮為何自明末以來政局混亂,又沒有外敵入侵。只能說他們內政不修所致!朕閱看情報資料,革新前他們那個小朝廷里便有老論、少論、北人、南人、西人等黨派爾虞我詐擾亂輿論,妨礙視听,這個閔妃又聚集一黨與大院君爭權奪勢還都不忘壓榨黎民百姓,這麼一大群烏眼雞似的爭來吵去自然顧不上民生以至于民窮國弱。阮宇,越南阮福升當政是否也是如此?」

「陛下所言不虛,所以小國在法人侵略下連連敗北!」

「所謂河山之固在德不在險,先賢明言。朕為什麼要殺掉兩班大多數貴族又抄家充公?不就是給朝鮮今後的改革開闢道路,打造基礎。其號稱小中華其實夜郎自大無恥之尤。就說他們事事仿照中華禮樂文明,但帝國的科舉文官考試他們怎麼沒學了去?是否任官只看門第出身,這種朝廷不亡天理難容!但其國民熟悉中華漢禮已久,所以朕派了那許多候補官員、舉人前去,還是先從三字經、百家姓講起,一言以蔽之,上面的官員要在帝國指導下禁止黨爭重視民生開放革新,下面的教師開啟民智以為將來之革新基礎。這兩頭做好了,什麼事都好說。十年之內只要沒有大的變化,把儒學里的「大義名分論」學好,不費一兵一卒就可傳檄而定,能省了咱們多少麻煩!只不過現今咱們自顧不暇,等將來人才再多些,還得派。大院君不是上奏說他的政令也十分暢通嗎?這就是仗了帝國威望。」

「臣擔心咱們派去的人都是些候補官兒,餓著肚子去了,萬一把帝國官場陋習帶去……良莠不齊恐生他變呢。」辜鴻銘斟酌著詞句,意思卻很明白,一大幫子如狼似虎的官去了,重蹈陋習欺詐貪瀆惡習對付朝鮮百姓,反正中國官場的陋習歷來是天下第一,花樣翻新。激起民變就前功盡棄。

「湯生對人性還是知之不多。你想,原來他們坐了多少年冷板凳,朝廷給他們的特恩他們能不接著從而感恩戴德?朝鮮的差事給的薪水又比國內多著一倍多,再者雖是魚龍混雜,畢竟朝鮮官員也不是瞎子,咱們的官都是副職,多少也有個監督,朕跟丁寶楨還提到在朝鮮等地辦報,多少是個制衡。再說他們的家人都在國內,上次李中堂還提議去朝鮮做官一律不得帶家屬前往,一旦不法加倍定罪。這麼著幾方面牽制,應該還好些,帝國最高檢察院也可以不定期派人去檢查一下。真要是出了事朕誅他們三族,所以朕不怕他們放肆。」

「聖慮深遠,如此還能把那些整天縮在家里惹事生非的忙活著有事做,朝廷不過多花幾個錢而已。」

光緒凝視溫馨的燭光幽幽笑道︰「別光提醒咱們自己人,朝鮮人多少也有顧忌呢。丁寶楨的這份奏折準奏,朕的大字寫得不好,讓翁師傅代筆吧。只是唐紹儀改為成均館副總領,給丁寶楨他們說,不要貪慕什麼虛名,正的副的不在乎,關鍵是抓住主要方面的權力,著丁寶楨兼任右議政同為議政府判事,用大院君的名義去操控一切,于幕後指揮才妥當。不然有些宵小之徒造了謠言惑眾咱們豈不是得不償失?還是袁世凱有見的,訓練了3000朝鮮新軍,正職都是他們的人,說請把抄查貴族的家產運回北京充公,這個不必,除了珍寶古玩運回來送到內務部,現銀就留在那兒給丁寶楨做資金。閻敬銘派幾個人過去操辦就是了。」

皇帝剛說完,辜鴻銘就寫好了,岑春 想著說︰「湯生說得臣以為也不能小視,可否讓朝鮮的司憲府(御史台)權力大一些或直屬丁寶楨呢?臣記得朝鮮還有個義禁府,有些似鑾儀衛……」

「不要直屬丁寶楨,那畢竟是朝鮮的‘內政’機構。直屬大院君,多派些人進去工作,有什麼事情向丁寶楨報告便是。至于義禁府,著袁世凱兼任義禁府總判,嚴查各級官吏貪瀆不法情形,這麼著權力交叉互相監督就好多了。軍機處再下一道指令,在朝鮮工作官員儒生務必表面上尊重其主官,不得仗勢欺凌飛揚跋扈。」

議政府︰朝鮮李朝時期最高行政機構,相當于中國的內閣加軍機處的權力設置。

右議政︰相當于右宰相,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同為朝鮮朝廷宰相,品秩正一品,合稱「三公」。

判事︰主管某事。

司憲府︰朝鮮從二品衙門,負責糾察百官王室宗親,相當于中國明清都察院,權力稍大些。

義禁府︰朝鮮王朝的特殊調查、審訊、特別監獄機構,隸屬于兵曹(因是中華藩屬國,不敢稱兵部),從二品衙門,直接听命于國王。相當于大明的錦衣衛。

今天兩章,補上!請朋友們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復興之帝國時代最新章節 | 復興之帝國時代全文閱讀 | 復興之帝國時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