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曲 第二卷 第十六章 除魔衛道(上)9000字爆發已到,求票

作者 ︰ 楓舞邀雪

爾後,衛陽說完,眾人皆已然明了,在場之人紛紛贊揚秦歌高義,吳闕本想讓秦歌名聲掃地,沒想到卻適得其反,據理力爭之下,甩手便離開劍冢。

其余正道弟子皆對他心存鄙夷,上清派弟子雖然一向有些仇恨青蓮宗弟子,可是對于吳闕,他們在上清派之時,早已心生厭惡,只是吳闕乃是李思遠之徒,不敢過多露出不滿,當即便轟然大笑,對著吳闕大放羞辱言辭,將往日的不滿情緒一掃而空。

劍冢之行,已然到了盡頭,雖然有些正道弟子想去劍冢四層,但是剛一進劍冢四層的甬道,便被一股莫名的力量給推了出來,嘗試了幾次,依然是如此。

最後,他們皆頹然而歸。這一行,他們手中的法寶皆各自換了個樣,絕大多數人在劍冢取得的法寶與仙劍,比起他們過去所使,好上許多。

止水峰一脈弟子率先離開,衛陽走在最前,將秦歌拉至身旁,小心的詢問他的情況,得知他無礙後,便開口說道︰「師弟,你大難不死,可真是老天保佑,若是在劍冢出了什麼差錯,這叫我如何與師傅交代。」

秦歌呵呵一笑,心有余悸地說道︰「是啊,想起那洞穴我仍是心里害怕,在里面枯老的青蓮先輩實在是太多了,可惜他們的骸骨被赤炎產生的火焰給燒了,不然我定會將他們的骸骨從洞穴之中帶出來,讓他們入土為安。」

荊少羽劍眉一挑,說道︰「這是他們的宿命,倒是師弟你,也單純的緊,不知吳闕那廝的歹心,若不是師弟你無事,我真想將他一刀斬了。」

衛陽接過話道︰「吳闕此人,心胸狹隘,上次切磋輸在你們兩人手上,讓他落了顏面,他早已是懷恨在心,這次逮著了機會,自然是要報復,還好師弟福澤深厚,能夠從那洞穴之中逃出來。」

秦歌「啊」了一聲,驚道︰「不會吧,上次切磋只是交流各自的道法而已,勝敗有那麼重要嗎?」

郝仁重重的敲了一下他的頭,一幅孺子不可教的表情,喟然嘆道︰「師弟你心胸寬闊,自然是將勝敗看得淡了,但是吳闕這廝心胸狹隘,自詡在融本境界無一對手,但是先後敗于你與荊師弟之手,頓覺顏面大失,是以將你們兩個給仇恨上了。」

走出劍冢,眾人都已回了止水峰,陸雲萱與李無憂兩人皆在止水峰的空地上等待眾人的歸來。

遠遠看去,兩人風姿卓越,翩然如仙,男的豐神俊朗,女的風華絕代,當真如同一對壁人,讓人心生羨慕。隱然間,能見兩人眼中都顯現一抹如水般的柔情,彼此對望,像是心有靈犀般,淡然一笑。

荊少羽驀然間心中一痛,別過頭去,暗暗擦去眼角滾落的淚水,再看身旁的水盈兒,她依然跟隨在自己身旁,眼中閃現出脈脈柔情,卻又令他心中泛起異樣的感覺。

青蓮大殿中,道門一眾首座皆聚集于此,商談血煞道與惡鬼道之事,青塵與青風兩人傳來重要消息,血煞道與惡鬼道再次出動,掀起一連串的腥風血雨,而且更是毫無顧忌的在中土各處擺起血河大陣。

此次,據青塵與青風所言,血煞道與惡鬼道欲在九州擺下血河大陣,揚州、青州、幽州,冀州,這四州已經驚現這兩道妖人,而其余五州由魔門邪王殿,天魔宗、陰陽門,神火教,太上道各自鎮守一州,至今未傳出有兩道妖人的蹤跡。

血煞道與惡鬼道所作之事,簡直是人神共憤,罄竹難書,饒是行事乖張的魔門中人,也是對這兩道深惡痛絕,一見這兩道妖人,則大下殺手,真個是欲將這兩道妖人給挫骨揚灰。

听得這個消息,這些正道首座皆是默然不語,心內的驚駭是難以言表的,誰都不曾想過,這兩道卷土重來之勢竟然如此洶涌,而且青風再次傳來的消息對于這些人來說不啻于一個晴天霹靂。血煞道與惡鬼道在俗世間竭力掀起中原與狄夷之間的戰亂,幾場驚天大戰之後,血煞道與惡鬼道從中收集了難以估量的血氣與兵魂的怨氣,借此血氣與怨氣,兩道又有十多名化神境界高手進入寂滅境界,一時間風頭無兩。

淨念禪院空色听聞,口宣佛號,雙手合什道︰「這兩道如此作為,簡直人神共憤,我淨念禪院必定罄盡全力,與諸位道友一起共抗妖孽。」

天音閣玉芷真人沉聲道︰「除魔衛道乃我們道門中人的責任,我玉芷必定罄盡全力,與諸位道友一起共抗妖孽。」

其他道門首座皆紛紛發言,除魔衛道。

聚會散去之後,李思遠神色沉重的回到青蓮宗中安置上清派弟子的住所,剛一進門,只見吳闕哭嚎著,飛奔而來,對李思遠大訴委屈,直言青蓮宗弟子欺人太甚,幾人欺負他一個,言語之間極盡夸大,將止水峰眾弟子說的格外的飛揚跋扈、咄咄逼人,而將自己說的無比淒慘。

李思遠登時勃然大怒,氣得臉色烏青。吳闕乃是他與俗世一貌美女子私生之子,而吳闕在俗世亦是個無惡不作的奸徒,得上清派在俗世的勢力庇佑,他所作之惡事,簡直罄竹難書。

李思遠因是上清派當權人物,終生不得娶妻,自然地心底下對于這個唯一的兒子分外縱容與疼愛,听他受了委屈,簡直猶如被人用刀割了自己的肉一般,心疼至極。

吳闕心內暗自冷笑,臉上卻一臉委屈的模樣。過得片刻,他便抽泣道︰「師尊,這次劍冢之行,我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是時,他將自己無意間從青蓮宗弟子口中得來的訊息告知于李思遠,這訊息乃是關于劍冢之中封存了上古神兵軒轅劍之事,那日他跟在青蓮宗弟子身後,想趁機取得便宜,沒料到卻听到上清派中有弟子談起這個傳說,是以將其放在心上。

李思遠心中震驚,貪婪地說道︰「此話當真?」

吳闕心有揣測,他只是略有耳聞,但是為對付荊少羽與秦歌已然是顧不得許多,心中恨意滔滔涌過,斬釘截鐵地說道︰「此事千真萬確,我敢以性命擔保。」

李思遠沉思許久,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揮手對著吳闕說道︰「你先下去吧,你受屈之事,我定會給你做主,還你一個公道。」

吳闕暗自欣喜,恭身退去,瞬間心情極是愉悅,往自己房中走去。

待吳闕走後,李思遠難以抑制心中的驚喜,欣然道︰「原來軒轅劍竟然真的藏于劍冢,看來老祖所料的沒錯,這事我一定要與老祖宗說明,若是能夠得老祖宗指點,那就離進入太虛境界不遠了。」

李思遠口中所說的老祖宗乃是上清派祖師,他早已得天庭冊封為仙人,前些日子,他跨界傳訊,十年之後他會奉天界紫薇大帝之命,下凡來尋找軒轅黃帝封存在凡間的軒轅劍。

止水峰,依舊是熱鬧非凡,郝仁偌大的嗓門傳出老遠,此刻他嘴角流著口水,盯著傅一恆手中的仙劍猛瞧,不斷的說道︰「師兄,你這劍可是好東西啊,水系中的極品仙劍啊,對于修煉心若止水訣可是大有好處啊。」

郝仁道行早已修煉至凝華末期,可是一直未能夠做出突破,心中甚是焦急,靈虛境界算是修道者的一道天塹,沒有一定的機緣與悟性是難以突破的。

郝仁悟性絕高,而且先天靈識過人,可是卻滯留在凝華境界許久,只因他未能有一柄稱心如意的水系法寶,若是能夠得到一件水系法寶,汲取其中的靈氣,說不定會做出突破,一舉達到靈虛境界。

傅一恆笑罵道︰「你這廝,看見好東西就眼饞,這冰魄豈是你能拿的了的,你非水靈之身,強行祭煉這冰魄,反而有害無益。」

郝仁訕然一笑,伸手在冰魄冰晶般的劍身模了一把,登時被劍身寒氣凍得渾身一顫,牙關交錯,咯咯作響,而後悻悻然的退至一旁,驀然瞥見水盈兒手中緊握著秋水無痕劍,佯作驚訝地道︰「咦,師弟,你的秋水無痕劍怎地會在水盈兒師妹手中,這秋水無痕可是好東西啊,可惜師弟你厚此薄彼,若是送與我,那該多好啊。」

水盈兒本就臉薄,被這一說,耳根盡赤,低聲說道︰「郝師兄,對不住了,這秋水無痕劍我……我不能給你。」

郝仁起了揶揄之意,故作可惜地道︰「算啦,算啦,我知道你當這秋水無痕是寶,我又怎會奪人所愛呢。」爾後,回過頭,對著荊少羽說道︰「師弟,你說我這話有沒有道理。」

荊少羽怎會不知郝仁話中之意,可是心中卻始終放不下,誠然他對水盈兒不無好感,雖然水盈兒表面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可是卻是一個性子剛烈的女子,心中不忍去傷害她,是以故作不知,茫然的說道︰「師兄,我用不慣秋水無痕,那年我見水盈兒師妹飛劍被折,便隨手將秋水無痕送與了她,僅此而已。」

眾人心中黯然,荊少羽心結未解,再多說也是無益。

反而水盈兒神情淡然,對著眾人說道︰「師兄、師姐,我還有事,先回去了,明日再來找你們。」

晚霞彤紅,天際色彩瑰麗變化,迷離不定,淡紅色的余光灑落,籠罩在水盈兒的身上,如夢似幻,她走得看似翩然,但那微微聳動的香肩,卻是訴說出了她心中的悲傷。

淚珠滾滾落下,滴在腳下的青草上,被淡紅的太陽余光照射,異常的光亮,這刺目的光亮,如同一顆明珠,映得諸人雙目有些刺痛。

荊少羽沉默不語,只是雙眼迷離的看著遠方那流離變幻的彤色晚霞。

時間飛逝,血煞道與惡鬼道中人已在著手布置血河大陣,神都洛陽首當其沖。這段日子以來,前來青蓮宗的弟子道行皆是大進,自劍冢之中收取的神兵業已祭煉完畢,完全能夠隨心所欲的揮使,得此神兵,令這些道門弟子實力大增。

而且玄青子更是破例打開青蓮宗的經樓,將經樓之中的絕大多數高深道法,都一一解禁,以供這些前來青蓮宗的道門弟子觀閱。

這些道法典籍可是青蓮宗歷代先輩修煉心得,對于道門弟子的修煉有著極大的好處。青蓮宗為對付血煞、惡鬼兩道,可謂是罄盡心力,如此大的手筆,令其他門派的首座都為之汗顏。

自然地,玄青子如此大氣,其他首座也不小氣,當下便在青蓮大殿的廣場中央開設講壇,將自己門派中的一些修煉心得提出,以供其他門派弟子參悟與借鑒。

一時間,青蓮宗百家齊鳴,六大門派首座皆是毫無保留的將自己對于道法的見解細細講述,本來李思遠是不屑于參與這道法交流的,可是其門下弟子皆是翹首以盼,再加之上清派上次切磋道法落敗之後,為了爭回顏面,他也破例開設講壇,將上清派之中的一些高深道行都貢獻了出來,供其他門派的弟子參悟。

李思遠為能在道法交流之中,贏得臉面,便將上清派三大絕學一氣化三清絕學的奧秘說了出來,其他門派弟子皆是嘩然,生起獵奇之心,都一齊涌向李思遠講壇處。

李思遠心中極是興奮,一氣化三清絕學講解的亦是格外的詳細。而其他道門首座亦是礙于顏面,也將派中的絕學奧秘說了出來,一眾道門弟子可謂是獲益良多。

秦歌每日流連于青蓮大殿的廣場之中,受益頗多,其中最令他感興趣的要數淨念禪院空色所傳道的佛門絕學《般若經》,雖然這《般若經》論威力,在這些道門絕學之中算得上是最弱的,但不知為何,他心中對于佛門佛法尤為鐘愛,對佛法有著一種自內心里散發出來的熟悉感與親切感。

這是一種源自于靈魂中的莫名熟悉感,每一次誦念《般若經》之時,心內的這種熟悉感與親切感愈發的強烈,而且隱約間能夠感覺到腦海之中除了浩然正氣之外,存在著一股祥和氣息,只是幾經查探都是一無所獲。

而體內的那顆淡黃色舍利,隨著《般若經》的每一次誦念,隱約多了一層光華,其上的「卍」字印記更加的清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地藏曲最新章節 | 地藏曲全文閱讀 | 地藏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