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王朝 第二十五集 第十二章

作者 ︰ 猛虎

在荊棘堡的城頭,詹魯的神牛旗幟被一面面砍倒,跌落到護城河的濁水之中——

重新豎起的,是神聖聯盟的十字架軍旗和聖瓦爾尼的飛鳳戰旗!——

疲憊不堪的猛虎戰士、山民義軍和詹魯降軍們一下子精神大振,斗志如狂,而同樣疲憊不堪的對手,卻恍如墜入冰窖,士氣像戳破了的皮球那樣泄個精光——

一直擔心狄龍使詐而不敢妄動的霍夫曼,抓住機會,帶領最後的預備隊——一萬猛虎騎兵發起總攻,已掌控全城的狄龍,也派出利祖率三千驍騎出城協助作戰,堅如磐石的詹魯軍陣,也開始松動……——

誠如休倫所料,狄龍最後選擇了與丹西而不是軻庫里能合作——

軻庫里能的條件確實誘人,建議也確實可行,但狄龍心里明白,那位東大陸戰神,實在比丹西還要可怕得多——

他看似處處替自己著想,提出的條件之優越,勾畫的前景之美妙,任誰都不免心動。可狄龍知道,老家伙為了呼蘭帝國的利益,一定要把走廊里的隱患清除個干干淨淨,消滅了丹西之後,下一個肯定把屠刀對準自己——

丹西手里好歹有六七十萬大軍,打不過,尚能抵擋一陣子,自己的聖瓦爾尼和不里埃總計才二十來萬人馬,已經接近征兵之極限。一旦與猛虎自治領交戰,還要損失不少寶貴的兵力,此時再面對呼蘭帝國的百萬雄師,幾乎不堪一戰——

對狄龍來說,把丹西推上台面跟軻庫里能對壘,遠好過自己暴露在呼蘭戰神的刀鋒之下——

與軻庫里能交戰,可別指望依靠什麼巧思奇策就能獲勝,能打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就要謝天謝地了,很有可能還要接連失利,屢敗屢戰。如若自己跑上前台,僅憑目前的實力,根本不是對手,沒有任何勝機——

相反,要是把丹西當作屏障,他顧忌軻庫里能,做事必然受到束縛,自己可以騰出手來擴張發展,增強實力,待羽翼豐滿之時,再與呼蘭和猛虎軍團的勝者對壘,亦不為遲——

如今的戰略格局下,以丹西作防護盾牌,尚有發展的機會,如果打碎這面盾牌,那麼就連生存都是問題了——

仔細分析,軻庫里能可並沒有安什麼好心——

聖瓦爾尼五萬部隊正在猛虎自治領駐扎,一旦開戰,很可能會被丹西消滅,本方的實力將進一步削弱——

蓋亞的部隊加上狄龍手頭這一萬人,也僅為丹西圍攻荊棘堡的四分之一左右,能否撐過三個月,也是一個未知數。雖然狄龍對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但也畢竟存在城破人亡,被丹西擒殺的風險——

當然,這或許是軻庫里能最樂意見到的,丹西干掉自己,然後他再消滅丹西,一了百了,整個中央走廊被輕松搞定。說不定,到時候機心深厚的軻庫里能又會派人轉頭幫助丹西,促成此事發生。畢竟,這是在詹魯的國土上打仗,絕大部分又都是蓋亞的軍隊,狄龍對其戰斗力、忠誠度根本沒譜——

狄龍將內里的厲害關系算得非常清楚,只有丹西與軻庫里能僵持膠著,兩敗俱傷,而自己置身事外,迅猛發展,壯大實力,才能有統一走廊的可能,否則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

當然,繼續與丹西結盟,並不意味著不給猛虎軍團使壞。把軻庫里能抬出來壓丹西,迫其接受苛刻的條款,又是狄龍借力打力一手妙棋——

狄龍僅派了一萬人馬,夾在兩方中間一仗未打,獲得的好處卻非常巨大——

這筆竹杠敲得極狠,丹西的心在滴血,卻也不得不接受——

第一,河源郡名義上仍歸猛虎自治領所有,但劃為非軍事區,撤走除一千治安隊外的所有駐軍,稅收由自治領、聖瓦爾尼和所拉密三國分享。丹西借聖瓦爾尼和所拉密內戰之機打入奔流河西岸的楔子,實際上被拔除了——

第二,援助聖瓦爾尼五百萬金幣的巨額資金。有了這筆錢,進行軍備,發展內政,狄龍都有足夠的財政能力支付——

第三,重新瓜分兩盟半島版圖,雙方對半分成——

第四,聖瓦爾尼在奔流河以西有行動自由,猛虎自治領有在奔流河以東的行動自由,對方不得干涉——

第五,丹西可將詹魯劃入其勢力範圍,狄龍承認並協助萊德登上王位。但為了牽制猛虎自治領的擴張,遲滯其對詹魯的整合速度,狄龍規定,猛虎自治領永遠不得與詹魯合並,該國大主教也應由狄龍推薦,丹西和萊德必須首肯——

第六,雙方進一步加強軍事同盟,當對方與呼蘭帝國、沙漠帝國等異教國家開戰時,須派兵援助。狄龍準備在瓜分半島後進攻聖火國,猛虎自治領須同意提供五萬人馬協助——

目前的形勢下,丹西和狄龍之間仍然是合則兩利,斗則兩亡。中部大陸也還有足夠的空間讓他倆各自擴張發展,獵物還很多,不至于發展到兩強必須互相撕咬的程度。在此情況下,無論丹西心里痛快與否,理性的利益計算總會壓過情感上的愛憎,合作仍然是兩國邦交的主基調——

當然,丹西也由此充分領略到了對手精明與冷酷,所有的條件幾乎都要觸及丹西的忍讓底線,卻又小心地不予逾越,要價高得離譜,卻又讓你不能不接受——

也許最讓人揪心的是,狄龍兩頭許諾,卻一直不肯透露自己的底牌,讓丹西的一萬騎兵不敢投入戰場,時刻提防著這個可怕的盟友。直到最後一刻,他才把自己的選擇公之于眾,而此時,丹西已在艱苦的會戰中折損了大批人馬——

晌午時分——

數萬步騎仍在平原上追擊潰敵,而丹西則帶著一批剛剛經歷殘酷血戰的勇士們,從北城門開進荊棘堡——

他的身後有一輛敞蓬馬車,上面放著一塊巨大的銀盤,盤子里盛著蓋亞、蓋蘭的頭顱。這兩人顯然剛剛被梟首,滴灑在銀盤上的血尚未冷卻,還在冒著絲絲熱氣——

狄龍滿臉笑容地在城門口迎接友軍——

「領主大人,讓我來介紹一下,」狄龍手指身旁一位高瘦挺拔的詹魯將領道,「這位是詹魯禁軍副將,荊棘堡城防總指揮亞農。」——

「難怪大將軍那麼的信心十足,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荊棘堡,」丹西瞟了亞農一眼,「原來手里有這樣的王牌啊。」——

「比起領主大人那麼多的內應,我可差遠了,在詹魯的牌也就那麼一兩張,」狄龍躍上馬與丹西並轡而行,「過早亮出來,這一局只怕咱們沒法贏得這麼輕松。」——

「你倒是輕松,幾乎沒什麼損失,」丹西的話語里帶些怨氣,「今天這一戰,我可損失了將近三萬人馬。」——

狄龍開出的天價條款,丹西本就不忿。今日一戰,猛虎軍團跟對得死去活來,傷亡頗重,狄龍雖然幫助本軍戰勝蓋亞,卻幾乎沒有遭受什麼損失。狄龍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妙招,反令丹西心里更不平衡——

「這麼大一片富庶的盆地,三萬人,代價實在不能說高吧?」——

「這是萊德的王國,我只需要借道而行。」——

「如果只是臨時通行費,那確實有點高了,可您得到的是永久通行權哪。」狄龍湊過來,附在丹西耳邊道,「亞農將軍立下如此巨功,您看?」——

「我不會虧待有功之臣的,兩盟半島戰況緊迫艱苦,」丹西低聲道,「我正需要英勇的將領隨軍同去,衛聖立功。」——

亞農作為狄龍的人,自然得不到丹西的信任,然而立下大功,無論如何也必須有所表示。詹魯軍部頭目,丹西心中早有人選,以確保軍權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對亞農也只有明升暗降,帶在身邊——

「也好。哦,對了,詹魯大主教一職的人選,我也想好了。」狄龍笑道,「我看康坦諾夫與領主配合默契,我想向教皇陛下推薦他出任詹魯大主教神職,怎麼樣?」——

「哦,」丹西有些遲疑,半晌才點頭道,「就如君願。」——

康坦諾夫在東教廷很有威望,被認為是繼承費文神杖的有力競爭者,丹西也刻意結交,自然也希冀今後能收獲碩果,控制中部大陸的精神支柱——

丹西玩的一套把戲,狄龍同樣耍得溜熟。他推薦康坦諾夫,看似賣給丹西一個大人情,實則是將這位親猛虎派紅衣主教從欽斯尼亞支走,斷絕其繼承東教廷皇位寶座的可能——

剩下那些有實力、有威望的紅衣主教里頭,親聖爾瓦尼的一派將更加佔據上風,拮取寶杖,披上教宗法袍的可能性大增——

一則有約在先,不好回絕,二則也確實想盡快控制詹魯,丹西權衡半天,最終還是答應了狄龍的要求——

九月末,曾掀起軒然大波的詹魯政變,終于塵埃落定——

丹西與狄龍合作消滅了蓋亞和蓋蘭,將詹魯王室幾乎屠滅,只剩一個殘疾的萊德,由丹西親自為其加冕,正式就任王位——

神聖的宗教戰爭還未開打,基督徒自身之間首先內訌,確是一大諷刺。然則萊德具有無可爭議的繼承權,又得到東教廷的承認,加上走廊各國境內的教會勢力為促成聖戰大軍進入半島參戰,對此也廣泛叫好,獲得了民間輿論的和同情,塞爾等國雖繼續抗議,面對這既成事實卻也無計可施——

宗教戰爭總是由虔誠的信仰和狂熱的情感所引發,在別有用心者力竭所能的歪曲與夸張下,一般人總認為戰爭是由于邪惡壓倒了正義,故而揮動上帝賜予的懲罰之劍刺穿魔鬼的心髒,才是唯一的徹底的解決方式——

然而,這場死亡游戲產生的真正內在動力,依然是利益,促成和參與游戲的主角們,絕不可能僅僅因為宗教理想和救世悲願就大動干戈。他們的帳算得非常清楚,如果有需要,會毫不猶豫地把血污涂抹在身上那層聖潔的宗教罩衣上,當宗教理想與現實發生出入和對立時,他們毫無例外地站在後者一邊,戰爭的本原面目也就彰然顯露——

設若是在某處荒涼貧瘠的地方,而不是在東西大陸商貿樞紐的兩盟半島出現聖火狂徒,很難想像丹西和狄龍會作出如此強烈的反應,把本國幾乎全部的機動部隊調去衛聖護教。同樣,在詹魯事件中,直接介入的丹西、蓋亞、狄龍,以及插手其間的東教廷、塞爾、呼蘭、沙漠帝國等各方外部勢力,所采取的立場、手段,無一不是利益至上,致使這次神聖戰爭的序章演變成一場諷刺鬧劇,淪為一個殘酷的玩笑——

詹魯政變已經結束,最後清算總帳,盤點收益和損失,直接參戰的三方得失很不均衡——

錯誤估計形勢的蓋亞,成為這次神聖戰爭中的第一個犧牲品,喪失了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以叛徒之名被送上祭台——

狄龍以最小的代價獲取了最多的利益,成為政變中最大的贏家——

丹西則是大進大出,得到了整合與控制詹魯的機會,卻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今後能否將這片土地經營妥當,連本帶利地撈回前期投入,尚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

當丹西和狄龍為如何瓜分蓋亞的遺產討價還價,當詹魯各階層、各勢力的代表們齊聚荊棘堡王宮大殿,就權力結構、軍事體制、財政政策等問題,爭執、妥協、交易的時候,大家似乎都忘了,這次聖戰的真正目的地,應該是南方的兩盟半島——

在那里,李維正使出渾身解數應付艾哈邁德和休倫咄咄逼人的攻勢,各支佣兵殘部和新組建的民軍正與狂熱的聖火教徒浴血廝殺,戰區的民眾正承受著火與劍的蹂躪,淪陷區的老百姓正處于殘酷的社會轉型時期,品嘗著聖教新秩序帶來的痛苦滋味——

「目前沙漠帝國在兩盟半島海域有三桅帆船大約一千一百余艘,與其相配合的瓦爾芹長船也有上千艘,在各淪陷城市繳獲的其他各類兵艦商船更是數不勝數,其海軍實力之強大,是我們望塵莫及的,如若硬拼,只怕根本不是對手啊。」——

諾豪憂心忡忡地分析著形勢道——

「或許有一個辦法,學習當年的神威大帝,不理睬敵人的海軍,派陸軍攻佔敵人的港扣,摧毀敵艦的補給基地,然後迫其投降。」——

鄧肯建議道——

「古今情況不可任意比附。三桅帆船有巨大的運載量,可以很長時間不靠岸航行,經得起長期消耗戰的考驗。」查理笑道,「另外,神威大帝可不是人人學得來的,率陸軍以一勝十,又談何容易?!」——

「艾哈邁德帶來了五十余萬被宗教信仰灌輸得不畏犧牲的聖火狂徒,還在半島淪陷區征募了三十來萬偽軍,陸軍實力也非常強大。我方呢?丹西領主正在為打穿交通線而奮戰,主力部隊盡皆陷身于詹魯盆地,即使能夠在取勝後及時趕來,為了控制詹魯的廣闊領土,也必須在那里駐扎相當數量的人馬。」查理繼續分析形勢道,「商都聯盟已經丟失了一半領土,各佣兵團的正規軍不足四萬,加上新募的民軍,總共也就十萬左右。想在陸地上戰勝沙漠帝國,只怕不比海上容易哪。」——

「查理說的不錯。如今的戰爭,海陸部隊必須協同配合,為了共同的戰略目標而奮斗,切不可只抓一頭,有所偏廢。」李維點頭道,「但艾哈邁德也不是沒有弱點,鯨吞了大片領土後,為鞏固統治,他的兵力也在越來越分散,而我軍頑強抵抗,拒絕決戰,以蘑菇消耗戰法與其對壘,也令他感到了兵力的不足。」——

「艾哈邁德試圖從兩個方面解決這個問題。第一,他強逼半島居民加入聖火邪教,然後在這里頭招募偽軍,維持半島南部治安,將戰斗力強的異教正規軍解放出來,派往北部前線參戰。第二,時值秋天,季風已然轉向,據我們的情報,沙漠帝國派了四百艘三桅帆船,運載搶掠到的巨額財富返航黑大陸。我估計,他們再次從黑大陸揚帆啟程時,還會載來大批聖火狂徒前來參戰。」——

「只就水軍而言,在一千多艘三桅帆船中,只有易卜拉辛統帥的一百余艘原本就是軍用戰艦,艦上水員悉數為聖火狂徒。這是沙漠帝國的正規海軍,也是異教徒恃以稱霸海洋的主力。」——

「其余的三桅帆船雖然可以改裝成軍用戰艦,目前薩格爾等港口也在加緊修建,但他們卻沒有足夠數量的,熟悉三桅帆船操作規程的水兵來駕馭。除了艦長、大副以及一些關鍵崗位外,其余槳手和船員,皆為強征的苦役或者投靠的偽軍。倘若我軍與之進行海戰,這些艦只並不足懼。考慮到忠誠度和缺乏訓練,艾哈邁德也禁止這些艦船輕易出海作戰,而主要讓它們承擔運兵任務。」——

「蛟龍軍團進入半島海域後,艾哈邁德急匆匆地把易卜拉辛的百余艘正規戰艦從各處調來集結。下令除這支艦隊外,半島東北海域嚴禁其他船只涉足。從這就看得出來,他對其余那些帆艦並無信心。」——

「現在海軍方面要做的主要是兩點。首先,趕快破解三桅帆船的奧秘,把刺探到的情報送給尤勒先生參考。弄清敵艦虛實,知己知彼的同時,也加快我們改進設計,造出更好的三桅帆艦的步伐。」——

「我已經派了很多間諜前去半島南部,打入造船廠內部,搜集相關信息。」鄧肯插言道,「不過艾哈邁德老奸巨猾,對造船廠實施嚴密的封鎖隔離,除沙漠帝國皇帝的羽林軍親自把守外,尚有不少聖火教高手參與布防,禁絕內外聯絡。我們進去了不少人,卻無法把消息傳遞出來。有兩個武功不錯的間諜曾試圖強行越牆而出,卻死在聖火教邪派高人的手上。」——

「把情況告訴丹西領主,要他加派武功好手前去刺探。」李維神色冷峻,「再困難,咱們也必須把這個謎團給破解了!」——

「即便搞到手,我看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查理說道,「搞到了構造圖,尤勒要改良設計,下水試驗,然後才能批量修建。三桅帆船的制造需要花相當長的時間,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建起一支艦隊的。我估計,沒有一年半載,別想收到什麼成效。」——

「另外,像我們的鐵甲海艦造一艘需要花三萬金幣。三桅帆船這麼大體積,沒有兩三萬金幣也造不起一艘來。」查理苦笑道,「蛟龍軍團這五十艘海艦,花了一百五十萬金幣,已經被領主和財長古爾丹稱為用金幣堆起來的艦隊。到時候,能撥出多少款項,三桅帆艦能造多少,實難預料啊。」——

確實,一艘海軍戰艦就是一部吞錢機器,沒有巨大的財力,不可能建立強大的海軍。自古至今,凡海上強國都必須同時是經濟強國和科技強國,否則不可能支撐得起這種消耗。當然,控制了海洋,扼住了海上貿易線,其好處也自不必提。凡沿海國家,有機會定然會加強本國海軍,也正是看中了海面上漂浮著的厚厚油水——

「查理所言,正好涉及我想說的第二點。破解三桅帆艦的奧秘,是著眼于今後的激烈海上競爭,是為了我國的長遠利益考慮,但無法見到短期效果。就目前而言,最關鍵的在于,從沙漠帝國手里奪回制海權。」李維點頭道,「我剛才說過,易卜拉辛的那百余艘大海艦,乃是沙漠帝國海軍中真正的精銳,假如能夠將其打垮,其余的就好對付了。目前蛟龍軍團的任務,就是如何在明年夏季之前將其徹底摧毀。滅掉他們,至少一半的制海權就落到了咱們手里。如果拖到第二撥異教狂徒從黑大陸趕來,進一步加強水軍實力,咱們在海上估計就沒什麼戲可唱了。」——

「也不好打呀。三桅帆艦比我們的鐵甲艦大了一倍不止,人數多出一半。我軍總共五十艘海艦,兵員兩萬,而易卜拉辛的一百二十艘三桅帆艦就有七萬二千水軍。考夫利和威塞克的艦隊也會幫忙助戰。瓦爾芹海盜差點擊敗布魯斯王國主力艦隊,實力不可小覷。」查理嘆口氣,「尤其是這兩種艦只的互補性強,三桅巨艦成為長船的有力依托,長船則增強了三桅帆艦的靈活性。」——

「易卜拉辛和威塞克正在南部海域集結兵力,組成了一支擁有一百二十艘正規三桅帆艦,四百條瓦爾芹長船,水手多達十萬二千余人的龐大的混編艦隊。我方呢?五十艘鐵甲艦,兩萬蛟龍軍團勇士,是我們在半島地區唯一的海上力量。」查理邊說,邊把一張足有半個屋子大小的兩盟半島海域詳圖鋪陳在指揮台上,「選擇什麼樣的時機,什麼樣的戰場,以什麼樣的方式擊敗他們,一定要慎重研究啊。」——

所有的人都低頭凝視海圖,細細察看每一座島嶼,每一個港口,每一條海溝,每一道海峽,每一角海岬,每一簇礁石群……——

在海圖上,代表蛟龍軍團鐵甲艦隊的紅色圓圈團團圍住洛瓦港口,護衛這條海上生命線,而代表沙漠帝國混編艦隊的粗大黑箭頭,正從南向北,氣勢洶洶地朝他們撲過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猛虎王朝最新章節 | 猛虎王朝全文閱讀 | 猛虎王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