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魔頭 封神之笑傲西游 第一百一十七章 馮夷奇遇記,人定勝天

作者 ︰ 愛茗一世

鯀治水不錯,但卻是失敗的做法,導致洪水經常復發,不過,帝舜听聞其兒子大禹亦會治水,便命其繼任了鯀的位置,繼續治水。

但目前為了繪制河圖,靈珠子和後老漢為了此而到處奔走,大禹閑賦在家考慮父親為何治水失敗的原因,反而天庭這邊失去了鯀,但大禹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又想出了新的法子。

在華陰潼鄉有一男子,生得俊俏貌美,但生性懶惰,不安心務農,反而一心想成仙,在羽山見到了神仙之後,他就開始萌發這種心思了。

此人名為馮夷,他听到一個謠言,說只要不間斷喝上了一百天水仙花的晨露就可以成仙了,對水仙花有一定的要求,花瓣必須是淡黃色的,在煉氣士眼里,那已經是擁有千百年分的藥材了,于是,水仙花還有一個稱呼,那就是凌波仙子。

他到處去找水仙花,但多數都是白色花瓣,毫無用處。此時大禹還沒有正式開始治水,所以洪水依舊猛烈,尤其是泗水流域,也就是黃河,因為地下封印了九子,而且多年來的沖擊,封印也變弱了,導致黃色水充滿了內陸所有河水,到處都是黃河了。

馮夷尋找淡黃色的水仙花九十九天無果,這一次他死心了,但算回去安心務農,眼前有一條小河,部落人稱黃河,後世人稱之渭水。馮夷他經常橫渡,一點事情都沒有,如今亦是照常渡河。

他也許沒想到自己被天庭選中,並且算計了。今天這里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想到玉帝那里去告黃河的狀。草,傳說有誤啊,要是這些人能隨便見的話,那玉帝還是皇權的代表人物嗎?當然不可能了,而且修羅鬼差也不是吃白飯,有人死了自然會去拘拿鬼魂。但卻被天庭搶先了一步,帶走了馮夷。

被天庭的人帶走,這廝還真見到了所謂的玉帝,其實就是木公而已。木公出面詢問馮夷願不願意當神仙,他當然萬份樂意,于是木公便命人給其塑造肉身,還成就了黃河之神。

若是有魔獸玩家看見河伯馮夷的本體,魚尾人身,手拿三叉戟,肯定會以為他是娜迦,或者被對神話頗為了解的人認為是海神波塞冬。

馮夷這個懶惰之人不必多說,反觀大禹,越想越開明,但還是有許多地方不明白,隨著災情的眼嚴重,帝舜不斷下旨催促,大禹也下決定了,親身實踐一下自己的治水理論。

大禹這廝與帝舜派來幫助他的皋陶,還有接任伯夷位置的他的兒子,伯益,棄也來了,四個人一起治水,大禹一邊與災情附近的部落聯絡,了解水情和部落人族的習俗,並且用自己學來的知識指導人們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大興水上運輸,重建家園。每治理一個地方,都主動團結氏族部落酋長,完善政權建設,使百姓安居樂業。

水害災情暫且又穩住了,帝舜可不再想重滔覆轍,而且許多人都贊揚大禹,于是乎,帝舜便直接宣布進行禪讓,而不是讓自己的兒子商均接任人皇共主之位,因為商均跟丹朱一樣,都非常讓他這個當父親的很失望,若是讓他當上人皇,那簡直是禍害天下蒼生。

可是這讓商均感到非常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唯有徐徐圖之。

由于禹治水成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儀式上,將一塊黑色的玉圭賜給禹,以表彰他的功績,並向天地萬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玉圭同為後世之玉山,因其美玉似山,所以才得以稱呼。

帝舜對其稱贊道「禹啊禹!爾是朕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楮。朕想為民造福,爾輔佐朕。朕想觀天象,知日月星辰、作文繡服飾,爾諫明朕。朕想听六律五聲八音來治亂,宣揚五德,爾幫助朕。爾從來不當面阿諛背後誹謗朕。汝以自己的真誠、德行和榜樣,使朝中清正無邪。汝發揚了朕的聖德,功勞太大了!」

大禹根本都沒做這些事情,不過是那些他幫助過的部落做的,但帝舜盡是給大禹戴高帽,禪讓時,來觀禮的百姓亦是贊道「如果沒有禹,吾等早就變成魚和鱉的糧食了。」

史上記載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將禹推薦給上天,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帝舜為太上皇,並且開始最後一次南巡。

大禹繼位後不敢忘本,他知道自己還沒有做到完全根治水害的事情,所以依舊等待其師與後老漢的消息,同時他也要自己到處走走看看,以便不時之需提前防御地方水害。

帝舜帶了一點忠心官員和士兵南巡去了,伯益亦是緊隨之中。娥皇與女英亦是如此,隨行之時親身照顧帝舜的飲食起居。三人同行,恩愛非常,帝舜左右逢源,使得二女雨露均沾,恢復了婦人該有得風韻。

這一年南方天庭有了些許回轉,轉冬為夏,酷熱異常,到了洞庭湖便留下了自己妻子,讓她們不要繼續陪自己去了,以免累壞了身子,便讓娥皇與女英留在了洞庭湖的君山。

帝舜南巡來到了一個叫九疑山的地方,听當地居民說山上有個蟠龍洞,里面有九根石柱,名為九疑岩,洞里住著九條孽龍,龍盤石柱。孽龍危害四方百姓,帝舜怒之,欲為民除害。

帝舜繼續南巡而下,走過了三湘四水,看到了五嶺三山,終于來到了九疑山間,帝舜乃無神論者,所以不會法術等等之類的。三清教等等都被帝舜派人清除了,多寶道人早就在帝堯早年時期就回去了,導致數十年未听聞神仙傳說。如若不然,恐怕帝舜就不會是個無神論者了。

如今只能靠人自己的力量了,帝舜率領數萬百姓與孽龍作斗爭,最終大戰了九年,誅殺了八條孽龍,最後一條逃跑了,那條孽龍躲進了三分石上的天湖池內,不敢再出來。帝舜也因為九年大戰不曾好好歇息,因此積勞成疾,終于病倒了在三分石下。

皋陶聞訊趕來,帝舜就差另一只腳踏進鬼門關了,皋陶詢問道「陛下,爾有何吩咐,微臣就算死也會幫汝完成的。」

帝舜臉色蒼白,他勉強對皋陶說道「不可厚葬,只要三分石下選一黃土高地,瓦棺布衣掩埋即可。」

最後他手指三分石上的天湖池,滿懷不甘之心龍駕歸天了。

•••

AM︰最近構思新的劇本,又要寫三本書,有點心煩意亂,唉~自作孽不可活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史上第一魔頭最新章節 | 史上第一魔頭全文閱讀 | 史上第一魔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