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三國之我是張遼 126 不要忘了寒門!

作者 ︰ 學徒歸來

「大將軍……哦不。晉公。恭喜了。」讀完詔諭。楊彪行禮參拜道。本來他與文遠同殿為臣。文遠官居大將軍。為百官之首。樣表這個太尉頂多只需要躬身行禮。這就是封公之後的區別待遇。

弘農楊氏好歹也是漢末四世三公的名門。論權勢門第即便是比起汝南袁氏也絲毫不遜。而想到張遼不過雁門一白身。白手起家卻能達到如此成就。雖然兒子楊修現在大將軍府任官。心里始終不是滋味。

「太尉大人太客氣了。」文遠忙將楊彪扶起。以弘農楊氏及其門下的影響力。文遠當然是不敢怠慢的。這也是文遠將楊修招入府中的原因。

不得不說。自從文遠實行對外通商。對內鼓勵工商的政策以來。拉攏豪族勢力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本來以楊彪世食漢祿、世受皇恩的背景。如果按照文遠過去一味只顧百姓的做法。相信絕難拉攏到弘農楊氏為自己效力。而現在。以楊彪為首的一大幫朝臣已經從保衛漢室漸漸的轉變成中立。甚至已經有一大批朝臣已經看出漢室傾覆在所難免。漸漸的開始倒向自己。

對于這些人。文遠當然是不會怠慢的。

「陛下隆恩。遼感激不盡。只是……」文遠眯眼笑道︰「只是遼無德無能。絕不敢據此高位。還請太尉替我回去奏報陛下。遼無意官祿。能有今時今日之位足矣。」

「晉公您這是。難道是要拒絕陛下的好意。難道就不再考慮考慮……」楊彪也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子。他如何能不知道文遠這樣說的用意。天子降下如此殊遇。身為如果不上書辭謝。豈不就顯得恣意妄為了嘛。傳出去豈不就名聲掃地。

而就如今這樣的形勢。朝野上下那麼大的輿論壓力。天子哪還有收回成命的可能。在楊彪看來張遼獲封晉公。早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而楊彪之所以沒有揪出文遠抗旨不遵的罪名。就是像和文遠打好關系。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文遠眯眼心忖。笑道︰「遼這就修書一封。還請太尉大人替我上承天子。太尉的好處。遼日後定然銘記在心……」

楊彪大有深意的道︰「晉公太客氣了。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晉公心胸氣度。楊彪感佩不已。犬子楊修年少輕狂。日後在晉公麾下若是有做的不到的地方。晉公盡管替老朽管教犬子。」

文遠哈哈笑道︰「哈哈。太尉大人客氣了。德祖天資過人。才華橫溢。日後前途定然是不可限量的。太尉大人放心。弘農楊氏日後定然後繼有人……」

二人如同打啞謎一般的一番對話。已經私下里達成了一份協議。文遠把手將楊彪請入府中稍坐。不一刻便取來一封表文。交給楊彪。楊彪躬身再拜這才安心回朝復命去了……

勤政殿上。天子和百官正翹首等待這楊彪的消息。見到楊彪回來復命。帶來的卻是文遠再次拒絕封公的表文。

「眾卿以為當如何是好。」這樣的手段。劉協如何不知其中用意。可是他還是希望有人能站出來勸諫。好讓自己就坡下驢。中止封張遼為公的奏議。雖然劉協也知道這是大勢所趨。根本是不現實的。

「請陛下再次下詔。封大將軍為晉公。」果然。朝堂上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劉協分憂。連說話都似乎是異口同聲的。

「再擬一封詔書……令侍中董昭前去大將軍府宣讀詔諭。告訴大將軍。朕意已決。不許他請辭晉公之位……」劉協幾乎是咬著牙說出這幾句話的。他的心此時就像蒙上了一層塵土。灰暗無比……

董昭領了天子的詔書就去大將軍復命了。只不過他和楊彪帶回來的答復是一樣的。大將軍再次上書辭讓。請天子收回詔諭。

「第三次了……這場戲終于要結束了……」這一次。劉協甚至連百官的意見都不問了。直接讓尚書令沮授挾詔第三次去大將軍府宣讀旨意。而這一次。隨同前去的還有諸多已經知道結果的朝臣。這些人大都出自文遠一系。

此時的大將軍府內。文遠已經做好了準備。就要封公了。從此就要有屬于自己的王國。從此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為一國之君。不知道為什麼。除了一開始還有些激動。現在文遠反倒有些警惕。

對這所謂的晉公。文遠其實並不怎麼上心。如今真正推動自己一步步走向權勢頂端的反倒是身後的一干文武大臣。這些人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個以自己為領袖的龐大勢力集團。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他們只有不斷努力的推動著自己一步步的向上邁進。就封公這件事情上。文遠已經感覺到事情有些月兌離自己的操控。這讓文遠不禁對未來有些擔心。

從來到這個時代。文遠自認一向能掌控著大局。即便是後來歷史已經完全偏出了原有的發展軌跡。文遠仍能憑借著對這個時代的熟悉。一路走來順風順水。

可是這一次的封公事件。卻讓文遠覺著自己有一種失去掌控的無力。以後。晉國這個強大的勢力是會繼續按照自己的想法前進。還是自己被這份力量牽制。再不能暢所欲為。

而如果有那麼一天。自己萬一站在這個龐大勢力的對立面上的時候。那自己會不會被這個親手創建起來的勢力所碾碎。

文遠有些後怕。如果是那樣的話。自己為華夏、為漢人辛苦打下的這樣一副大好局面豈不白白浪費。

「主公。主公……公與先生來了。」

郭嘉的呼喚讓文遠從沉思中醒來。點了點頭道︰「哦。知道了。準備迎接他們……」

郭嘉疑惑的看著文遠。猶豫了一會才問道︰「主公臉色不對。莫非是還有什麼疑慮。」在郭嘉看來。主公一向沉著冷靜。遇上在艱難的事情都不能讓他慌神。可是今日。從他有些略顯慌亂神色。微微皺起的劍眉。一向和文遠私交甚篤的郭嘉敏銳的感覺到不對。

文遠復雜的看著郭嘉。郭嘉性子放蕩不羈。最對文遠的脾氣。以前除了自己的前世。文遠和他幾乎是無話不談的。可是剛才文遠想到的事情卻不能和他提及。因為文遠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一天。郭嘉因為立場的變化和自己走向對立。

世事無常。人總是善變的。以後的事誰知道呢。

文遠只能深深的看著郭嘉道︰「奉孝。可還記得我當初和你說的那八個字……」

郭嘉不假思索答道︰「記得。主公當年說過。科舉之後。再無寒門。」

文遠搭著郭嘉的肩膀鄭重其事道︰「對。奉孝。記住我今天說的話。即便你日後身居顯位。也不要忘了你當初的志向。不要忘了寒門。」

郭嘉神情堅定的道︰「是。嘉定然會銘記一生的……」

麾下的文臣之中。只怕也只有郭嘉這樣的真性情才有可能不會被環境改變自己。得到郭嘉如此肯定的回復。文遠多少提振了一些信心。振作精神道︰「好。這才是我張文遠的好兄弟。走。咱們去迎接天子的詔諭。」

「天子有詔。大將軍張遼接旨。」

「臣接旨……」文遠跪伏于地。身後大將軍府的屬吏。文遠一系的文武呼啦啦跪了一地……

「朕聞……」沮授接著開始宣讀詔書。第三次的詔書。顯然要比急切許多。大有不可抗拒之意。不過文遠這一次仍舊要按照程序請辭的。因為下面還有群臣勸進的戲份。

果然。文遠這邊剛一拒絕。沮授就取出早就準備好的。附有眾臣聯名的表文。

文曰︰「自古三代。胙臣以土。受命中興。封秩輔佐。皆所以褒功賞德。為國藩衛也……昔周公承文、武之。受已成之業。高枕墨筆。拱揖群後。商、奄之勤。不過二年。呂望因三分有二之形。據八百諸侯之勢。暫把旄鉞。一時指麾。然皆大啟土宇。跨州兼國。周公八子。並為侯伯。白牡剛。郊祀天地。典策備物。擬則王室。榮章寵盛如此之弘也。逮至漢興。佐命之臣。張耳、吳芮。其功至薄。亦連城開地。南面稱孤。此皆明君達主行之于上。賢臣聖宰受之于下。三代令典。漢帝明制。今比勞則周、呂逸。計功則張、吳微。論制則齊、魯重。言地則長沙多;然則晉國之封。九錫之榮。況于舊賞。猶懷玉而被褐也。且列侯諸將。幸攀龍驥。得竊微勞。佩紫懷黃。蓋以百數。亦將因此傳之萬世。而明公獨辭賞于上。將使其下懷不自安。上違聖朝歡心。下失冠帶至望。忘輔弼之大業。信匹夫之細行。臣等所大懼也。」

沮授一口氣念完了勸進表文。接下來又將署名之人一一高聲念誦出去。聯名的有那些人。

尚書令沮授、司隸校尉鐘繇、太常賈詡、侍中董昭、少府甄逸、郎中令賈穆、中軍師郭嘉、左軍師徐庶、右軍師陳宮等。另有青州刺史孔融、徐州刺史陳登、幽州刺史劉和、並州刺史張燕、兗州刺史王修、豫州刺史崔琰、前將軍清鄉侯趙雲、左將軍高陽亭侯張頜、右將軍安平亭侯太史慈。後將軍沂水亭侯郝昭、平北將軍範陽亭侯義。驍騎將軍溫侯呂布、龍驤將軍顏良、虎威將軍城陽亭侯呂蒙、破軍將軍越兮、護軍中郎將高順……等大小文武將校合共二百二十七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縱橫三國之我是張遼最新章節 | 縱橫三國之我是張遼全文閱讀 | 縱橫三國之我是張遼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