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卑鄙了!太狡猾了!你們中原人就是靠著這些堅固的烏龜殼子里取勝!」烏蘭古也不比他好上多少,護胸鐵片上插著幾根箭簇,若是換做以前穿的皮甲,只怕此刻他早就早就已經一命嗚呼了。
「你倒是學的快!」越兮瞪了一眼烏蘭古道,不過眼前的挫折並沒有撲滅他的斗志,跟隨主公沙場征戰,此時的他正在興奮的勁頭。
烏蘭古心有余悸道︰「你們中原人的箭太狠了,這麼厚的鐵甲,都能鑽出這麼深的凹痕!」說著,給越兮看胸前甲片上的那幾道箭痕。
越兮比烏蘭古又懂得多一些,道︰「那是強弩!女乃女乃的,至少也有二石以上,要是被射的實在,兩分厚的鐵板都能穿透!這個公孫瓚,看來壓箱底的東西都藏在這座城樓中。」
兩個武勇至此的人尚且如此,其余玄纓衛也是差不多情形,這城樓闊不過二十幾步,卻高十丈,外圍環繞壕溝,里面的守兵雖不過百余眾,卻硬是靠著霸道的強弩,把越兮和烏蘭古這兩大帳前虎將擋的不能再前進一步!
「公孫瓚!事已至此,你還不快束手就縛??」二將正束手無策,突听身後一聲高喝,只見一人身披金甲,胯騎高頭大馬在眾將簇擁之中疾馳而近,正是文遠。
「你自詡易京城固若金湯,如今不還是陷入我手……」文遠由遠而近直到樓下,揚戟一指高聳的城樓喝道。不用招呼,上千冀州軍嘩啦啦涌上前來,將佔地不大的城樓圍的水泄不通。
「張遼!張遼……」公孫瓚憤恨的站在樓牆上,長劍直指文遠,可是看到樓下黑壓壓的人群,一腔怒意化成無盡的絕望,整個人如同泄了氣的皮球,委頓的坐倒在地……
見上面半天沒有動靜,越兮上前請命道︰「主公,公孫老賊負隅頑抗,不如讓我帶兵強攻!」
文遠一擺手止住越兮道︰「算了,公孫瓚也是一代豪杰,只因為信任小人,眾叛親離,才落得如此地步,我應該給他一份最起碼的尊敬……」
「是,主公,末將明白了……」越兮面色肅穆,鄭重退後。
「命人圍住城樓,若有所需,盡可供應,公孫瓚願死願降,都隨他去吧……」文遠頗有感觸的長嘆一聲,撥馬回營。
…………
城樓上,公孫瓚靜靜等待著命運的降臨,可是好一會仍不見有人進攻,他低頭向下俯望,正看到文遠馬背上遠去的身影。
「張遼!你竟然如此羞辱我,我公孫瓚好歹也是一方之雄,寧死也不受你這般屈辱!」
他怒氣沖沖的提劍進入內室之中,鋒利的長劍指向驚恐莫、哭叫求饒的妻兒婦幼……
半晌之後,披頭散發滿臉血污的公孫瓚提著滴血的長劍疾奔而出,鮮血順著長劍滴了一地,身旁的軍士駭然向後退開幾步……
公孫瓚猙獰的雙目掃了那幾個軍士一眼,泛起一絲復雜難明的聲色,沙啞著聲音道︰「你們……下樓投降去吧……」
遲疑著,僅存的那些親兵踉踉蹌蹌的奔下城樓,公孫瓚看著這些一直堅守到最後的親兵,嘴角泛起一抹苦澀的笑容,半晌……把身旁一把燒得正旺的松油火炬取在手中……
「主公快看!公孫瓚……引火**了!」正行之中,身後突然傳來一陣嘈雜聲!順著趙雲所指的方向文遠回頭看去,那座高樓上,一道粗大的黑煙直沖天際,下面是熊熊的大火,將身後的半邊天空映的通紅!
「主公……」趙雲剛要說話,卻被文遠手勢止住。
文遠擺了擺手,只是怔怔的望著那沖天的烈焰,至始至終沒有下達救活的命令,這是公孫瓚自己選擇的路,既然他選擇了不肯屈身于人下的這這條路,文遠唯有選擇尊重。
就這樣,在熊熊的火焰之中,一代梟雄公孫瓚的一生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
幽州,薊城南門外。
旌旗獵獵,青州兵排成一列列整齊的長隊,浩浩蕩蕩向南行進。
經過月前的一戰,如今公孫瓚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過去,張頜也算順利完成了掃平青州北方敵對勢力的任務,休整數日之後拔營回軍,畢竟青州與徐州、兗州相連,張頜不在青州坐鎮,文遠實在不能安心。
此時的文遠騎在馬上,親自送張頜離去,二人並轡而行,文遠不時叮嚀囑托,張頜不時點頭答應,不經意的落後半個馬身。
「雋義,你此次返回青州之後,加緊操練新增補的一萬戰兵,此次叫剿滅公孫瓚雖接觸了青州北顧之憂,日後青州便卻仍當是我河北的前線之地,時刻不可疏忽大意。」
張頜呵呵一笑道︰「主公放心,末將理會的,只是如今青州北患已解,三萬軍馬守住青州綽綽有余,已無須增添兵力,莫非……」說到這,張頜語氣一頓,顯然從文遠話語中听出了什麼隱藏的東西。
文遠嘿嘿神秘笑道︰「就知道瞞不過你,你有這個心理準備也好,具體計劃我現在不好告訴你,不過你回到青州之後,派人嚴密監視徐兗二州的動向,做好萬全準備……」
張頜點頭應道︰「末將記下了,主公保重,末將就此別過了!」
文遠點了點頭,駐馬不行,目送張頜領兵遠去。
平定了公孫瓚,文遠領大軍重回幽州治所薊縣,張頜則辭別文遠領青州兵團返回青州駐地,雖然走了這一路人馬,不過薊縣城外依然兵馬雲集,連營二十余里,合共十余萬人。
這其中除了文遠的十萬大軍,還有閻柔、劉和、鮮于輔的兩萬多部眾,以及烏桓峭王蘇僕延的七千多輕騎。
公孫瓚勢力的轟然倒塌,使得幽州上層統治階層出現了巨大的權利真空,現在是收割勝利果實的時刻,各方勢力匯聚在薊縣,就是想從文遠這里分得一份豐厚的利益。
剿滅公孫瓚,冀州軍的功勞無疑是佔了大頭,不過其余各方勢力的功勞也是有目共睹的,劉和、閻柔、鮮于輔、蘇僕延這些因利糾合在一起的小勢力都相當期待,自己能獲取究竟多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