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黃金而戰 相關資料 永樂帝朱棣和靖難之役

作者 ︰ 浮雲亮

靖難之役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不久爆的一場統治階級內部爭奪皇位的戰爭。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

由農民起義領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為了確保朱明王朝千秋萬代地統治下去一方面加強君主**統治把軍政大權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想方設法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體的辦法就是分封諸王。他把自己的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封為親王分駐全國各戰略要地想通過他們來屏藩王室。朱元璋是這樣說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從全國來看這些封藩主要有兩類一是月復里二是邊塞要地。受封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設置官屬地位相當高公侯大臣進見親王都得伏而拜謁無敢鈞禮。

每一個藩王食糧萬石並有軍事指揮權于王府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轄軍三護衛護衛甲士少者人多者1.9萬人。邊塞諸王因有防御蒙古貴族侵擾的重任所以護衛甲士尤多。北平的燕王朱棣擁兵1o萬大寧的寧王「帶甲八萬革車六千」。他們在邊塞負責築城屯田、訓練將兵、巡視要害、督造軍器。晉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戰打敗元朝殘余勢力的軍隊尤被重視軍中大將皆受其節制甚至特詔二王軍中小事自斷大事才向朝廷報告。尤其是燕王由于功績卓著朱元璋令其「節制沿邊士馬」地位獨尊。

藩王勢力的膨脹勢必構成對中央政權的威脅。在朱元璋大封諸王的時候有個叫葉伯巨的人指出藩王勢力過重數代之後尾大不掉到那時再削奪諸藩恐怕會釀成漢代「七國之叛」、西晉「八王之亂」的悲劇提醒朱元璋「節其都邑之制減其衛兵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听不進勸告反而把葉氏抓進監牢囚死獄中。事態的展遠遠出了葉伯巨的預料中央政權與藩王之間的矛盾未及數世而在朱元璋死後就立即強烈地爆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孫時就對諸藩王不滿曾與他的伴讀黃子澄商量削藩對策。即帝位後采納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決定先削幾個力量較弱的親王的爵位然後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開刀並令諸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將吏。皇族內部矛盾由此迅激化。建文帝命令將臣監視朱棣並乘機逮捕之。朱棣得到這一消息立即誘殺了前來執行監視逮捕任務的將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

朱元璋當國時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棣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因此歷史上稱這場朱明皇室內部的爭奪戰爭為「靖難之役」。

朱棣初起兵時燕軍只據北平一隅之地勢小力弱朝廷則在各方面都佔壓倒性優勢。所以戰爭初期朝廷擬以優勢兵力分進合擊將燕軍圍殲于北平。朱棣采取內線作戰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關、懷來、密雲和以東的薊州、遵化、永平(今河北盧龍)等州縣掃平了北平的外圍排除了後顧之憂便于從容對付朝廷的問罪之師。經過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宿將之後朝廷也無將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將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13萬伐燕。建文元年八月(真定之戰)師至河北滹沱河地區。燕王在中秋夜乘南軍不備突破雄縣盡克南軍的先頭部隊。繼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敗南軍的主力部隊。建文帝听到耿炳文軍敗根據黃子澄的推薦任李景隆為大將軍代替耿炳文對燕軍作戰。

李景隆本是褲褲子弟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潰散兵將並調各路軍馬共計5o萬進抵河澗駐扎。當朱棣偵知李景隆軍中的部署後笑著說兵法有五敗李氏全犯了其兵必敗無疑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離心;兵將不適北平霜雪氣候糧草不足;不計險易深入趨利;求勝心切剛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無;所部盡是烏合之眾且不團結。為了引誘南軍深入朱棣決計姚廣孝協助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親率大軍去援救被遼東軍進攻的永平並告誡朱高熾說︰「李景隆來只宜堅守不能出戰。」朱棣還撤去了蘆溝橋的守兵。

朱棣這一招果然靈驗李景隆听說朱棣率軍赴援永平就率師于十月直趨北平城下。經過蘆溝橋時見無守兵禁不住歡喜說︰不守此橋我看朱棣是無能為力了。這時朱高熾在北平城內嚴密布署拼死守衛。李景隆則號令不嚴指揮失當幾次攻城皆被擊退。南軍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騎殺人張掖門但後援不至只好停止進攻。又因李景隆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隊一起進攻錯過了時機。燕軍則因此得到喘息連夜往城牆上潑水天冷結冰待到次日南軍也無法攀城進攻了。朱棣解救永平之後率師直趨大寧(今內蒙古寧城西)。

大寧為寧王朱權的封藩所屬朵顏諸衛多為蒙古騎兵驍勇善戰。朱棣攻破大寧後挾持寧王回北平合並了寧王的部屬及朵顏三衛的軍隊。朱棣帶著這些精兵強將于十一月回師至北平郊外進逼李景隆軍營。燕軍內外夾攻南軍不敵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听說主帥已逃「乃棄兵糧晨夜南奔」。

建文帝為大臣所蒙蔽反而獎勵打了敗仗的李景隆。建文二年(年)四月李景隆會同郭英、吳杰等集合兵將6o萬眾號稱百萬進抵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北)。四月一日李景隆誓師于德州號稱百萬(實則6o萬)大舉北伐。雙方在白溝河擺開陣勢朱棣命令張玉、朱能、陳亨、丘福等率軍十余萬迎戰于白溝河。大戰一觸即。這場戰斗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南軍中的平安、瞿能父子驍勇異常率軍猛沖燕軍所向披靡。朱棣的坐騎接連被射殺他的寶劍竟也砍折了。瞿能父子奮勇廝殺已經和燕王近在咫尺。朱棣見大勢不妙撥馬跑到河堤上南軍在後面緊追不放。朱棣立馬站在堤上假意用馬鞭招呼後面的部屬使南軍相信燕軍就在堤下。南軍果然上當沒敢繼續追擊不然朱棣即將被生擒活捉。雙方殺得難解難分互有勝負。忽然一陣風將南軍大旗刮倒南軍陣營產生了混亂。朱棣抓住這難得的時機指揮部隊猛沖一舉擊潰南軍。白溝河之戰是決定性的戰役。此後建文帝再也組織不起來大規模的軍事征討。朱棣由此轉守為攻取得戰事上的主動。

戰斗打得十分激烈燕軍一度受挫。但南軍政令不一不能乘機擴大戰果。燕軍利用有利時機力挫南軍主將南軍兵敗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燕軍跟蹤追至德州。五月李景隆又從德州逃到濟南。朱棣率燕軍尾追不舍于濟南打敗李景隆率領的立足未穩的十余萬眾。濟南在都督盛庸和山東布政使鐵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朱棣圍攻濟南三月未下恐糧道被斷遂回撤北平盛庸收復德州。

李景隆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一敗再敗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將軍職務建文帝采黃子澄之謀遣使議和以求緩攻又任命盛庸為平燕將軍代李景隆統兵代之以盛庸。盛庸屯兵德州以遏燕軍南下。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滄州為燕軍所敗。十二月燕軍進至山東臨清、館陶、大名、汶上、濟寧一帶。盛庸率南軍于東昌(今山東聊城)嚴陣以待。

燕軍屢勝輕敵被南軍大敗朱棣親信將領張玉死于戰陣朱棣自己也被包圍借朱能援軍的接應才得以突圍。東昌戰役是雙方交戰以來南軍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兵敗後朱棣總結說︰東昌之役接戰即退前功盡棄今後不能輕敵不能退卻要奮不顧身不懼生死打敗敵手。

建文三年(1年)二月朱棣率軍出擊先後于滹沱河、夾河、真定等地打敗南軍。接著又攻下了順德、廣平、大名等地。戰爭已經進行了兩年的時間南北交戰主要在河北、山東。燕軍雖屢戰屢勝但南軍兵多勢盛攻不勝攻燕軍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鞏固。能始終據守者不過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正在朱棣為此而苦惱之際南京宮廷里不滿建文帝的太監送來了南京城空虛宜直取的情報。朱棣手下謀士也勸朱棣勿攻城邑越過山東以迅行動直趨金陵金陵勢弱無備必可成功。于是朱棣決定躍過山東直搗金陵。朱棣據此決定舉兵南下直指京城。

建文四年(2年)正月燕軍進入山東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破東阿、汶上、鄒縣直至沛縣、徐州向南直進。而燕軍已過徐州山東之軍才南下追截。四月燕軍進抵宿州與跟蹤襲擊的南軍大戰于齊眉山(今安徽靈璧縣境)燕軍大敗。雙方相持于淝河。在這次決戰的關鍵時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議的影響把徐輝祖所率領的軍隊調回南京削弱了前線的軍事力量南軍糧運又為燕軍所阻截燕軍抓住時機大敗南軍于靈璧僅俘獲南軍將領即幾百人。自此燕軍士氣大振南軍益弱。朱棣率軍突破淮河防線渡過淮水攻下揚州、高郵、通州(今江蘇南通)、泰州等要地準備強渡長江。這時朱棣之子朱高煦引番騎趕到燕軍軍勢大振。

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為條件同燕王議和被拒絕。六月初三燕軍自瓜洲渡江鎮江守將降城朱棣率軍直趨金陵。十三日進抵金陵金川門守衛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為朱棣開門迎降。燕王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靖難之役」歷時三年前期作戰南軍連連敗藉。但自濟南保衛戰後南軍主力屯駐德州相機出擊以遏燕軍。德州處在運河線上南北交通便利燕軍自河北南下始終處在德州的監控之下。燕軍南攻時南軍或自德州橫出斷其歸路或襲擾其補給線或乘虛北攻。所以雖以朱棣之善用兵南軍再未出現過戰爭初期的那種大的挫敗燕軍勢力基本上被阻在山東以北。朱棣未克山東故雖屢戰屢勝激戰兩年半卻始終未能打開局面。等到他越過山東直趨金陵半年時間便奪取了政權。

不過朱棣撇下山東徑直南下實屬鋌而走險。南北朝時以北魏的國力和太武帝之雄才大略在擊破劉宋黃河一線之軍後長驅江淮兵臨瓜步飲馬長江也未敢渡江以爭江南。朱棣的這種戰術也只能在那時特殊的形勢下才有可能成功。自明初朱元璋殺功臣後明廷已無堪與朱棣相匹敵的將才所以朱棣南下才有恃無恐。其次「靖難之役」在那個時代的觀念中純屬一家一姓內部之爭所以建文帝雖一再下詔「勤王」但真正勤王者少而歸順燕軍者多。不然朱棣孤軍南下建文帝只需堅守金陵坐待四方勤王之師會合山東方面則截斷燕軍的補給線和退路那樣的話朱棣處境勢必極其危險。因此換上另一人換上另一種背景則斷不敢冒險采取這種戰術置山東于不顧。

戰爭雖結束與此相關的歷史卻在展。燕王進京後宮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說建文帝于宮中**而死或雲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為僧雲游天下傳說他于正統朝入居宮中壽年而終。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確考成為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當上皇帝的朱棣大肆殺戮曾為建文帝出謀劃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將。齊泰、黃子澄、景清等被整族整族地殺掉︰「命赤其族籍其鄉轉相扳染謂之瓜蔓抄村里為墟。」有「讀書種子」之謂的方孝孺因不肯為朱棣撰寫即位詔書九族全誅這還沒完又將其朋友門生作為一族全部殺掉十族共誅873人。這次清洗極為殘酷共有數萬人慘死于朱棣的屠刀之下。

四年的「靖難之役」給明初剛剛有所恢復的社會經濟以較大的破壞而直接遭到戰爭踐踏的地區破壞可為嚴重史書上稱「淮以北鞠為茂草」當為真言。

朱棣的文治武功

出兵安南。安南又稱交阯漢唐時為中國的屬郡五代以後獨立但仍與中國交往密切。在明初安南國王為陳氏。建文朝安南生政治變故丞相黎季(1 )自立為帝改名胡一元不久又傳位其子。

永樂元年安南國王派人朝賀自稱陳氏無後自己是陳氏外孫為眾擁立為國王請求得到朱棣的冊封。朱棣听從禮部的意見派遣官員到安南探訪實情。該官員回朝後說現在的安南國王得到了當地人的承認國家安定。朱棣于是派禮部郎中帶著詔書前去安南正式冊封其為國王。

然而永樂二年原國王的臣屬裴伯耆逃到中國將胡氏篡位的事情揭露。八月老撾遣人送來了原國王的弟弟陳天平。朱棣無法辨別真偽暫且將他們安置起來。年底安南使臣來賀。朱棣讓陳天平突然出現在使臣面前使臣們十分驚愕紛紛下拜朱棣由此知道了陳天平的真偽和事情的真相。朱棣遣人責備安南國王安南國王上書表示歡迎陳天平回國繼承皇位。

但是安南國王陽陽奉陰違朱棣起了歷史三十年的對安南的征伐戰爭。

朱棣君臨天下之後尊儒納士編纂了舉世聞名的《永樂大典》遷都北京疏通了大運河派遣鄭和六下西洋……這些成就足以令成祖傲視古今。

三千文士修大典。永樂元年(3)七月朱棣下詔編纂一部類書。他雄心勃勃想要永樂大典將中國古代典籍盡量收集齊全特命大才子解縉負責要求"毋厭浩繁"盡量收羅。第二年十一月解縉將編纂好的圖書進呈天子。朱棣很高興賜名《文獻大成》賞賜解縉等147位有功人員。

然而不久朱棣現這與他的要求相差很大主要是還有許多典籍未能收錄。于是朱棣決定重新編修並任命靖難功臣姚廣孝以及刑部侍郎劉季篪(ch )和解縉總其事前後參與者近人可謂人才薈萃、人文盛事。朱棣對這件事非常重視命在文淵閣開館修書由光祿寺供給朝夕膳食。他看到文淵閣中的書籍尚不完備命禮部選派通曉典籍的官吏四出購求典籍"書籍不可較價值惟其所欲與之庶奇書可得"。正是在朱棣的關注和支持下3年之間大典得以編纂完成。

永樂五年(7)十一月大功告成姚廣孝等人將《永樂大典》進呈朱棣。《永樂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錄6o卷全書分裝為95冊引書達七八千種字數約有三億七千多萬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類書內容包羅了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戲劇、小說、技藝諸項。此前的類書如唐代的《藝文類聚》只有卷北宋的《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都各有卷。《永樂永樂刻本大典》的規模之大確實是歷史上無與倫比。《永樂大典》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照錄原文未作刪改。這種做法保持了書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永樂朝《永樂大典》只有一部正本存放在南京的文淵閣後于永樂十九年(1421)運到北京。朱棣曾經打算將《永樂大典》付印只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實在是艱難之至不得已放棄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皇宮三大殿失火幸運的是由于搶救及時《永樂大典》竟然奇跡般的幸免于難。有了這樣的教訓世宗意識到光有一部正本太危險了遂命1o8個書生抄寫大典。這些人每日人抄3頁歷時6年之久才抄成一部副本藏于皇史。只可惜正本在明末不知去向多半是毀于兵火。副本到了乾隆時期只有余冊少了近冊。後來被儒臣們私自盜去了不少剩下的在清末時不是被燒了就是被掠往國外至今偶爾會在一些拍賣會上現《永樂大典》的蹤影。據估計存世的《永樂大典》約冊只是原來的3%左右。建國以後中華書局曾將《永樂大典》存世殘本予以影印出版。

三寶太監下西洋。鄭和回族本姓馬小名三保(一作三寶)人稱三寶(保)太監。他在洪武年間成為明軍俘虜入燕王藩邸為宦官成為朱棣的親信。從永樂三年(5到宣德六年(1431)鄭和曾經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在永樂朝。鄭和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也是西方公認的"世界十大航海家"中惟一的中國人。

朱棣為何讓鄭和六下西洋呢?按照《明史》中的說法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鄭)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目的有二︰一是尋找建文帝蹤跡;二是向海外諸國顯示大明王朝的繁榮富強。

朱棣君臨天下之後尊儒納士編纂了舉世聞名的《永樂大典》遷都北京疏通了大運河派遣鄭和六下西洋……這些成就足以令成祖傲視古今。

三千文士修大典。永樂元年(3)七月朱棣下詔編纂一部類書。他雄心勃勃想要永樂大典

將中國古代典籍盡量收集齊全特命大才子解縉負責要求"毋厭浩繁"盡量收羅。第二年十一月解縉將編纂好的圖書進呈天子。朱棣很高興賜名《文獻大成》賞賜解縉等147位有功人員。

然而不久朱棣現這與他的要求相差很大主要是還有許多典籍未能收錄。于是朱棣決定重新編修並任命靖難功臣姚廣孝以及刑部侍郎劉季篪(ch )和解縉總其事前後參與者近人可謂人才薈萃、人文盛事。朱棣對這件事非常重視命在文淵閣開館修書由光祿寺供給朝夕膳食。他看到文淵閣中的書籍尚不完備命禮部選派通曉典籍的官吏四出購求典籍"書籍不可較價值惟其所欲與之庶奇書可得"。正是在朱棣的關注和支持下3年之間大典得以編纂完成。

永樂五年(7)十一月大功告成姚廣孝等人將《永樂大典》進呈朱棣。《永樂大典》有22877卷又凡例、目錄6o卷全書分裝為95冊引書達七八千種字數約有三億七千多萬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類書內容包羅了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戲劇、小說、技藝諸項。此前的類書如唐代的《藝文類聚》只有卷北宋的《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都各有卷。《永樂永樂刻本大典》的規模之大確實是歷史上無與倫比。《永樂大典》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照錄原文未作刪改。這種做法保持了書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永樂朝《永樂大典》只有一部正本存放在南京的文淵閣後于永樂十九年(1421)運到北京。朱棣曾經打算將《永樂大典》付印只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實在是艱難之至不得已放棄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皇宮三大殿失火幸運的是由于搶救及時《永樂大典》竟然奇跡般的幸免于難。有了這樣的教訓世宗意識到光有一部正本太危險了遂命1o8個書生抄寫大典。這些人每日人抄3頁歷時6年之久才抄成一部副本藏于皇史。只可惜正本在明末不知去向多半是毀于兵火。副本到了乾隆時期只有余冊少了近冊。後來被儒臣們私自盜去了不少剩下的在清末時不是被燒了就是被掠往國外至今偶爾會在一些拍賣會上現《永樂大典》的蹤影。據估計存世的《永樂大典》約冊只是原來的3%左右。建國以後中華書局曾將《永樂大典》存世殘本予以影印出版。

三寶太監下西洋。鄭和回族本姓馬小名三保(一作三寶)人稱三寶(保)太監。他在洪武年間成為明軍俘虜入燕王藩邸為宦官成為朱棣的親信。從永樂三年(5)開始南京鄭和府後花園遺址到宣德六年(1431)鄭和曾經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在永樂朝。鄭和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也是西方公認的"世界十大航海家"中惟一的中國人。

朱棣為何讓鄭和六下西洋呢?按照《明史》中的說法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鄭)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目的有二︰一是尋找建文帝蹤跡;二是向海外諸國顯示大明王朝的繁榮富強。

朱棣五次對蒙古用兵目的在保證邊境的安寧國內的安定。然而在第五次親征的歸途中朱棣身體不適。到了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朱棣突然病逝享年65歲。朱棣是一位馬上天子他的江山得于馬上也死在了行軍的途中。但是同時他又是一位重視文化的皇帝其功績不遜于歷代名君因而死後被謚為"文皇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為黃金而戰最新章節 | 為黃金而戰全文閱讀 | 為黃金而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