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
雖然外面的狂風暴雨,但是現在是非常時期,所以早朝還是如期舉行了。其實,早朝也沒有什麼事情,很多事情根本無需拿到朝會上來說的,但是為了拖延早朝的時間,一些由宰相或者六部正堂能決定的事情都被拿了出來,在朝堂上進行討論。
因此,這又變成了一次長時間的早朝。不過,下邊討論事情的朝臣們卻並沒有太多的不耐之情,他們都是聰明人,知道最近幾天朝會這樣拖延時間其實就是為了等著一個人的咽氣。看起來,那個能夠決定自己仕途的前程的人是不行了。那麼,接下來誰能坐在前面那張紫金椅子上就至關重要了。
就在此時,忽然,一個宦官宦官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直入太後所在的簾後,眾人立即停止了說話,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早朝時間,內侍這麼直闖進來,必定是有了驚人的大事生,難道——
過了一會,就听太後的聲音傳來︰「皇帝病篤,有遺詔要宣,諸位愛卿以為當召誰來恭聆遺詔啊?」這聲音雖然故作平靜,但仍是不免透露出些許顫抖。
群臣都呆住了。
皇上如果真能說話,能宣遺詔,哪里還需要在這里來問啊?太後這麼說,其實就是在說,皇上死了,你們要找誰來繼位啊?所以遺詔,必是等那人進來之後,再在原本早就備好的空著名字的遺詔上填上名字而已。
「撲通,撲通」的聲音不絕傳來,雖然是心照不宣,但是對大行皇帝的山陵之崩,群臣還是不敢不哀的——雖然為了防止朝廷異動,正式的喪要等到新帝登基之後進行。
「你們都是皇帝最信重的臣子,也是我大宋社稷的擎天之柱,天就是塌下來,為了大宋的億萬蒼生,也需要你們和老身一起去頂著,所以天下都可以驚惶,但你們不可以驚惶,請大家下決斷,以免天相生變!」
這時候,章惇第一個站了起來,奏道︰「臣以為,蔡王似威儀有太祖遺風,乃是聆召的最佳人選!」
一句話,立即在群臣中炸開了鍋。大家搞不明白前幾天章惇的「代言人」安惇還說什麼端王佶最適合的,怎麼今天章惇又這麼說?難道這老小子這幾天以內就被收買了?那些章惇派里面上次表態支持過端王的這時候傻眼了,這時候的人最重氣節,說出來的話要一言九鼎,不管外力如何,都不能輕易改變。叫他們這時候出來改口,那是萬難,但要他們和權傾朝野的章相公對著干,他們更沒有那份勇氣,畢竟,這些年幾乎所有和章惇對著干的都去嶺南開荒去了,他們可不願成為下一個倒霉蛋。
而此時最傻眼的自然是安惇本人了,平時七竅玲瓏的他此時腦袋里就剩下漿糊了。這怎麼回事?章相—惇這個老匹夫不是親口向我暗示過支持端王的嗎?
忽然他腦袋一轉,不對,他什麼也沒有說啊!這時候,他終于「猜到了」章惇「放棄」他的一個絕妙原因了︰章惇素來以清廉正直自居,雖然手段狠辣,但在民間對他的評價在當今的極為宰相中還是嘴好的。但是我安惇呢?不用說,貪財,趨炎附勢,狡詐奸猾,反正所有可以用作對官員的貶義的詞用在我身上多半都不會錯。正因為如此,我在民間的名聲無疑是最臭的,如果沒有章惇這棵大樹罩著,我能有嶺南開荒的機會就是萬幸的了。于是,章惇為了向新帝邀寵獻媚,我安某人自然是最好的進階之禮了,哪個皇帝新上台不願拿幾個臭名昭著的人來祭旗?若是這個時候我安某「主動」背叛他章惇,他章相公拿我獻給新帝開刀自然就是于情于理都沒有不對之處了!
好陰險,好毒辣!
不能不說安惇能憑借察言觀色在宦場混到如今地位,自有其過人之處,但看他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令人不信都難。只是他漏算的是,章惇目空一切,即使對于新帝也不會有獻媚的心思,所以他的假設根本不會成立。
不管怎樣,安惇覺得現在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自己只有勉力而上,力挺端王了,若是憑借著自己的影響,僥幸能保得端王上位,雖然端王未必就會因此而重用對方,但至少保證了不會死在前往嶺南的路上!
于是,他跳了起來,義正詞嚴地說道︰「太後,臣以為端王佶溫文守禮,有仁宗皇帝的遺風,乃是聆召的不二人選!」
章惇迷了一下眼楮,他今天一有機會就率先站起來,就是為了那些「被安惇所蠱惑的人」能至少站在中立的地位上,不要繼續被安惇所「欺騙」,成為了他的工具。看來,安惇果然急了,馬上就自己跳了出來,要赤腳迎戰,可是老夫是何等樣人,還用得著和你這種人直面對戰嗎?
「安中丞謬矣!端王輕浮,又沉迷于詩詞歌賦,實在是有一個當年的當年南唐後主啊!如此人物,怎麼能讓他聆召?」果然有人上前直言反駁。
「不然!端王親民,必能成為一代英主;反觀蔡王殘暴,听說他的家奴多有被其鞭策致死的!若想想,他日他若把這朝中群臣當作他的家奴來對待,諸位大人該當如何?」
「是啊!」「對啊!還是端王好!」
章惇臉色變了,沒有想到他親自出馬了,支持端王的人還是不斷涌現,難道這些人都不怕和蘇大胡子做伴去嗎?他卻不知道,他的好搭檔留下來「打入」群臣後庭的善緣法師如今已經成為了端王的好工具,而這些說話的人正是這些人,他們寧可選擇配嶺南,也不願家中的丑事被揭穿。何況,一搏之下,也不是完全沒有勝望的!
這時候,太後不失時機地說道︰「那好吧,就老九吧,我看端王佶這孩子長得端正,確實很有仁宗當年的風範,必能勝任——」
「太後,不可啊!端王輕浮,他日必亡我朝啊!」伏在地上痛苦的是蔡卞。
「是啊,太後收回成命!」這是次輔曾布的聲音,考慮到蔡攸的名聲,端王妃並沒沒有請他女兒也就是蔡攸之妻去「談心」,所以他還在這里痛哭流涕地反對端王。
太後顯然也怒了,幾位宰相一致反對她,無疑是對她權威的一次挑戰。
這時候,章惇又站了起來,說道︰「臣有一個折衷的辦法,就是太後在宮中排出宦官分別吩咐兩位親王,誰先到文德殿,就讓誰聆听遺詔!」
這方法雖然兒戲,但到了現在這樣僵持的時刻,卻非此不行了,因為現在的形勢是支持端王的人多,但是職位大多不高,但是他們這邊有太後領導;支持蔡王的人雖然不多,卻包含了極為宰相,各個都是位高權重。如果這麼僵持下去,是不會有結果的。但是,現實是,必須有一個結果出來,而且不能抓鬮!
這麼辦!」太後想著,大教主應該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了。
章惇也在想著,梁從政應該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了,這個危急時刻妥協的辦法就是他先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