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大帝 正文 第四章 太廟里的牛氏宣言

作者 ︰ 大石浪

第四章太廟里的牛氏宣言

牛弘被迎進了建章宮。此舉在大漢皇宮里引起了不小的波動。畢竟這十二歲的少年不出意外,四年後就是這座皇宮的主人。

當晚,董氏來看望自己。顯然,第一次離開自己的視線那麼久,她有點不放心,在閑談中,得知趙嬈向太後請安去了,牛弘在心里對自己說︰「這個女人有點社交能力」。

第二天就是登基大典。沒有了皇帝,大漢帝國的確沒法正名言順地運轉。按一些大臣的說法叫先正君位。

天還沒亮,牛弘就被宮女叫醒了。洗涮並匆匆地吃了早餐,穿上了天子的袞服。在幾位太監的簇擁下向外走去。大典上指導自己的太監居然是張讓。那可不是個一般的角色。要是沒有自己這李代桃僵的穿越,他能把劉宏服侍得服服帖帖,到後期竟然會稱他為「阿父」。在不長的接觸中,牛弘覺得張讓確實不一般。每當自己有點不知所措進,張讓會恰到好處地提醒。而且會讓自己感覺不是張讓在教自己,而是自己原來就懂的一樣。侍候人的確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宮門外,羽林衛、執金吾和北五營的數千名士兵排列整齊,分別代表著皇宮衛隊、皇宮內外治安部隊和帝國常備軍參加這個儀式。規模宏大,旌旗招展。

「天子起駕!」隨著禮儀官的高聲喝唱,牛弘在張讓的攙扶下登上了禮儀車,在士兵的護衛下浩浩蕩蕩地馳向嘉德殿。

出了嘉德殿門,就到外宮了。殿前廣場上,列滿了文武百官。

嘉德殿前擺著一張鋪著明黃色案布的案台,上面擺放著象征大漢帝國皇權的玉璽、頭冠和天子劍。

太後竇妙在曹節的陪侍下站在案旁。她看著從嘉德殿門出來的少年天子,心里五味雜陳。有了這個少年,自己可以明正言順的執掌朝綱四年。死鬼劉志,你看到了嗎?敢冷落我,我要讓天下男人臥伏我的腳下!

牛弘下了禮儀車,在百官的注視下沿著紅地毯向殿前走去。每走一步,兩側的百官整齊地跪倒。場面肅靜莊嚴,氣勢無比,無不滲透著皇權的威嚴。牛弘被這場景深深地震撼了,甚至有一種歸屬感。自己就是這個帝國的天子。

當牛弘走近案台時,現太後臉上竟是一種不帶情感的笑容。他從太後手里接過了玉璽,又在張讓的示意下交給了尚符璽郎中。接過太後遞來的天子劍,並低下頭,由太後親手給自己帶上天子冠冕。

當牛弘站起來的那一剎那,文武百官齊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到這里,加冕儀式就算完成了。接下來還要祭太廟,祭山川,整個登基儀式才能完成。

「天子起行,祭祀太廟,敬告列祖列宗。」禮儀官喝唱完,牛弘上了禮儀車,大隊人馬往太廟開進。

過了這一關,只要不明著與竇氏集團正面踫撞,牛弘的生命安全已經有了很大的保障。在前往太廟的路上,牛弘已經開始考慮,怎麼來做這個大漢帝國的皇帝。

太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劉邦建立的帝國權力結構是仿秦制的。中央機構是三公九卿制,地方管理郡縣制。在初期有兩大弊端。一是三公權力過大,且三公輔一般情況下是由德高望重的老臣擔任。不時會生相權與皇權的踫撞爭斗。不僅嚴重影響帝國的決策效率,而且還造成了巨大的內耗。二是漢高祖為了贏得楚漢之爭的勝利,拉攏獎勵各種勢力以及自己的同族,不得已封了大大小小許多國。到後來尾大不掉,造成了帝國上百年的反覆動蕩。

不過這些問題到了帝國中期特別是漢武帝的強力改革已經基本解決了。在王莽篡權時曾一度恢復古制,但很快被光武帝劉秀糾正過來了。

現在帝國的決策管理權和監察權已經收到尚書台和御史台了。這本來是皇宮的秘書機構,任職官員大多年輕,品秩較低。除了做事努力外,想撤換也比較容易。從根本上來說,這樣一種改變已經使帝國的權力由二元制改成一元制了。只有皇權沒有相權了。

陳蕃的職位叫太傅錄尚書事,就是尚書台處理日常事務的主持了。牛弘想到這里,轉頭望了一眼後面的車隊,想看一眼陳蕃,不料跟著自己的是竇武。接著又陷入了沉思。

那些王爺侯爺們現在不光沒有軍隊,連封地的管理權也被剝奪了。只剩下食邑權(收取封地上的稅收)。帝國還不讓他們把全部稅收落入腰包,每年還有兩三種名目的獻金把稅收的一部分收回國庫。劉備那小子的祖上就是想耍滑頭,把成色很差的金子以次充好,糊弄帝國。被查出來後連爵位都被削掉了。到劉備這一代,竟淪落到販履織席為生,地位比自耕農還要低。如果沒有他老叔的接濟,一到荒年,很可能會淪為流民。

想到這,牛弘越對董氏充滿敬意。孤兒寡母的,既要奉公守法,還要維持侯府的體面。終于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大漢帝國已進入了成熟期。東漢從第三任章帝到桓帝,八位小皇帝,真有點象小孩過家家。而且都短壽,活得最長的劉志也只活到三十六歲。皇帝是空前的弱勢。近百年的時間里,外戚和宦官你爭我斗。但這一切,沒有傷到帝國的根本。帝國反而顯示出蓬勃的生機,穩步壯大。(這可以從農業社會反映帝國實力的硬指標——人口來對比。光武年間,由于經歷了王莽篡權的動亂,帝國人口減少到不到三千萬人。而現在的人口已經接近帝國最強盛的時期,達到五千六百多萬。)

對帝國實力損傷最大的依次是動蕩戰亂、災荒和疫病。尤其是戰亂,會傷筋動骨,大傷元氣。想到這里,牛弘這個穿越者深深地吸了口冷氣。要知道三國期間的長期戰亂讓華夏人口從漢末的近六千萬人到西晉初不到八百萬人。

目前帝國最大的危機是整個帝國缺乏活力。士族豪強得益于幾百年的大平盛世,其勢力越來越強大。他們不僅大量兼並土地,而且向自然條件比較好的司隸、冀州、兗州、豫州等地集中。造成這些地方的中小地主和自耕農沒有展空間。由此而帶來邊疆地區的涼州、並州、幽州等地的空心化。這不僅使帝國的生存空間擴張乏力,甚至有被不斷的騷擾蠶食而內縮的危險。由此而帶來的流民人數的加增長最終會摧毀帝國的根基。

再過十六年,就會生動搖帝國根基的黃巾起義。把張角三兄弟提前抓起來或者殺掉的做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要有大量沒法生存下去的流民存在,殺掉了張角,自然會有李角、王角出來(牛角就免了,因為朕姓牛)。要是把帝國治理好了,百姓安居樂業,再多的張角也翻不起浪來。

把帝國的優勢和面臨的危機想清楚後,牛弘就為自己立下了怎麼做這個皇帝的最低目標,就是防止產生大規模動亂的土壤,制止黃巾起義。

太廟的整個祭祀儀式是按孔夫子那一套來的。孔夫子的本意是想通過形式來潛移默化人的思維。但被後人弄得紛繁復雜。不過整個太廟的建築氛圍不容人胡思亂想,會讓人產生一種與前人溝通的沖動。

上香後,牛弘跪在軟墊上心里默念道︰

炎黃二帝及大漢的列祖列宗在上,牛家的列祖列宗在上︰我牛弘今天在這里向你們誓,我會善待大漢的子民,讓大漢帝國重新催生活力,更加強大。

我會釜底抽薪,不讓黃巾動亂生。徹底消除三國英雄表演的舞台。

什麼劉備、曹操、孫權

什麼全才諸葛,

什麼毒士賈詡,

什麼鬼才郭嘉,

如果你們不能為大漢帝國所用,我保證讓你們全部變成廢柴!

憑什麼?因為我姓牛!

旁邊的張讓看著牛弘嘴里念念有詞,又听不清在說什麼,一臉的詫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靈大帝最新章節 | 漢靈大帝全文閱讀 | 漢靈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