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大帝 正文 一二一章 新的著力點——教育

作者 ︰ 大石浪

三天後,馬鈞把完善後的二輪轉送來了宮中。站架和鏈條罩到是簡單,鈴鐺肯定又讓馬鈞動了很多腦筋。

馬鈞說,做這輛二輪轉,學會了很多精巧的機關,大開眼界。

牛弘覺得機關這個名稱很好,現代機械稱為機構,但沒有機關這個詞好,具有動感。所以就不想再弄個新名詞,以後就全部叫機關好了。

「學會騎了嗎?」牛弘問道。

「微臣會騎二輪轉了。」馬鈞說道。馬鈞就是一個不服氣的人,那天回去後肯定勤練,多跌去跤就會了。

馬鈞說,扶風馬家,汝南陳家派人與馬鈞聯絡,學習二輪轉制造技術,準備回去辦作坊。

「汝南陳家?是不是老太傅家?」牛弘問道。牛弘指的是已去世的太傅陳蕃。

「對,是老太傅陳蕃家。」馬鈞說道。

「老太傅一心為帝國,在世時沒有為家里籌辦產業。現在老太傅不在了,你們要幫著一點。」牛弘說道。在帝國的最高層,太傅陳蕃家境算是比較差的。甚至連張讓家都比不上。現在陳家離開了帝國的權力中心,再想家就有一定的難度,牛弘覺得應該幫一把。

「微臣省得。」馬鈞說道。牛弘對老太傅的感情洛陽的官員都知道,也許牛弘的話是多余的。

牛弘想到答應兩位小皇妹的事,就對馬鈞說,要給兩位皇妹,天香和居蓮弄一輛車,讓她們騎著玩。要把尺寸縮小,重量減輕,有些部位可以考慮用木制構件。

馬鈞覺得這又是一類不同大二輪轉的品種,研制出來後二輪轉的品種就更豐富了。

這到是提醒了牛弘,要想展產業,品種太單一需求就上不去,規模也就起不來。二輪轉這種產品現在帝國的普通百姓享用不起,沒有這個購買力。就要讓買得起的人都能買到合適的品種。如果能把產業做起來,不僅制造作坊能吸納勞動力,日常維修也能讓很多沒有田產的人有個謀生的崗位,實在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于是牛弘就暢開思路跟馬鈞談。就品種來說,除了**騎的外,可以做一些兒童騎的,還可以做一種以載貨為主的後面帶斗的三輪車。**車除了現在做的這輛騎人還可帶人或帶貨的重型車外,還可以做只騎人不帶貨的輕型車。輕型車又可劃分為男女用車。男車注重力度,加大踏板鏈輪,度快些。女車注重造型,可把車架做成u型,扶手也可以變些花樣。

當然,馬鈞不是一般的人,牛弘只要把思路幫他拓展一下,他的想法甚至會比牛弘更多。

接著牛弘在技術層面來談,一是充氣橡膠輪胎是馬鈞他們以後要研究的重點,如果實現了,這二輪轉就會更輕快,更省力。另外在制造方面,牛弘以鏈條的聯接片為例,講到了沖壓模具技術。這不僅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也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馬鈞又學到了一招。以前帝國在鋼鐵加工方面只有澆注用的模型,冶鐵工匠稱為「範」。鐵匠作坊在鐵鑽上有一些園或方的孔,打鐵時用于沖孔用。也算是有用模具沖孔的思路,冷作沖壓加工還沒有做過。

牛弘說,等動力問題解決後,就可以專門制造一種沖壓設備。

听牛弘說到動力,馬鈞說,機關研究作坊的蒸汽鍋爐做的差不多了,下個月就可以試燒。

這可是又一種危險性很大的嘗試,牛弘不敢大意,怕他們又把機關研究作坊炸上了天。牛弘對鍋爐的每一個細節都問馬鈞,馬鈞的回答讓牛弘放心了不少。牛弘強調,在試燒前先要做冷水壓試驗。

馬鈞說,自上次化工作坊爆炸後,現在研究作坊在安全意識方面加強了不少。這次試驗鍋爐安裝在遠離作坊建築的一角進行試燒,中間還隔了個小山包,既使爆了也不會炸到作坊。馬鈞說,試探天機肯定充滿凶險,但為了帝國的展,研究作坊上下都義無反顧。他要親自主持鍋爐的試燒。

牛弘也不好說什麼。只是囑咐他,事先工作做細一點,試驗時危險性就小得多。

漢代的人沒有現代那麼嬌氣,生命力極強。就說在四個月前大爆炸中重傷的那七個人,一個不治身亡,其它幾個人都好了,張魯已經在主持新的化工研究作坊了。沒有人因為害怕而改行,他們把這種職位在帝國的重要性看做一種榮譽,對生死就看得相對淡一些。

劉江他們的電學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一是他們試驗了多組材料,找到了電阻率較大,熔點高的材料,做成白熾燈只差裝進透明琉璃燈泡了。這一工作電學作坊與帝國官營琉璃作坊在聯合試驗,當然還有個抽真空問題。這兩部份解決後就能制成現代意義上的白熾燈了。

二是在電磁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進展,從牛弘給他們講理論,到他們自己實驗證實,展下去,旋轉磁場和交流電也能夠出來。關鍵還是卡在動力上,只有動力上的突破才會使得這些技術有更大的展空間。

總的來說,牛弘對現在帝國的展現狀是滿意的。穿越之初,牛弘曾一度在認識上出現偏差,總認為帝國展的最大阻力來自于高官和豪族,通過這幾年的實踐來看,目前這樣一種社會結構還是基本合理的。豪族問題自古有之,人類從原始部族過渡到帝王式社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貴族或豪族是社會穩定和展的中堅力量。

有一個事例很明顯,北匈奴被徹底擊敗,貴族全部西逃後,留下了十萬匈奴人。這十萬匈奴開始是很多小的部族的形態,到後來為什麼會從屬于鮮卑人,合並成大的部族呢?大的部族對小的部族的吞並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組成大的部族後抵御自然和別的部族侵害的能力增強,更容易生存下去。

農業社會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似之處,從這次帝國的南方開就可以看出來,大的部族更容易成片地開新的土地資源,使原來的一些蠻荒之地變成新的良田,這是一些中小地主或自耕農很難做到了。當然,隨著帝國組織管理能力的增強,對這種集中度的要求會有所降低。

對于北征檀石槐,牛弘到是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檀石槐氣數已盡,剩下的只是時間和帝國將士的傷亡問題。既然已經下了決心,就只能由段潁和朱雋去把握了。

牛弘也不指望這一戰徹底解決鮮卑人的問題,還應該有幾個回合。檀石槐滅掉後,一些鮮卑大的部族肯定想乘機坐大,他們極有可能成為帝國控制力向這一廣大地區推進的主要阻力。只要他們不演變成象檀石槐一樣具有進攻性,牛弘也不急,盡量用政治經濟手段來解決問題。

檀石槐問題解決後,帝國的南方第一步先從東西兩邊沿海推進到馬六甲。這一地域唯一的小國是扶南國,其它都是散居的部族村落形式存在的。扶南國在孝安皇帝期間就派使來帝都,表示要臣服大漢帝國,只是帝國的眼光一直放在中原,沒有順勢控制那一片地區。現在南下扶南國應該也不是很大的問題。

下一步帝國的展的主要著力點放在哪兒呢?牛弘習慣于前考慮問題。牛弘把大漢帝國的各個方面與現代社會比較,當然要排除社會展程度的因素,否則就沒法比較。前思後想,牛弘找到了一個關鍵的環節——教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靈大帝最新章節 | 漢靈大帝全文閱讀 | 漢靈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