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大帝 正文 一二三章 糧食武器

作者 ︰ 大石浪

牛弘的教育改革方案是打造強大帝國的又一力作,涉及面廣。一是普惠意義,通過帝國和豪族出錢辦基礎教育,使更多的下層民眾的子弟能讀書識字。二是教學內容的改革,使教育真正取到把前人積累的方方面面的知識技能傳授給下一代的使命。教育不再是飄浮在天上的雲彩,而是社會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這事流傳到社會,引起了種種議論。下層百姓當然最開心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有書讀了。在大漢帝國,私熟先生的收費也不高,秋收的時侯給一石糧,年底的時侯送一掛肉。就是這樣一點東西,很多窮人多給不起。現在由帝國和豪族大戶負擔了,他們的孩子就可以上學念書了。這可是窮人以前夢里才會出現的事情,眼見能變為現實,怎能不讓人高興呢。

洛陽的大戶豪族卻在考慮怎麼花錢不多就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有錢人自古就有攀比心態,既然天子說要辦學校,那肯定是要辦的,跟天子作對沒有好下場。當然,很多豪族與其說是為社會辦學,到不如說是為自己家里下人佃戶辦,因為帝國時興基礎教育,那些人的子弟肯定想上學,還是肉爛在鍋里。

對帝國的高官子弟,教育新政有一定的約束。以前他們很快活,既使德行有虧,舉不了孝廉,就可以到洛陽太學里去混。還可以通過關系弄個食秩,混日子還有工資拿,天下的好事都讓他們佔盡了。以後可不行了,初學不合格,連太學都不讓進,舒服的日子過到頭了。

牛弘卻在考慮將來後宮里也要辦稚學和初學。自己已經有三位皇子,五位公主了,還有三位在嬪妃的肚子里,年底前後就要出生,以後可能還會更多。如果每個給請個先生,不僅浪費資源,還不利于從小培養他們的集體觀念,增強兄弟秭妹之間的感情。不過後宮里的事情好辦,借用趙本山的話,真是不差錢。

最讓牛弘感到意外的是張讓的一席話。他對牛弘說︰「子曰詩雲只是一家之言,陛下還本歸源,才是教育的正道。」

牛弘知道,因為太學生和黨人常常跟宦官過不去,使得宦官對儒學主導帝國文化生態的做法比較反感。要不是牛弘穿越擾亂了歷史的進程,六年後張讓他們一幫宦官會出資在洛陽的鴻都門附近辦一所學校,專門研究文學藝術。這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專門研究詩詞歌賦之類的學校。

可見宦官不是史學家筆下,只會貪錢和依附主子的人,他們也會有深層次的思考。

七月底,田豐他們科教府拿出了一個帝國教育改革的方案。還有稚學和初學教學大綱的方案。

牛弘再一次召集帝國高官就這一方案進行商議。

因為方案很具體,就需要考慮與實際操作的餃接。議論也主要集中在三千畝田產辦一所稚學這一議題上。有些郡縣大戶集中,一個亭甚至村就有幾個符合條件的大戶。分開辦幾所學校還不如歸並辦一所學校。新政的目的是為了讓想讀書的孩子有地方讀書,沒有必要追求學校的數量。

田豐略加修改後,方案就通過了。

牛弘就下詔,在大漢帝國進行教改。要求今年下半年籌備,明年春天第一批稚童就要入學。

按教學大綱編寫教材的任務就交給了洛陽太學,時間很緊,編寫完後還要交帝國書局刻印。

八月初,帝國征北大軍主力四萬人馬在雲中集結完畢。朱雋的二萬策應牽制大軍也在遼西完成集結。大漢帝國為解決檀石槐問題而采取的軍事行動正式拉開序幕。

東部鮮卑人方面,闕機、素利和彌加部族經歷了近半個月的混戰,元氣大傷,卻誰也滅不掉誰。而緊接著的食物短缺危機卻讓三個部族都不能動彈。殺羊殺牛吃已經過了警戒線,再殺下去,既使水草更茂盛,牛羊的生長已不可能給部族提供食物了。有點相當于農耕民族吃作物種子,沒了種子,明年吃什麼。

闕機盡管以前跟大漢帝國有過聯絡,那個時侯還有很多選擇,所以不免有些架子。現在到了部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侯,自然不能談身份,談平等了。闕機找到朱雋,願意歸順大漢帝國,請求大漢帝國給予救助。

到了這個時侯,朱雋也不能講仁慈之心,而是狠狠地敲了闕機一筆。用戰馬換糧食,一匹戰馬換五十石糧食。

戰馬難以培養,是很貴的。一批馬喂大後,有二成以上成為戰馬就不錯了,其它的只能作駑馬使用。長期以來,戰馬的價值都在五千錢以上,貴的時侯曾達到八千錢。五十石糧食,按帝國的平價只值三千錢。既使按去年帝國供給邊境附近投靠大漢的鮮卑小部族的價格,糧食也只有八十錢一石。五十石糧食也只值四千錢。

現在的戰馬也值錢,但離開了大漢帝國這個買主,別人誰也拿不出這麼多糧食來。

闕機也想得開,自己的部眾人都活不下去了,還要戰馬有什麼用。一狠心就拿出五百匹中上等戰馬,從帝國換了兩萬五千石糧食回去。這可是部族的核心戰力,游牧部族離開了良馬,還有什麼戰斗力可言。但生存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樣就可以讓部族不再殺牛殺羊,盡管部眾面有饑色,但整個部族還可以有再生能力。

看到闕機弄來了糧食,彌加和素利也老著臉,派心月復來見朱雋。這兩個部族以前在檀石槐強盛時很凶悍,時常劫掠騷擾大漢邊郡。所以朱雋更不客氣,時隔二天,糧食又漲了。一匹戰馬只能換四十石糧食了。

彌加盡管缺糧,卻相對富裕一點。彌加部族想用錢從大漢買糧食,也用戰馬換一點。朱雋說,大漢帝國不差錢,現在要打檀石槐,戰馬到是需要。彌加要是舍不得戰馬,就算了,都讓他自己留著吧。

人被逼到這個時侯,還有什麼辦法。這兩個部族也只有乖乖地各拿出五百匹戰馬,換糧食渡糧荒。

彌加和素利還會想些,他們認為大漢帝國算是仁慈的。這個時侯要是出兵攻打,他們根本不堪一擊,把馬搶跑了,糧食還是沒有著落。

現在朱雋才充分認識到天子說的,糧食也可以作武器的話。不費一兵一卒,就把這三大部族的實力大大削弱。

宇文莫槐攻擊闕地鹽池不克後,怕檀石槐報復,退回原部族聚集地。他也不好意思來跟朱雋要另外一半糧食。開始雄心勃勃,以為只要出兵突然,攻克闕地鹽池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在這樣的突然打擊下,還是攻不下,宇文莫槐有點氣餒。游牧部族凶悍,硬氣,自認為沒有給檀石槐重創,就不來要糧食。只是把戰事情況派人通報了朱雋。

不過有了先給的三萬石糧食,部族的糧荒程度已經有所緩解。

看到另外三大部族因自相殘殺,而被大大削弱,宇文莫槐只有苦笑。盡管現在宇文莫槐是當之無愧的鮮卑東部的老大,但他知道朱雋是絕對不允許他順勢吞並其它三大部族的。大漢帝國希望他們去攻擊檀石槐,也就不會容忍再出現一個檀石槐的。這樣一來,東部鮮卑人的整體實力下降很多,自己獨木難支,反而勢孤了。

原先宇文莫槐歸順大漢只是權宜之計,這樣展下去怕是要弄假成真了。

帝國北征檀石槐的計劃下達到朱雋大營後,朱雋派人主動與宇文莫槐聯絡。要求宇文莫槐與朱雋一起策應帝國對檀石槐的決定性打擊,朱雋只要宇文莫槐賣力,滅了檀石槐後,闕地鹽池歸他所有。以後大漢帝國恢復對鮮卑人的正常貿易,糧食就不是問題。

宇文莫槐欣然從命,與朱雋率領的帝國大軍合兵一處,向北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靈大帝最新章節 | 漢靈大帝全文閱讀 | 漢靈大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