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唐 正文 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臨楚州

作者 ︰ 為的是

大唐興平初年,十二月十二日吉時,我于長安安福門擺駕典軍,宣布自己御駕親征東瀛!由兵部尚書郭子儀充做行營都統、東瀛招討使,陪駕東征,負責全軍的事務;驃騎將軍趙修為車駕檢校官,負責我車駕事務及開路保駕的安全;豹騎將軍李恩成為前鋒游弈使,負責前哨行進及巡邏事務;兵部侍郎員俶為行軍司馬,負責戰事的籌劃參謀;禮部侍郎高,適為書記官,負責軍中的文書事務;門下侍郎岑參為軍中長史,負責督辦糧草及後勤事務。點齊御前豹騎、驃騎共四萬騎軍奔「援」東瀛。

在此之前,我已下旨施行「建儲居狩」,令陳希烈、裴寬和李泌三卿監政,金吾大將,軍白孝德負責鎮守兩京的事務!所謂「建儲居狩」,是一項歷代皇朝必須有的、有備無患的規定,就是皇帝親征或者巡幸天下時,必須命太子在京城留守,稱為「監國」。如果皇上尚無子嗣,則可指派一皇族中人代為監國。而如果監國的人選並不是太子,則「建儲居狩」的監國人選只有三省六部的重臣知道,被選立的皇族中人自己並不知道,一旦皇上安然回京‘建儲居狩」的監國人選下旨撤消即可。而我所定下的監國人選當然是州過三朝不久的祥兒了,呵呵……

北風蕭蕭,戰馬嘶嘶。親征東瀛的四萬人馬離了西京長安,剛開始的時候,豹騎、驃騎即便不是放馬馳騁,那行軍的度卻也驚人。但在過了商州地面後,全軍雖仍是一番雄壯的氣勢,行進的度卻也慢了下來,每天俱是已時初刻(上午九點多)才起身趕路,申時末刻(下午近五點)便安營扎寨,拋去中間埋鍋造飯和休息的時間,一天最多卻只有兩個時辰在行軍。這一切當然出自我的援意,如今東瀛的局勢雖已然是混亂不堪,但仍稍嫌不足,我希望再托延一些時日,借史朝信之手使倭國再受些重創!不過,在我出兵不久,我便得到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報︰不知是出于什麼原因,史朝信對所遇到的倭國男丁們不再予以殺戮,而是全部閹割!

而我此次出征,不僅帶了有武魁之稱的瑩玉陪駕東征,連那貌似葉紅的任靈兒也隨侍身旁。這並不是我荒唐胡鬧迷戀,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在她們之外,還帶了一車的炸藥、炸彈!在我想來,東瀛倭國正是檢驗我們所制造的炸藥、炸彈威力效果的理想地界!君不知後世倭奴既是熱衷做人體試驗,又是第一個品嘗原子彈滋味的類種嗎?對于這欺軟怕硬、陰險卑鄙的類種,就得讓他們多品嘗一下任何時代的新武器,讓他們當一群試驗武器威力的老鼠算了!

千里躍駿馬,風塵暗鐵衣。這一日,大隊人馬到了楚州城外十里處,東海經略使李光弼及準南道及附近各州府衙門的各級官員早已恭迎多時。楚州,乃是大唐商業貿易興旺達的地方之一,它扼淮牽運,既是南漕北運的重要樞紐,也是南船北馬、轅楫交替之地,可算是整個大唐的漕運指揮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糧儲備中心、河道治理中心和淮北鹽集散中心!吸引著無數海內外商人,都遠涉重洋到此貿易。時楚州有新羅坊,即為新羅商人聚居之地。城邊的運河里,過往的船只眾多如梭;城內則呼買喝賣,更是繁盛非常。據我所知,二十多年後出生的白居易在詩中,更盛贊楚州為「準水東南第一州」,由此可見楚州繁盛之一斑!

當下,群臣參拜完畢,一眾官員簇擁著我的車駕走向楚州,除了我所帶的三百親衛外,豹騎、驃騎各二萬的人馬在楚州城外就地駐扎軍營。到至刺史府,眾官再次恭請完聖安,我吩咐東海經略使李光弼、東海經略司防御使張成德、楚州刺史姚士泉留下,余下一干地方官員各歸其所。因為在不久後又將有後續的六萬人馬到來,我命令他們務必保證自己所負責的事務沒有任何紕漏,眾官恭奉我的令旨而退。

刺史府中,我高居于廳堂之上,郭子儀,李光弼、趙修、李思成、員俶、岑參、高適、張成德、姚士泉侍于兩側。

身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的李光弼土前躬身稟報道︰「啟稟萬歲,微臣自得令旨,立時籌辦船艦,不敢稍有懈怠,日前已番數整務完畢︰主力樓船十艘,一般樓船五十艘,海鶻船三百六十艘,斗艦五百艘,艨艟四百艘,走舸及游艇各十艘,可載十萬余兵馬及一月的糧草,不知聖意以為如何?」這李光弼如今年紀剛逾四十,正值壯年,當日我之所以任他為東海經略使,除了他在歷史上的盛名外,再就是他曾臨海而居,頗為熟知海戰事務。雖然此去東瀛有任沃興部在九州島接應登6,應該沒有海戰生,但听李光弼此時從容報來船艦的數量及種類配置,他依然是本著正規的海戰編制。

我望著自己岳翁昔日手下的心月復愛將,微微一笑,溫顏說道︰「李愛卿辛苦了,一俟西南安撫司與唐北安撫司的兵馬齊至,朕便要跨海東征,李愛卿一定做好船艦隨時可以出的準備!」李光弼恭應一聲,躬身退侍一旁。此次東征事宜,東海經略司專門籌備船艦和水手,只是負責兵馬糧草的輸送任務。至于東征兵馬何時東征跨海,因為需要視情況而定,為了能夠及時把握住好的出兵時機,我只能這麼吩咐了。我轉目岑參、張成德和姚士泉問道︰「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調撥到楚州的糧草一定要保證沒有任何紕漏,必須保證充足的糧草和暢通的糧道!三位愛卿可有什麼為難之處?「岑參負責督辦糧草及後勤事務,張成德身為東海經略司防御使負責著治安防衛及平滅敵寇的事務,而姚士泉則是地方上的行政腦,我當然要提點一下。面對我的問詢,岑參三人連忙躬身上前,表示一定保證糧草的充足和糧道的暢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振大唐最新章節 | 重振大唐全文閱讀 | 重振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