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心里非常明白,西域諸國在幾十年以來,都仿佛是牆頭草一般,在大唐和大食的勢力夾縫中求生存,若不是有高昌國的前車之鑒、大食國對于西域采取的重稅措施以及大食國狂熱的宗教侵蝕,相對近臨大食國邊界的康史、火尋等西域諸國,早就改換門庭投入大食國的懷抱了!。看小說盡在.;我之所以使西域各國使者心中戒惕非常,是想通過他們這些傳音筒」把背叛大唐的嚴重後果先行傳達給他們國族中的當政者,以減少類似葛邏祿般的叛變。黃石公《軍勢》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故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計其死。」如今若是想讓西域完全臣服于大唐,甚至與大唐同化真正收入大唐的版圖,惟有在他們心有顧慮和,埠忌的情況下,適時施用多種相應的手段。
「朕還要親征西域!卿等準備如何協司擊敵?」這兩句話落在西域諸國使者的耳中,不啻是晴空中打出了兩聲霹靂,使得西域諸國使者一時間瞠目結舌難掩震驚!他們在漸漸消化了這兩句話的意思之後,心中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對于諸使者現在的心態,我不僅早已經預想到,而且我也完全理解。解除西域諸國的顧慮以及達到我的先期要求,這才是我不顧天色已晚召諸國使者前來的主要原因!
西域,對于現在這個時代來說,絕不會因為它的農牧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水力等自然資源豐富,而被稱為天下的戰略能源和資源的基地,冬夏溫差大、降水稀少的西域只是處于荒漠地帶的苦荒絕域而已!然而就因為它所在的國族臣附于大唐,就使得西域不僅在兵患天災之下,有個代為出頭出力的庇護靠山,而且還因此使得自己本國族的生活水平上升起來︰
凡是從大唐傳出域外的物品,大都被賦予了神奇的特性,如白銅(即鎏),在西域以西,被認為是一種產于大唐的罕見金屬,認為用這種金屬制成的箭簇含有劇毒,中人即死;用它做成魚鉤,不會使海里的任何生物掙月兌;鑄成銅鏡可以避邪;制成鐘鈴,可以出響亮的樂音,甚至有人寫了專門論述這種金屬的書!因此,從中國傳出的物品已經遠遠過了其自身固有的價值,成了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的物品。西域諸國側賣從大唐輸入的絲綢、瓷器麻醉藥物香料、麝香、肉桂、姜等物,逐漸衣食無憂地富裕起來。
大食,它狂熱的宗教侵蝕,以及對所破西域諸國實施的苛捐雜稅,使得原本屈服于大食武力下的西域諸國難以忍受。如今,有大唐帝國至高無上的皇帝陛下要親自統率虎狼之師前往西域,新興的阿拔斯王朝如何能敵?即便是大食國的精神始祖穆罕默德都有一條著名的聖刮︰「學問雖遠在大唐,亦當求之!」
要知道大唐的疆域東極于海,西至焉耆,南盡林邑,北抵大漠,皆為州縣,凡東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萬九百一十八里。其國土之廣袤,人物之鼎盛,可謂世之罕有。自立國始,大唐軍隊征討四方,剿滅群雄︰橫掃高昌、渤海此等小國且不提它,擊潰突厥,吞並高麗,大破吐蕃,連敗大食,乾坤皆知;滅百濟國,覆吐谷渾,亡西突厥,救倭奴國,世宇已聞,軍威名震天下!是以,西域諸國使者一聞得我準備御駕親敵大食,心中先是驚喜萬分。
而「卿等準備如何協同擊敵?」這一問,能讓西域諸國使者心思不定憂慮不已,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完全和昔日的高昌國主袖文泰大致相同。當日的高昌國之所以背叛大唐,除了祂文泰自以為是地認為大唐對于高昌國在軍事打擊上鞭長莫及之外,還有一個外因︰高昌國近臨的伊吾國主見西域各勢力犬牙交錯,伊吾身單力薄隨時可能被他國滅國亡種,便舉國內附大唐,成為大唐羈縻府州性質的西伊州。後來,太宗皇帝經過考察現西伊州已與內地無異,就決意改變西伊州的羈縻性質,易其名為伊州,使其納入內地州縣系列,完全正式歸入大唐的版圖之中。
這就大大地刺激了高昌國主袍文泰。高昌國既是一個大唐和西域之間的轉運中心,不僅因此獲利不少,也有著如日中天的聲望,袖文泰很是害怕自己的家國再步伊吾國的後塵,因而,主動與突厥通使,打算月兌離大唐的控制體系。所謂「臥榻之處,何容他人酣睡?」大唐一旦重兵置布西域,西域諸國豈能不倍感如芒在背心有覆巢之憂?
第二個原因,西域諸國雖然經商富國,但大部分國族卻拙于戰事,論及作戰方面卻既缺將帥之才,各**隊的裝備又十分簡陋。而在今日的朝貢之時,為了使得大唐出兵以擊大食,西域使者曾提議「聯請昭武九姓兵馬,計會共破大食賊」。如今我問他們準備如何協同擊敵,諸國使者想及各自國族的軍力,一旦與大食對陣,就算不是羊入虎口,只怕也相去不遠,他們自然心中憂慮不已。
康國使者慮及自己的國族是昭武九姓的宗主,連忙向吐火羅使者投出懇求的一眼,吐火羅使者遲疑了一下,思想著說道︰「由適才天可汗所言可知,天可汗很是清楚整個西域的情況。嗯,康國既是昭武九國之中的宗主國,同時也是昭武九國之中軍力最為強盛的國族。然而,在大食賊騎之下,康國一戰而告國破,昭武九國的軍隊戰力由此而可窺知一斑——低下,非常之低下!
如今天可汗以至尊之體援戰西域,自是不允許有任何遺疏之處,若是啟用這等戰力的將士參戰,不惟會影響天可汗對于整個西域戰局的運籌效果,滯扯大唐軍隊的後腿,甚而還可能導致大唐將士、西域臣民的慘重傷亡!因此,外臣建議,昭武九國的軍隊以不參戰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