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來,把李恪放到任何一本武俠小說里,他都是最完美的翩翩濁世佳公子,青驄玉馬,雪衣名劍。
但是作為一個皇子,他錯了。
他若是空有一身蠻力,大可做個赳赳武夫,舞著冷峻刀劍,替他的大哥或者九弟征討四野,歸來位極人臣,享盡尊榮。他若單單是一個少沐儒風的書生,亦可在自己的封地里,唱清詞婉調,吟風弄月,當當詩翁詩叟,說不定如他的叔父李元嬰一般,也留下一段滕王閣般的佳話。
可惜他是李恪,史書上記載他善騎射,謀經略,無可爭議的文武全才,社稷之肱骨,甚至有,帝王之相。
離枝的越鳥迎著朔風遠遠飛去,功高被斬,似乎比起文章憎命達之類,苦難更顯得深重。封建帝制的宏偉嚴厲的外表下,往往掩匿著巨大的悖謬。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才華和天賦的驕傲,堪堪把他推向了死亡。
昔日立于城牆上俯瞰長安的少年,如閃亮的流星一般,終于寂滅在大唐盛世即將開幕的宣言中。
李恪終于相信,沒有上天的眷顧,生命的到來和離去都是偶然的機緣。他只是李世民賞賜給楊妃的禮物,而不是父親虔誠迎來的生命,高貴的血統只能成為後世評述他的噱頭生命從來都屬于偶然,脆弱如紙,破碎或者鋪展開來,潛伏著無數的可能。而那扇他無法望穿的宮門,同樣蟄伏著無數的隱秘。
那里是權力的源頭,也可能是生命的終結。像兩扇相向而開的大門,打開或者闔合,無法預知。
他天縱英才,武可馬上定天下,文足經世治國,而且富文藻,能盡納天下英才入其彀中。隋唐的傳奇只在他一人的皇冠上閃耀,哪想到晚年會得到與父親李淵相同的遭遇。
他是這樣極度的強健者,也是極度的性情中人,痛快就大笑,不痛快就大哭,再不痛快甚至還會鬧死鬧活。在千百年後,生前功名早已漸趨黯淡,李恪作為歷史上一個明亮到炫目的形象長存。人們喜歡用悲情皇子之類的詞語形容他,這形象具備諸多迎合平民口味的元素,比如︰才干,容貌,傳奇的戰績和悲情的結局,因此受人追捧經久不衰。
人生一場虛空大夢,韶華白,不過轉瞬……
鷹的路,只有一條。退就是死。還是義無反顧。∼
這個李恪,談笑戲王侯,一劍指千軍。如一壇烈酒,便是醉死,也覺酣暢淋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