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樓321:17作者
長孫無忌真的是因為李恪有隋楊血統而反對他做儲君嗎?那為什麼幾十年後,李隆基身上也帶有隋楊血統就當上了皇帝。如果是因為可以控制李治的話,他又要失望了,因為李治對武媚娘的信任比對他強。想想如果李恪當了皇帝,就不會有一代女皇了,甚至就不會有安史之亂了。當然歷史是無法改變的,只能緬懷一下大唐最悲情的皇子。
===========================================
1樓415:33作者︰夏雲霓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比較復雜。
其實,我認為長孫無忌在李世民面前嘴里堂而皇之反對李恪作儲君的最主要的理由為「李恪有隋楊的血脈」其實僅僅是表面上的一條理由,他知道唯有這條理由才可以堵住李世民立李恪為太子的念頭。
長孫無忌敵視李恪甚至要殺害他的原因有幾條︰
1、李恪不是嫡子,換而言之也就不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對于李治來說,長孫無忌認為李恪是外人。
2、李世民曾經兩次欲立李恪為太子,都被長孫無忌阻攔,長孫無忌害怕李恪會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所以李世民死後長孫無忌就一直找機會害他。
3、李恪是個「甚為物情所向」的性情中人,李治看起來仁慈懦弱,長孫無忌認為李治好控制,所以一直堅決支持李治為太子。這里我想再說一下長孫無忌的性格,他堅持里立李治,還一直反對李世民立自己最為賢能的兒子李恪,甚至李泰,最後李泰死後也一直被排斥在唐皇陵外。史書記載長孫無忌嫉賢妒能,我認為既有可能。這樣就好解釋了。
4、李恪不愛張揚,是個隱忍低調的人,從來不愛惹是生非,但因為才華出眾,再低調也會被盯上了(請注意︰是因為才華出眾太過耀眼害了他)。
5.與李隆基相比,李恪的弱勢是明顯的。李恪是庶子,他的母親楊妃是隋煬帝直系親屬,而且雖跟著李世民卻是沒有正當名分;而李隆基是李旦嫡子(請注意嫡子這個身份,就是因為永徽四年那個謀反案,武則天已經十分在意嫡子與庶子之間的極大差別,費盡心機要當皇後,讓自己的兒子李弘終于登上了太子寶座,成為「嫡子」)。
6.當然,隋楊的血統也是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因為已經到了唐朝了,再弄個跟前朝有關系的皇帝出來畢竟是很忌諱的(武則天為了保住自己大周帝國在武姓手里,就曾經讓李旦改名為「武輪」)。
7.至于「悲情」一詞安在李恪身上,我一直感到很不滿意。在我的心中,李恪是個「甚為物情所向」的性情中人,他和他父親李世民一樣都是文武雙全英武果敢之人,他給我的感覺是「陽光、溫暖、堅強不屈、有幽默感、溫文爾雅、知禮守節、極其聰明(聰明到知道自己的弱處在哪里,一直隱忍低調地為人處世,這在他對待長史權萬紀上有很好的表現。權萬紀是個嫉惡如仇對大唐赤膽忠心的忠臣,吳王恪很畏懼他,對他一直很好的招待;後來因齊王驕奢任性,李世民就把曾教導了吳王恪這個優秀人才的好教師權萬紀派到齊王處,誰知齊王受不了權萬紀的嚴厲,竟然把他殺掉了。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一個問題,這個權萬紀不是一個一般的嚴厲,但是吳王恪就能忍耐下來,對他還很好,沒有強的定力怕是難以做到)。成王敗寇,李恪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用自己的血使世人認清了當朝權臣的本來面目,而且他的後代都很顯赫。在李世民的兒子中,大概他的知名度也頗高了。請不要再用「悲情王子」來形容他了。
他雖然沒有得到皇位,也不敢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為什麼不可以給他呢?
像《貞觀長歌》里所說李恪竟然為了報復將太子妃**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第一︰他性格隱忍低調、知禮守節,絕對不會胡來吧。第二︰像李恪這樣文武雙全的長安城第一美少年大約是當時所有長安城少女的夢中偶像,這是腿有殘疾性格又很怪誕的太子李承乾所不能比的,所以《貞觀長歌》編造太離譜。
既然談到李恪,就再說一下李恪與高陽公主之間的關系。
很多影視劇或者書籍為了吸引讀者觀眾的眼球極力夸大李恪與高陽公主之間的曖昧關系,甚至寫他們之間的**,這些都是極不負責任的!李恪和高陽公主之間是兄妹關系,就像李治跟晉陽公主一樣只是相互欣賞罷了(因為李恪是李世民最愛的兒子,高陽公主是李世民最愛的女兒,他們怎能不相互欣賞)。但是說實話我是不喜歡高陽公主的,就是因為她間接(甚至是直接)害死了與自己關系最親密的三個男人,而且這三個男人都是多麼優秀多麼無辜,卻一個比一個被她害得慘!一個是辨機(毋庸置疑),他被腰斬;其次是李恪(和她有極大聯系),他于夫人同時遇害,其子被流放環境極為惡劣的嶺南;還有就是李世民(害得心絞痛作死掉)。我不怕高陽粉來罵,我有歷史證據的。
歷史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歷史只記載了百分之一不到的事實,我們相信隱藏在歷史背後的一定還有沒有掘的真理!我們為什麼不相信這其中會有光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