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北望 第十一章 招降

作者 ︰ 格靈非斯

中軍大帳內氣氛冷到了極點,火盆里時不時出「劈里啪啦」的聲響,火勢很旺,在這個寒夜帶給人少許溫暖,只是金國天命汗和他的兒子們感覺不到絲毫暖意,心里更是涼到了極點,八旗大將更是大氣都不敢出。

天命汗帶領著大軍是來廣寧取糧草、金銀、奴隸的,並不是來玩命的。輕松過河擊潰幾萬明軍,更加增加金國將領們的信心。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在小小的西平堡會吃這麼大的虧。打從起兵背叛大明朝以來,除了在讓人郁悶的渾河邊,女真人什麼時候如此憋屈。

「三千鐵人軍死傷六百,弓箭手死傷上千,漢軍更是潰不成軍,莫非這西平是鐵打的不成,六萬大軍勞而無功,將士們血流成河?難道我大金的勇士連個西平堡都不能攻破?」努爾哈赤咆哮著,使勁抽打著跪在地上的李永芳。

金兵的死傷使得努爾哈赤失去了理智,先潰敗的漢軍成了抵罪羊,自然身為漢軍統領的李永芳也成他傾瀉怒火的目標。

面對盛怒的努爾哈赤,誰也不敢答腔,就連心機最深、主意最多的洪太吉也耷拉著腦袋。

「永芳,戰前你的哨馬隊沒有偵察過西平嗎?城中士氣如此之盛,準備如此之足你居然一無所知,你的哨馬隊難道都是廢物嗎?」努爾哈赤嘴里質問,手中的馬鞭不停息,皮鞭抽打在李永芳的身體上,出啪啪聲響,在寂靜的大帳中顯得各位刺耳。

打了敗仗天命汗震怒,人人都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誰都不敢開口求情。

漢軍都是漢人,戰前深入敵後的偵察任務一般由他們完成,換成女真人太容易暴露目標。

大帳中所有的人都知道所謂偵察不明只是借口而已,主要還是因為漢軍今日表現的太窩囊。只是大金的鐵人軍的表現同樣不盡如人意,但是經過幾年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可努爾哈赤早不復當初反叛的哪個小酋長了,指責鐵人軍就是打他自己的耳光,這涉及到天命汗的臉面。

「大汗,戰前早已偵察清楚西平堡只有三千守軍,最後一批哨馬入城偵察了無音訊,相信他們已被明軍現,所以並不知道城內準備如此充足。而且安插在廣寧城內的釘子也並沒有說提到西平堡的情況。」李永芳滿月復委屈,戰事不順就那自己出氣,攻不下西平又不是他李永芳一個人的錯。既然挨罰,那就大家一起來憑什麼只責打他一人。

廣寧的內線是李永芳按照四貝勒的意思展的,李永芳的話一方面替自己開闊,同時借機提醒洪太吉幫自己美言幾句。

李永芳弦外之音大家都听的出來,誰也不點破,不過他的話也起到了效果。抽人是很費氣力的事情,努爾哈赤年歲已高,抽了十幾下就有些氣短,李永芳把矛盾往四貝勒身上轉移的心思他心里一清二楚,于是借坡下驢地說道︰「好了,起來吧。」

「這個羅一貴是個什麼人?」努爾哈赤繼續問道。

「羅一貴是明國甘州衛人,父親早亡,由寡母撫養長大,此人從小喜好刀槍弓馬,性格剛烈耿直,萬歷年間中武舉,後來輾轉來到遼東。此人酷愛研讀明國戚繼光的兵法,深得當時的遼東巡撫熊廷弼賞識,以客將身份被提拔為遼鎮游擊將軍,熊廷弼經略遼東後提拔他為參將,王化貞為了不讓他被熊廷弼拉攏過去上本保舉他為遼鎮副總兵。並把廣寧的三道防線第二道西平堡交給他鎮守,此人是死忠明國,是個亡命之徒。」李永芳出身于遼西將門,原來是大明旅順游擊將軍,對遼鎮各位將軍情況知道的一清二楚。

努爾哈赤听完李永芳的話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在大帳里來回走動,過了半天問道︰「你和此人相熟嗎?」

「稟告大汗,見過幾次,相互認識,但是談不上熟悉。」李永芳不知道努爾哈赤打什麼算盤,如實回答道。

「好,一會兒你去上點藥,明天去陣前勸勸他,只要他棄暗投明,哦,不棄明投金,金銀財寶,高官厚祿他要什麼我給什麼。」

努爾哈赤接著說道︰「再派人去一次廣寧,讓那位早下決心,不要蛇鼠兩端,不然他什麼都撈不到。」

相比金國中軍大帳上的愁雲滿布相比,西平堡中則是充滿了歡快,每一位明軍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不論是將軍還是士兵,不管是士卒還是民夫,每一個都認為能守住西平擊潰建奴。很多新兵現只要膽子大,和女真人死拼,他們也抗不住。被人宣講的天下無敵的女真人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和多數人一樣,趙行也是興奮的很,通過今天的戰斗他學到的東西太多了,看了那麼多兵書,听舅舅說了那麼多戰法都不如親自參加一次血戰學的東西多。如何號施令,何時安排火器出擊,、、、、、這些兵書上都有,但是直到今天才徹底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羅一貴安排好軍務後坐在箭樓上房間里歇息。閉上雙眼的他仔細听著興致勃勃外甥地談論他的看法,外甥很有大局,說的也條條在理,但是羅一貴越听心里越不痛快。

「怎麼了,舅舅,我說的不對嗎?」唾沫橫飛的少年現舅舅臉色不快,出言問道。

羅一貴十分不願意外甥從軍,可又不自覺地經常向外甥灌輸各種軍事知識,教授他武藝、如何練兵、如何野戰如何守城。也許在他內心深處還是希望外甥能繼承自己的衣缽吧。

「西平能不能守住,關鍵在廣寧王大人如何籌劃,而不是我們這里打的如何。西平的糧草、彈藥存儲不足以支撐西平守多少時間,如果王大人的援軍及時到達並和建奴打個平手,西平就能守的住,如果援軍不來或者大明慘敗西平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征戰如同下棋,考慮安排好棋盤上所有的旗子方能百戰不殆。」羅一貴見外甥盲目自信,忍不住出言指點起來。

少年本是個聰慧之人,對羅一貴的指點一點就通,忍不住結合兵書上的內容細細回味著,幻想著如果是自己指揮廣寧大軍該如何籌劃安排。

「你慢慢想吧,我出去看看。」說完羅一貴出了箭樓。

金國大軍並沒有撤走,而是繼續駐扎在臨時搭建大營里,城外不斷有金兵游騎來回,查看了金兵虛實後羅一貴令守軍分批下去休息,準備迎接明天更加激烈的戰斗。

羅一貴自己則是一夜無眠,趙行睡的無比香甜。

第二日旭日東升,金兵沒有立即攻城。十幾名重甲騎兵策馬徐徐靠近城堡,士卒不待主將令紛紛回到各自的崗位。羅一貴看清了對方的旗子命令士卒繼續休整。

「羅大人,為什麼不干掉他們?」在人前趙行換了稱呼,詢問為什麼不乘機消滅他們。

「對方只有十幾人,八成是來和談的,看看再說。」

重甲騎兵靠近城門後勒住戰馬圍成一個半圓,李永芳從大盾後面探出腦袋對著城門喊道︰「大金漢軍統領李永芳請羅兄上前搭話。」

「羅一貴在此,不知李游擊有何見教?」羅一貴撥開軍士們的大盾答道。

李永芳對方叫自己李游擊不是伸手打人耳光嗎?但是自己重任在身又不能火,知道硬著頭皮繼續喊道︰「羅兄,大金天命汗見羅兄驍勇異常,十分喜歡,希望羅兄棄明投金,高官厚祿,金銀財寶仍由羅兄挑選。」

羅一貴怒極而笑道︰「努爾哈赤老狗本是大明叛將,為何不束手就擒,皇帝陛下寬厚仁德說不定會饒他一條狗命。」

「羅一貴,天命汗十萬大軍在此,彈之間就可破你西平,你如此不知好歹,大軍一旦破城定雞犬不留。」羅一貴辱罵努爾哈赤老狗讓李永芳有些氣急敗壞

金國在遼東屠殺了幾十萬漢人,李永芳的恐嚇不僅沒有嚇到城樓上明軍,反而極其他們的仇恨更加堅定了死守之心。

「死肯定要死的,我羅一貴雖然不指望青史留名,但也敢如同你李游擊遺臭萬年。建奴現在一時囂張,你不要得意的過早,你投靠建奴,典祖忘宗殘殺遼東漢人,壞事做盡惡貫滿盈必不得好死,還是回去多想想本朝妖人趙全的下場吧。」

本朝嘉靖三十三年,雁北地區白蓮教教主趙全等人叛逃河套,依附俺答部,四處劫掠大明青壯年勞力,為北虜出謀劃策,提供各種情報,制造利兵堅甲,雲梯沖竿等作戰武器,並多次引導北虜大軍入侵大明,被北虜俺答視為心月復,十分倚重。穆宗繼位後,大明打拉兩手並用,趙全及手下李自馨、王廷輔等九人被俺答送回大明,不久被押送至京師凌遲處死。

羅一貴的話如同匕一般刺進李永芳的心髒,叛明投金後他貴為大金駙馬,統領全部漢軍,可謂享盡榮華富貴。雖然偶爾被努爾哈赤責打,可這些委屈在收入面前顯的很渺小了,李永芳並不放在眼里。正是怕落個趙全一般的下場,他才為大金死戰,不斷攻擊大明,只有大金一直取得勝利他才能安全。

「羅一貴,我不和你做口舌之爭,降與不降全在你一念之間,你可要想清楚,免得將來後悔。」要不是努爾哈赤交待他盡力招降,李永芳早就調轉馬頭了。

「李永芳,我羅一貴堂堂大好男兒怎能像你一樣沒有氣節,不要白費口舌還是手底下見真章吧。」

既然羅一貴如此不識抬舉,李永芳也不願意再浪費口水,馬鞭一揮,在親兵的護衛下緩緩離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躍馬北望最新章節 | 躍馬北望全文閱讀 | 躍馬北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