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長安城,雖然還沒有到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卻也有著新草柳枝抽女敕芽,遍地金黃鋪菜花的盎然春意。蜂蝶花叢舞,鳥兒滿天飛,文人雅士對酒當歌,山村野人狂飲野歡。
如此美景之下,王莽卻正在書房奮筆疾書,雖然靈魂轉換,可令人驚奇的是,以前王莽的書法底子都還在,這也給了如今的王莽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王莽要做的事情就是︰抄襲!
當然不是抄襲現有的東西,而是把未來的東西提前寫出來,借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抄什麼東西?抄誰的東西?
王莽早已經想好,《農政全書》此類書籍,即便自己寫了,而且出去了,對自己的知名度也不會有太大提升,而且書內還出現大量陌生名詞,這他又要作何解釋?要知道,外表來看,他只是個十歲的孩子。
既然實用性、利民性的書籍暫時不能表,那麼只好寫一些迎合當今統治階層需要的書了。
如今這大漢的統治階級自然是地主階級,地主階層的權貴人物又以儒家學派為治國核心,那麼他王莽要抄誰的呢?
酈道元的《水經注》?那是寫地理水利的,曹雪芹的《紅樓夢》?那些儒家大儒可不會喜歡這種對于他們來說充滿了叛逆的書,劉勰的《文心雕龍》?這倒不錯。
先作為一名尚未成年的外戚,過早的介入今、古文學派之爭,這種行為是很不明智的,倒向哪一派都會受到另外一派的打擊,如今今文學派雖然暫時蟄伏,可誰也不能忽視他們百年來積攢的實力,那實力絕對可以輕松的秒殺王莽。
即便王莽有心支持古文學派,可如今他也不能過早的暴露自己的意圖,所以寫一本,沒有任何傾向性,但又深受兩學派支持的學術性書籍是他最好的選擇。
其次,劉勰的《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篇》)的文學理論專著。
這種巨著一旦寫出,雖然不可避免的會受到非議,可他的效應也是顯而易見的,足以讓王莽在一段時間之內,成為大漢知識分子口中經常談論的人物。
當然,這種巨著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著成的,王莽整理了一下思緒,從第一篇開始寫起。
「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
一行漂亮的隸書出現在了黃漆漆的麻紙上,此時隸書尚未廣泛應用,篆書仍是漢代的主體文字。
王莽決定在西漢引一場文字的改革。
--------分擱線-----
這邊的王莽奮筆疾書,另外一邊的元帝正意味深長的看著他的愛子,問出了這樣的問題︰「這是一曲《高山流水》,康兒,你在里面听到了什麼?」
劉康不假思索的說道︰「稟父皇,兒臣在里面听到了渾厚淳樸的高山、慷慨激昂的河流,還有一絲知音難求的苦澀。」
元帝哈哈一樂,臉上的悲傷一掃而空,擊掌贊道︰「好一個知音難求,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听。子期亡,伯牙終身不復鼓琴。說起來,寡人已經有十多年未從彈奏這《高山流水》了,如今,有康兒這個知音在,寡人又怎會知音難求?」
偎依在元帝懷里的傅昭儀面色一喜,不依的撒嬌道︰「陛下,那臣妾呢?」
元帝捏了捏昭儀的臉,口中說道︰「康兒是寡人的知音,不就等于你也是嗎?要知道,康兒可是你我的骨肉。」
傅昭儀做出一副極為歡喜的表情,身體又往元帝懷里擠了擠,看樣子,恨不得要和元帝融為一體。
這時的劉康極為識趣的低下了頭,似乎什麼也沒有看見,只是他眼中的那一抹喜色怎麼也抹不去。
元帝拍了拍傅昭儀,抬起頭看著劉康,越看越滿意,越瞅越覺得對眼,片刻之後,他開口說道︰「康兒,明日寡人決定在宮中舉行一場樂會,到時候你也參加吧。」
劉康大喜,這是讓他在群臣面前表現的機會,那個太子大哥他還是知道的,什麼都是半斤八兩,他拿什麼跟我比,想罷,劉康笑的更開心了,可即便內心笑翻了天,可他面上還是毫不改色,口中更是說道︰「謝父皇恩典,兒臣盡力而為。」
傅昭儀也滿意的在心中點了點頭,她感覺她的兒子距離皇帝的位置,又近了一步,而她,距離皇太後的位置也更近了一步,只要,元帝繼續恩寵著她們母子。
元帝突然間問了一句︰「康兒可是十歲?」
傅昭儀愣愣的點了點頭,元帝笑眯眯的說道︰「那豈不是和皇後的佷子王莽一般年紀?」
劉康這時也點了點頭,他開口說道︰「那日父皇遇險,兒臣恨不得以身相抵。」
話音剛落,劉康的面色突然極為古怪,他忽然想起,那日她的母親可是在現場的,而且當時很沒風度的藏到了座椅之下,剛才急刻間,只顧著表忠心了,竟然忘記了這麼一茬,想罷,內疚的看向了他母親。
傅昭儀的臉色這時也很不好看,狠狠的瞪了劉康一眼之後,又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只是元帝還是很準確的把握到了懷里佳人的嬌軀有那麼輕微的一顫,嘴上露出一絲微笑︰「好了,過去就過去了,寡人只是突然想起,那王莽和康兒是一般大,都是少年英才,想必應該都會興趣相投,恩,有時間你們見見面。」
傅昭儀在心里已經把王莽罵了個底朝天,潔白的糯米牙擠出了這麼一句話︰「明日不就有時間麼?陛下的樂會,作為太子的陪讀,他敢不來?」
元帝心領神會的笑道︰「愛妃說的極是,他不敢不來,到時候康兒你就可以見到他人了。」
劉康自然是笑著點頭應道︰「康兒會的。」
--關于篆書----
篆書︰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由于其字體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復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