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看著場上的群臣,還是沒人吭聲,一臉的疑惑,遲疑的說︰
「兩位說得似乎都很在理,各位大臣也都不肯說話,我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辦了。要不就由輔大人領頭,馮公公一起去萬壽山辦這件事吧!」
太子覺得這樣做很好,公正、合理,既能把正事辦了,又照顧了兩位大人的意思,應該是一個萬全之策。特別是高拱不在身邊他感到渾身輕松,求之不得。
但太子這樣決定,卻讓高拱卻坐不住了,心里像開了鍋,一陣緊張,臉上冒出細細的汗水。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偷雞不成反噬了一把米,象就要被打倒一樣,有點站不住了。如果出去幫隆慶尋找吉祥之地,遠離全國政治中心,喪失了主動權,就會極大地動搖他的輔地位,說不定會有人會乘機而入。然而,太子雖然還不是皇帝,也是金口玉言,當著眾大臣說出去的話是萬萬不能改變的。此時,高拱覺得天昏地暗,萬念俱灰,本來白淨的臉上沒有一點血色。他好不後悔呀!失策啊!一切都完了,以前所有努力都將付之東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賠了夫人又折兵啊!」他的身體感覺有些抖打擺子一樣,兩腿軟馬上就要坐在地上。
這場鬧劇戲劇性的變化,大臣們感到十分好玩。不由得一陣竊笑,又不敢笑出聲來。他們的太極拳打得實在太精彩了,難分伯仲,沒有勝負,結局又都很尷尬,似乎馮保略佔一點先機。
清人評價張巨正最大的特點是「救時」,此刻就顯露出來。他不失時機的站了出來,說︰
「太子,微臣張巨正有事情秉奏!」
太子本想這件事情就此處理完早早回宮,誰知又殺出一個程咬金,張大人又出班奏事了。朝會開了很長時間,他已疲勞萬分,但又沒有什麼辦法,總不能不讓大臣們奏事吧。只好說︰
「張大人,我已站了一個都時辰,腿都快要站不住了!」听完太子的話,張居正微微一笑對著馮保說︰
「公公,太子的龍體是國家的根本,他的年齡尚幼可別累著,請搬個小凳子來,以後再有朝會就讓太子坐著听大臣們議事即可!」。
聞言,馮保趕快讓小太監搬了一把椅子過來,放在龍椅旁讓太子坐好。
張居正開始從容言︰
「兩位大人都爭著要去為先皇尋找寶地,可見他們對朝廷的一片忠心,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的楷模,應該學習和效仿。在下也是顧命大臣之一,應該向他們二位學習,為朝廷盡一點緬薄之力,這才是做大臣的本分。他們均是國之柱石,廟堂之棟梁,責任重大,不可離開朝廷半步。高大人乃輔顧命大臣,每天有多少國家大事在等著他去處理;馮公公更是不能離開皇宮半步,他是司禮監大太監,皇宮的事情千頭萬緒都要他來掌管,再說太子也是公公帶大的,須臾離不開他的照顧。太子是國家之本來不得半點馬虎,這是國家的第一要事。我看兩人都不要爭了,還是把這件事情讓與在下吧,讓微臣和諸位王公率領禮部、戶部、工部的官員一起去萬壽山辦理此事吧。這樣既不會耽誤朝廷的大事,又能照顧好太子的日常生活,還能將先帝的事辦好,一舉三得,豈不更好?肯請太子批準!」
此言一出,群臣齊聲叫好,好像看到了一場令人激動的好戲,人聲鼎沸,一片喧嘩。
高拱更是高興,將要淹死的人遇見一根大木頭,來得太及時了。他感激地望著張居正,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一顆揪著的心放下來,他又起死復生了。
馮保卻不高興了。他已經讓獵物進了圈套,行將就範,又給張居正放跑,非常地惱火,臉色陰沉,怒沖冠。眾大臣的叫好聲讓他吃驚,一時分不清是怎麼一回兒事,不知道是高拱的勢力又增大了?還是在贊嘆張巨正的演出來得及時,或是一時興起,隨口起哄呢?讓他更不明白的是這位張大人在想什麼?聯合整倒高拱是他們的既定方針,在這個時候的這番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不會是兩面三刀吧?!
太子更是墜入了在雲里霧里,畢竟還是一個十歲的孩子,與這些飽讀詩書,聰明絕倫的大臣們一起議事兒,有好多地方弄不懂,腦子也轉不過來,無論如何也跟不上他們的節拍。大臣們究竟要干什麼,眼精里充滿了疑惑,看看這個,瞧瞧那個,不知道該說什麼。他雖然已經坐下來了,但皇家的規矩太多不能隨便亂動,坐著還是不大舒服,身體也感覺很累,他下定決心不再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他幼小的心太累了,盼望著沉長的會議早點結束,再也才不想猜這些啞謎呢。
太子環顧四周,看到大臣們沒人言都在等他表態,只好接過話茬說︰
「各位大臣為先皇的事情想了不少的辦法。今天議了這麼長的時間也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不能再無休止的拖下去了。二位確實有重任在身,朝廷一刻也離不開他們就留在家里處理國事吧。既然張大人不辭辛苦,自報奮勇,就只有煩勞張先生辛苦一趟去為先皇尋找靈**吧!各位王爺、各部大員、司禮監的曹太監等人一塊去,明天可以從國庫中提取銀兩供尋址之需。各位大臣一定要鼎力相助把父皇的事情辦好!」
各位大臣沒有什麼意見,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值班小太監喊了一聲「散朝!」
在大臣們的山呼聲中,馮保便牽著小太子的小手離開了養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