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舜華回來以後,一直不敢說起玉佩和紙條的事情,如今更是唯恐爹爹看穿,趕緊嘻嘻一笑,道︰「出嫁?這有什麼意思,還不是每日砍柴做飯的麼。爹爹,我若是走了,你和娘親豈不是氣悶得緊?反正我是不想嫁人的。」說話間,眼楮不住向東北處望去,不敢看著孟隱農。
孟隱農卻誤解了女兒的心思,清了清嗓子,笑道︰「好了好了,你終日說要陪著我,一顆心卻飛走了,又想去找阿慧去了?去罷去罷!陪著我這老頭子,你就氣悶得緊了。」孟舜華知道爹爹誤解了,暗松了口氣,連忙趁著這機會跑開了。
孟隱農口中的「阿慧」,是孟舜華所識的一個朋友。孟舜華搬到京郊後,跟著孟隱農過來集市賣字畫,機緣巧合,認識了一個賣炒栗子的姑娘,這姑娘姓陶,喚作福慧。陶福慧比孟舜華小了半歲,還不足十六,個子嬌小,面如滿月,膚色微黑,一雙漆黑的眸子,又大又靈,滴溜溜地轉著,看上去倒也是聰明伶俐,甚是聰慧,只可惜卻非有福之人。
她原本姓劉,出世的時候,母親便難產早逝,待她三歲的時候,父親娶了後娘回來,又生了個小弟弟。有了後娘,親爹自然也成了後爹,陶福慧非但自小要承擔一切家事,爹娘二人稍有不如意,便是對她一陣拳打腳踢,連那小她五歲的異母弟弟,也是仗了大人的勢,全然不將她放在眼里。待陶福慧十二歲之時,她實在受不了,便偷了家里十來個銅錢,逃了出來,一路西行,乞討到了此處。
她的名字有個「福」字,也許真是命中注定,一對賣炒栗子的陶氏老夫婦,無子無女,見她可憐,便收留了她,將她當作「義女」。劉福慧自然便成了陶福慧,賣栗子的老夫婦,自然也換作了賣栗子的小姑娘。孟舜華與陶福慧年紀相當,出身也是貧寒,自然是一見如故,待到孟舜華跟著孟隱農到市集賣畫之時,兩人便要聚在一處,嘀嘀咕咕地說些體己話。
「舜華!舜華!」孟舜華听人叫喚自己,抬頭一看,正是陶福慧,她正揮著手高聲叫喚,滿臉喜色。孟舜華大為歡喜,也揮了手,應道︰「阿慧!我來了!」待孟舜華小跑過去,陶福慧便拿油紙包了栗子,遞過去,笑道︰「呶,給你的。」孟舜華也不推辭,接過了,與陶福慧一道坐在長木凳上,掏出栗子,剝了殼兒就往嘴里送。
陶福慧望了望孟舜華前來的方向,猶豫了一陣子,問道︰「今日就你和孟伯伯過來?」孟舜華知道她醉翁之意不在酒,卻又裝作不知道的模樣,又掏出一個栗子,慢慢地剝著殼,笑道︰「不是我和爹爹,還有誰呢?」
陶福慧甚是焦急,扭捏了一陣子,又問道︰「他沒有來麼?」孟舜華自然知道,陶福慧口里的「他」,說的是誰,卻想著要逗她一逗,將剝好殼的栗子拋進嘴里,直到慢慢嚼碎了,吞了下去,這才故意做出迷茫的神色,慢騰騰地問道︰「他?哪個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