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孀 第90章︰赴日期間中,如同出樊籠

作者 ︰ 韓詠明

青霞將生意及家里的一切事項,快地委托停當,便在淑女的哭哭啼啼之中,帶著兒子鼎元和婢女秋紅,同張鐘端一起,先來到北京,然後與二哥馬吉樟一起,由北京來到天津,將于天津大沽港口,趁船赴日。因為要地天津添置些赴日之物,趁候船的機會,青霞一行人在天津,順便游覽了一下這座名城的大街小巷。

天津,因為是北方最大的口岸,曾經是經濟繁榮的名城。自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以後,昔日的繁城,已被列強的鐵蹄踐踏的七零八落,戰事雖已過去六年,但從千前瘡百孔彈痕上,仍能感覺出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的瘋狂和暴行。

青霞一行人,走在天津的繁華大街上,看著隨處可見的洋人,看著洋人那種如入無人之境的睥睨和傲慢,青霞總感覺到是踏在他國土地上的恐慌和不安。每當有洋人與他們擦身而過的時候,青霞就忍不住望一眼身邊的鐘端和二哥,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有一種安全和依靠一樣。

「當年,義和團和天津人民,及清軍的愛國將士,團結在一起,就是在這座城市里,與列強展開搏殺的,不但焚燒了洋人的三井洋行和薩寶室洋行,還在義和團領曹福田的率領下,與八國列強反復爭奪老龍頭車站。」抱著鼎元的張鐘端,突然站定,環望著周圍的一切,沉痛地說。他的悲傷神情,似乎正陷入八國列強侵佔中國時的往事中。

「是呀!人心不齊蛇吞象,義和團的浴血奮戰,天津百姓的勇敢反抗,大清軍隊的反擊,終究沒有擋住列強的入侵。」馬吉樟也接著張鐘端的話說。

「何啻人心不足,是大清政府的無能和**……」張鐘端氣憤地打斷馬吉樟的話。

「此眾人擁擠地大街上,不適宜說這種言論,待住處無人之時再說吧。」馬吉樟立即阻止張鐘端,並謹慎地環顧了一下前後左右。

正當他們心情沉悶的時候。從前邊另一條橫街上猛然駛出一輛豪華的馬車,在人來人往的大街,像一只猛獸一樣迎面奔馳,狂奔不止,驚得路人和商販們紛紛躲讓,可仍有避之不及的路攤被撞翻在地。攤上的水果和食品,如當年被列強踐踏地人一樣,滾落一地,任憑車輪的輾壓。抱著鼎元的張鐘端,急與吉樟和青霞相擁著往路邊躲避,才免強與馬車擦肩而過。突然,那輛橫沖直撞的馬車在一片驚叫聲中戛然而止。青霞一行人急忙回頭驚看,只見一個老年人從車下拽出小男孩的尸體。

馬車上的人不但不同情失去孩子的老年人,而反是煩躁而傲慢的跳下馬車。用生硬的中國話說︰「怎麼搞地,竟然不看好自己的孩子,我要到碼頭去接一位重要的上司。被耽擱了時間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

周圍地人這才知道車上坐著一位年輕氣盛的高個洋人,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老人夫去孩子的悲痛之中,洋人扔給抱著小孩尸體的老人一把銀子,傲慢地說︰「拿去。」

就在所有人還沒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時,洋人已跳上馬車,揚長而去。

青霞地心忽然疼起來。她一把從鐘端手里接過鼎元。那驚恐地神情。就像被洋人撞死地是她地兒子一樣。

鐘端沖著洋人消失地方向。氣憤地大罵小叫︰「這就是大清地無能和軟弱。是對外強欺凌中國百姓地軟弱……」

三日後地早晨。海上風平浪靜。晨光瑰美地雲霞交替出現。青霞站在船甲上。望著天邊地雲層。月兌口而出︰「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心在最高層。」

「不對不對。是身在最高層。」身後地小鼎元急忙糾正母親地話。

「呵呵呵。是地。原詩中是身在最高層。可現在。我們並沒有站在最高層呀。這水往低處流。海納百川。萬流歸海。我們卻是站在了最低層。但媽媽地心里。卻有種站在最高層地感覺。故將「身」字改為「心」字了。」

「媽媽改得好。改得對。改得妙。」小鼎元拍手歡呼。

張鐘端和馬吉樟及一些隨行公辦,都為小鼎元的懂事而歡笑。

經過十多天的海上航行。青霞他們于陰歷九月下旬到了日本下關碼頭。他們下了船,轉車赴日本的都東京,一下火車,青霞兄妹便受到了留學生的隆重歡迎,特別是河南省留學生,突然在異鄉他國看到河南同鄉。

因為鐘端功課繁忙,無暇陪伴青霞,再加上男女有別,他便讓他的日本籍的妻子的朋友,陪同青霞,先游玩一下日本地風景和名勝。

半月之後,在張鐘端地安排之下,青霞見到被張鐘端敬仰的孫中山先生。而鐘端卻因為社內有急事,沒能陪同青霞,他只是讓劉積學陪同青霞前往。

孫中山也是久青霞地大名,青霞跨進孫中山的房間,他便熱情地迎了出來︰「劉女士!」孫中山向劉青霞走來。

劉青霞忙緊走了幾步,微笑著望著孫中山,頓時,有一種找到歸宿的感覺,就是被那種神必力量召喚時的熱血沸騰的感覺,突然有了一種寧靜感。

孫中山︰劉女士的事跡我早已耳聞,真是巾國不讓須眉呀!

劉青霞微微低下頭,羞澀的笑了笑,抬起頭來,說,我青霞只盡了一點微薄之力,真是受不起孫先生這樣夸贊。

孫中山︰我想听听劉青霞來到日本之後的感受,可以談談嗎?

劉青霞︰講了一個故事

孫中山邊听邊點頭,待青霞說完感受,他端起茶杯,啞了一口茶,然後稍做沉思說︰劉女士,您所說的感受是每個中國同胞在國外的共同感受,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劉青霞沒說話,只是專心致志的在听,孫中山先生接著說︰「我也給你講個故事,這個故事我也是從朋友那听到的。故事是這樣的︰在南洋,有一位資產過一千萬的中國華僑富翁。一天下午,他到一位當教師的好友那里聊天,二人談得高興,忘了時間,。直到深夜,富翁才想該回家了,但他在出門時忘了帶夜照(夜間通行證)和夜燈,按照當地法令規定,華人夜出,身邊如果沒有夜證和夜燈,給荷蘭巡捕查獲,輕者罰款,重者作牢,這位富翁當然不敢冒這個險,但他又總想當夜趕回家。

富翁和他的朋友左思右想,就是找不出好辦法,只得偷偷站在門口張望。富翁現離門前不遠的地方,有一間日本娼寮。他計上心來,對他的朋友說︰「我有辦法回家了。」這位教師正在愕然,富翁已經直朝日本娼寮走去。

富翁到娼寮,給一塊錢叫了一日本妓女,讓她陪自己散步。妓女得了一塊錢,自然願意陪他散步了。于是,他們手挽著手,直走到富翁家門口,富翁這才讓妓女轉身回娼寮,他自己也達到了回家的目的。

孫中山說完,稍作停頓,然後看著劉青霞問︰「劉女士,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為什麼中國的華僑富翁有日本妓女陪伴就敢回家嗎?」

劉青霞專心致志的在听,見孫中山問她,只是搖搖頭,那目光和表情昭顯著她迫切希望著孫中山快點講答案。

孫中山看著劉青霞迫不及待的表情,微微笑了笑,然後,他站起來,顯得有些激動,聲音明顯高了許多,邊慢慢踱著步邊感慨的說︰「因為呀!日本妓女雖然很窮,但是她的祖國卻很強盛,所以她的國際地位高,行動就自由。這個中國華僑雖然很富,但他的祖國卻不強盛,所以他連走路也沒有自由,地位還不如日本的一個娼妓。」孫中山踱到窗前,雙手背在身後,背對著劉青霞,長嘆了一口氣,悲憤的說︰「如果國家滅亡了,我們到處都要受氣,不單自己受氣,子子孫孫都要受氣呀!」

孫中山猛的扯開窗簾,像是扯開了黑黑長夜的。窗外︰燈火闌珊,夜色正濃。

听了孫中山的一席話,劉青霞熱血沸騰,也激動的站起來,憤慨的說︰「孫先生,您說的太好了,如果沒有強大而獨立的祖國做後盾,不止是在國外,在國內何止不是如此︰洋人耀武揚威,政府官員前鞠後躬。過去,青霞只感到不對勸、不舒服,可就不知道是怎回事。現在來到了日本,仍是如此,青霞更是迷惑不解︰中國乃泱泱之大國,怎竟受小小的日本人如此鄙視呢?今听了先生之言,眼前豁然開朗,猶如撥開烏雲見太陽,青霞明白了,徹徹底底明白了。」

孫中山邊點頭邊微笑,稱贊道︰劉女士真是慧智之人呀!

「抱歉抱歉!我遲到了!劉夫人恐怕早到了吧!」突然,門外的走廊傳來了急切的說話聲,緊隨著說話聲,張擇端快步走進來,盡管是料峭的春寒之夜,他的額頭上卻似乎浸著汗珠。

三人重新入坐,繼續

待張擇端和劉青霞離開孫中山的寓所時,三人不約而同的望了望東方,見東方已經白,太陽欲噴薄而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遺孀最新章節 | 遺孀全文閱讀 | 遺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