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孀 第105章︰忍恨又吞痛,以恩報仇怨(3)

作者 ︰ 韓詠明

銀子呀!銀子是個好東西,這世間的一切物質享受,只有銀子才能換來,甚至是健康。傳說明末有位叫喻嘉言的名醫,給找他就醫的窮人治病時,常常根據病的輕重在他們的藥里放些銀子,並吩咐病人,回家煎藥時,一定要先檢查一遍藥物。病人按他的吩咐時,回家檢查藥物時卻驚喜地獲得了銀子,沒吃藥,病先好了一大半,再經吃藥,病便徹底痊愈。

由此可見,銀子是個多麼神奇而又好的東西呀!不但能讓人變成權貴,不但能讓人生活的有尊嚴,不但能讓享盡人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也可以治愈疾病。所以,因為銀子太好了,劉憲德才不想退還青霞銀子,才不想把到手的銀子再吐出來,如果讓他劉憲德退銀的話,那真是比割他的肉都讓他習疼呀!

但是,銀子也是個壞東西,它不但可以讓人失去理智,變成強盜,變成囚犯,它也能讓讓人睡不著覺,胡思亂想,吃不下飯,最後因銀子而咽氣死去。這人世間的苦難和眼淚,除了因情而引起的之外,幾乎都與銀子有關系,可見銀子這個壞東西,是多麼的會折磨人呀!如果不是為了銀子,劉憲德能挑唆劉氏族去哄搶青霞的秋糧嗎?能暴力強行借銀嗎?

盡管銀子是個壞東西,可大街小巷之上,南來北往之人,開店行商之賈們,皆為銀子而奔波,皆為銀子而忙碌。盡管銀子是個壞東西,劉憲德仍然不想把銀子退還青霞。自青霞離開後,他于恐慌不安之中,像等待死神的降臨,度日如年的煎熬著。因為青霞臨走之時留下話,如果三天之內他不還銀,就要與他對駁公堂。

這三天之中,盡管中原大地的天空。是藍天白雲,秋陽高照,晴空萬里,可劉憲德的心里,卻是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電閃雷鳴,他夜不能寧息,日日恐慌。現在,三天時間到了,他死心塌地地不想退銀,但又無良策可施。只有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劉憲德是個屎不憋到**門口時,決不月兌褲子之人,如果不被公差的傳訊,他怎麼也不會乖乖地把銀子退還給青霞。他心里清楚的很,青霞是不會善始善終的,可他就是不願意把到手的銀子,順順利利地給吐出來。

在慌恐不安地等待中。劉憲德像個被追的逃犯一樣,寢食不寧。在三天期滿的第一天,他終于坐不住了,趕在縣衙點卯升堂之前。做賊心虛地溜到尉氏縣城,東張西望地坐在縣衙附近的茶館里,慌亂地觀察著每一個出入縣衙的人。一天,兩天……,劉憲德像公差應卯一樣,天天趕到縣衙點卯升堂之前,一樣著急慌忙地趕往縣城,一樣東張西望地溜到那家茶館里,一樣靜靜地觀察著進出縣衙地每一個人。特別是貴夫人。可十天過去了。縣衙里仍然沒有一點動靜,他每天在縣衙退堂之後趕回家。也沒有哪個家人告訴他有公差傳訊和青霞上門討債之事,而這種結果和平靜。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每天也只是在這種時候,他的心,才踏踏實實地呆在他的胸膛里。

到了第十一天頭上,劉憲德干脆放棄了每天像應卯似的去縣城觀察動靜,而是高枕無憂地睡到了日上三桿,這也是自青霞上門討債之後,他睡的第一個囫圇覺。時至現在,他才堅信,青霞肯定不再追究此事了,因為她也像十二一樣,是個豪爽大氣之人,揮金如土,哪里在乎這幾十萬銀子。之所以尋到家里討要借銀,也是嘴里說到就算了,至于說對駁公堂,那純粹是嚇唬他劉憲德而已。唉呀!幸虧他劉憲德聰明,沒有在三天之內把借銀退還給那劉馬氏。

劉憲德那顆慌亂不安地心,一天比一天寧靜了,一天比一在心情愉快了,晚上睡覺一天比一天踏實了,白天吃飯一天比一天香甜了,即使他抬頭望天,好像由生以來,第一次感覺天空從沒有過的無垠和博大;也好像由生以來,第一次感覺過日子真是件舒服美妙的事情。

可是,這種心情,僅僅只持續了十多天,公差就在他翻閱帳本時忍不住樂出聲來的時候,突然出現在他的面前。立時,劉憲德傻眼了,正樂不可支的兩片肥嘴唇,雕塑般的凝固著,正翻閱帳本的雙手,冰凍般地僵硬著,正精打細算的大腦,突然麻木了;正**不已的心,突然跌進了萬丈深淵……

公差的傳喚,是執行知縣地指令,而知縣的指令,是代表著至高無上的皇家權力。劉憲德只有乖乖地乘車,跟隨在公差的馬後,忐忑不安地來到了縣衙。他知道,他所借青霞之巨銀,終于躲到頭了。

可令劉憲德驚詫的是,公差並沒有把他帶到莊嚴肅穆的公堂,而是在沒有走進公堂之前,繞道把他引領到知縣的會客室。而馬知縣,臉上完全沒有審他之厲色,而是和顏悅色的在門口,做了個請的姿勢說︰「劉監生,請!」

劉憲德如墜雲霧之中。僥幸之心突然在身體里膨脹酵︰可能是虛驚一場。也許這個馬知縣有事相求于我。不然。如何善待。可隨即。劉憲德把打消了這種僥幸之喜︰如果有事相求。何故讓公差以傳喚地身份帶自己來縣衙呢!

「劉監生。」馬知縣不待劉憲德坐定。便不慍不躁地說。「無事不相擾。這冒昧請劉監生來。定有案事涉及于您!」

「明白!明白……」劉憲德猜測。肯定是借銀之事。可劉憲德又實在不明白。馬知縣一直都是以公正地態度站在青霞那邊。為什麼如此對自己客氣有加。

「劉監生。」馬知縣用既威嚴又寬容地態度。笑里藏怒地說。「劉監生。昨日本縣收到省府奉皇上口喻。給本縣下達地一份公文。公文內容勒令本縣接到此公文之後。即刻查清劉監生你挑撥族人。哄搶一品誥命夫劉青霞地秋糧。及暴力強借巨銀一事。並且。公文上勒令。對挑起事端者。一定嚴懲不怠……」

真是債有頭。冤有主。劉憲德不待馬知縣話落。早已臉色蠟黃。他騰地站起。面向馬知縣。躬身揖地。論無倫次地說︰「正籌備銀子。正籌備銀子!今天正要退還地。還沒來得及。便被公差傳喚到知縣這里。」

但是。心中裝滿錢財地劉憲德。即使在驚惶失措之中。仍然沒有忘記青霞所說將秋糧一筆勾銷之事。緊接著用小心翼翼地謹慎。試探地著說︰「只是……只是秋糧一事。那十二家地已說過。要一筆勾消地……」

「哦?」馬知縣故意青現的很吃驚。然後又不怒自威地說,「事至今日,一切皆晚已,如果省府地公文沒下到本縣。那有一品誥命夫人說了算,你們可以私了,可現在,省府的公文下達本縣,你們一直未退還分文,那本縣只有執行省府的公文了,否則的話,國法何在,國威何在。況且。你們哄搶的又是一品誥命夫人,如同哄搶當今萬歲……」

馬知縣越說聲音越高。態度越嚴厲,氣色越威嚴。如同公堂審案一般。其實,省府根本就沒有給他下達皇上地口喻,他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為幾天前,青霞又來縣衙,向他咨詢訴狀之事。但是,深知人情世故的馬知縣,因為青霞為尉氏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實在不想讓青霞陷于永無休止的家族糾紛之中,再加上與青霞攀談之中,無意中听到青霞說出二哥馬吉樟因為氣急而流露出的言語,便立時靈感突閃,想出此策,決定以他知縣之所能,不通過對駁公堂之途徑,替青霞解決劉憲德及族人所借銀兩之事。他知道,做為地方長官知縣,詐稱省府下達公文,以威脅管轄居民,是有違大清律法的,一經暴露查實,必將官職不保。基于此慮,他便不以公堂審案之形式,用後堂談話之方法,來迫使劉憲德盡快退出所借青霞之巨銀。如此一來,劉憲德肯定會懾于青霞「一品誥命夫人」之名號,再不敢肆意忘為,欺凌她孤兒寡母了。而劉憲德就是事後知道上當了,也拿不出他馬知縣詐稱省府下達皇帝口喻地證據。

而劉憲德哪里知道這里面的曲曲彎彎,再加上他實在不想因為這事再身陷囹圄。他知道,如果人在獄中,再多的錢再多的糧,能享受得到嗎!如果再像多年之前的父親一樣,把這幾年辛辛苦苦經營的財富被沖公,那他劉憲德將又要變得貧不如族人了……

立時,劉憲德不敢再往深處想了,他不待馬知縣說完,便急急地站起,躬身如蝦,點頭如鴿,連聲說,「立即退還,立即退還,保證分文不少,顆粒不缺,只求馬知縣從中斡旋,從輕從寬……」

「這就好,這就好嗎!」馬知縣提著的心,立即放下了,其實,他心里也沒有把握,恐怕劉憲德這個人軟硬不吃,仗著族里有人為官而恃強。現在,見劉憲德如此,他立時心舒氣暢,面帶微笑說,「哦,這樣就好,本縣接到公文之後,你知道嗎劉監生,本縣也覺得你們這些劉氏族人做事,有欺凌孤寡之嫌,唉,本縣身為尉氏地方長官,也不想把事情給張楊的太大,所以,為了不讓事情地再擴大,本縣才以這種談話的形式,來奉勸你劉監生,趕在今天午時之前,把所有該退的秋糧和借銀,全部退還給劉夫人,因為今天申時之前,本縣要上報省府公文。如果劉監生午時之前,全部退還,這樣,我才好上報公文,奏稟省府,說你劉監生早已退還一品誥命夫人所借巨銀和所搶重糧。並附言說你劉監生認罪態度良好,而免于刑責。但是,如果午時之前,本縣得知劉監生沒有按本縣,那本縣也只好執行皇上的口喻了。」

其實,劉憲德何尚沒有想到以族人之職權,但是,這一次可是皇上地口喻,誰敢違抗皇上,再說了,鞭長莫及,上次他就為此吃了幾天苦頭,待馬知縣接到劉氏族在外地為官之人為他劉憲德求情的書涵,已經是一個月以後的事情了。現在,他劉憲德見馬知縣如此顧及自己,感激涕零之際,告辭回去,緊鑼密鼓地準備好錢糧,急急慌忙地踩著到午末的尾馬,分文不少數派,顆粒不缺,全部退還給了劉青霞。

而劉氏族人,因為劉憲德所借銀額之巨大,心里正憋著一肚子忌恨,氣嘟嘟地靜觀著劉憲德,見劉憲德不退所借巨銀,他們心里越忌恨,更是不退自己所借的銀子。因為他們所借之銀,還不夠劉憲德所借之銀的零頭呢!可現在,听劉憲德通知他們省府所下達皇上口喻之事,哪里敢怠慢,像比賽似的爭著往師古堂送銀送糧。也立時對劉憲德恨之入骨,比當初恨青霞萬倍以上來恨劉憲德。因為青霞原是讓秋糧一筆勾消的,可正因為劉憲德遲遲不率先退還銀子,拖到今日,才有連秋糧一齊退還之事。

而青霞,按馬知縣所示,又把劉氏族人所退秋糧,全部讓劉氏族人重新拉走,並且,他們所退之銀,青霞拿出來十萬多兩,為劉氏族重新修建了祠堂,並在祠堂周圍重新建造了一百多間房屋,給劉氏族人創辦了學堂,所有入學的劉氏族人子弟,皆可免費入讀,免費食宿。立時,青霞威信大增,即使曾經打罵她地族婦們,也到處伸出大拇指,稱贊青霞︰

「十二家地真是沒說的,過去都是老六挑撥地……」

「俺劉氏族人的子孫,算是得上十二家地濟了……」

「也只有十二家的有如此的寬容……」

「那老六真不是個好東西,每一次都是他挑起的事端……」

「十二家的真寬宏大量,菩薩心腸……」

在眾人的嘖嘖稱贊青霞之下,劉憲德像一條失魂落魄的狗,無論走到哪里,得到的都是鄙視和白眼。就連大街上的乞丐,見了劉憲德也哩哩戲戲地當面戲落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遺孀最新章節 | 遺孀全文閱讀 | 遺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