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孀 第129章︰辛亥年舉事,革命初成功(2)

作者 ︰ 韓詠明

清政府新軍的番號編制,是以鎮為單位的。\

鎮下面是協,協下面是標,標下面是營,營下面是隊,隊下面是排,排下面是棚。

每個鎮下面,有步隊兩協,馬隊炮隊各一標,工程輜重各一營,軍樂一隊。

步隊每協有二標,每標分三營,每營分前後左右四隊,每隊分三排,每排分三棚,每棚目兵十四名。另有號兵、護兵、醫兵、備補兵、伙夫、駕車兵、喂養兵,並配屬數駕數匹車騾。

馬隊為一標三營,每營四隊,每隊二排,每排二棚,每棚目兵十四名,另有伙夫、醫兵、喂養、車夫等。

炮隊一標二營,每營為左右中三隊,每隊為三排,每排為三棚,每棚目兵十四名。每隊配炮門六門炮,每營十八門炮。另有彈藥車等。每炮每車配馬六匹,騎乘馬匹數匹,另有過山大炮一營,過山炮十八門。另有伙夫、醫兵、喂養、車夫等。

工程輜重營,一營為四隊,每隊為三排,每排為三棚,每棚十四人。另有伙夫、醫兵、喂養、車夫等。

軍樂隊有隊官,有樂兵二十人以上。

鎮下面,所屬機構還有另有糧餉局,軍械局,軍醫局待。

鎮設統制官,鎮官以下有正參謀官、二三個副參謀官,執事官,書記官,執法官等,及馬、護兵、伙夫等。

協設協統官。也有馬、護兵。伙夫等。

標設標統官。也有馬、護兵、伙夫等。

營設管帶官。有護兵、伙夫等。

隊設隊官。排設排長。棚設正目、副目等官職。

全鎮官長地依次排列次序為︰統制官(全軍統率)、協統官、標統官、管帶官、隊官、排長、正目、副目、士兵。全鎮官長士兵共計一萬二千五百一十二人。

新軍地番號編制。是仿西洋德國地。不但在編制上與清軍舊兵地編制截然不同。在官兵地服裝上。也與清軍舊兵地服裝格格不入。是采用西方地大蓋帽。腰束皮帶。綁腿高靴。除了大蓋帽下面垂地那條長長地辮子。絲毫看不出清軍舊兵地影子。特別是新軍內地軍官士兵地素質。更是清軍傳統士兵所無法比擬地。

而同為清政府的軍隊,新軍為什麼被稱做「新軍」,而不被稱做清兵呢?這還是因為甲午戰敗,清朝海軍全軍覆沒,清朝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全國民眾是舉國嘩然,愛國官將紛紛上奏折,痛哭流涕的哀求朝廷毀約《馬關條約》,再與日本決一死戰;而愛國學子和民間有志之士們,也怒罵聲討清政府的賣國行為。所以,清政府痛定思痛,便下達諭令,讓全國各省大規模的編練新軍,重新裝備軍隊,提高軍隊的戰斗力量,並成立了練兵機構,著派慶親王奕劻任練兵處總理,袁世凱被派任練兵大臣。但是,練兵處雖為督練新軍的國家機關,慶親王奕劻卻昏庸不知兵,實際上的主持人乃袁世凱。

然而,清政府的官員,從上到下,幾乎皆是無能之官,各省督撫官員對朝廷的諭旨是表面應承,暗里敷衍,所編練的新軍,皆由舊清軍改頭換面,濫竽充數,訓練出來的新軍是五花八門,與清政府編練新軍的要求和目的,是格格不入、相差很遠,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新軍都是這樣,當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和當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他二人編練的新軍卻與眾不同,出類拔萃,在全國各省的新軍月兌穎而出。

袁世凱所創辦的新軍因在天津小站練兵,故被稱為北洋新軍,張之洞所創辦的南方自強新軍為南新軍。\

和清政府的練兵機構,調動數萬名新軍,先後在直隸河間、河南彰德,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軍事會操演習。

參加會操的是︰袁世凱的北洋新軍所組成的北新軍,和張之洞創辦的河南新軍和湖南新軍所組成的南新軍。這兩支軍事力量強大的南北新軍,聯合起來,在河間、河南彰德進行了非常成功的會操演習。

因為新軍里的軍官,大多由學習軍事的留學生和國內各武備學堂的畢業生擔任,而士兵則采取招募制,選拔標準較為嚴格,對年齡、體格和文化程度等都有明文規定。所以,戰斗力比較強,自新軍成立以來,清政府每遇到難啃的戰役,先便調遣新軍上戰沖鋒陷陣。

二︰

因為四川的保路運動,四川的起義和暴動是一浪高過一浪,慌亂不堪的清政府,不得調集全國的精良兵力,前去鎮壓。

而清軍駐湖北的新軍,番號名為第八鎮。

在陰歷的七月底八月初,第八鎮被清政府劃到調遣之列︰第三一標,全數開往四川,第三十二標的第一個營,開往四川,第二個營開往宜昌,第三個營開往施南;混成協的第四十一標的第一營,開往宜昌沙市,第二個營,開往岳州;馬隊的第八標,也有一營調往襄陽……

而三十一標和三十二

新軍,里面革命黨人數,佔里面士兵總數的三分之二7革命黨總指揮蔣武,他正好在開往也在襄陽岳州的混成協第四十一標的二營。

所以,因為清政府調遣第八鎮的新軍去四川鎮壓保路運動,不但把革命力量調離了武漢,同時也把革命力量給分散得四分五裂。

如此一來,革命常在七月二十二日的合並會議上,所做的人事安排和計劃,皆被打亂,再加上到上海購買槍支的楊玉如和居正,一直沒有任何消息,于是,武漢的革命領導人們便顧慮重重,憂心如焚︰就這樣大面積地把武漢的新軍調遣到外地,把新軍里的革命黨分散到各地,豈不錯過了起義的大好時機,如此以來,那將要暴的起義,豈不被無限止的延期下去嗎。

革命的一漲再漲,同志們都不願意再等了,都要求盡管起義。

孫武審時度勢,便自做主張,立即派人通知革命黨負責人,定于八月初三的申時,也就是陽歷武漢的胭脂巷1開了一次緊急的革命代表聯合會議。

這次會議,參會的革命代表,多達一百多人。

因為這次會議是孫武一人自做主張召開的,所以,在會議上,他先言說︰「這次會議的召開,是我自做主張的,因為情勢不等人呀!所以,沒來得及與蔣總指揮和劉總理及各位領導同志商量,在這里謹請同志們原涼。」

孫武說到里,環顧了所有與會人,見大家無有異意,正屏息而听,便接著說︰

「滿狗們這次雖把武漢新軍里的革命力量調離了分散了,盡管有很多革命同志要隨新軍調往外地,但因為情勢所迫,我才決定在有些同志將要隨部隊調離他地的前夕,召開這次緊急會議。表面上看是壞事,但什麼事都有利有弊,新軍調離武漢的同時,滿狗駐武漢的的軍事力量也隨著新軍的調離而空虛,正有利于動起義……」

孫武講到這里,與會的革命代表們都激靈一下,像看到了靈光一樣,精神煥,為之一振,雙眼瞪得大大的,支著雙耳,連大氣也不敢出,靜等著孫武往下說。

孫武雖然正集中精力講話,但他的第六感覺還是看到了同志們的猛然變化,也越的情緒高漲︰「因為情勢所迫,我昨晚上擬定了一個起義計劃,決定在這個月的中秋節之夜的子時,舉事起義……」

「中秋節?那不正是八月十五團圓夜嗎?」孫武的話音沒落,與會革命代表開始議論紛紛。

革命總指揮蔣武也好奇地問︰「為什麼選在中秋節,有什麼說氣嗎?」

武見與會好奇,便微微一笑,解釋說,「之所以要在八月十五起義,是圖個吉利,以宥上天的庇護。」

「圖吉利?」與會仍然像墜入迷霧之中一樣,迷惑不解。

「是的,圖吉利,」孫武接著解釋說,「圖民間流傳著‘八月十五殺韃子’這句話的吉利,因為元末的陳友涼呀,他在陽起義的時候,就是在八月十五用月餅傳信號,奮起殺元狗的。與他陳友涼不同的是,他陳友涼殺的是元狗,咱們殺的是滿狗,是不是呀!呵呵呵……」

來如此呀!太好了!哈哈哈!」沒等孫武解釋完,所有與會早已恍然大悟。大笑之後,也越的情緒高漲了,有的與會代表甚至不由自主地想鼓掌歡呼。

笑過之後,興奮過之後,即將隨新軍調往四川的新軍逐漸清醒過來,大失所望地問︰「你們在家里起義了,我們隨部隊在外邊,到時候怎麼辦,等了這麼長時間了,不參加起義,實在是遺憾終生呀……」

因為總批揮蔣武,他所在的四一標也被調往岳州駐防,做為革命總指揮,起義的時候卻在外地,他實在感到難過失落,多少有些對孫武的獨斷專行感到怨氣,便用不理解的口氣說︰「最重要的是,如果到時候起義了,那些隨部隊調往外地的同志們,不知道起義的勝敗結果怎麼辦……」

面對蔣武的質問,孫武似乎早有所備,立即接口說︰「這個好辦,到時候我們可以通知你們呀!隨新軍調往外地的各標營的革命代表,散會後都把通迅地址留下來,到時候電告大家起義的勝敗結果……」

「電告?那豈不暴露了真實身份嗎?」與會之中,有人吃驚地問。

听到同志提出這樣的質問,孫武低頭沉思了一會,突然抬起頭來,自信地說︰「不會暴露身份的,八月十六早起,革命起義成功,我們就給你們‘母病故’;如果起義失敗,我們就給你們‘母病愈’,如果勝券在握,我們就給你們‘母病危’……」

妙!」與會紛紛點頭,算是對這樣的電告表示認可。

孫武見眾人無有異議,便接著說︰「隨新學調往外地的同志代表們,一旦接到‘母病故病危’的電報,立即率領本標營里的同志們殺回來支援,

以防止清政府調集大批的清兵圍攻,第二,可以讓我向中原伸展,直逼河北,直逼京城……」

孫武的話音沒落,所有與會的革命代表,皆眼光亮,摩拳擦掌,按捺不住熱血沸騰,心潮澎湃的激動情緒,那就架式就好像立即就要動武將起義一樣。

蔣武看到孫武把起義布屬的如引完善,同志們的對起義又如此的迫不及待,也立即站起來說︰「我們四一標被調到岳州駐防,做為總指揮,起義前夕,我一定設法趕回來。」

三︰

會議結束後,夜幕已經完全降臨了。張八標第三營的革命代表趙楚屏等人,踏著夜色,披著秋露,興沖沖的回隊了。因為情緒高漲,順便在大街的酒館里要了幾個下酒菜和幾瓶白酒,一回到營里,便招集里面的革命黨們,利用喝酒的機會,把會議上孫武的起義指示宣布了出來。

三營的革命黨們,一听說八月十五就要動武裝起義了,立時像被施了興奮的魔法,再加上酒精的激刺,再加上夜深人稀,越的忘乎所以,便毫無顧及的推杯換盞、揮拳猜令,那喲五喝六的聲音和氣勢,如置無人之境一樣。並且,他們的言語之中,不時的流露出來「八月十五殺韃子」的語句。

因為是夜深人靜,他們的猜令喲喝聲,像被射出的箭一樣,穿過寂寞的夜暮,傳出去很遠很遠。一名叫劉步雲的排長出夜巡視,老遠便听到了他們的喲喝猜令聲。立即帶人,在深夜之中尋聲來到他們喝酒的營房,很嚴厲地批評制止他們說︰「軍營乃紀律嚴謹肅穆之地,夜深人靜,正在全體官兵體息之時,你們怎麼還在此聚集喧嘩!快散開!」

若是平時,面對排長的制止,喝酒的革命黨們會立即尊從。但此時此刻,他們已被即將起義的興奮和酒精刺激得失去了理智,麻醉得不知東西南北,變得不知天高地厚起來,變得今夕不知是何年起來,哪里把這個排長放在眼里。所以,他們不但不尊從那個排長的制止,其中一個革命常還借著酒勢,起身上前,來到排長面前,蔑視著那位排長,冷冷地笑幾聲後這個滿狗的奴才,如此狗仗人勢,看你還能吼幾天,諒你也吼不過八月十五的中秋夜!」

這位革命常蔑視的眼神,冷笑的氣勢,說話的口氣,就像起義已經勝利了一樣,他正用勝利的傲慢蔑視階下囚一樣。

排長哪里吃他這一套,一邊下令身後的士兵時房驅逐他們,一邊上前,一抓住蔑視他的那各革命黨說︰我來一下!」

那名革命黨和排長的爭執,早已在寂靜的夜里,驚動了整個三營。見排長下令驅逐人,幾百士兵早已圍觀上來,在革命黨的鼓動之下,不是革命黨的士兵也湊熱鬧似的,紛紛揮舞著刀槍,大打出手。

營管帶見勢,因為那位排長平時與他走的比較近呼,便立即派憲兵隊出動,前來抓喝酒鬧事的革命黨。

管帶的此舉,大大激怒了三營的革命常,他們借勢造勢,毫不示弱,與憲兵隊對打起來。

那些喝過酒的革命常,借著酒勢,失言大喊︰「同志們,何必等到八月十五殺韃子,現在即是起義的大好時機!」

在喊叫撕打之中,幾十個士兵沖入彈藥庫,拖出幾門大炮,大喊大叫︰「同志們快避到炮這邊來,讓我們今晚殺個痛快!」

喊聲沒停,三營的士兵退潮的洪水,「」的一聲,全退之大炮後面。被拖出來的幾門大炮,也虎視眈眈地對準了前來抓人的憲兵隊。

憲兵隊大驚,立即退之遠處的遠處。

而被拖出來的幾門大炮,被三營的士兵擺弄了半天,就是不了炮。就在他們急得拆耳撓腮的時候,一名士兵突然大聲驚叫起來︰「啊呀!都別忙呼了,這幾門炮根本就沒有引線,如何能炮呢!」

士兵的驚叫聲,讓三營的士兵大失所望,更是為今晚的冒失舉動和喊叫而後悔莫及。剛才喝酒的革命常們,也立時酒醒人清,變得理智起來︰沒有大炮,如何舉事起義呢!可剛才,喊出的起義話語,已覆水以難收,怎麼辦呢!于是,三營的革命代表張楚屏,借著黑暗的掩護,暗暗下令悄悄散去。

而退之遠處的憲兵隊,即使听到了「門炮沒有引線」的喊叫,因懾于三營士兵剛才的亡奮戰,也裝做沒有听到,只是站在黑暗之中,遠遠地與三營士兵對恃著。至于三營士兵借著夜色悄悄溜之大吉的舉動,卻毫不知覺。

早在憲兵與三營士兵對打之時,早有人去稟報了第八鎮的最統制——張彪張統制。

張彪聞報大驚,立即火調遣炮隊前去鎮壓。

當炮隊開到鬧事地點時,黑暗之中,只有憲兵隊站在黑暗之中,而三營那些嘩變的士兵,早已逃散一空。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遺孀最新章節 | 遺孀全文閱讀 | 遺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