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風神天下 第八章 臥龍寺里的老者

作者 ︰ 七曄

臥龍寺門口,好多人。

臥龍寺最早不叫臥龍寺,而叫城隍廟,最早建于唐朝,香火一直不斷。後來,在明朝的時候,這個城市出來一位大將軍,南征北討給當時的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當時的明政府為了表彰這位將軍的功績,就在城隍廟里面給這位將軍塑了像,接受後人的香火供奉,民間也都在逢年過節或者有個頭疼腦熱啥的都來這里祈求平安。久而久之,城隍廟也就被臥龍寺所代替,但是在一些正式的官方資料中,還是將臥龍寺和城隍廟的名稱並列,不過老百姓多將它稱為臥龍寺。

這里本來地方不大,前幾年,市里面提倡要大力展旅游,所以,對臥龍寺周邊的環境進行了一下改擴建,結果現了幾座地宮,出土了一些文物,其中在一個地宮里面現了一尊玉雕的釋迦牟尼坐像,據說來自古印度,當時叫天竺,臥龍寺因此有了大的展,逐步形成了現在的規模,而現在又以文化搭台,經濟唱戲,這里益顯得熱鬧了。

我和阿姨跨過山門,來到院子里,只見古木翠柏,郁郁蔥蔥,香煙裊裊,梵唱聲聲,人頭攢動,上香的,旅游的,求簽的,打卦的,好不熱鬧。

不遠處,一群來自外地游客正在聆听一位導游講解臥龍寺的歷史與典故,我們也走了過去,饒有興致的听了起來︰

「各位團友,眼前這座臥龍寺始建于唐朝開元年間,開元年間,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相信大家都知道開元盛世吧。在中國歷史上,有幾位皇帝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政治、國力都有很大的展,為當時的輝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比如,西漢時期的文景之治、‘大一統’的漢武帝,東漢的光武中興,以及到了唐朝時期的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李隆基的開元盛世,這些,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輝煌,而城隍廟就是在這種輝煌的歷史背景下建立的,究其緣由,是因為,自東漢靈帝時期,佛教傳入中原地區,歷經戰亂洗禮的百姓們很快對于這種精神寄托信奉起來,而隋唐兩代是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統一時期,尤其是唐朝,當時的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就利用了宗教的特性來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在唐朝初期,佛學很為盛行,但是各個地方都對于同一件事情在教義上有著不同的理解,給統治階級帶來了許多不便,因此,制定一個暢行全國的標準勢在必行,正是在這種背景條件下,當時的高僧玄奘,也就是唐僧,矢志為當時的大唐帝國從天竺尋求真解,利國利民。

貞觀三年,也就是公元627年,他從唐都長安,也就是現在的陝西西安市出,歷經千辛萬苦,用時4年到達印度那爛陀寺,拜名僧戒賢為師,研習《瑜伽師地論》等佛經,十六年後,也就是公元642年,他攜帶著眾多佛經回到長安,回國後,唐玄奘潛心翻譯佛經,還寫出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這本書,對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的歷史和佛學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並且在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廟的高僧主持,大量翻譯佛經,前後共翻譯了經、論七十五部,一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經過玄奘高僧及眾多高僧的不懈努力,再加上統治階級的大力支持。佛教很快在全國就以統一的教義開始流傳起來。

到了女皇武則天後期,以及唐玄宗開元年間,達到鼎盛,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相傳當年翻譯佛經的一位高僧路經此地,有感于佛祖教化之德,于是在此修建了一座寺廟,取名為臥龍寺,從此,臥龍寺的香火不斷歷經千載而不衰。

好了,各位團友,請跟我來,現在聳立在我們面前的這座大殿是天王殿,也被稱為彌勒殿……」一群游客隨著導游的講解逐步向前走去,我和阿姨站在原地,看著他們蜂擁進天王殿。

我嘆了口氣說「阿姨,我們都後面去吧,天王殿是轉不成了」

「好吧,也只能如此了,走吧」

我和阿姨繞過天王殿,直接來到了臥龍寺的主建築,也就是大殿---大雄寶殿,只見高高的蓮花座上,釋迦牟尼佛金身端坐,寶相莊嚴,右手豎立在胸前,做合十狀,左手橫在胸前,捏無相指,一雙慈眉善目注視著芸芸眾生,大嘴微微張開,好像在誦讀真言,看著釋迦摩尼佛,禁不住從心里面產生了膜拜的心理,我和胡阿姨跪在佛前的蒲團上,雙手合十,閉著眼楮,喃喃低語,一邊的和尚敲起了磬,一聲,一聲,感覺直接敲到了心里面,一片祥和寧靜,也許能在佛前的這種低語中,世世代代的善男信女在尋求一種心靈上的慰籍,我突然感到原來宗教的存在是如此這般簡單。于是,我也在默默的祈禱,祈禱冥冥中的神佛保佑我的父母在天之靈。

走出大殿,我和阿姨在臥龍寺里閑逛,有好多做買賣的小商小販在賣力的吆喝著,給莊嚴肅靜的佛家聖地添染了一絲銅臭的味道。

無意中來到一個擺攤賣書的老者跟前,我蹲下來,隨手翻了翻,都是一些關于佛教、佛經、勸人向善的書籍,正打算起身要走,忽然一本書出現在我面前,應該說這是一本小冊子,紙張薄薄的,仿佛使點大勁紙張就會破了一般,顏色呈黃褐色,而且封面的字體都是繁體字,豎排著,總的感覺是這本冊子已經有好長的時間了,封面的字都看起來不是很清楚,依稀變得出是三個大字,隱約可見,是大篆還是小篆,我不敢肯定,這就象是一本古老的石刻本。

輕輕的揭開扉頁,那三個大字又出現了,彎彎扭扭的,仔細看了半天,才辨認出其中一個字是「青」,其他的,還是不認識,再揭開一頁,竟然還是繁體字,看了大半天,才認出幾個字,什麼「上︰天x地x,陽x陰x,一六共宗,……」我很好奇的研究起來,半天,才認出幾個字,有些泄氣,同時感覺有些奇怪,仿佛有些熟悉,但卻不知道為什麼。

于是,我合起書問那位老者「大爺,這本書多少錢?」,

坐在藤椅上的老者抬起頭來,看著我過了半晌,眯著眼楮說,「小伙子,你認的封面上的那三個字嗎?」

「我不全認識,我只認識其中的一個字」

「哦,那個字?」老者有興趣的看著我,

「第一個字,青」我回答道

「哦,這樣呀,那里面的字呢?」老者繼續問道

「里面的字,我認識的也不多,」我低下頭,吶吶的說

「哦,那你懂的你認識的字都是啥意思嗎?」老者饒有興趣的看著我

「我不懂」我搖搖頭說

「那,既然你不懂,為什麼你還要買呀?」老者更感興趣了

「恩,我想買下來,拿回家去仔細研究下」我有信心的說

「哈哈,好呀,你看這樣好嗎,這本書,我不買,你想看就拿回家去看看,而且有不懂的可以到臥龍寺里來找我,你看怎麼樣,不過,記住,不能損壞這本書,你看可以嗎?」

「好呀,謝謝大爺」我點點頭。

說著我站起身了,天氣有些熱,頭上都有些冒汗了,于是,我掏出了兜里的面巾紙,準備擦汗,卻不小心將裝在兜里的那個玉掛件掉了出來,落在書攤上,我蹲子正要撿,那位老者一見,臉色有些變了,也伸出手來,我見狀,連忙撿起來,捏在手里。

「小伙子,我可以看看你那個掛件嗎?」老者突然話說,

「可以呀,大爺」,我看了看他說道,順手把玉掛件遞給了他,

他接過去後,用手模了模,然後把它放在左臉頰處,仿佛在感覺它的溫度,然後,從兜里拿出老花鏡,仔細看著,嘴里還小聲的念念有詞「天意呀,天意呀,真的是︰臥龍現,玉尋見,千古事,堪輿了」,

當他看見掛件上面的那紅絲,抬起頭急切的對我說「小伙子,這是誰的?」

我看了他一眼,說「大爺,是我的」

「你從哪里得來的,快告訴我」

「我撿的」我一邊氣鼓鼓的說,一邊從他手里奪過那個玉掛件,轉身就走了,老者被我的舉動弄得莫名其妙,望著我的背影,愣。

這時,阿姨走了過來,對那位老者說「老人家,對不起,因為那個掛件是小七父母留給他最後的一件東西了,你說到孩子的傷心處了」阿姨又簡略的把事情說了一遍給老者听

「哦,原來是這樣呀,對不起了,我失禮了」

「唉,沒關系,苦命的孩子」阿姨朝著我消失的方向跑了過去,而那位老者望著我們消失的方向,若有所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都市之風神天下最新章節 | 都市之風神天下全文閱讀 | 都市之風神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