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故事 第二十一集 奇遇良緣(下)

作者 ︰ 吳勇

前來道賀的鄰里們越來越多,祝翠華的家里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母親悄悄問徐才春︰「噯,小伙子,我若真的把翠華交給你,你能讓她吃苦不?」

「這,」徐才春壓根也沒想這個事,弄得滿臉通紅,「大娘,我從見到她那天起就沒敢這樣想,我是坐過牢的人……」

「大哥,我願意再跟你回家,一輩子跟著你。」翠華大著膽子說道。

「呵呵,哈哈……」沒等徐才春反應過來,全屋人都逗笑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行不?說個話呀!」、「一看你們就是天生的一對!」、「可不要錯過這個好機會啊,哈哈……」

徐才春憨憨地說︰「只要她不嫌棄我,我求之不得。」

「那就這麼定了!」母親笑著說道。

兩天後,徐才春和祝翠華在二老的張羅下,舉行了訂婚儀式。

在祝翠華家住了一個星期後,徐才春就要走了,看著二老送女兒時那淚眼婆娑的情景,徐才春真有點想住下來不走了。

他回過頭來說︰「爸爸、媽媽,我一定混出個人樣來,接你們二老享福去!」

※※※

車到成都,徐才春非要陪翠華在成都玩一天不可。

翠華卻真情地說︰「哥,咱家靠近公路不?」

徐才春不知道她的意思,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靠,靠得太近了。」

「那就好辦了!」翠華笑道。

在成都換車的幾個小時里,翠華沒有同徐才春閑逛,而是用阿嬸、阿婆給她的元喜錢,全買了南方小吃作料,還買了4只火鍋。

這時,徐才春才明白︰「翠華,你是想在家的公路旁開個火鍋店?」

翠華笑了笑,點頭稱是。

徐才春恍然大悟,說︰「你真是我的好妻子。走,不玩了,上車。」

徐才春送翠華回家,父母嘴上說同意,可心里一直憋著股火︰這煮熟的鴨子又飛了,弄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心疼錢暫且不說,坐過牢的兒子什麼時候能討個媳婦?自己什麼時候能抱上孫子?徐母越想越急,越急越來氣,竟一病不起。

當徐才春和翠華風塵僕僕地趕回家把經過向父母訴說後,二老甭提多高興了。母親的病也一下子好了,立馬要下炕給他們做飯。

翠華噙著眼淚撲進徐才春母親懷里︰「娘,我再也不走了,我要伺候你一輩子。這不是你們買的我,是我自己願意的。」

第二天,他們辦理了結婚手續。

小兩口沒有沉浸在新婚的蜜月里,而是東借西湊了塊錢,在村東頭公路一側開了一家「南方風味小吃部」。

南來北往的汽車司機吃著頗有四川風味的麻辣火鍋,都說︰「心里感到暖烘烘的。這個飯店開的好,真可謂司機之家!」

徐才春跑菜市場當外勤,翠華當廚師、調小菜。一時小吃部名聲大振,半年下來,不但還清了借款,還有元錢的純收入。

小兩口笑了。

父母攥著兒子兒媳掙來的鈔票,看著翠華漸漸凸起的肚子,心里一樣樂滋滋的。

※※※

這天,徐才春的舅舅在拉豬飼料的途中不幸遭遇車禍身亡。

徐才春的父母得知後,十分難過,母親說︰「才春,你舅舅無兒無女,真是可憐啊,如今還撇下個養豬場無人管理。」

徐才春想,自己在監獄服刑時,是在食堂勞動,從事過養豬。當時就想過,自己家住農村,如果趁此機會學會了養豬,那麼將來不就可以靠養豬致富了嗎?于是,他就托民警為他買來了許多養豬方面的技術書籍,有《養豬技術》、《豬病的防治》等,他邊學習邊實踐,逐步掌握了一整套科學的養豬方法。

于是,徐才春就跟父母說︰「這樣吧,我想把舅舅的養豬場接過來。」

徐才春的想法遭到父母的反對︰「你老舅確實對咱家有恩,從小就拿你當親生兒子。可他已去了,還欠了許多債,你干嗎要去當這個替罪羊?」

徐才春的 勁又上來了︰「舅舅雖然欠下了外債,可他的事就是咱的事呀!我知道這個爛攤子不好收拾,可也得咬緊牙關去干,這對九泉之下的老舅也是一個安慰。再說,我有這個特長。至于那些債,有我這個大活人,不愁還不起。」

「事情可沒你想的那麼容易!」母親說。

徐才春又說︰「小吃部是能維持現狀,可我一個大老爺們,一不會炒,二不會調,全憑翠華一人忙活,她眼看就要當娘了,還能干到什麼時候呢?」

一番話,說得父母無言以對。

聰明的翠華理解丈夫的心,也幫著勸公婆︰「爹、娘,讓他去吧,他會干好的。再說,東家趕豬、西家拆牆地把豬場頂了債,咱家的臉面往哪兒擱呀?」

母親只好答應了。

事情果然像母親說的沒那麼簡單。這天,徐才春來到養豬場,討債人接踵而來。一統計,舅舅欠外債1.3萬元,把徐才春嚇了一跳。

他苦苦哀求道︰「我舅舅尸骨未寒,請你們多寬限些日子。」

討債人不管這些,他們紛紛說道︰「養豬場是樹倒猢猻散,這小子拖家帶口的,哪天能還咱們的錢?咱們還是搶了吧。」

徐才春「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央求道︰「老少爺們,自古父債子還,我舅去了,他的債就是我的債。我徐才春就是砸鍋賣鐵也欠不了你們的錢,只求你們給我一個還錢的機會。」

「好吧,別說我們不給你機會……」討債的人也許是出于同情,也許是覺得趕豬、拆豬圈頂不了幾個錢,只好悻悻離去。

※※※

徐才春接管了養豬場。

他來到養豬場,四處一看,簡直亂了套︰沒有飼料,大小豬餓得嗷嗷直叫;幾個雇工已經兩個月沒開工資,正想卷鋪蓋走人。

徐才春當機立斷地說道︰「我徐才春背著1萬多塊錢的債都不在乎,還能欠下你們幾個月的工錢?5天內不付工資,拆房子、趕豬隨便。」

雇工們將信將疑。

第四天早晨,他就給這些雇工們了工資。

徐才春說︰「我把心愛的小吃部賣掉了,元工資如數兌現。」

幾個雇工們見徐才春這麼講信用,一個個豎起大拇指︰「好樣的,這工錢我們先不要,跟你干定了。」

對于養豬,徐才春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但他深知如今是專業戶養豬,是進行商品生產,既不同于在監獄時的副業養豬,也不同于農家的副業養豬。如今不僅要有周密的生產經營計劃,而且還要想方設法提高生產水平,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眼下急需解決的是飼料。

因為一天下來需要公斤,一個月就是公斤。手里沒錢,徐才春尋找出一條互惠互利的渠道。他三番五次跑飼料公司,把母豬抵押上,賒回一個月飼料。隨後又頻頻和養豬戶掛鉤︰你借給我飼料,我供給你豬崽,接到豬崽後把飼料連同利息一起結清……

不久,他還學會了科學地利用精、粗、青料,並學會了自己配制。

飼料費佔養豬成本的近8o?,而飼料配合不合理,會使每公斤增重消耗的飼料增加近1/2,肉豬出欄推遲1-2個月。因此,采用科學配方,生產各種全價配合飼料和添加劑,使徐才春的養豬成本大大降低。

養豬場保住了,難關也將渡過,徐才春卻瘦了一圈。

翠華心疼地撫摩著丈夫,哽咽地說︰「才春,要不咱別干了,我需要的不是錢,而是人啊!」

徐才春笑了笑說︰「不要緊,會好起來的。」

第一批豬仔出欄後稍有利潤,徐才春又聘請縣畜牧局技術員來豬場當技術顧問,並帶領員工先後兩次到縣里養豬場學習取經。

他在推出防病治病、飼料配比和提高母豬產仔率、仔豬成活率、肥豬出欄率一整套技術措施的同時,又重點抓品種改良。他始終堅持按客戶的要求組織繁育,客戶預定的豬,別人出高價也不毀約,充分贏得了人們的信任。

※※※

一天,有一位姓王的客戶來到徐才春的養豬場,洽談訂貨事宜。

王老板走後一小時,突然給徐才春打來電話,帶著哭腔說︰「徐老板,我裝有2萬元的錢袋丟了,我的錢袋一直沒離身,很可能是丟在了你的養豬場或者辦公室。」

徐才春一驚,心想,這位王老板是真的丟了錢呢,還是想欺詐自己呢?過去,他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可又一想,這個王老板不像是在欺詐,因為今天的接觸中覺得他為人很厚道。如果真的丟了錢的話,那王老板不是急死了嗎?

于是徐才春就在自己的養豬場和辦公室里到處找,可是找了半天也沒找到。

回到家里,徐才春耷拉著腦袋,心情很沉悶。

妻子知道此事後,問道︰「你知道那個王老板住在哪里嗎?」

一句話提醒了徐才春,他一拍大腿,說︰「對,很可能就丟在他住過的地方了,我怎麼沒有想到呢?」

徐才春拔腿就往外跑,剛出門又回來了。該到哪個旅社去找呢?他急忙給王老板打了個電話,問明了他昨天的住處。

晚上1o點鐘,徐才春才在鎮上找到了王老板住過的旅社。

旅社的老板說︰「我們根本沒見到什麼錢袋!」

徐才春和妻子好說歹說,旅社的老板才同意他們去那間房子查找。

這家旅社的條件很差,雖然是單間,但里面很黑暗,徐才春從上到下仔細查找,終于在床腳邊找到一個袋子。打開一看,果然有2萬元現金。

徐才春立即給王老板打了電話,告訴了他這一好消息。

王老板感激地說︰「徐老板,謝謝你!這些錢就作為我們長期合作的定金吧!」

從此,他們不僅成了生意上的伙伴,還成了親密的朋友。

兩年後,徐才春終于有所成功。他的養豬場共繁育種豬余頭,固定客戶6o余家,年利潤15萬余元。

徐才春不僅還清了舅舅的全部欠款,而且還淨賺幾十萬元。

養豬使徐才春嘗到了甜頭,他把目光又瞄準了村里的魚塘。魚塘大約有3o畝,就在他家養豬場的後面。

養魚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的產業。對徐才春來說,養豬和養魚還能有機的結合起來。

豬糞是魚的飼料,飼料可先用來喂豬,豬糞落在水中既可肥水又可養魚。一頭豬的豬糞可喂養約3o公斤魚,徐才春的養豬場就在魚塘旁邊,這樣不僅養豬用水方便,而且「牧漁結合」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徐才春充分掌握了水、種、餌、密、混、輪、防、管的養魚八字經,他采用了混合放養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產量高,而且能節省飼料。如草魚的排泄物可供鰱魚營養之用,而鰱魚的糞便又是鯉魚的美味佳肴……

徐才春承包的魚塘每年可收入近元。

過去,他在討債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如今,他可以理直氣壯地幫助別人。他主動幫助本村的1o戶特困戶,每戶展生豬1o頭以上。

徐才春致富不忘同路人,他主動去關工委、公安局聯系,招收了4名刑釋人員到豬場工作,成立了「新生養豬總場」。

徐才春還多次獲鄉個體「納稅大王」稱號。他家也連續3年被評為「五好家庭」。他還當選為鄉人大代表……

※※※

徐才春的事跡傳到了清河監區一分監區,在服刑人員中引起了極大反響。服刑人員還把他的事跡編寫成「千里送蜀女」的山東快書,在清河監區多次演出……

今天,徐才春親眼目睹了根據自己的故事改編的山東快書,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演出結束後,曹指導員作了簡單的講話。他說︰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徐才春的事跡對正在服刑改造的服刑人員來說,是個很好的教材,從徐才春的事跡中,服刑人員可以得到許多啟迪,並且開思路,堅定信念,從而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在新生的道路上闊步前進。我們希望正在服刑的罪犯要從他的故事中看到希望,看到遵紀守法,勤勞致富所帶來的好處……」

第二天上午,祝國華在妹妹和妹夫的陪同下離開了清河監區,分監區幾名民警在門口送行。

身為養殖總場場長的徐才春對祝國華說︰「回去後,我們要開一家‘川味火鍋店’,你來當廚師,怎樣?」

祝國華說︰「行,我听你的。不過你在養殖總場,事情一定很多,誰來當經理呢?」

祝翠華笑道︰「當然是我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監獄故事最新章節 | 監獄故事全文閱讀 | 監獄故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