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少混官場 第二卷︰風雲人物 第110章︰想打假,不容易

作者 ︰ 長弓對月

張向明被任命為「江平縣」打假辦副主任,原來的打假辦主任被調走,暫時也沒有正職主任上任,張向明這個副主任也暫時負責起打假辦的領導工作。

別以為打假辦的名頭好听,其實就是名字好听而已,全部的人馬加起來不過九個人,張向明覺得特別搞笑,里面的工作人員有幾個也是股級干部,還有兩個是副科,估計是以後副主任的人選。

這倒好,張向明覺得這個打假辦主任原來是這麼好當,看來職務越高,人越清閑,這是張向明的感覺,因為他當副鎮長,就覺得比當村長清閑得多,現在這個打假辦主任更是清閑。

其實打假辦本身就沒有執法的權力,按照打假辦的職責,只是處理一些舉報電話,協調各個打假執法部門進行一些打假行動,還有就是向上面報告縣里的打假情況等這些,權力最大的也就是督促縣里的打假執法單位的打假行動。

張向明才沒有那份沒事找事的傻勁,人家公安啦工商啦這些部門打假,也用不著你打假辦督促,只是寫了一份又抓了什麼東西,將來可以向上面匯報而已。

大張旗鼓的打假行動進行了一周的時間,全縣的成績也就抓了兩台印刷膠印機,還有一些少量的紙張以及香煙標識的半成品,制假人員連一根毛都抓不著。

工作組對「江平縣」的打假工作感到不滿意,當初省煙草只是在巴掌大的小地方就查到了十多家,現在一周的時間,而且還是全縣總動員,才搞了這麼丁點東西,讓誰都覺得這是在敷衍工作組。

這幾天的打假工作就數公安局的何局長最忙,說起來還是公安局的權力最大,不管任何時間以及地點,他何局長要是知道那個地方現了制假的窩點,啥時候他都可以帶領著警察撲向那里,事先什麼單位和什麼人都不用通知一聲。

當初縣委的布置是公安、工商、質監等這些單位都要互相配合,不過工商和質監才懶得管,誰也不想跟公安局爭地盤,只有兩次縣里組成聯合執法隊的時候,這兩個單位才派了幾個人參加,所以打假這項行動,說起來就是何局長在唱獨角戲。

其實何局長那有心情打假,就因為是剛開始造聲勢的時候,不得不做做樣子罷了,他兒子跟爆牙合股的事還沒完呢,這才是他最大的心病。

陸副廳長在公安局的會議室里丟給何局長的名片以後,何局長不是傻子,當然心領神會,不過他的手段也夠高明,也夠毒,幾個和爆牙沾上的人又被他叫到家里,何局長還破費請了這幾位部下喝茶。

這種聚會要稱為什麼,就算什麼踫頭會吧,不過當這幾個人走出何局長家的時候有些人真的想往牆上踫頭,何局長的意思就是現在陸副廳長已經知道了這個事情,在會議上怒大家也知道,所以得馬上到省城找關系疏通疏通,如果大家不想有事的話每人拿出十萬,關系由他找,誰要不想出錢也沒關系,不過別到時後悔那就怨不得誰了。

「他***,我總共才分了三萬,這樣算起來還虧了七萬。」刑警隊的劉副隊長出來後小聲地跟身邊的隊長嘀咕著。

這位刑警隊隊長看著他的副手笑著說︰「別看不開,先逃過眼前的這一劫再說,雖然這塊虧了,不還有其它幾處嗎,少賺了點而已。」

六個人,總共拿出了六十萬,何局長估計四十萬應該可以搞定,馬上讓兒子照著陸副廳長那張名片的地址,到省城給人家送去。

四十萬還不能一次送,第一次就是二十萬,先探探人家的底牌,說不定一次就夠了也不知道。

不過事情還真的有點難辦,已經送了兩次了,人家還是板著一付棺材臉,何局長不得不又讓兒子馬上再往省城跑一趟,自己心里還罵了一句︰「娘的,搞得老子一個錢也賺不到。」

何局長現在還在想著賺錢,如果這一次人家還是覺得不夠,他虧本可就虧定了,難道還要再一次跟那六個人要錢不成。

眼看著打假的成效不能讓省工作組滿意,不但是林中明急,吳繼宗和常委們都急,經過幾次的常委會討論,最後大家達成一致共識︰那就是加大打假力度,找一個強有力的人選負責打假的行動,力爭在短時間內掀起一個打假運動的熱潮。

常委會還做出了一項決定,決定把這次的打假行動定名為代號「利刃一號」行動,並且成立一個「利刃一號」行動領導小組,由縣長吳繼宗親任組長,公安局的何局長和張向明兩人任副組長,總之一句話,現在是非常緊急時期,不必要死板遵循什麼程序,只要能夠讓省工作組滿意就行。

「南東省」有明文規定,各地方因特殊需要所設立的臨時機構須報上一級部門批準,所以又得將行動小組這個臨時機構報市里審批,不過確實情況緊急,市委也知道,審批的手續還沒有下來,行動小組就已經提前成立。

張向明想得出,吳縣長這個行動組長只是一個平衡,如果讓何局長任組長,那就等于換湯不換藥,如果讓張向明任組長,何局長肯定也不願意,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安排。

林中明又叫了張向明到他的家里,喝了幾杯香茶以後才說︰「張向明,現在權力已經交給你了,你可不能像前一段時間那樣無所作為喲。」

張向明放下茶杯,苦笑了一下回答︰「林書記,我也不敢保證,雖然我是副組長,但是執法的事情還得何局長執行,盡管我有那份心,但沒有那份力。」

「那你有什麼打算沒有?」林中明也覺得張向明說的有道理。

「不管我有什麼打算,都沒用,因為我只能動嘴,說了以後人家不理你又有什麼用。」

張向明說的沒錯,雖然這家伙表面上是在跟林中明要權力,但是打假這個事情也確實如此,沒有執法的權力,一切都是空談。

幸好「利刃一號」行動小組還沒有配備人力,現在常委們都把希望寄托在張向明的身上,林中明提出的讓行動小組配備成有獨自執法能力的提議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同,雖然何局長心里有點不是滋味,但他也得少數服從多數。

特殊時期就有特殊的配置,行動小組就跟一個混編縱隊差不多,這里邊有警察、有工商、質監、煙草、文化等單位的人員組成,雖然只有十多個人,但張向明覺得有獨立執法能力就行,最起碼他可以帶領著這幫烏合之眾,在山區里邊的農民們面前耀武揚威,雖然這種耀武揚威的方式不是他的作風,但是不這樣人家又不拿你當回事。

其實山區里的人怕的是制服,不管你是一個防疫站的工作人員也好,一個普通的工廠保安也成,只要有制服,人家就怕,況且那些制服到底是那個部門的人家也分不清,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就行。

張向明以為有了這些就已經萬事大吉,接到一個舉報電話,興沖沖地召集行動小組的成員們開會,何局長雖然也是掛著個副組長的名號,不過他才懶得到這里轉悠,他想打假,也用不上帶著這幫雜牌軍,他自己的人馬個個都可以荷槍實彈。

可是當張向明帶隊沖到舉報的地點的時候,連個人影都沒有,只有一台還在熱的舊印刷機躺在那里,那些比較值錢的紙張和商標都讓人家給搬走了,現場只給他留下幾張,算是送給他一個安慰獎吧。

電視台的記者最辛苦了,扛著設備跟在張向明他們身後跑得大汗淋灕,結果連一個像樣點的鏡頭也拍不到,搞得負責攝像的那位帥哥破口大罵。

張向明感覺得出,一定有人事先通風報訊,開會的時候有人假裝上廁所,一定是這個人報信,不然人家的度不會這麼快。

打假之所以難打,其實就跟當地的領導有關,也就是上面所說的所謂地方保護主義,那個地方的主要官員誰不知道他的地盤有人在制假,這不是可以搞活地方的經濟嘛。

張向明也有這樣的認識,不搞這些,大量的山區農民那來的收入,一個制假窩點最起碼可以讓十多個山區農民增加收入,說起來張向明心里還對這些農民產生同情。

張向明還有一個想法,制假跟那些私挖礦場有很大的區別,那些礦場損壞的是當地的環境,老板們賺夠了錢然後抹走人,留下的地方就是一個禍害。

所以那位報信者他也不想追究,事後還開玩笑地說︰「你小子以後要報就說明一下,最少讓人家留下點東西,這樣下去怎麼行。」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的主要任務還得先搞出點戰果,騙過省工作組才行,張向明想起了林詩音說的「既不要當惡人,又能夠解決問題」,這句話他得好好琢磨,想想一個這樣的辦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邪少混官場最新章節 | 邪少混官場全文閱讀 | 邪少混官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