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之輔佐劉備 第一百三十三章 煤鹽鐵米

作者 ︰ 葉戀

就這樣6羽摟著蔡文姬在院中坐了一晚上。而第二天早上他送走了蔡文姬。

想到當年來到這個時代還只是一個無知少年如今卻已經成家立業年紀也有二十六、七了。蔡文姬的離去讓6羽的心中不免有一些感傷不過接下去一個月里不斷傳來的好消息沖淡了他心中的離別之情。

打敗士家取得交州後劉備軍控制了由北到南的宛城、汝南郡、魏興郡、南陽郡、江夏郡、南郡、宜城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蒼梧郡、九真郡、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交趾郡、合浦郡共十八個郡佔據了大漢六十八個郡四分之一有多的地盤。

但6羽知道這一些都是表象除了荊州北部的宛城、汝南、南陽這幾個郡幾乎其它所有的郡都是地廣人稀經濟落後。

這一切從人口和百姓最基本的生產資料煤、鹽、鐵、米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在劉備軍未入主荊州之前原本荊州北部乃是當年楚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人口過兩百萬加上南部四郡共有近三百萬的人口。後來遷移徐、淮一帶的百姓到荊南又將四郡的山越族人遷出平衡了荊州南部和北部的人口再經過這些年的展人口已經過了五百萬。

而交州地處南荒未經開即使將南嶺山越百姓遷出人口也不過一百多萬兩州加起來人口才不到七百萬。劉備軍現在控制的地方在自己以前生活的那個年代大約相當於湖南、湖北、廣東、廣西以及海南五省還稍大一點而這五省的人口加起來將近四億這七百萬人口擺在如此遼闊的土地上除了地廣人稀還有什麼來形容。

而照現在看來大漢人口最密集的河北就要落入曹操手中。如今大漢的人口大約是三千六百萬除了西蜀和江東各有不到三百萬的人口西涼有近一百萬的人口其它兩千多萬人幾乎都掌握在曹操手中是荊交兩州人口的三倍多。在這樣的時代對生產力而言人口就基本代表了一切。

煤是劉備軍現在最不缺的了先是在汝南郡開了平頂山煤礦後又在零陵郡找到了六盤水煤礦兩個煤礦每天挖出的煤可用堆積如山來形容。而且荊州出產的蜂窩煤還販賣到了曹操的地盤上帶回了不錯的收入甚至暗中荊州軍還控制了曹軍地盤內三成煤的販賣由於曹操他盤上沒有什麼大的煤礦所以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6羽知道一旦曹操控制了並州那他就掌握了煤海將完全不必依靠荊州的煤。

與煤相反鹽則是劉備軍最缺的。這時候的鹽主要產自三個地方分別是青州、揚州的海鹽和關中的池鹽而劉備軍地盤上並沒有產鹽的地方。6羽曾試著在交州沿海曬制海鹽但是嶺南一帶常年多雨曬制海鹽實在不適合。如今荊州的鹽主要來自江東和關中往往要拿出大量的金錢購進大大制約了劉備軍的展。這也是為什麼6羽、諸葛亮他們一直主張和孫策、張魯搞好關系因為一旦與這兩方交惡只怕劉備軍的鹽供應立成問題。

至於鐵則是6羽最擔心的雖然原本宛城和襄陽附近就有幾個鐵礦而後來又在零陵和武陵現了幾個小鐵礦。但是荊州要用鐵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幾百萬百姓開墾農地的農具要鐵幾十萬大軍的兵器、鎧甲要鐵而且不是普通的鐵是更好的鋼。在6羽的構想中一支多兵種配合的軍隊才是最強大的所以他才會設計了各自特點不同的幾個軍團。像黑龍兵團就擁有無敵的沖鋒能力白龍兵團則善於長途奔襲海龍兵團是專門的水軍金龍兵團是山野戰的霸主青龍兵團和赤龍兵團則一者長於守城一者長於攻城。但這一切都建立在裝備的精銳上用徐老怪的話說:「沒有好鋼你這些全是廢物。」雖然言過其實但也說出了一定的道理。所以對到處都搶著用鐵的荊州軍來說那幾個小鐵礦已經到了杯水車薪的地步了。

而米也是一個大問題現在荊交兩州有近七百萬人口一百二十多萬戶卻只有近兩千萬畝地平均每戶不過十五、六畝地。荊州北部還好荊南和交州的糧食生產水平簡直慘不忍睹平均每畝產量不足三百斤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兩百斤每畝。按照每人每日吃掉兩到三斤米一個人每年就要吃掉六、七百斤米產出的糧食剛剛好自給這還要祈禱風調雨順。耕地這麼少的原因一來是荊交兩州開的時間都不長二來兩州多是丘陵紅壤較肥沃的土地都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平原、谷地中。

不過煤、鹽、鐵、米的問題最近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煤本來就沒有什麼大問題最近更是傳回在南嶺中現了幾個不小的煤礦。

至於鹽則在上雍現了一處上好的鹽池不過6羽並沒有令人前去開采而是秘密保護起來。反正現在也不缺鹽留著這塊鹽田說不定以後會有別的用處。

而鐵的問題徐老怪在6羽的提示下終於在海南島找到了石碌鐵礦鐵礦之大遠遠出了6羽的想像。而且徐老怪還煉出了五鍛鋼6羽立刻答應了徐老怪在交趾(今廣西南寧市附近)辦一個大型的煉鐵廠就近提煉那些鐵礦和生產五鍛鋼。

至於米由於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糧庫中的糧食豐足有盈餘只要挺過這幾年待從北方遷來的百姓和從山中遷出的山越族百姓開墾出更多的荒地加上北方先進的耕種技術傳入糧食就不成問題了。

總的來說劉備軍的勢力還是欣欣向榮不斷的展壯大。

在工業方面瓷器和玻璃器皿依舊供不應求新野和桂陽分別成了「玻璃之城」和「瓷都」另外鋼鐵和紡織工業都蓬勃展。解決了鐵礦的問題宛城、汝南和襄陽等地軍工廠就像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一月之間竟然打造出三千多套黑龍兵團所要的復合盔甲和兩千多套白龍兵團所要的鋼甲不能不說是效率驚人。

而絲綢紡織業和棉紡織業也都更進了一大步在6羽興辦棉紡織業之初他就實行的是作坊工廠式的集中生產而且6羽在一些老師傅的幫助下還改進了紡織機明出了一種叫「飛梭機」的紡織機。所以棉布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也降低了成本。而隨著劉備軍佔領交州棉花的供應問題也解決了。棉布以其低廉的價格讓所有的百姓都能夠接受。

一時間棉布也是供不應求擴大生產成了當務之急。為此陳群心急火燎的找上了6羽6羽听了微微笑道:「既然棉布供不應求就讓戶部撥款再建幾家棉紡織廠我們總不能和錢過不去是吧?」

陳群听了微微皺眉道:「白龍與黑龍二軍急於改制盔甲戶部府庫中已無餘錢。我已與季常商量數次均無所得。」

6羽依舊微笑道:「不是有很多有錢的財主眼巴巴的盯著紡織廠嗎?就跟他們說他們出錢我們出技術和房子合辦紡織廠賺了錢對半分。」

陳群一听不由大驚失色道:「棉布乃我錢賦命脈歲入佔府庫二成有多如此豈不是人人都知曉這棉布紡織之術。到時人人經營我們還有何利可言。」

6羽听了向陳群耐心解釋道:「棉布紡織技術不過就是那台「飛梭機」這絕對瞞不了一些有心人。我已經收到暗箭的密報曹操和孫策都已經派人混進了紡織廠中。如此我們索性大方些將這技術公開一來可以再賺一把二來那些想與我們合辦紡織廠的富商都得把工廠建在荊州和交州境內這樣我們的棉布紡織就大大的擴展。而且這些廠都得交稅雖然直接從棉紡織廠里賺的錢少了但稅收可是大大增加了失之東得之桑榆也是好事。」

陳群聞言恍然大悟。而兩人這一番話的結果就是第二日襄陽府衙的門柵被踩斷了兩次。希望能和劉備軍合辦棉紡織廠的人擠滿了整個府衙要不是有城衛士兵6羽他們恐怕出入都成問題。

在農業方面由於棉紡織業的進一步擴大百姓種植棉花的熱情高漲劉備軍佔領交州的半年多間棉田的規模就擴大了一倍有餘。

而由於絲綢對應的都是那些富人所以絲綢並沒有受棉布多大的沖擊。江陵的陵繡依舊為富人爭相追捧婦人小姐更是以能得到一匹「陵繡」而與有榮焉所以桑樹的種植也進一步的推廣。

而對於江南的丘陵6羽也想出了一些方法就是在一些較平坦的丘陵上種植茶樹和果樹這樣的經濟林木再在山林中展養殖業。而且他還在原來南山牧場興辦了一個更大的牧場用來圈養和培育馬匹。當然這一切都只是6羽的試驗至於效果如何只有以後才能知道。

而在商業方面由於劉備軍不遺餘力的鼓勵展商業此時荊州境內的商業只能用繁榮昌盛來形容各種大型的賣場和大型的商會紛紛在各地出現。

新野和桂陽由於一者位於溝通河洛的咽喉之地一者在通往嶺南的必經之路上再加上兩者分被盛產玻璃和瓷器因而成為了劉備軍南北兩大商業中心。

江東建鄴城中。

吳侯府的後院中本應茂盛的樹枝光禿禿的一片。院中飄滿了落葉狂風卷起帶著落葉滿天飛舞。天地間彷佛充盈著一股霸氣而這股霸氣則是一柄槍上傳來的。

槍長八尺七寸渾身上下呈現出一種古銅色纏著紅纓的槍頭閃爍著比烈日更耀眼的光芒這柄槍就是孫策的霸王槍。

槍是好槍但槍上能有霸氣則是因為使槍的人。

孫策槍風一收原本被狂風卷起的樹葉紛紛落下但卻被硬生生推出去一丈遠。在孫策周圍一丈內乾淨得彷佛連一絲灰塵也沒有。

孫策收槍不是因為他已經練完了而是他看到自己的叔父孫靜走了過來。

孫策原本霸氣盎然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強烈的反差卻構成了一種獨特的親和力。孫策此時恭敬的對孫靜道:「叔父有什麼事嗎?」

孫靜滿臉微笑的道:「蔣欽和丁奉他們回來了。」

「哦。」孫策頗有一絲意外但隨即化為欣喜高興的問道:「此時正在何處?」

孫靜笑著道:「他們正在前廳等候似乎帶了好消息回來。」

孫策一听更加高興將手中霸王槍扔給旁邊的一個侍從和孫靜並排走向前廳。

前廳中蔣欽、丁奉恭敬地站在孫策面前但眼中明顯露出一絲興奮。

蔣欽此時道:「奉將軍之命我二人率軍士從會稽出海一直向東終於在兩月前找到了夷洲。其上風貌與6子誠《地里?》中所言全然相同土地肥沃幅員極廣。而且我們還找到了6子誠《地理?》中所說的釣魚島相信書中呂宋、日出各洲也是真的。」

孫策聞言臉上亦露出欣喜之色不過隨即沉聲問道:「那夷洲之上可有國家州縣?有多少人口?」

丁奉面泛紅光的道:「洲上並無國家只有數萬夷民而且尚未開化每日以打獵為生。我們將手上的刀劍給他們看他們立刻對我們奉若神明只要給奉三千精銳便可佔得此洲。」

孫策听了不由拍了拍丁奉的肩膀連道了三個「好」可見他心中的興奮。

而此時蔣欽皺眉道:「只是海上茫茫一片不辨方向。晴日尚可以日月星辰為憑遇上風雨則不辨方向極易走失。」

孫策等人听了不由沉吟不語就在這時門外突然響起一個輕脆的聲音道:「這件事容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最新章節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全文閱讀 | 三國志之輔佐劉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