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劫難 地球大劫難(26)

作者 ︰ 飛飛雨點

「你怎麼會這樣想?是身體不舒服而產生的錯覺吧?」瑪麗驚訝聲,並未引起周邊人的關注。因這個咖啡廳實際上是一個綜合性娛樂場所。人們在這里可以喝咖啡、吃茶、飲酒;想唱歌有包間,你可放聲高歌;要跳舞旁邊就有舞池,它是娛樂場所的中心地帶,為眾人關注的焦點,也有來自包房的。咖啡廳既是人們社交的場所,也是情感渲泄和放縱的地方。參與者有地球人,也有盧戧那星人,總之,在音樂聲和嘈雜聲中,沒人有多余的精力關注旁邊人的舉動,這也正是戴路選中它的原因。

「毫無疑問,我也不喜歡這里的生活。從到這的第一天起,我就盼望著能早一天離開這個倒霉的地方,還曾堅信會有奇跡生。可是等啊,等啊,苦苦等了二十年了,現在我已不報什麼希望了。上帝能創造世界,自然也能安排世上眾生的一切事情。既然他選擇我們到這里,還有什麼可說的哪?按上帝的意思做就是了。」回憶起往事,瑪麗眼眶里充滿了淚水,那是她心中一塊揮之不去的陰影。

「不好意思,我只是想把這個新現在第一時間告訴你,並不想引起你的不愉快。」戴路試圖緩解此時尷尬的局面。

「雖說,盧戧那星人把我們劫持到這里,違背了個人的意願,是不對。可他們不是也在學習和研究地球人的文化,加強與我們的溝通嗎?現在咱們仍然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並沒有因為我們是地球人,而受到虐待和歧視。盡管目前我們還不能與親人相聚,受到種種限制,可還是能時常重返6地上的社會。再說了,地球人和盧戧那星人不都是上帝的孩子嗎?也許這種安排正是上帝的意思,可能他是想讓兩個不同星球的人類,逐步認識、了解和交往。」瑪麗越說越激動,淚水頃刻間奪眶而出,她的聲音也變得哽咽起來。

「這是不是上帝的安排,我不知道。假如是這樣的話,我道很想問問,既然我們都是他的孩子,那為什麼會縱容‘一個孩子’,迫使另一個違背自己的意願,離開原來熟悉的生活環境,在海底生活二十年哪?」見她情緒已經穩定後,戴路才繼續說。

「戴,我們是搞科學研究的,有些事情和傳聞也沒必要過分去深究。」瑪麗試圖說服他,但她也知道戴路的個性,這些是很難對他奏效的。

「可你知道不知道,我們的研究成果,正成為他們對付地球人的手段?」戴路感到胸部很悶,那積壓許久的煩悶,令其喘不過氣來。他松了松領帶,大口喝著咖啡,試圖緩解心中的不快。

「什麼研究成果,你是指那些克隆人?」她故作吃驚的樣子,其實她早就听到不少關于那些克隆人的消息,不過,她寧願相信那只是些傳聞。

「是的。」有時候他也不願意過多地思考這些事,可昨晚當思念的閘門再度被打開的時候,二十多年所生的事情,經大腦的思維程序有機地串聯起來,讓他無法漠視和回避。

「戴,那只是些傳聞而以,別太當真。」她天真地想盧戧那星人還不至于要這麼做吧。

「你真的認為它只是傳聞?」戴路追問道。他不認為傳聞只是空**來風。

「我們能不能換個話題,這種題材也太沉重了。」瑪麗的情緒已漸漸平靜下,不想再考慮那些令人煩惱的問題。盡管她也知道那些傳聞要是真的話,無疑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正因如此,她才更願意選擇回避,而不是去面對。

「還有比這更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嗎?」戴路並不想放過這個話題,他很想就此與她進行深入的探討,這也是爭取她參與自己行動的關鍵。

「戴,看來你身體真的恢復了。我很欣賞你的個性,真的。不過,你也不要考慮的太復雜了。還是實際一點,多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你們中國不是有句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嘛!我覺得做一個撞鐘的和尚也很不錯呀!那和尚心里一定絕無雜念。噢,對了,你還要不要些甜點?」她有意岔開這個話題,希望他能就此打住話題。

「你知道中國的三十六計嗎?」戴路忽然問,看來直接談論不會有什麼結果,他采取迂回戰術,試圖尋找突破點。

「三十六計?略知一點。」雖說瑪麗對中國古老的計謀並不太了解,可听他主動將話題轉開,還是比較開心。

「三十六計中第一計是瞞天過海,它說的是︰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戴路繞有興趣地特意先介紹它的原文。

「戴,能不能說簡明些,什麼陽啊,陰啊,中國的古老哲學和智慧,對于我們來說,還是有些太深淵了。」瑪麗對中國的文化還是有所了解,但讓她能正確理解這些文言文的含義確實是有點難。

「對不起,是我講得太投入了,忘記面前坐著的是一位美麗的德國小姐!它的意思是說︰有許多平時看慣了的事,往往不會去懷疑它隱藏的部分。其實非常公開的表象往往蘊藏著非常大的陰謀。」戴路盡量講得簡明扼要,也不知她是否听懂了。

「中國的古人很了不起,那時講的話,即使是意譯過來,都讓人很難準確把握其中的玄機。」她還是似懂非懂,看來有些事情,確實難寥寥數語解釋得清楚。

「你想想,盧戧那星人從遙遠的星球趕過來,決不會是為了幫助地球人提高克隆人技術水平那麼簡單。持續二十多年,他們確實是認真研究地球人的社會及文化,難道僅僅出于對在地球文化的敬重及對生活在這里同類的好奇嗎?我看是另有所圖。」戴路趁熱打鐵,將話題引向深處。

「自然界災難可能會出現地動山搖,十分激烈的場面,尤如地震及火山的暴等;也能象詩人說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就象人類社會出現的各種瘟疫一樣。前者雖然給人類帶來十分可怕的結果,但它必竟是短暫的、確定性的,給人類社會留下的多是些硬傷。後者卻不同,它可以長期地攻擊人類,還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只要外部因素沒徹底消除,條件一旦成熟它就會立即攻擊人類,讓其長期籠罩在恐懼的陰影之中。如果給人體皮肉產生傷害比喻成硬傷的話,那麼,對人類心靈的摧殘就是軟傷,它比硬傷對人的傷害更可怕和持久。」戴路從自然界的瘟疫隱晦可能生的災難,盡管他還不能確定它究竟是什麼樣的災難,但已能感到其的腳步正漸漸向地球走來。

「你讓我考慮一下。順便問問,三十六計是那位大師所作?」戴路繞來繞去,在不知不覺中,又繞回到了那明感的問題上。顯然瑪麗已被他的這番話語打動,也佩服他的執著,同時她開始對中國古老謀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這可讓戴路為難了,因為被稱為「益智之薈萃、謀略之大成」三十六計的作者為何人,在學術界至今還未有具說服力的定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地球大劫難最新章節 | 地球大劫難全文閱讀 | 地球大劫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