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冬天 6 盛產愛情的江南

作者 ︰ 火焰66

我的名字里帶個「竹」字,他們便叫我竹子。這是二平先叫的,還說什麼這是昵稱。我不喜歡這叫法,感覺陽剛有余,柔美不足,听起來就真的像個竹子似的,干巴巴,空虛虛,直愣愣的,讓人產生不了那種「冰清玉潔」「楊柳依依」般的美好想象,總之,不象是女孩的名字。可是他們要這樣叫,我也沒辦法,但是因為心里有些拒絕,听到二平又這樣叫,我就本能地**情緒。他問的問題涉及到有關道德和人性沖突的問題,我沒有正面回答,而是選擇把問題再拋給他,說︰「你看你,還沒干什麼呢,就先談條件,權衡利弊,對你有利你才干,如果真踫到一個落水兒童,你是不是得先談好條件,簽份合同,或者草擬個備忘錄什麼的,你才救人啊?就憑你這樣,我想啊,你才不會挺身而出呢!」

肖瀟拍二平的肩,說︰「別氣餒,在我眼里你還是高大的。」

肖瀟很認真的︰「是啊,雖然你高不過姚明,我就不信你高不過武大朗!」

二平泄氣似的「噢!」一聲,痛苦萬狀︰「我去跳江啊,你們別攔我啊!」

我們異口同聲︰「決不欄你,我們會助你一臂之力的!哈哈哈!」

二平搖頭做不可思議狀,悲哀道︰「瞧瞧!你們都什麼人吶?」

二平說著就往前疾走,要跟我們決裂似的,當然不是去跳江,而是直奔景點,我們在他後面拍手起哄︰「哦!哦!跑快嘍!要不江上蓋蓋嘍!」

從市區到景點,這都打著廣告︰江南煙雨,清涼影城。一提起江南,給人的感覺總是情深深,雨朦朦的,善于營造這種氛圍的是言情大師瓊瑤。記得第一次看瓊瑤的小說就是那篇《煙雨朦朦》,後來又改編成電影《情深深,雨朦朦》的,當時看《煙雨朦朦》時還不知道瓊瑤,開篇的幾行字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吸引了,我很快進入情節,縈繞在字里行間的那種淒美和溫馨的感覺讓我幾度涕淚交加,欲罷不能,我流著淚一氣兒看完,覺得那篇小說真是太好看了!從此狂看瓊瑤的書,看她的電視劇。不知為什麼,看她的書給我醞釀的美好情緒就像江南給我的感覺一樣,總覺得那是一個盛產愛情的地方。或許是因為《紅樓夢》里的那個愛情的化身林妹妹是一個江南女子?又或許是《白蛇傳》里斷橋相會就是在煙雨中的江南?想想,神仙都不願做了,要拋棄天宮下到江南,可見江南的煙雨多擾亂神的心智,江南煙雨的魅力可見是無以復加了。當然,這只是傳說,不過,活生生的例子也有啊!最具經典和說服力的就是乾隆下江南的故事了。我想江南水鄉因水得名,自是水性十足,儀態萬方,也使得那兒的女子都成了水做的,蘊涵了水的靈秀,煙的飄逸,才使得這位天子的聖心都動了凡心,于是才一次又一次的下江南。天子都如此,更何況生活在那兒的飲食男女呢?記得有篇文章這樣描述江南︰江南煙雨,情韻之秀美,幻化一種迷離縹緲意象,含美人輕酌,粉腮飛紅的心醉神迷,蘊畫橋繡舫,煙柳殘月的旖旎纏綿,浸潤既久,繞指柔情也許真能化解江湖英雄的萬丈雄心。

寫得多好!江南的韻致就是這樣,無論你是多麼鐵骨錚錚的英雄好漢,于那些描眉敷粉的姑娘們一同並入這江南的煙雨中,彼此眉眼相覷的神情,真是軟了心腸,濕了眼眸。

想到這兒,我不自禁地橫眼看了下我們這四個飲食男女,一個個沒心沒肺的樣子,就是再怎麼眉眼相向也不會軟了心腸,濕了眼眸。盡管平時二平老是圍著肖瀟傳,揚帆老是跟著我進進出出,他們有時候會有心或無心地把話題往那個方面扯,但給人的感覺總是在開玩笑,說者無意,听者也無心,當不起真。雖然我們經常處在一起,人們說日久生情,但我們處在一起的感覺只是朋友間的愉快和輕松,始終摩擦不出愛的火花,沒辦法,不來電。

此刻,我也畢竟只是一個無心的過客,在仿古的樓閣前,在悠長的石板路上,隨著人流往前涌動,那些微妙的心思,很快就消散在嬉鬧間。

近近地已經看到景點的大門口了,只見進的人,不見出的人,我還以為是我們來的早,楊帆說︰「出口在另一個方向,傻瓜!」說著,他用指頭點點我腦門。

我用特崇拜的眼神看著揚帆說︰「哇 !你好有學問哦,我沒見過世面,請多多指教!」我向揚帆欠一欠身。

楊帆滿意地拍拍我肩,像個老教授似的,老成持重地說︰「嗯!孺子可教!看在你誠實的份上,你這個學生我收了。先交學費!」他向我伸出手掌。

我笑嘻嘻地問︰「要多少?」

楊帆說︰「怎麼著也得給個萬兒八千的吧,如果沒有呢,扛一袋米,一麻袋土豆,外加若干臘肉,你看,飯菜都有了,還葷素搭配,教授也得吃飯不是?如果這些還沒有呢,給你出個主意。」他躬身,低頭,嘴對我耳,小聲說︰「你就以身相許吧,我也不嫌棄。」

我狠狠地往他手掌上一拍︰「找打!」

楊帆假裝手掌多疼似的又吹又搓道︰「不敢了不敢了,免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走過冬天最新章節 | 走過冬天全文閱讀 | 走過冬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