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正文 第一章︰天狗食日

作者 ︰ 陳觀魚

時間︰大概是很久很久以前

地點︰大楚國

大楚國,東土上國也。至建國以來,已有四百年歷史。當今之世,物產豐茂,民風淳樸,能臣遍地,更有賢君治朝。古語所述之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理,現在來看,想必仍需些時日。只是,在這太天盛世之下,卻也不見得那麼的完美無暇。

「人物異類,狐則在人物之間。幽明異路,狐則在幽明之間。仙妖異途,狐則在仙妖之間,故謂遇狐為怪可,謂遇狐為常亦可……」

聲音從村中私塾處傳來,只是這私塾不學四書五經,何時講起人妖志怪來了。

此村名為長安村,此長安,與大楚國都城長安,沒有多少干系。只不過是一個偏遠山野小村,民眾不過五百。村中民眾皆是安分守已之良民,一生只為平平安安。即是村中開的私塾,也只是為了識幾個字罷了。那科舉取士的念頭,也從未敢想。所以,平時上課,此私塾先生,也偶爾講講人妖之事,以娛心情。

想來,私塾中孩童對這人妖志趣,也是喜歡的緊。平時上課吵亂不堪之境,現在個個都是豎耳傾听,生怕不小心漏掉。

「先生,這狐仙想必是好人了?」

一孩童听的是心花怒放,手舞足蹈,情不自禁的大聲向老先生問了起來。

「天生萬物,各命以名。狐名狐,正如人名人耳。呼狐為狐,正如呼人為人耳。我輩人類,好丑不一,惡善不定。狐亦如人類,良莠不齊,好壞皆有……」

老學究模了模下巴的胡須,點了點頭,手持書卷,微微一笑,並未對孩童的大聲有什麼不滿。看他光景,還真有些仙風道骨般的飄逸。

「難怪有些妖怪天天害人。」

坐于右側邊角落的粗衫孩童滴咕了一句。只是待孩童滴咕之後,卻又有一個問題出來。這妖怪,為什麼要害人?粗衫孩童苦思良久,終是沒有想出來。在他的世界觀里,周邊附近,大都是良善之輩,甚少有惡人出現。于是,故事中的妖怪為何做惡,自然也想不清楚。

「先生,可為什麼有這麼多妖怪害人呢?」

粗衫孩童一時想不明白,只好求教于講台之上的老先生。在孩童的心里,老先生是無所不知的。不管他們有什麼問題,只要問了先生,都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這個……」

人與妖本沒什麼分別,有惡人,自然也有惡妖。只是,大都故事中,都是以妖怪害人述說。而那善妖,只有狐類名聲好些。只是世上好人還是居多的,為何妖怪卻是為惡者甚重呢?難道是因為人與妖所處之水土不同,令妖的心性變惡?老先生學問過人,那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道理,還是明白的。正待要將這個觀點說出時,老先生又搖搖頭。還是不說的好,這只是猜測罷了。為人師表,切不可誤人子弟。哪怕所解之事無關痛癢,老先生也不想害人害己。

「天快黑了,大家還是早點回吧。」

回頭查查書籍,應該能夠找到這一方面的內容。又看了看天色,發現天邊已漸漸黑了下來。借天色快黑,于是下課放學。

听老學生說放學,那粗衫孩童也忘了剛剛要問的內容。一臉喜色,興沖沖的出了私塾。其他孩童也有查覺時間太快,怎麼一下子就下課了?但小小孩童哪會記得心上,只當是老先生講那故事太吸引人,時間一下子過去,也很正常。

私塾在一處稍高點的山丘之上,離村子不遠,孩童翻爬個約一刻鐘就能到達。粗衫孩童大概七歲左右,長的有些瘦弱,可能是村子太窮沒什麼吃的。此時正是長身體之時,如果食物不好,自然對身體的身長大有損傷。再看其頭,發現如小女兒一樣,扎一小辮。可能村里風俗就是這樣,也沒什麼奇怪。小手上還帶一紅繩,據說是用于闢邪。是粗衫孩童之母在大山之外的大山另一邊,從一處道觀里求來的。至于有無闢邪之功,誰知道呢。反正幾百年來,村中也是平安無事,這紅繩寄與不寄在手上,都是一樣的。

今天這孩童如此快速離開私塾,皆因三日前他母親誕于一女。無知孩童方七歲,看到一細皮白女敕的小妹妹,由心歡喜。幾日來都是逢人遍笑,很是開心。更是用山中野草,編了一把小扇,用繩子寄著,掛在妹妹的衣服上。

「安兒,快回來。」

粗衫孩童姓李,名長安,與長安村村名一樣。大概老實本身的長安父親,也只圖個孩子平平安安,長久過日。

李長安父親李延年,孩童還沒到家,就在村口處等候,一臉焦色,不時來回走動,很是著急。

「爹爹,怎麼了。」

李長安打老遠就見自己父親在村口徘徊,很是詫異。在他的記憶里,就是李長安三四歲時,父親也從未有接送過自己。

「不要問,走,我們回家。」

李延年沒有回答,緊緊抓著李長安的手,牽著回到家中。

「孩子他爹,今天這是怎麼了?」

偏遠山村,結婚向來較早,就算是李長安已然七歲,但其母看來也很年輕,大概二十一二的樣子。長的一臉和氣,如果生在大富人家,怕不知迷倒多少追求人士。

「三娘,剛才村長通知大家,怕是有什麼妖物來了。」

李延年之妻,姓姜,沒有名字,因排行第三,小時女方家那邊都叫她三娘。

在李延年去村口之前,長安村村長已早早提醒,通知各家各戶,關緊門窗,不要外出。

「妖物,怎麼會?」

剛說出妖物之後,李氏就想到李長安還在她腳下。此時,李長安正抱著李氏的大腿,不時叫著妹妹,妹妹。只是李氏抱著小孩,本能的掩嘴動作也沒敢做了。

「小聲點,孩子還在呢。」李延年禁了禁手,提醒妻子小點聲音。接著又說道︰「你看看外面這天,剛剛才吃過午飯,現在就快黑了。」

黑雲越來越多,寂靜的嚇人。連村中的幾條大黃狗,也停止了叫聲。一直在家中抱孩子的李氏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小女孩身上,剛才還以為天黑呢。

「村長說,天狗要吃日了,要發生大事故。」

「天狗吃日!」

天狗吃日的故事,李氏小時還是听說過的。傳說,有一個村子,在天狗食日的時候,消失的無影無蹤。不論是人,或是雞狗牛羊,更或是村中的房屋,全部都不見。好像,這世上本來就沒有這個村子。

「孩子他爹,村長會不會搞錯了。去年,我還去白雲觀問過主持。他說,我們村子,在不久的將來,要出一個驚天動地的大人物呢。」那什麼大人物,姜三娘是不去想的。只要全家人平平安安,哪怕是過著窮些的日子,他們已然足夠。

就在各孩童各自回家之即,老學生也背手回到了自己的住處。拿過梯子,來到了樓上的藏書處。在一疊疊厚厚的書籍中,甚至還有笨重的竹簡中,一遍遍查尋起來。

「凡妖之修仙有二途,其一采精氣,拜星斗,漸至通靈變化,然後積修正果,是為由妖而求仙。然或入邪僻,則干天律,其途雖捷而危。或先煉形為人,即得為人,然後講習內丹,是為由人而求仙。雖吐納導引,非旦夕之功。然久久堅持,自然圓滿……」

上述所言,說的是妖類修仙有二種途徑。一種是采集精氣,另一種是先化形成人,再緩緩吐納。前者雖然快捷,但有傷天和,比較危險。後者雖然緩慢,但比較穩妥。而獸類當中,一直是弱肉強食。就算是偶有靈智開化之獸,也顧不得修什麼人形,只求一條快捷修行通道,好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若不然,也會被別的更為強大的妖獸吞食。

「這麼多妖獸為惡殺人,想必是采人之精華,補其元神,以修得道。」剛才那孩童所問的問題,已不需再作別的解釋。

「不好。」

老先生突然醒悟,看著外面的天色。此時已然烏黑一片,看不得半分。烏黑當中,又有獸語低狂。偶有亮光閃現,似乎是妖獸的眼楮,在天空中俯視大地。好像是黑夜中有無數的妖怪,隨時就要下來生吞人族。一下子老先生慌了手腳,差一點就從樓上掉了下來。急急的放下書本,提著燈籠,往長安村中走去。

「鄉親們,大家不用怕。」

路不甚遠,老先生一會就到了村長家中。將前前後後與村長說了一遍,村長于是提著火把,將村中幾百人口集于村中大草坪之上。草坪之中燃起了大火,眾人相聚靠擾。本來漸寒的天氣,在人群一波波的涌來之後,已有了一絲絲溫暖。大家雖是緊張,但看看周圍人群。人多氣自然就壯,心下也安定些。

「鄉親們,只要我們相互聚集,那我們的全身精血則聚為一團。形常妖怪,踫到我們的陽剛之氣,就靠不近身,邪魔自然消退……」

人之一生,自父母生下以來,精血就已然帶下。精血乃純陽之物,有闢邪之用。只是平常人等,大都將一生精血化為一生蠻力,直到老去,精血漸漸退化,已是死去。當然,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大家都知道如何煉化精血,那就不會過著現在的貧窮生活了。

老先生自然知道這一點,但是雖然他知道,他卻沒有煉精之法。只好聚所有村民一起,幾百人聚集一起,一時精血如日中天。普通鬼類如果剛好經過此處,會被一下燒個半死。如果有道之士在此路過,就可以看到幾百人的上方有一團團精氣,像華蓋一樣飄散于村民周身附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